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讲坛丨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06:道义情深

(六)道义情深

 

  【画外音】辛弃疾因为敢作敢为的行事作风在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上屡屡受到排挤和打压,但他积极主张抗金的志向仍然让他拥有了不少的知己。在当时有两位名满天下的人物和他道义相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那么,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辛弃疾和这两个人之间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为您精彩讲述“金戈铁马辛弃疾”之“道义情深”。

  〔画外音〕辛弃疾因为“刚拙自信”的性格在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上敢说敢做,不愿迎合别人。为了抗金事业,他不拘小节,也不重视南宋官场的各种“潜规则”,因此,辛弃疾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从湖南到福建,他曾经先后四次遭到弹劾,几次被撤销职务,长期赋闲在家,仕途上可以说是屡屡受拙。但是,在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像辛弃疾这样积极主张北伐的英雄人物是不会缺少自己的。在当时就有两位名满天下的人物和他道义相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辛弃疾和这两个人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赵晓岚〕在江西铅山县的《县志》里有这样一个关于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在闲退期间有一段时间是住在铅山县一处买来的宅子里。这一天,他正站在楼上望着远方出神,忽然看到一个人骑着马向他这边跑来。不久就到了离他家不远的一座小桥边。那个骑马的人呢,想要催马跳过这个小桥,可是那匹马一到桥边,它就突然顿住了,不但不肯住前走,还直住后退,一连三次都是这样。那个骑马的人显然是火了,他干了一件真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他干了什么事情呢?他拔出剑来,一挥手就把马的脑袋给砍下来了,马头“哗啦”一声掉到溪水里。

  辛弃疾看到这一幕非常吃惊,他想:这来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来的这个人,名字就叫做陈亮。陈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据《宋史》的记载,陈亮生下来的时候,就是这个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就是说,陈亮这个人生下来眼睛就有奇特的光芒,为人十分有才气,喜欢谈论兵法,讲起来是滔滔不绝,动起笔来,几千字的文章一挥而就。在当时,他是被人们当成“国士”,就是国家级的宝贵人才。可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狂人”。他是怎么一个狂法呢?

  在淳熙五年,就是公元1178年的春天,陈亮以一个普通书生的身份连续三次给孝宗皇帝上疏,要求废除和约,对金宣战,复仇雪耻。而且呢,他还要求皇帝亲自接见他,让他当面陈述关于抗金斗争的这个方法和策略。这件事情当时可说是轰动了整个临安城。

  据说,孝宗皇帝在读到他的文章的时候深受震撼,是拍案叫好,并且准备把它帖出来,在朝堂里帖出来激励那些大臣。当时皇帝跟前的红人,是一个大红人曾觌,就赶着去拜访陈亮,想要拍拍他的马屁。可是陈亮呢,因为看不起曾觌的人品,他听到曾觌要来见他的消息,他居然翻墙逃跑了。孝宗后来派一个大臣和几个官员去考察陈亮,可是陈亮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几个大人物放在眼里,就敷衍了事,让他们的脸色非常难看。

  据《宋史》的记载,这次上疏的结果,皇帝本来是要给他一个官当的,给他一个官职的。可是陈亮说:“我之所以上疏是为了国家开辟几百年的基业,难道只是用它来为自己弄当官当吗?”最后,他拂袖而去,潇潇洒洒地离开了临安。

  像陈亮这样积极主张恢复(中原)又傲视权贵的狂书生,跟一身英雄豪杰之气的辛弃疾,那无疑是非常搭调的。如果他们两个不相识的话那实在是有些对不住历史把他们两个安排在同一个时代里面。

  好在历史没有让这种情况发生,他们这两个人不但相识,而且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只是,关于他们俩相识和交往的具体过程历史上有种种的说法,其中有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真真假假,令人疑惑。

  第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说法就是他们的初次见面。在刚才讲座的开头,我已经说过了,那个铅山《县志》里面记载的,辛弃疾站在楼上看到陈亮在桥边斩马头的那个故事。按照它的说法呢,这就是他们俩的初次见面。辛弃疾因为对陈亮的这种十足的豪杰作风感到惊讶,所以就由此跟陈亮定下了交情。类似的说法也同样出现在一个宋代人写的一本书里《养疴漫笔》,就是出现在《养疴漫笔》这本书里。

  铅山《县志》里面甚至还说,陈亮砍下来的那个马头,掉到溪水里以后,溪水当时就不再流动。后来溪水每次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都要后退一尺左右,然后才能够继续前进。这种说法真是称得上神乎其神了,不过也正好露出了马脚,因为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要发生这样的灵异事件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根据陈亮写给辛弃疾的书信来看,至少在公元1178年,就是陈亮连续三次给孝宗皇帝上疏的这一年呢,辛弃疾和陈亮在临安城就有过非常愉快的聚会。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就是辛弃疾看到陈亮斩马头而跟他定交的这个故事不是历史的真实。只是可能当时的人们觉得,就这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或者是词人,而是杀气腾腾的英雄豪杰,所以他们俩的初次见面也应该像这样,带有几分血腥气或者是神秘色彩,于是就流传出这样的故事了。

  另一个关于辛弃疾和陈亮之间交往的,也带有一点神奇,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呢,也是出自于《养疴漫笔》这本书。

  据说,辛弃疾在淮,就是安徽这一带做安抚使的时候呢,陈亮因为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混得很不如意,家里穷得叮当响。于是,他就来找辛弃疾,俩人摆开龙门阵,就谈论天下大事。

  酒喝高了以后,辛弃疾就打开了话匣子,就把宋金双方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一一摆了出来。他就说,南宋要吞并金国的话应该怎么怎么去做,金国要吞并南宋的话应该怎么怎么去做。并且说,这杭州城不是个适合做都城的地方。只要将牛头山一断,天底下的援兵都来不了;把西湖的水一放,满城的人都成了鱼和王八,全淹在水里了。

  这酒喝完以后,就让陈亮在宅子里住下了。这陈亮夜里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就在想,他说:“这个辛弃疾呢是个心思很重不说多话的人。他今天跟我说了这么多军事机密,甚至还有怎么攻打临安城,这样不逆不道的话。他一醒来肯定会想起他的酒后的失言,那只怕会把我杀了灭口。”于是,他就偷偷地起了床,起了床就溜到马厩里面,偷了辛弃疾的一匹骏马,就跑了。

  一个多月以后,陈亮给辛弃疾写了一封信,把辛弃疾那天晚上说的话很含蓄地提了提,然后就说:“老兄啊,我现在穷得不行,请你借我十万贯钱,救救穷吧。”而辛弃疾呢,居然一个子儿也没有少就乖乖送上这笔钱。

  在这个故事里面,陈亮成了敲朋友竹杠的家伙。而辛弃疾的形象呢,也不是那么光彩。你看,他居然有可能为了自己的酒后失言去杀朋友,在杀不成的情况之下又拿出一大笔钱做封口费。这不恰好证明了当时有些人说辛弃疾做官以后贪了很多钱,而且还残酷好杀的这种说法吗?

  到了清代,有一个叫做顾炎武的学者甚至从这个故事里面看出了更多的问题。

  他说:“辛弃疾对陈亮说的那个水淹杭州城的大决逆不道的话就说明辛弃疾在南宋一直不受重用,到晚年的时候,他就有离开南宋到北方金朝去做事的这个想法。”

  〔画外音〕

如果《养疴漫笔》这本书里记载的故事是真实的话,那么我们对辛弃疾和陈亮之间的交情,以及辛弃疾这个抗金英雄的身份就要打一个问号。但是,这个看似有根有据的故事其实却存在着明显的漏洞。那么,这个漏洞是什么呢?

不过,假的真不了。

  这个故事虽然编得很有水平,并且用了很多具有真实性的细节。比方说,辛弃疾喜欢谈南北的利害,有贪酷的名声。而陈亮呢,原来家里是非常地穷,后来家里的经济状况又有了很大的好转,甚至还给自己建了一个小庄园。这些都是事实。

  可是,它也有两个明显的漏洞。第一,辛弃疾从来没有在淮地做过安抚使。第二,说这个杭州城地势低洼,两军作战容易遭受水攻这话是陈亮说的。他怎么可能把自己说的话安在辛弃疾的头上,然后问他去要封口费呢?

  由这两点来看,辛弃疾和陈亮这个故事,那也是纯属虚构。

  辛弃疾和陈亮之间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并且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次会面发生在淳熙十四年,就是(公元)1187年。这年冬天,陈亮从浙江长途跋涉到了江西的铅山,专程来拜访被弹劾闲退在家的辛弃疾。当时,辛弃疾正生着小病,陈亮的来访把他的这个黯淡的心情是一扫而光。

  辛弃疾非常振奋,他和陈亮谈论国家大事,两个人这些天谈论国家大事往往就是直到深夜。后来,辛弃疾有一首《贺新郎》的词是这样来叙说他们俩当时谈话的情形。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这个大意就是说,我生病的时候你来探访我,我们俩高声唱歌,痛痛快快地喝酒,把那个楼顶上飘落的雪花都惊得四处飞散。在我们的眼里,人间的富贵即使有千钧重,也像一根毛发那么令人发笑。可是我们的这些豪言壮语有谁来听呢?

  虽然得不到重用,但是英雄之间还是能够惺惺相惜的。何况英雄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理想的坚持不懈,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所以在这首词的最后辛弃疾是激昂地高唱:“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是辛弃疾对陈亮的一个回应。

  “中宵舞”就是“闻鸡起舞”这个典故。据说,晋代的祖逖他在晋王室迁到江东以后,他一心北伐恢复中原。他半夜里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后来就用“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来形容志士仁人及早地发奋。

  辛弃疾在这里说:我最喜欢的就是你始终不忘恢复中原,并且始终为此在奋斗。你宣称真正的男子汉到死都会心坚如铁,不会改变志向。看吧,让我们一起来尝试着施展我们的身手,像神话中的女娲补天一样去整顿破碎的山河,去恢复原来的国土。

  陈亮在辛弃疾这里逗留了十天,终于要告别回乡了。辛弃疾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在陈这走后的第二天又顶风冒雪赶着车子去追。追到一个叫鹭鹚林的地方,由于雪深泥滑,天色已晚,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前进了,他就只好在旁边的一个村子里喝了一气闷酒,就为自己没能挽留住陈亮感到遗憾。

  当晚,他就借宿在一个姓吴的人家家里。半夜时分听到远处传来那种悲切、呜咽的笛声,他就想起祖国破碎的山河,想起他和陈亮之间英雄相惜的感情。当即就写了一首《乳燕飞》,也就是《贺新郎》词。

  一方面感叹,南宋是“剩水残山无态度”,守着偏安的局面不思进取。一方面就诉说对陈亮的思念,他埋怨陈亮“佳人重约还轻别”,就是说,我们俩本来是非常重视这次约会的,可是你却很轻易地跟我分别了。他甚至埋怨陈亮不该来,“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请问,是谁让你来的呢?你来了又走了,结果害得我现在为了知己的离别忧愁得不得了。这上面的“埋怨”、“责怪”其实都是表达了辛弃疾思念陈亮的那种感情的深厚。

  因为在我们现在这个现实生活中间,我们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两个感情非常深厚的亲人或者朋友相聚以后又离别了,往往就会产生这么一种情绪,觉得早知道这样,你不来还好一些。你不来我可能还比较平静地过下去了,你来一下,又走了,就搅起我的这种思念的感情了,我更加受不了了。

  辛弃疾在这里,他就是这么一种情感。他觉得陈亮这一来一去,就铸就了我的相思的错误。那么,这个错误有多大呢?想当初,那是费尽了人间的铁才铸成的。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其实是一个一语双关的用法,就是这个“相思错”中的“错”,可以解释为“错误”的意思。但是在古代呢,它还可以解释为“错刀”,就是一种政金属的钱币,所以它是用铁铸成的。辛弃疾在这里说,他的“相思错”是费尽人间的铁铸成的,那就让我们感觉到这种英雄之间的“相思错”那和儿女情长的那种相思,那种美丽的错误是不一样的。它是建立在两个人都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又两个人都怀才不遇的思想基础上,就像用勿铸成的一样,它是更加地坚定、厚重,更加地让人热血沸腾,慷慨悲壮。

  〔画外音〕

  辛弃疾和陈亮的政治主张相同,个性脾气相投,他们不被朝廷重用的处境遭遇也十分相似。因此当陈亮去拜访辛弃疾的时候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相处得十分融洽。在聚会期间,他们还顶风冒雪去了江西和福建交界处一个叫做紫溪的地方,约会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可惜的是,朱熹并没有赴约。那么,辛弃疾和朱熹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交情呢?

  〔赵晓岚〕

  朱熹比辛弃疾要大上10岁,他在中国历史上名声差不多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

  孔子被称为是儒家的开山祖师爷,而朱熹呢,可算是儒家这一个学派的学问里面最有影响的改革家。他所主张的理论,在当时被称为“理学”或者是“道学”。它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做“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说,要保存那些符合天理的东西,战胜人的私欲,用这样的方法加强人的道德心性修养,朝着圣人的方向努力,最后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安定。

  “道学”在南宋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辛弃疾就有好几个朋友是道貌岸然学的忠实信徒。但是,辛弃疾和朱熹的最初交往倒并不是因为辛弃疾对道学感兴趣,于是就去跟这位道学的领袖人物套上了近乎。

  辛弃疾的书是读得多,文章也写得好,词更是顶呱呱。作为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人呢,他对于道学家这些知识分子他是很尊重的,这也是他能够和一些道学家成为朋友的思想基础。可是呢,辛弃疾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英雄豪杰,讲究的是成大事不拘小节,喜欢的是兵法韬略。在有机会做事的时候,你要他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去做学问,那恐怕是会被闷坏的。

  而在朱熹这一边呢,他在刚刚认识辛弃疾的时候,对于辛弃疾的一些言行也是抱保留态度的。比方说,淳熙七年,辛弃疾在湖南创建飞虎军,朱熹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加强一下原有部队的整顿和训练就可以了,另外再去创建一支军队会增加军费开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所以,他对辛弃疾的这种做法的评价是什么呢?“专理会兵,不管民”。

  到淳熙八年,两个人又因为一件事情铆上了。当时辛弃疾从湖南调到江西担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这个隆兴府和朱熹所管辖的南康两个地域是紧挨在一块儿的。

  有一天,一艘客船挂着江西安抚使的牌子经过了南康境内。这艘船的窗户用幕布遮得严严实实,船上还有几个士兵在看守。朱熹手下觉得可疑就上去盘查,他们强行把舱门打开,发现装的是满满一船牛皮。在当时这个牛皮是属于常用的军用物资,在买卖方面是管理得很严格的。

  这个时候,那几个士兵就拿出了辛弃疾的批条要求放行。事情报告到朱熹那里,朱熹说:“既然手续不符合规定,那就是有走私的嫌疑了。不管他,没收充公就是了。”

  可是,不久之后,朱熹接到了辛弃疾的一封来信,辛弃疾在信中说:我的朱大人啊,不船牛皮是部队购买的,急等着要呢。手续上的一点小问题,你就高抬贵手吧。

  因为辛弃疾当时是兼江西安抚使,所以地方军队上的事务都是属于他管。朱熹见他抬出了部队这块招牌,就只好把这船牛皮又还了回去。不过,他还是在后来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对辛弃疾的这种做法提出了批评。

  〔画外音〕

从上面几件事情来看,朱熹和辛弃疾的关系并不是一拍即合。朱熹是个道学家,讲究道德,注意小节;而辛弃疾却是一个铁腕作风,不拘小节的豪杰,所以,他们最初的交往并不密切。但辛弃疾在接下来处理一件事情中表现出来的才能给朱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我估计,朱熹看到辛弃疾那就好比是唐僧看到了孙悟空,一方面知道这个“猴子”本领了得,另一方面又犯嘀咕,觉得这只“猴子”太不守规矩。

  不过,不打不相识,也就是在公元1180年底到公元1181年初的这段时间内,辛弃疾这只“孙猴子”所表现出来的才干着实让朱熹这个“唐僧”是刮目相看了。

  公元1180年江西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旱灾,粮食大面积欠收,到了冬天就发生也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些囤积了粮食的奸商又火上浇油,停止粮食的出售,想进一步哄抬价格。那些饥民们对此当然就是怨气冲天了,你这分明是不叫咱们活了。那好,你不卖,我们就抢。各地纷纷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流言,社会动乱一触即发。

  辛弃疾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来到了——从湖南来到了——江西。他一上任就叫人在隆兴府以及隆兴府所管辖的那些县镇的大街要道上,张帖了一张榜文。这个榜文上面只有八个字:“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意思就是,凡是囤积居奇,不肯出售粮食的商人一律流放;凡是强行去购买粮食、抢劫粮食的人一律处斩。

  这道严厉的命令一出,马上就把那个已经暗流涌动的局面给控制住了。接着,辛弃疾又拿出官府中的铜钱、银器等公家的财物召集了官吏、商人、读书人、市民等各个阶层的代表,要他们各自推选一些精明强干的人。辛弃疾就对这些人说:“现在我把这些公家的财物借给你们去做粮食生意,不收你们的利息。但是有一条,你们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把粮食买回来,而且只能在隆兴府内出售。”那些人一听说有官府给无息贷款做生意这样的好事,近似乎是空手套白狼了,所以个个踊跃得很,拍着胸脯保证。

  这些人拿了钱以后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四处去收购粮食了。不久之后,一船船的大米就接连运了回来。当地的粮价一下子就拉了下去,社会秩序也彻底地稳定了,老百姓顺利地度过了饥荒。

  辛弃疾在安定自己境内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拉兄弟州县一把。当时临近的信州知州谢源明正为救灾粮没有着落呢一筹莫展,他一看到辛弃疾运回了这么多粮食,就马上派人到辛弃疾这里来乞求救援,要辛弃疾分一些粮食给他们。

  辛弃疾的手下不干呐,他说:“为这些粮食我们费了多少心思啊。他们自个儿不知道想办法,就知道到我们这里来拣现成的便宜。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呢?”

  辛弃疾把这个手下的人批了一顿,就说:“信州的百姓也是人,都是我们大宋的子民,当然是应该支援。”于是,他就调拔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信州,信州的饥荒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在这段时间内,朱熹也在为自己境内的这个救荒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对其中的困难是深有体会,所以辛弃疾在救荒这个过程中间表现出来的才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明朱熹对于辛弃疾救荒表现的赞赏。有一回,有个人就跟朱熹就谈起了辛弃疾在赈灾时发布的八字榜文的事情。朱熹回答说:“这便见得他有才。此八字若做两榜,便乱道。”他说,这八个字是写在一张榜文上的,就看得出辛弃疾很有才干。如果它是分开写在两张榜文上,那就是乱了道理。言外之意就是说,辛弃疾这样做不算乱来。

  那么,到底这八个字写在一张纸上和分开写在两张纸上是不是就真的存在着一个是“有才”,一个就是“乱道”这样严重的、重大的差别呢?朱熹当然会有他的合理的解释。不过在我看来呢,朱熹这话至少是在客观上起到了为那个酷名远扬的辛弃疾做辩护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仍然还是用唐僧和孙悟空来打比方的话,现在的情况是,尽管朱熹这个“唐僧”仍然坚守着不能“乱道”的原则,但是他至少也承认,在某种紧急状态下还是需要“孙悟空”挥一挥金箍棒的。

  那么,朱熹和辛弃疾之间后来是不是真的发展出了像唐僧和孙悟空那样的师徒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从辛弃疾在公元1192年初重新出山到福建做官,和朱熹之间的交往来看,应该说朱熹在辛弃疾的心里是逐渐取得了教师的地位的。

  辛弃疾在福建为官期间和朱熹的关系可以用“打得火热”来形容,两个人不但是书信不断,而且还经常见面。辛弃疾呢,经常和朱熹讨论公事,向朱熹请教。朱熹给辛弃疾赠了十二字箴言:“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就是对待百姓要宽厚,对待读书人要讲礼节,对待下面的官吏要严格。

  正是在这样的交往中,辛弃疾对朱熹那种修身养性的心性修养的学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朱熹本人的道德和学问也表现出十分地尊重和佩服。

  他曾经写诗给朱熹祝寿说:“历数唐虞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大意就是说,从古代的圣王尧舜数起,千载以下,像朱熹这样的人物只有两三个人。这个评价就是相当相当地高了。而且在辛弃疾的心目中,他不仅可以当自己的老师,甚至还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有一回,辛弃疾和朱熹到武夷山中去玩儿,他就写十首《棹歌》送给朱熹。其中有一首说:“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在这首诗里,他把隐居在山里面的朱熹比作是从在钓鱼台上姜子牙,希望有一天能被皇帝请到京城里去做老师。

  上面的事实足以说明,朱熹的收徒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得了成功的。

  辛弃疾敬仰朱熹的道德学问,朱熹欣赏辛弃疾的办事才干。两个人由不打不相识,到相互深入了解,最终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公元1194年,信奉道学的宗室大臣赵汝愚担任宰相,身为道学领袖的朱熹因此被召进京做了皇帝的老师。然而,不久之后赵汝愚在与外戚韩侂胄的权力之争中失败了,朱熹也被赶出京城。“道学”被称为“伪学”,信奉道学的人被称为“逆党”。那么,在这场反道学的浪潮中辛弃疾和朱熹的友谊是否经得起这场严峻的考验呢?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道学”的浪潮中,辛弃疾也因为和朱熹以及赵汝愚之间的良好关系受到了牵连。本来已经退居在江西家中的他又接连受到了好几次的弹劾,原来还保留的一些级别和待遇到这时几乎剥得一干二净。但是,危难见真情。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地险恶,对道学和道学家的打击和迫害是越来越厉害,但是辛弃疾始终保持着和朱熹的联系,他丝毫也不忌讳他和朱熹之间的友谊。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的3月满腔忧愤的朱熹病逝在武夷山中。消息传来,辛弃疾当即写了一首《感皇恩》词:“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子云是西汉学者杨雄,《玄经》就是《太玄经》,是杨雄仿《周易》而写的一本很著名的书。这几句词的意思是,朱熹虽然不在了,可是他却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他的名声就像江河一样万古奔流,永不停息,绝不会因为那些反道学人的攻击而磨灭。

这年的11月,朱熹下式下葬。韩侂胄这一派的人当时已经是权势熏天,他们下了一道命令,禁止道学的信徒为这位道学的一代宗师送葬。朱熹的很多学生和朋友就因此没有去,但是辛弃疾却不管这些禁令,他亲自赶到了武夷山,献上了自己的悼念文章。其中有四句说:“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为公死,凛凛犹生”。意思是,你的伟名将会流传万世不朽,谁说你已经死了呢?在我看来你的精神还是那么令人敬畏,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在强权的威压下,辛弃疾以这样英勇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道德和正义的支持,也为他和朱熹之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不过,朝廷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辛弃疾和那位权倾一时的韩侂胄之间的关系将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