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娱乐新闻

已经有近4万人次走进影院,只为“睡个好觉”?

电影情报处编辑部 电影情报处 2023-06-29


作者 / 无念


上映一周,《消失的她》票房已经突破了10亿,大爆之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猫眼对它的预期已经朝着30亿大步迈进了。
         
与此同时,让大家同样讶异的是,一部名叫《记忆》的小片,票房也快接近150万了。诚然,对于传统的商业院线市场而言,150万的票房甚至还赶不上商业大片的一个零头,但对于这样一部排片不足0.5%的“无人问津”的大闷片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个小“奇迹”了
         
这是金棕榈得主,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首部引进国内的影片,由艺联专线进行放映,贾樟柯导演还担任了本片的监制。影片定档后,贾导也在微博上开始卖力地宣传影片,并出席了影片在北京的特别场放映活动,映后还连线了阿彼察邦导演进行分享。
         
         
就是这样一部基本上没啥排片,而且观感十分“另类”的超级文艺片,居然一步一步哼哧哼哧地迈过了100多万的坎,这在当下的市场看来,是相当难得的。甚至,影片在国内所取得的近150万的票房,也让中国内地成为了本片在全球票房最高的市场!
         
一时之间,不知道究竟是该称赞影片的“反向营销”做得好,还是该感慨内地文艺青年的底盘增量大。但总之,不论如何,这对于各方面,都是件值得说一说的好事。
         

首次引进,“入梦”大银幕
         
坦白说,阿彼察邦一定不是那种普通大众容易接受的导演。
         
阿彼察邦全名叫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由于名字比较拗口,国内影迷一般亲切地称呼他为“邦哥”。他出生于1970年,父母都是医生,大学主修建筑,后去美国学习电影,并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独立电影人。2000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首部长片作品《正午显影》。两年后,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祝福》就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大奖。
         
由于他的电影常采用偏纪实的手法,非常规的叙事,具备浓烈的个人风格,很快便引起了国际影坛的关注。2004年,他的第四部长片《热带疾病》就已经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并获得了评审团奖的荣誉。
         
让阿彼察邦名声大噪的,是2010年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这部作品让他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泰国人。
         
         
一直以来,阿彼察邦的作品往往都带有较为强烈的宗教民俗色彩,手法也较为实验先锋,固定长镜头、非线性的叙事、模糊纪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这些特点也让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乏争议。普通观众觉得闷、冗长、节奏慢、看不懂,一看就打瞌睡。而文青影迷们则将其奉若圭臬,认为其影像质感迷幻动人,充满独特的神秘主义色彩,是当代影坛难以取代的真正大师。
         
总之,不管怎么样,阿彼察邦的确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国内的年轻创作者中也有不少追随者。同时,他的作品也确实比较“闷”,比较挑观众,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承认看阿彼察邦的电影会睡着,也没什么好羞愧的。毕竟,他在接受采访时,自己也这么说过。
         
         
这次上映的《记忆》,是一部2021年的作品,影片同样入围了那年的戛纳电影节,并再次获得了评审团奖的荣誉。同时,本片也是阿彼察邦首部离开泰国本土进行创作的一部以英语作为主要语种的影片。除了科长担任监制以外,赤角的谢萌也担任了本片的制片人,中国大陆也是影片的制片方之一。
         
此前,曾有消息传出,由于影片背后有内地资方,因此本片不乏内地上映的可能。但是,毕竟片子还是太曲高和寡,大家估计可能也就是会去贾导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放一放,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影片还真的空降了6月22号的端午档期,这实在让不少影迷们感到吃惊。也要感谢这次的机会,才促成不少国内影迷和观众拥有了首次在大银幕上观看阿彼察邦的体验。
         
         

“反向营销”:不走寻常路
         
或许也是因为大家对于此次《记忆》的上映都感到很意外,对于票房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再加上,影迷们对于阿彼察邦的风格也比较熟悉,本片又比较长。所以从一开始,这个片子的营销,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首先,影片官方释出的海报上,标着“金棕榈得主阿彼察邦首部内地公映作品 奥斯卡奖得主斯文顿主演“的宣传语。但是,这样的宣传语对于非影迷以外的观众,基本上是起不到任何宣传作用的。
         
考虑到看阿彼察邦的片子睡着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体验。于是,有影迷自发制作了新的海报,在海报上玩起了梗。比如:“你还在为失眠发愁吗?你有多久没睡个安稳觉了?”“阿彼察邦不是药,无任何副作用”“十人观影,九人睡着。”
         
         
这样的玩笑在抓住了影片特色的同时,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随着影迷网友们自发做图进行传播,就连科长自己都加入到这一阵营中来,笑称自己上台做映后是提供“叫醒服务”。
         
         
其次,由于本片中同样不乏大量的没有对白、只有环境音的段落,对于声音效果的要求会比较高;并且拍摄手法也比较极致,大量的固定机位,甚至会让人怀疑是不是画面“卡住了”。因此,也有的影迷耐心科普,推荐规格更高的影厅,这样对于画面和声音的呈现也更细致,视听效果越好,越不容易睡着。
         
尽管这样的安利被不少网友打脸“并没有任何用”“反而睡得更香了”“宛如体验了一场沉浸式ASMR”……但即便这样,确实有不少影院安排了杜比厅来放映这部影片,也确实有不少观众“斥巨资”去影院里睡了一个踏实觉。毕竟,特效厅的票价是更贵的。就比如北京英皇在首映当天,在IMAX厅排了一场,票价高达138元。这样的价格,已经比不少好莱坞大片的价格都要贵了。
         
         
当然了,这毕竟是邦哥首次登陆内地大银幕的片子,国内也确实有很多影迷们自发组织了观影团包场观影。对于这种小文艺片来说,这样的包场观影还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上座率一般都会比较高,而且都可以换算成实打实的票房。不少自媒体大V也纷纷当起了“自来水”,呼吁影院为本片适当多排一两场,也推荐大家都来影院体验不一样的观感。
         
就是这样一点点的传播和带动,靠着科长本人的吆喝,一些媒体的宣传,以及网友们的玩梗,这部影片还真的开始影响到了一些非文艺青年的观影群体。有不少人表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也有观众分享“真的不想睡的,但实在忍不住睡着了,醒过来发现好像也没错过什么内容”;还有的观众表示“想看,但是我这里没有排片”……
         
         
总之,这部《记忆》确实靠着与众不同的营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也的的确确地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文青市场,还有多少增量?
         
从商业市场的规则来看,《记忆》的营销当然是不具备什么参考性的。票房成绩放到整个大的市场环境来看,也不见得就是个多么沾沾自喜的数字。但是,在疫情后的当下,这还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首先,从票房走势来看,影片上映首日正值22号端午假期第一天,当日排片只有0.2%,但是上座率高达7.6%,跟端午档新片的《别叫我“赌神”》8.1%的上座率相比,差不了多少,但是后者的排片可是高达12.2%。影片的首日票房就已经有接近30万了,当然了,这跟今年端午档大盘上涨,有大片的带动抬升有关系,但至少说明,《记忆》并没有想大家原本预期的那样“一日游”。
         
         
到了第二天,影片的排片就已经升到0.4%了,全国场次也从前一天的不足1000场,到了当天的2000多场。上映第二天依旧有30多万的票房进账。整个三天小长假结束,影片的票房已经有90多万了。而到了周日工作日,影片的排片和票房也并没有下跌很多,相比其他商业片来说,这种小片子其实受众是比较稳定的,走势也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跌幅。哪怕是这两天,影片依然能保证每天十几万的票房进账
         
截至今天下午13点,影片的票房已经达到了148万。这是个什么水平呢?我们也可以列举其它一些国内的艺术电影,或者国外进口片进行比较。
         
就比如5月份以来吧,日本片《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票房不到100万;环球分账片《荒野狂兽》,票房不足50万;还有印度片《贫民窟之王》,票房40万;意大利的催泪亲情片《妈妈的礼物》,票房不到30万;法国片《生命中最特别的朋友》,票房25万;德国的《万湖会议》,也没突破100万。
         
国产片方面,《水边维纳斯》52.9万,《故乡异客》18.9万,《街娃儿》15.4万,《清风的味道》票房只有3.2万……要知道,后面列举的这些,也都是入围过众多国内外电影节展的艺术片,而且观赏门槛也比邦哥要低得多,但是票房反而却比不上这部大闷片,实属意外。
         
影片目前在内地的票房已经超过了法国,成为了全球最高票房的市场。这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全世界人民都不爱看“闷片”,哪怕是电影艺术的发源地,且有较为成熟的艺术院线和观影环境的法国。第二,国内市场对于一些文艺片来说,还有相当大的票房增量。
         
         
当然了,这也只是一个粗略的比较。毕竟,一部片子的市场走向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档期、排片、大盘,以及宣传力度的多少等等,对于影片的结果都会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记忆》在内地的票房,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二线城市的带动。通过用户画像可以看出,一二线城市占到了近80%,并且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也占到了80%,这也充分说明了影片在不同地域、年龄、学历等因素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仍然是相当牢固的。
         
         
从影片的营销层面来看,《记忆》的小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
         
一来,像阿彼察邦这样独特的作者毕竟是极少数,而他的影迷更是十分小众,但是这一波影迷的用户粘性是很强的,通过这群文艺青年或者说深度影迷,是有可能影响到周围的一小撮人的。二来,“反向营销”也是很冒险的一个做法,如果把握不好那个度,很容易失去平衡,引发口碑反噬。毕竟,归根结底,应该很少有人去电影院真的是为了睡觉吧,也很少真的有人愿意去花钱看一部自己“看不懂”的电影吧。三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邦哥一样有面子,能让科长这么费力吆喝的。
         
从市场规律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影迷观众,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愿意在电影方面投入消费的人群了。而一部影片想要尽可能大的获得更多关注,理论上是应该把目光放在更广阔的下沉市场的。至于更为小众的文艺青年,他们是一群可能不会花钱去看《变形金刚》,但可能会花钱去二刷三刷《记忆》的人,是会在电影节上定闹钟抢《悲情城市》《现代启示录》的人。这群人的底盘,相比整个大的商业市场,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小众艺术片来说,足以是相当可观的一笔票房了。
         
         
因此,对于那些像《记忆》这样的片子来说,如果能够集中这一部分群体的观影,并靠着他们去尽量影响到身边一小撮好奇的路人影迷们,或许是更为现实的路径。当然,前提是作品本身必须要足够独特才有用。当然,往大了说,整个社会、市场、环境,对于艺术电影的鉴赏力和包容性,也应当要顺应的水涨船高,这样或许也会更有利于艺术电影的生存和发展
         
据称,此前科长曾表示,希望国内能有6万人走进影院观看这部《记忆》。如今,影片已经有快到4万人次的观看了,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半,不知道最终是否能如愿以偿呢?让我们祝福科长和邦哥好运吧!



商务合作/约稿 请联系:

tank20210927(微信ID)

18510712046(电话微信同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