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化漫步 | 张恨水笔下的老北京风景画
京城文化漫步
在北京这座历史深厚的城市里,每一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都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文艺作品中。“京城文化漫步”栏目专注于发掘书·影·音中的北京印迹,带领大家寻访北京文化故事的发生地。有空的时候,不妨带上这张“文化地图”,以文艺的角度漫游北京的大街小巷,在现实场景中体验一场跨时空的旅行,感受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脉络。
张恨水是安徽人,没有生在老北京,却记载老北京,描写自己钟爱的老北京风景。
张恨水(1895—1967)
他是继老舍之后对老北京记载和描写最多的现代作家,和老舍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老北京生活了40多年,都爱老北京,但这种爱是有差别的,老舍是融为一体后又跳出来看老北京,张恨水是有距离地看老北京。张恨水笔下的老北京城只是作为故事场景而出现,没有到场景空间真实的地步,只能说犹如风景画。
张恨水写的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的风景。翻开张恨水的小说,进入视线的首先是老北京的 天坛、先农坛、前门、天安门、皇城根、什刹海、广安门、正阳门、宣武门、永定门、阜成门、北海、西山、大栅栏、琉璃厂、陶然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 等等,大约有上百个,而且这些地名在张恨水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张恨水的作品中呈现给老北京人看的有:《春明外史》《京尘幻影录》《春明新史》《斯人记》《金粉世家》,给南方读者看的有:《啼笑因缘》《天上人间》《夜深沉》《记者外传》等,在这些写老北京的作品中,都写到了老北京的风景,有 北海、西山、天桥、陶然亭 等许多极具平民色彩的有代表性的景点;有 茶楼、会馆、报馆、公园、旅馆、游乐场、议员俱乐部、赌场、八大胡同、烟馆、寺庙、戏园子 等许多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公共环境;有器物用具、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场景。
张恨水写老北京的小说都以老北京的景点和公共空间作为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环境,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但这些风景的描写只是做到基本吻合,做不到细节的真实。《啼笑因缘》开篇就用了整整一段来介绍已经成为古都的老北京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景,完全是写给南方读者看的,小说中大大增加了对老北京风景的描写,极好地展示了 北海、西山、天桥、先农坛、什刹海 等风俗景观。
特别是对天桥的描绘:
四围乱哄哄地,全是些梆子胡琴及锣鼓之声。……三四家木板支的街楼,楼前面前挂了许多红纸牌,上面用金字或黑字标着,什么‘狗肉缸’‘娃娃生’,又是什么‘水仙花小牡丹合演《锯沙锅》’……门楼边牵牵连连,摆了许多摊子。
”据老北京人说,“简直把老北京的风物写‘活’了,自然给南方读者一种‘异域’的新鲜感。听说当时南方的读者,到老北京必指定要看沈凤喜唱大鼓的‘天桥’,从中可见一斑。”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中记载:
天桥,元代以后,城南一带河道纵横,为了便利南北通行,就在这里建了一座石桥,明代永乐年间修建天坛后,因为天子往天坛祭天,要经过此桥,所以这座桥被叫做天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就将天桥两边的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的桥址不复存在,而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一直保留下来。明清以来,这一带有小酒铺、饺子铺。清道光、咸丰年间,因西坛的坛根不必缴纳地租,摊贩就聚集该处摆摊,逐渐形成小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桥市场日益繁荣。清末民初在天桥马路口东建立了三个舞台,即歌舞台、乐舞台、燕舞台。各种杂耍、曲艺、茶棚、书棚、棋茶馆、书茶馆、饮食摊、医药摊、相命馆、卦摊、镶牙馆、理发馆等营业应有尽有,天桥成了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市场,游客每日不下万千人。天桥的饮食业也很出名,面向平民,经济实惠。天桥也有阴暗面,在旧社会有安清会道门、一贯道、四霸天等地痞流氓欺压人民,无恶不作,还有明赌暗娼,腐蚀青年。
”张恨水描写的天桥景象与实际的情形有很多差异,但是他描述的天桥又在氛围上与实际的天桥具有本质的一致性,这就是文学“真实”。
张恨水还让小说中的人物对风景进行评论,俨然是在指给读者看,让读者来欣赏老北京美丽绝伦的风景。小说第十四回,樊家树和何丽娜游览北海,樊家树评论道:“你看北岸那红色的围墙,配合着琉璃瓦,在绿树之间,映着这海里落下去的日光,多么好看,简直是绝妙的着色图画。”
张恨水小说对 四合院、八大胡同、水车胡同、大宅门、大杂院、大喜胡同、裱褙胡同、落花胡同、圈儿胡同、小月牙胡同、羊尾巴胡同、上九条胡同、煤市街 等这些有特色的居住环境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除少数如《金粉世家》的豪门外,张恨水小说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大杂院和小胡同中。张恨水小说写居住环境在于生动的描绘,不在于准确。笔者查访了张恨水作品中提到的这些地点,发现这些地方大部分是真实存在的,但作者的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文学化。
如作者提到的“裱褙胡同”,《北京地名志》记载:
以前巷内裱褙业者极多,甚为技巧,王侯宅第所多出自他们之手。胡同位于崇文门内,在民国年间以闹市口为界,始分东西。”再比如,关于“水车胡同”,《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记载:“水车胡同,南北走向,北起西海南沿,南至新街口东街,明代称水关水车,因北端临西海处有抽水车而得名。清代称水车胡同,并沿用至今。
”大喜胡同,东西走向,清代称喜雀(鹊)胡同。1911年后更名为大喜鹊。
”《春明外史》中对 大杂院 的形象是这样描绘的:
屋小如舟,伸手可以摸到屋檐。坐的屋子里,上面一张长画桌,摆着一个打了补丁的白花瓷瓶,插着一根鸡毛帚,一架摆式的老钟,钟面上只有一根短针,此外还有一面小镜子,两只玻璃花瓶,都是尘土堆满了的。屋中间一张四方桌子,横三竖四,罗列一张藤榻,几张椅子上放着面板,擀面棍儿。又有两个瓷盆子摆在地上,一盆子衣服,一盆子和了的白面。地下满处都是菜叶。房门两边,摆着一捆大蒜,和一堆刀矛木盒唱戏用的东西。
”同样,张恨水对有特色的公共环境的描绘也是在于生动,而不在于准确。
《春明外史》中对 戏园子 的描写:
这戏院子里面,黑暗暗的,低头一看楼底下,一排一排椅子,人挤着人,椅子中间露出尺把宽一条路,卖香烟的,卖水果的,卖糖的,用手托着一个木托盘,在人脑袋上,端来端去。进门那个地方,越发是人进人出,闹哄哄地。那台像一乘轿子一样,伸出座位中间来,也不过一间房子那样大,柱子上的油漆,全都剥落了。
”张恨水对老北京风景的生动描绘,还包括了季节气候,《啼笑因缘》第一回记载了一个清新的老北京:
一雨之后,马上就晴,云净天空,尘土不扬,满城的空气,格外新鲜。
”张恨水对老北京代表性的景点、特色的居住环境、公共环境以及特有的气候的生动描绘,组成了一幅美丽、有生气的老北京风景画,这幅画中活跃的是老北京人。
内容来源:北京市档案馆
稿件来源:《北京档案》杂志
作者:司新丽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京城文化漫步 | 深秋,一起漫步史铁生的地坛
京城文化漫步 | 鲁迅北京琉璃厂淘书记
京城文化漫步 | 寻访梅兰芳在京足迹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