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讲坛丨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07:烈士暮年

(七)烈士暮年

 

  辛弃疾在福建期间,与道学领袖朱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宋宁宗登基后,信奉道学的宗室大臣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争权失利,道学及道学家因此受到打压,辛弃疾也牵连其中,多次遭到弹劾,免职在家度过了将近九年的闲居生活。公元1203年,年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却意外地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的通知。此时,韩侂胄权倾朝野,那么,辛弃疾这个跟道学人物过从甚密,又曾经站在韩侂胄对立面的人,为什么会被重新起用呢?韩侂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因为这个时候韩侂胄他本人也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危机,靠与赵宋皇室之间的裙带关系发家的韩侂胄,在这个时候失去了两座最有力的靠山,宪圣太后吴氏和宁宗皇后韩氏在庆元年间都先后死去了。宪圣太后是宁宗的曾祖母,是韩侂胄的姨母。当年,当初赵汝愚他逼光宗退位,让宁宗上台呢就是通过韩侂胄的关系,取得了宪圣太后的点头认可,才顺利实施的,因此她就是宫中的老佛爷,宁宗在她面前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而可以向宁宗吹“枕头风”的韩氏皇后,又是韩侂胄的侄女,虽然宋朝严格限制后宫干预朝政,但是只要有这两个人存在,韩侂胄的地位那就是稳固得很,不用担心的,所以这两个人的死对韩侂胄的势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此,尽管韩侂胄的权势还是炙手可热。可是他的心里就有一种隐隐的不安了。这个时候呢,就有人劝他说,说道学的势力根深蒂固,现在虽然你老的权力很大,把他们硬压下去了,但是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也难保他们将来不会东山再起,如果你做得太绝,他们将来肯定会要报复你,不如现在你就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对你还有点想头。韩侂胄一听也在理,于是他就放松了对于道学的禁令,并且决定起用辛弃疾这一批跟道学关系比较深的人,来收买人心,扩大他的群众基础。

  那么辛弃疾对于从韩侂胄那边伸过来的橄榄枝,他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呢?辛弃疾的态度很令他当时的一些朋友以及后来的一些人感到意外,他不仅接受了任命,而且还专门写了一首词。

  【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六州歌头》】。

  这前面三句是赞美韩侂胄的曾祖父,北宋名臣韩琦为宋朝立下的功劳,因为韩琦曾经两次先后扶助宋英宗和宋神宗登基,所以说是“两定策”,赞美过了韩侂胄的太爷爷还不算完,接下来又赞美韩侂胄,现在谈笑间潇洒地整顿乾坤,处理天下大事。

  因为这首词有明显的拍马屁的味道,所以一些学者就认为这肯定不是辛弃疾写的,他们说辛弃疾不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他怎么会写这样的词去趋炎附势呢?这话不能说没道理,因为在辛弃疾的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他不在意功名富贵的话,举个例子说吧,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上半年。辛弃疾在杭州城里当太府少卿,这个官位呢说起来是从四品,是个副部级的干部,待遇很不错的。可是辛弃疾他都不想干了,他打算辞职回家。他的儿子一听就着急了,他说我的老爹呀,你就是要退,也得先给家里买点维持生计的田地吧?我们可都指着您吃饭呢。辛弃疾听说以后专门写了一首词骂这个儿子,他说【吾哀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最高楼》】。意思就是说,我已经老了,要等这个富贵来,等到什么时候呢?富贵是危机,它可能带来灾难的。但是光凭这样的话,还并不足以证明辛弃疾他不会去写歌颂韩侂胄的词。我个人甚至认为,辛弃疾要写这样的词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无欲则刚”。就是一个人,如果无欲无求,没有任何想法的时候,他的那个骨头就能够真正地硬起来。他就不会有所求,也不会去讨好别人,去拍别人的马屁。那么辛弃疾呢?他虽然是可以不在意富贵,不在意荣华富贵,但是他其实这个时候还不能够真正做到完全地无欲。那么辛弃疾的欲是什么呢?讨伐金国,恢复中原,这是辛弃疾的欲,这就是辛弃疾的欲,是他从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这个雄心,是他一辈子都在不懈追求的理想,即使是在他长期闲退的岁月里,这种雄心也没有被消磨掉。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像辛弃疾这样一个人,他怎么能够甘心让自己的生命就这么白白地消失呢?在这样一个当口,韩侂胄重新起用了他,让他又看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他因此而写了这么一首这样的词,对韩侂胄表示感谢,于情于理,我认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年逾花甲的辛弃疾终于得到了再次出山的机会,而此时宋金之间的形势,在数十年战与和的纷扰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究竟是什么变化?这个变化对南宋朝廷的北伐政策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年夏天,朝廷派了一个叫赵善义的使者到北方去,为金国皇帝祝贺生日。在回来的路上,赵善义和一个金国人因为争停车的地方吵了起来。吵着吵着,这个赵善义的火气就越来越大,他忽然冒出了几句令当时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话,他说,你们国家现在正被北方的蒙古给整得焦头烂额,你还有闲空在这里跟我来争,你是不是要我们宋朝起兵来夹攻你们呢?赵善义的这个话调子就够高的了,完全是赤裸裸的威胁,要知道在南宋和金国之间的,这个战争中间一向是输多赢少,所以在两国的外交中,用武力来加以威胁从来都是金国一方的权力,现在这样的话居然从南宋的外交官口中说出来,你说叫不叫人吃惊呢?虽然后来赵善义因为他说的话受到了朝廷的处分,但是这场风波也足以说明,在南宋一些高层人士的心目中,金国的实力已经不再可怕,宋朝已经完全有能力去和它“PK”一下了。事实上呢,金国当时也确实进入了多事之秋,不仅是北方迅速崛起的蒙古对它构成了威胁,就是在它的内部也出现了灾荒、农民起义还有宫廷叛乱这些问题,所以它的这个军事实力是下降了不少。于是,在这个时候就有人给正在琢磨着怎么巩固自己权力地位的韩侂胄就出主意,【立盖世功名,以自固。——《宋史》】,就是实行北伐,恢复中原,去完成这个前人从来没有完成过的大事业。这个建议无疑是搔到了韩侂胄的痒处,他是经历过南宋恢复,就是要实行恢复最积极的孝宗一朝的。他深深地知道,非常清楚恢复中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他知道这是符合民心民愿的事情,他其实也一直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更何况是在这个当口,如果他能够建这个盖世功名,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伟人,也就没人会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了。于是韩侂胄就试探着放出风声、制造舆论,并且开始了一系列北伐的准备。那么在北伐的共同目标下,辛弃疾和韩侂胄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合作愉快呢?应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辛弃疾的表现还是让韩侂胄感到满意的。据史书记载,在嘉泰三年底,才当了几个月浙东安抚使的辛弃疾,被召回京城。宋宁宗就问起他,问他可不可以对金国开仗的事情。辛弃疾回答说,金国的动荡和亡国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希望陛下把这个事情交给元老大臣来做,一定要做好应变的准备。当时韩侂胄听到这样的话,他的反应是“大喜”。因为这个元老大臣何所指啊?我认为应该是包括了韩侂胄和辛弃疾都在内的那些老臣们的,因为他们俩都是经过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的四朝元老,是老资格的大臣。尽管辛弃疾多次遭到弹劾,但是他的才干和见识都是大家都公认的。而韩侂胄呢?他的官位比辛弃疾更高,他更有资格进入元老大臣的行列。所以辛弃疾的话,对韩侂胄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他自然就很高兴。于是在第二年的三月,辛弃疾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命,派他到镇江去当知府。这个当镇江知府,其实只是一个地方上的文官,但是辛弃疾他却感到离自己要当将军的理想又近了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镇江这个地方离宋金的边界很近,在军事上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年南宋的名将韩世忠,就是在这里阻击了那个洗劫南方以后想要回去的金兀术,韩世忠的夫人梁氏,就是后世传说的梁红玉,亲自擂鼓助阵,双方在长江边上打得昏天黑地,这个金兵始终无法突破宋军的防线,最后金兀术被诱进了一个叫黄天荡的死港,被围困了48天,差点做了宋军的俘虏。现在,这个辛弃疾能够来到这样一个军事重镇,无疑他的这个军事才能就可以有很好的发挥余地了,而且从我们前面的介绍的事迹来看,辛弃疾从来都不是一个把那个官阶级别看得很重的人,他说看重的就是那个职位能不能够干点实事,特别是能不能够和恢复大业直接相关的实事。所以辛弃疾他就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命,而且一上任之后,他马上就招兵买马、搜集情报、制定行军规划就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备战工作。可是就是在这个备战的过程中间,辛弃疾和韩侂胄在北伐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