教语文的多种方式
教语文的多种方式
【一个夏季的下午,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三家论道,三个单位坐在一起研讨语文,一个是深圳市语文教师工作室,一个是福田区语文教师工作室,一个是明德实验学校语文组。他们各自派人上了一堂课,都试图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课改精神,作为东道主,我做了即兴评课。】
三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分别是:以中国文化教语文,以历史教语文,以学生教语文。
第一节是杨老师上的《夸父追日》,课上得非常好,杨老师是用中国文化来教语文。体现在:第一,成语会意。教师将课文中关键词提出来,让学生释义,同时让学生举出同词同义的相关成语,这个方法好,将新旧联结,便于学生掌握巩固古汉语常用词词义,也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读出省略。古汉语常有省略的现象,让学生补出,进一步疏通文意。第三,读出节奏。一个逗号或句号要停顿两拍,这是古文诵读的基本规范。第四,读出层次。将文章内容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每个层次结尾停顿三拍,学生通过诵读就能分出文章的层次。第五,读出平仄。这是中国古代文章的独有特征,平声长而轻,仄声短而重,学生读出古人读书的腔调,味道出来了。第六,以形会意。杨老师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读出疑问,学生提出:夸父为何逐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了让学生读懂人物,教师把“逐”字的金文写出来,然后分别出“逐”的两种含义,一是追赶,二是驱赶,让学生辨析课文里的逐日是追赶,还是驱赶,并说出理由。学生说出“追赶”的三重含义:追求光明、获取火种、探索自然,还说出“驱赶”的一个含义,即因干旱而驱赶太阳。其实这四种看法恰恰是学术界的四种说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全体起立,充满深情地背诵《夸父追日》,表达对人物的尊敬。
上述方法都是传统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教师还原到教学中,让学生传承。而且之前的教学中学生没有使用过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种陌生化效应,因此兴趣盎然。
如果说这堂课教学还有值得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就在于提问。第一是学生提问。教师让学生提问题的环节,有一个学生提出夸父这么能喝水,他平常怎么生活?哪里有这么多水来维持他的需求?教师让其他学生举手认同,结果认同这个问题有价值的同学很少,于是老师就撇开这个问题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问是否有价值与有多少同学赞同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事实上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没有这个问题,因此不予解答。这个环节一共只有两个同学提出问题,不应轻易地撇开学生的问题,至少应该说出这个问题价值不大的原因所在。第二是教师提问。教师后面提出一个问题:夸父追赶的仅仅是太阳吗?这个问题不是问题,教师已经预设了答案,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不仅仅是太阳。属于无疑而问,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面应该有更开放的设计。
第二节李老师和庞老师联合上的《晏子使楚》,这堂课是以历史教语文,和前面杨老师的课相比,从教不到一年的李老师上这堂课显得比较稚嫩。课先由历史老师讲授现代国家的关系,过渡到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然后语文老师出场上《晏子使楚》。跨学科组合教学是为了解决今天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背景化的现象,去背景化教学导致学生只面向学科知识,不面向历史现实,久而久之弱化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堂课文史交融、文史互证其实是体现明德实验学校课改的一个思路。
但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有些地方处理不好,比如,说到楚王性格,李老师给学生的答案是无礼、残暴、庸君,其中残暴的根据是楚王左右完全顺从他,他想嘲弄晏子,左右都附和。这个说法完全不合逻辑,不能因为别人的附和,反过来说此人的残暴。其实细读文本,可以想象出楚王当时有几分顽皮、故意恶作剧的成分在里面,听说晏子能言善辩,想试试看他到底有多大本事,故意恶心他,结果反被晏子所嘲笑,最后得出结论,君子不是随便可以耍弄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外交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最后得出几条:忠于国事、善于观察、见识广泛。这种笼而统之的观点其意义是不大的,要让学生具体体会文本的细处,关键在于晏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思维方式,有模拟,有对比思维,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思维方式。这是这堂语文课应该让学生体会的关键所在。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讨论今天外交官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目的在于借古喻今,将教学与生活结合,用意是好的。教师引用万隆会议时针对有人攻击中国,轮到周恩来发言的时候,周恩来说:“我们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来吵架的。”一下子改变会议矛盾冲突的局面。教师的用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个例子不是很好,与课文之间的关联度不大,还不如引用周恩来与赫鲁晓夫的一段对话更恰当,有一次周恩来和赫鲁晓夫对话,赫鲁晓夫对周恩来说:“我出身于工人阶级,你出身于地主阶级。”以此来攻击周恩来,周恩来立刻还以颜色:“我们各自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这个回答非常巧妙,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对比思维,与课文关联度大。
第三节是刘老师上的《马》,这堂课是以学生教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用学生教学生,如果录制下来,统计一下整堂课教师、学生说话的具体数量,学生说的话远远超过老师。
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主次不分,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课文概念化的分析上,诸如:家马什么特征、野马什么特征。而且这些去土壤化的分析无关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师没有恰当地引向作者用意的分析。
针对这堂课,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应该放在哪里?
我以为这堂课首先要入乎其中,走进文本,读懂文章,就是作者为什么明显地褒扬野马、贬低野马?其实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借马喻人,宣传个性解放。
其次才是出乎其外,可以辩证地看待家马、野马,把战马包括在家马中,立刻可以为家马进行辩护。需要的话再请学生参阅梁晓声的《如果我为马》。
作为语文教师用什么方式来教语文是可以有所选择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把每节课都当做最后一课,或许我们就会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教会学生。
(本文发表在《教师月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