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讲坛丨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08:词坛飞将

(八)词坛飞将

 

  【赵晓岚】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初七这一天,临安皇宫里议事大殿上气氛非常肃穆,负责宣读圣旨的侍从正一字一顿地念着一份将要影响到无数人命运的诏书,“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份诏书就是宋宁宗下的北伐诏书,在沉寂了四十多年以后,南宋终于再次对金国宣战,准备复仇雪耻、恢复中原,历史上将这次北伐称为“开禧北伐”。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这位梦想着、一生都梦想着成为将军,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的他,这个时候却不得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关注着这场战争。

 

  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他的身份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辛弃疾的身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首先是由这场战争的旁观者变成了一场悲剧的预言家。在镇江的时候,辛弃疾曾经就北伐的军事问题提出过四点非常具体的建议:(第一)招兵要择,辛弃疾认为南宋部队的官兵,在经过“符离之役”不战而溃之后,他(们)已经对金兵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北伐的时候这些部队只能让他们屯驻在长江上虚张声势,真正要渡淮作战的话,必须另外在边境地区招募壮丁、组建专门的北伐部队,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习武骑马、经常和金人周旋,所以打起仗来他们就不会产生敌人不可战胜的那种心理阴影。为此他当时就叫人专门制造了一万件红色战衣,准备先招募一万名士兵。(第二)屯兵要分,专门的北伐部队成立以后,必须把这个部队和原来的军队分开来驻扎,以免沾染上原有军队的那种看到敌人就两脚发软,有了功劳呢就争得头破血流的种种毛病。(第三)军事要张,辛弃疾建议把北伐部队分成两个部分,每部分两万人,分别驻扎在淮东淮西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选派新的将领来严格训练他们,使他们在相互配合中形成雄壮的军势,对敌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第四)谍候要明,就是情报的搜集和传递要准确、迅速。辛弃疾认为情报人员那就相当于部队的耳朵和眼睛,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他进行了特别的强调。

  【字幕配画外音】面对一触即发的宋、金战事,辛弃疾分别从招兵、驻军、士气、情报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时,南宋朝廷主持北伐大计的是韩侂胄,他对辛弃疾的这些建议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在军事上遭到了几次严重失败之后,韩侂胄终于再次想起了赋闲在家的辛弃疾,并决心委以重任,面对这个整整等待了四十多年的机会,辛弃疾能实现纵马疆场、恢复中原的梦想吗?

 

  【赵晓岚】可是韩侂胄呢,他对这个战争盲目乐观,对于军事呢,又一知半解。所以辛弃疾的这四条建议,他是一条都没有采纳。结果战争一开始,南宋部队就已经呈现出溃败的态势,用南宋一位大臣程珌的话来说【“一出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矣。”—《丙子轮对剳子》】意思就是说一出兵打仗就输得一塌糊涂。百年来训练供养着的部队,一天就溃败了;百年来打造修理的器械,一天也就全部散失了;百年来公家私人的所有储藏的物资,在一天之内全部打了水漂;百年来中原百姓盼望南宋军队的人心呢,也在一天之内全部失去。而溃败的原因呢?【“无一而非弃疾预言,于二年之先者。”—《丙子轮对剳子》】就是说,辛弃疾在两年前提出的那四条建议,每一条都由宋军以失败为代价,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开禧二年的十月,金兵分九路南侵,所到之处呢,南宋部队几乎都是望风而逃。这年的十一月,金兵前锋抵达了长江北岸,江南大震。在这个时候,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又趁机公开叛变投降了金国,一时间南宋是内忧外患。而主张北伐的韩侂胄,此时是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压力。于是呢,他又想起了辛弃疾,他就给辛弃疾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什么身份呢?他要辛弃疾来当“救火队员”,帮忙挽救已经糟得不可收拾的局面,或者至少分担一部分北伐失败的这个责任。据《宋史》等书的记载,朝廷在这段时间内,曾经先后给辛弃疾安排了两次与军事有关的职务。第一次是在开禧二年底,朝廷先是要辛弃疾担任江陵知府,并且到临安来陈述关于对时局的看法。这次召见以后呢,朝廷没有让他回到江陵去,而是把他留在京城当兵部侍郎。在宋代兵部是负责部队的后勤和情报工作的,兵部侍郎从三品,是这个部门的二号人物,大约相当于国防部的副部长。可是辛弃疾却看透了、可以说看穿了韩侂胄并不是用他来、真正用他来抗金,而只是分担罪责的意图。正如他后来所说【“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就是说韩侂胄哪里是能够用辛弃疾来建立功名的人呢?辛弃疾又哪里是肯依附韩侂胄来追求富贵的人呢?因此他一再上疏坚决辞去了这个职务,回到了江西铅山。第二次是在开禧三年的九月初,当时南宋正在跟金国议和,可是金国一方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还扬言一定要韩侂胄的脑袋。韩侂胄当然不答应,气冲冲地又准备跟金国开仗,于是他又派人到铅山去请辛弃疾重新出山。他这次给辛弃疾安排的职务是枢密院都承旨,这是这个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里的一个重要职务,当时一直是由韩侂胄的亲信担任的,所以看起来这次韩侂胄是要真正的重用辛弃疾了。

南归四十多年之后,辛弃疾终于第一次有了指挥南宋正规军跟金兵作战的机会,辛弃疾也第一次距离他成为这个运筹帷幄、决胜沙场的将军,甚至是一方统帅的理想距离这么近。可是当朝廷任命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已经病倒早床上了。就算韩侂胄再有诚意,他也没有力量去完成这个使命了。辛弃疾这个时候的病确实是到了非常沉重的地步,他经常陷入昏迷状态。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这一天,已经昏睡了很久的辛弃疾忽然睁开了眼睛,大喊了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接着一切都归于沉寂。这位一生都梦想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人物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终年六十八岁。他终究是没有当上将军,到马背上去叱咤风云,为恢复中原尽忠竭力,历史总是这样的令人遗憾。

 

  【字幕配画外音】辛弃疾在悲愤中溘然长逝了,虽然他也曾身居高位,距戎马疆场、杀敌报国的梦想仅有一步之遥,但残酷的现实却最终留下了这千古遗憾。然而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辛弃疾,最终却在词的世界里留下了不朽的身影。那么,作为一代词坛领袖,人们会如何评价辛弃疾的词作呢?在后人眼里并称“苏辛”的宋代两位杰出词人辛弃疾和苏东坡这间又有哪些不同这处呢?

 

  【赵晓岚】幸好辛弃疾所留下来的并不仅仅是历史,他还留下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据江西《铅山县志》记载,辛弃疾死的时候【“家无余财,仅遗诗词奏议,杂著书集”—《铅山县志》】也就是说家里根本没有剩余的财产,只留下了诗、词、给皇帝议事的奏章,还有其它一些文章和书籍。这些东西可能会让那些指责辛弃疾是“贪官”的人感到失望,可正是这些东西却把这位英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真实而生动地保存了下来。八百年来不断地让人惊奇、惊叹、激动和惋惜。尤其是他的词,还为他在文学世界里赢得了一个他在现实世界里一直渴望、却没能得到的头衔。


  这是一个什么头衔呢?我们来看看清代一个文学评论家说的话【“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陈世焜《云韶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词发展到辛弃疾手里,气势纵横、境界博大,情感的抒发非常痛快,笔墨文采就像风雨纷飞、鱼龙百变一样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真是词坛的飞将军啊!“飞将军”是汉代名将李广的绰号,他一生中跟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多仗,声威远震,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辛弃疾在现实世界中间没有能够做上将军这样的人物,但是他在词中的表现却让他获得了“词坛飞将军”的称号。

  把“词坛飞将军”这个头衔授给辛弃疾,我相信没有任何人会反对,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撤消的。词的世界本来就是由那种内容上以男女情爱为多,风格上讲究含蓄委婉的婉约词当家作主,基本上是一个女儿国。这种情况一直到苏轼那里,才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苏轼以他开阔旷达的胸襟、超群绝伦的才气,把词当做诗来写,在词里面充分展示了文人士大夫的品格、情感、还有他的理想。苏轼的一些词,比如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真的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就彻底改变了词那种涂脂抹粉、柔媚婉转的女性气质。不过苏轼这一类的词,数量并不是很多,在他身后呢,很长一段时间里,词坛上基本的状态还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婉约的浅斟低唱压倒了豪放的慷慨悲歌。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辛弃疾出现了。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从两个人的个性、气质来看,【“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则弓刀游侠”—谭献《复堂词话》】这是清代一个评论家谭献说的,他的意思大意就是说:苏轼是那种穿戴得很整齐、很儒雅的读书人中的伟人,而辛弃疾呢,是那种携带着弓箭大刀云游四方的侠客。这个评价点出了两个人一个最大的差别:苏轼是文人士大夫,他的词在挣脱了“南女相思”这个传统题材的束缚之后,他尽情展示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情趣抱负;辛弃疾虽然书也读得很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由于动乱分裂的这个时代,由于他“将种”的家世,更由于他“少年横槊气凭陵”的那种尚武的个性,所以他对这个传统的兵家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喜欢钻研那些兵法韬略。辛弃疾不像一般的文人只能够纸上谈兵,他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所以辛弃疾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个充满了野性和力量的武士的形象,或者更为准确地说,他是以一个慷慨豪迈的将军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像这样的一个人,当他闯进词坛这片“女儿国”以后,他自然不会循规蹈矩地去做什么“妮子态”,他自然会要高声歌唱,尽情地唱他英雄的情怀,唱他抗金恢复(中原)的理想。而当辛弃疾遭到弹劾撤职,被迫退居田园以后,他的词中仍然是保持了这种英雄将种的本色和豪情。哪怕是观赏他住处周围的这些风景,他所看到的那个景物也和旁人看到的不一样,华贵高雅的牡丹花在他眼里成了什么呢?【“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念奴娇》】就是像吴国宫殿里刚刚接受军事训练的女兵;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他的眼里是【“叠峰西驰,万里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就是本来静止的山,居然动了起来,就像一万匹战马一样在那里奔腾,要从西边跑到东边去;而那些山上的松树呢,就成了马上的士兵。【“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就是说我老了,本来应该是享享清福的,可是老天爷偏偏让我找些事来干,去检阅眼前这些身材雄壮的松树士兵。你看这个日常的风景,居然在他眼中都成了与军事有关的形象,经常让他在这个想像中,来过一过当将军的瘾。

  辛弃疾的这些词,根据南宋一个叫刘克庄的辛派词人所说【“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辛稼轩集序》】意思就是说,辛弃疾的这些词,无论是文辞还是声韵,都是非常地铿锵有力、气魄极大,可以横扫一切时间和空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词。另外呢,还有很多评论家,为稼轩词的艺术魅力纷纷倾倒,就像飞将军李广用兵从来不拘守成法一样,李广用兵是从来不拘守成法,而是阵法多变、奇兵突出。辛弃疾的词在艺术表现上面也是不主故常、变化多端,他在苏轼这个“以诗为词”的基础上面进一步发展:“以文为词”。就是用写文章的方法和语言来写词,就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有人赞叹他【“才情富艳,思力果锐”—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北宋和南宋都没有词人能与他相比。有人佩服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古代各种书籍中的语言和典故【“别开天地,横绝古今”—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有人称赞这个辛弃疾是“词中之龙”,说他词中表现出来的气魄特别雄壮,而这个意境呢,又非常地沉郁。还有人把辛弃疾称为“词中之狂”,认为他的词充满了奋发进取的意志和力量。

  总而言之呢,从上面的评论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词的世界里面,无论是从辛弃疾开宗立派,确立了豪放词的地位,还是从辛弃疾词本身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来看,“词坛飞将军”这个称号,辛弃疾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字幕配画外音】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辛弃疾一生写下了六百多首词。他在词的世界里,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英雄理想和人生情感。其卓尔不群、大气磅礴的词风,最终确立了他在豪放词派中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并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然而赵晓岚教授却告诉我们,“词坛飞将军”这个称号,对于辛弃疾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个悲剧的证明,这又是为什么呢?

【赵晓岚】在历史现实中,“飞将军”李广,虽然是号称“才气无双”,但是命运呢,好像总跟他过不去,到死也没能封侯。辛弃疾的情况也非常相似,他虽然被称做【“卓荦奇材”—朱熹《答辛幼安启》】文武双全,但终究是壮志难酬。

 

  但是如果按照宋末一个叫刘辰翁的,他也是个辛派词人。这个刘辰翁的说法,正是这种受谗被斥的遭遇,与辛弃疾那种怒猛强悍的英雄本性之间的矛盾,就使辛弃疾的词,就好像无数的军乐器胡笳和千万面战鼓一起奏响,写尽了平生不平事,造成了一种淋漓慷慨的词风。他写出一批最好的词作,比如说下面的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是(公元)1174年,辛弃疾在建康的时候写的。开头两句他就展现出一个非常凄清阔大的境界:在清冷的秋天,天空辽远、江山无限,天色、山色、水色、秋色,都连在一起,向无尽的远方,这么延伸而去。在这无边无际的秋色里,和无边无际的秋意里,辛弃疾登上了建康的赏心亭,极目向远处的山里望去。这一望呢,就有事物来“献愁供恨”,什么事物呢?“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本来是形容那个山的形状,就像美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发型那么美丽。按说这么美丽的山岭,是应该给人增加一种愉悦的情绪才对,为什么会“献愁供恨”呢?这是因为在辛弃疾的心中,本就堆积着一段愁恨。而他所望的山岭呢,又正是失去了的中原山脉。所以山越美好,人越伤感,越是增愁添恨。“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吴钩”就是宝剑,宝剑是用来杀敌的。但是它现在呢,只能看不能用。拍栏杆是一种宣泄激愤情绪的动作。可是他把这个宝剑看了又看,把栏杆、把四处的栏杆都拍遍了,还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登楼的心情和意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是用了《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西晋时有一个叫张季鹰的人,他在洛阳做官,看到秋风吹起来了,他就想起家乡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他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快意舒适,我干嘛为了这个名利,跑几千里远来做官呢?于是就辞官回乡去了。后来就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舍弃名利、归隐乡土的行为。辛弃疾在这里是说,不要说鲈鱼已经可以做美味佳肴了,你盾秋天都要过去了,那个为了这种美味可以辞官归隐的张季鹰,回来了没有呢?言下之意就是说,边张季鹰都没有回来,我就更不会动辞官归隐的心思了。辛弃疾在这里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有一些不顾国事,想要归隐田园的士大夫的那种人生选择。“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又是一个典故,东晋的大司马桓温,在第三次北伐中原的时候,看到他做琅琊太守时,种下的柳树已经有十人合抱那么粗了,就不由感叹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言语》】意思就是说树木都这样了,人又怎么经得起岁月的消磨呢?于是当场流下了眼泪。从这个典故,我们终于可以确切地知道,原来辛弃疾他是盼望着像桓温那样,能够领军北伐。他之所以“登临”,这个“登临”远望,就是因为看到这个时光在匆匆流逝,青春即将不在,从他二十二岁率众南下,到写这首词的时候,他是三十五岁,南归已经十三年了,他一直沉沦下僚。所以眼看领军北伐的理想,还没有实现的可能,当男人们在现实中的英雄理想无法实现,他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有时候就总是很自然地就希望身边有一个红颜知已,来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那么他有吗?没有,或者说不在身边。所以辛弃疾在词的最后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派谁去把那个温柔美丽的、温柔体贴的美女叫来,为我擦干脸上的英雄之泪呢?欲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而辛弃疾还不是一般的男儿,他是英雄却至于泪下,也可见伤心之甚啊,这首词的境界十分阔大,但是情感又十分地郁结,所以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曾经评价这首词“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就是如同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他对虞姬所唱的“办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样,即有这个英雄豪气和儿女浓情融合在一起了,它既令人拔剑起舞、又令人柔肠寸断。这正是典型的辛式作品,这是最典型的辛式作品。

 

  在我看来呢,这首词其实也浓缩了辛弃疾一生的悲剧命运。那么当辛弃疾的词,成了他悲剧命运的一个证明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想当将军而不得的辛弃疾,对于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的词,对于他终于获得“词坛飞将军”的这个结果,他究竟是该哭,还是该笑呢?词其实只是他的“余事”,就像他宣称过一样的“酒圣诗豪余事”,词其实只是他的副业。所以“词坛飞将军”这个称号,也许会给地下的他带去一丝安慰,但是肯定是不能让这个英雄的灵魂完全安息的。

 

  【字幕配画外音】辛弃疾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他去世六十二年之后,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宋王朝,在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最终走到了尽头。公元1279年,蒙古灭掉了南宋。虽然辛弃疾梦想的那种“金戈铁马,气吞马里如虎”的雄心壮志始终未能实现,但他为恢复中原所做的种种努力和壮志未酬的英雄事迹,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

 

  【赵晓岚】或许正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辛弃疾的故事,在他死后六十多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有神秘色彩的尾声。南宋咸淳年间,有一个叫谢枋得的人,这个谢枋得到江西铅山县去,住在辛弃疾墓地旁的一座寺庙里。傍晚的时候呢,就忽然听到辛弃疾墓地那边,传来了非常急促而大声的呼喊,好像是有人在抗议他不公平的待遇。而且呢,从傍晚一直到半夜时分,那个声音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而且越靠近他的卧室,就越来越悲切,整个寺庙里的人都惊动了,以为是辛弃疾在显灵。谢枋得睡不着,点起蜡烛,写了一篇激昂慷慨的文章,为辛弃疾打抱不平,准备天亮以后去拜祭辛弃疾。神奇的是,他的这篇文章一写完,那个呼喊的声音就消失了。这个故事在《宋史》和谢枋得的《祭辛稼轩先生墓记》里面都有记载。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太过离奇、难以置信,但是,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天来的讲座,只要我们去读一读辛弃疾那些悲壮激昂的英雄之词,难道我们不会觉得这个故事,即使是编出来的,也是一个多么真实的谎言么?

 

  历史中的辛弃疾,已经逝去了,他永远不可能再复生,去完成他没有完成的英雄事业。而文学中的辛弃疾,将永远活着,永远以“词坛飞将”的形象,去征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我们关于辛弃疾的讲座就要结束了,辛弃疾有两句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多应如是”-《贺新郎》】面对辛弃疾这座永远不老的青山,我的感觉总是非常地可爱、也非常地喜欢,并且因此做了一点研究的工作。我只希望自己尽量地做到了“应如实”,就是如实地反映了辛弃疾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不管怎么样,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讲辛弃疾,也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陪伴,谢谢大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天陪你读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