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知多少?一起猜一猜!
疫情尚未结束,学习还要继续。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名叫“云游博物馆”的系列活动,引起了文博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话题下的评论区里都是这种画风——
@美好的就追求:好主意
@袋鼠针不加糖:有点儿意思
@宋哲伦:不错,在家还能学知识
@老鼠爱洋:这个办法真是深得我心
@阳光一姐1993:疫情之下,宅家也能云游文化遗产!
@lxm-flight:对一个喜欢去博物馆的人来说有这样子的活动简直太好了
小印对此感到十分好奇:这个活动究竟是什么来头?
细探之下才知道,原来它是由新浪旅游、@文博头条 @超话社区 联合@中国文博 和40多家著名文博单位共同发起的。
该活动从2月14日起,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
参加活动的博物馆会在博物馆同名超话里连续发布经过遮挡处理的馆藏文物海报,观众只需按照要求发帖,猜中了就有机会获得博物馆的精美文创周边。
目前,活动已经进行到了一半,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博物馆们出了哪些有意思的题目吧~
中国文博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铜虎鎣是西周晚期文物,原为圆明园旧藏。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青铜虎鎣被英国海军军官哈利•埃文斯掠走带回英国。直至2018年底,“游子”虎鎣漂泊海外百余年后重归故土,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苏州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真珠舍利宝幢每次均需馆内专家组装完成后,才能展出。这条银丝鎏金串珠九头龙盘绕于海涌柱,传说它是龙王的象征,掌管着人间的旱和涝。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苏州的玉器以精巧为主,但这件碧玉蟾却是用50多斤的整块碧玉雕琢而成。这只碧玉蟾只有三条腿,而三足蟾被古人视为招财进宝的神物。
沈阳博物院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这块乾隆御书的金漆赶珠龙纹匾,已高悬于凤凰楼上近300年,举世无双,为国家一级文物。
“紫气东来”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传说,表祥瑞之意。乾隆皇帝借此典故寓意大清的国运兴起于东方,即清朝的发祥地盛京在北京的东边。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金沙遗址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中国丝绸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氅衣两侧的开衩长至腋下,并以红绸和绦带盘钉出如意云头,红色斜纹江绸为面料,以粉色、绿、白色丝线绣出独枝芙蓉花,整件袍服宛如一幅写生画。
这种整枝折枝花、大朵花的构图方式,在晚清兴盛一时。此外,领、襟、袖及四周边缘还加饰黑绸绣花宽边,袖口外镶一层白色花卉刺绣袖头,反映清代女服奢华繁缛的装饰特征。
湖南省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广东省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山东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此图为郑燮送给好友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意寓肃翁品格高洁,树下的几杆修竹以及怪石兰,更是板桥擅长之笔。
画中题记为:“乾隆二年丁巳,始得接交于肃翁同学老长兄,见其朴茂忠实,绰有古意,如松柏之在岩阿,众芳不及也。后十余年再会,如故。又三年复会,亦如故。岂非松柏之质本于性生,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耶!因画双松图奉赠。弟至不材,亦窃附松之列,以为二老人者相好相倚,借之一证也。又画小竹衬贴其间,作竹苞松茂之意,以见公子孙承承绳绳,皆贤人哲士,盖朴茂忠实之报有必然者。乾隆二十三年,岁在戊寅三月二日,板桥弟郑燮画并题。”
此图珍贵之处在于,这是现存唯一郑燮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的作品,反映的是一种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对好友的真挚感情。
云南省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眼”作“耳”字旁,意思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同时,耳朵也能听到,耳不聋,眼不花,耳聪目明!是许世英给老人祝寿的匾额。
天津博物馆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苏汉臣,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者之一。用笔细劲,着色鲜润,擅长人物画,尤喜描绘儿童生活。
此图设色绘两个幼童扑蝶嬉戏的场面,画面构图均衡,笔致工丽,又饶有情趣。右下署款“苏汉臣”,目前国内题有真款苏汉臣的作品仅此一件,因此十分珍贵。
题 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大家都猜对了多少呢?
拥有“火眼金睛”的朋友们
快去微博上按要求发帖吧
猜中了就有机会获得博物馆的精美文创周边哦~
内容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图片和文物简介来源:各博物馆官博
全部题面请前往各博物馆官博查看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进一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研讨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
跟随《新世界》,寻找北平的地标性筑
最萌手绘长图告诉你,免疫细胞和病毒战斗全过程!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