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故人心》第二部 23 终须直到使君滩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杜甫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
注释:
①漫 ,徒也。
②《说文》:“湍,急濑也。”谢景运诗:“枕底失风湍。”
③《鹦鹉赋》,以祢衡之才比少陵,非刺其恃才傲物。旧注误解。曹操送祢衡于江夏太守黄祖,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衡揽笔而作,词采甚丽。
④《汉书》: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音义》:“鵕鸃,鸟名,以其羽饰冠。”《南越志》:鵕鸃,山鸡也,其色鲜明,丑采炫耀。
⑤《世说》: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曰:“我晒腹中书也。”⑥《葛洪传》:洪抄《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急要方》四卷。
⑦《世说》:山简为荆州刺史,时人为之歌曰:“复能乘骏马。”
⑧盛弘之《荆州记》:鱼复县界,有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州,至此舟覆,至今名为使君滩。《九域志》:使君滩,在万州。沈佺期《过巫峡》诗:“使君滩上草,神女庙前云。”亦指此。洪容斋《续笔》:《新唐书·严武传》云:房琯以故宰相为巡内刺史,武慢倨不为礼。最厚杜甫,然欲杀甫数矣。李白《蜀道难》,为房、杜危之也。甫传云:甫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衔之。一日,欲杀甫,冠钩于帘者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旧史》但云:甫性褊躁,尝凭醉登武床,斥其父名,武不以为忤。初无欲杀之说,盖唐小说所载,而《新书》信以为然。按太白《蜀道难》,本讥章仇兼琼,前人尝论之矣。子美集中诗,凡为武者几三十篇。《送还朝》曰:“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喜再镇》曰:“得归茅屋赴成都,真为文翁再剖符。”此犹武在时语。至《哭归榇》云:“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八哀》诗云:“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若果有欲杀之怨。不应眷眷如此。好事者但以武诗有“莫倚善题《鹦鹅赋》”之句,故用证前说,引黄祖杀祢衡为喻,是殆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也。武肯以黄祖自比乎?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唐朝宝应元年(762)春,杜甫当时51岁,严武在长安时是杜甫的同事,当年曾一起被贬
出长安。前一年十二月,严武开始任成都尹。在成都期间,严武与杜甫经常来往,也给与很大的照顾。后来杜甫还曾到严武幕府任职。杜甫所担任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才称他为杜工部),也是严武向朝廷保举的。
严武一生曾多次驻守四川,本诗创作于第一次镇蜀期间,严武对杜甫的劝仕之意大约曾表达过多次,一直到他奉召入朝、杜甫送他到绵州时,还在动员杜甫:“试回沧海棹,莫妒敬亭诗。”(《酬别杜二》)可以说,在严武第一次镇蜀期间,杜甫确实是绝意于仕进的,下了老死江湖的决心。但是送走严武之后,历经了徐知道之乱,在梓州、阆州避乱流寓的一年半时间里,杜甫的心情和想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登基的代宗翻了一些肃宗时所立的旧案,一些遭贬斥的旧臣又得以起用,杜甫的许多故人也相继应召入京,反映出当时形势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因此他的心情不再平和,变得激烈,对自己卜居成都近两年的想法进行了否定。所以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杜甫旋即回到成都,不待严武招邀,已经于归家兴奋之际说出了“飘飘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是见疣赘,骨髓幸未枯”(《草堂》)的心里话,大有主动请缨之意。这一回杜甫的入幕,实在不见有推辞之迹。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