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水迹 | 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
北京在历史上是一个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的水乡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承载着京城的漕运,滋润着皇家的园林,维系着百姓的生活,丰富着文人的诗歌……“水”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保障补给,同时也在“润物无声”的存在中塑造着北京城的灵魂,给北京城带来生命和活力。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北京城曾经水网纵横的景象已积淀成一种城市印迹,这些“水迹”承载着北京的水韵风情,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京城水迹”栏目,以水寻史,于水观城,旨在向大家讲述京城河湖水系的历史风韵、发展变迁,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城的水文化。
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源。
那么,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
这是一个“溯源”问题。
北京的历史很长,从周代的“燕都蓟城”算起,如今的北京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了。不同时代的北京,有不同的水源地;同一个时代的北京,也有不同的水源,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们不妨从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展开。
故事发生在明代。
话说,北京城这块地方,原来是一片“苦海幽州”,“苦海”之中生活着“孽龙”。明代兴建北京城时,为了降服孽龙,皇帝委派大军师刘伯温,把北京城设计成了“八臂哪吒”的样子。
一天,刘伯温正带着工匠们修城,忽然有人前来禀报:“大事不好!北京城的水井都干了!”刘伯温怀疑是“孽龙”在作怪,于是立即派人去各个城门查问。不一会儿,有人回来禀报,说看到一对儿上年纪的夫妇,推着独轮车出了西直门,车上放着两只水淋淋的鱼鳞水篓,看着份量不大,可推的却很费劲儿。
刘伯温断定:这老两口是孽龙变的,水篓里装的是北京城的水源!情况紧急,必须立刻派一名勇士去追,赶在孽龙把水送到“海眼”之前,用一杆长枪扎破鱼鳞水篓。这时候,一个叫高亮的小伙子站了出来:“我愿意去追孽龙!”话音刚落,高亮接过长枪,飞一样的向西直门跑去。
跑到西直门,“孽龙”早已不见踪影,要往哪个方向追呢?高亮此时想到了大军师说的“海眼”:常听人说,北京城西北方向有一座玉泉山,山中有个“海眼”,大军师说的一定就是这里!于是,高亮出了西直门,向西北方向追。
经过一道土沟,又过了一片柳树林,高亮来到了一个已经干了的泥塘。他发现泥泞的地面上印着车辙,于是沿着车辙的方向铆足了劲继续追。追着追着,高亮抬头一看,玉泉山就在眼前!再仔细一瞧,不远处的就是一辆独轮的水车,老头儿和老婆儿就在旁边,正坐在边上擦汗呢!
欲知后事如何?待后续慢慢道来。
故事暂时讲到这,先来回答一下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
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
没错,就是这个传说中的“玉泉山”。
这个传说叫“高亮赶水”,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但北京真有个玉泉山,而传说中所说的“海眼”其实就是泉眼,就是玉泉山喷涌而出的泉水,也就是北京城的“众水之源”。
燕山八景图之玉泉趵突 / 张若澄(清)
北京玉泉山实景照片
下面我们放下传说,讲讲地理和历史。
玉泉山的泉水是北京城的“众水之源”,
这句话的成立需要几个限定条件:
首先,要给“水源”下个定义。
自然水体的源头,往往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地方,远到我们人类的视线之外,正所谓“源远流长”。而对于一个聚落,或一座城市而言,“水源”的概念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求,会建造“工程”引用自然界的水,这些“引水工程”的起点,往往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水源”。
然后,再给“众水”下个定义。
自然界中的水有多种存在形式,万物生长离不开水,人体的60%以上都是水。谈到一座城市中的水,首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河流与湖泊。为了叙述清楚,我们把北京的河湖分成两个系统:一是宫苑;二是漕运。
为什么这么分呢?北京在成为都城以前,这里的水资源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公元1151年,金王朝在北京设置“中都”,北京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这个转变使水资源多了两个“大型消费项目”:一是辟治苑林,造景要用水;二是运输漕粮,运河要用水。可以说,北京城的水利建设一直围绕这两件事展开。
民国时期关于北京城的明信片(西苑北海)
民国时期关于北京城的明信片(东便门外的通惠河码头)
最后还要加上一个时间限定:明代。
玉泉山的泉水是北京城的“众水之源”,
这句话在明代是正确的,可在元代并不是这样。
公元1271年,大元帝国建立,忽必烈定都北京,称为“大都”。元大都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水系,各有不同的水源。
宫苑水系的源头是玉泉山。
玉泉山泉水主要专供皇室使用。为了保证水质,专门开凿了一条“金水河”,直接将玉泉水引入“太液池”,沿途与其它河道相遇之处,采取“跨河跳槽”的工程措施避污染,同时颁布法令,禁止在玉泉山“樵采渔弋”,禁止百姓取用金水河,连洗手都不行。
漕运水系的源头是白浮泉。
白浮泉大致位于今白浮村北约一里的龙山的西北麓。为补充通州至大都的运河水量,水利专家郭守敬设计了从白浮泉到瓮山泊的引水渠(下文称“白浮瓮山河“),沿途引用多处泉水,汇入瓮山泊,瓮山泊的水再由“长河”引入积水潭,最后流入运河。充足的水源使积水潭汪洋如海,人们称其为“海子”。“海子”是运河的终点码头,朝廷对“海子”的管理很宽松,因此,这里逐渐成为充满平民生活气息的市场区和风景区。
元代北京城的两个水系示意图
(底图来源:《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著)
由元到明,北京城的水源情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起因是元末明初“白浮瓮山河”的消失。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元大都降为北平。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时的“白浮瓮山河”已经因失于管理而湮塞殆尽。事实上,元代“白浮瓮山河”在使用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势家权贵私决堤堰违规用水,再比如雨季时山洪爆发冲毁水渠。公元1471年,明宪宗朱见深计划恢复“白浮瓮山河”,派人考察之后,发现河道途径“祖宗山陵”,会破坏风水,最后彻底放弃了。
元末明初北京城水系变化示意图
(底图来源:《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著)
“白浮瓮山河”消失了,玉泉山的泉水就成了唯一的水源。由于水源不足,元代各有源头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水系被合二为一:玉泉水注入瓮山泊后,直接沿长河引入城中,同时为宫苑和漕运供水,金水河逐渐湮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水源不足的直接后果,是漕运河道的水量不足,行船困难,河道治理成本增加。此外,由于原本不充足的水源要优先保障宫苑和漕运用水,玉泉水引入城中之后不再注入“海子”,而是通过一条专用水渠直接引入宫苑之内,“海子”的水面因此逐渐缩减。
玉泉山泉水引入城中后流向示意图
(底图为《北京全图》德国远东探险队绘制,1914年)
说到这里,
“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我们不妨带着这个答案,
再回头继续听听前面那个故事。
故事里的勇士高亮出了西直门,一路向西北方向追,经过一道土沟、一片柳树林、一个泥塘,最后追到玉泉山。除了玉泉山之外,高亮沿途经过这些地方,在今天的地图上也都能找到:土沟就是车道沟;柳树林就是万柳;泥塘那里原来有个中坞村,现在是中坞公园。沿着这条路径的右手边有条河,就是长河。
高亮赶水路线沿途地名和长河走向示意图
(底图来源:百度地图)
高亮这个人物纯属虚构,但故事里的他,的确在沿着一条真实的路径“追赶”水源,他这一路看到的,会不会就是这些地方当时真实的样子呢?故事里虚构的人物和场景,是否在向我们传达一些真实的信息呢?“苦海幽州”里的孽龙,推着独轮车从西直门往外跑的老两口……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
就在“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的另一个答案之中。
下面谈谈北京城的地下水。
作为都城的北京,辟治苑林和运输漕粮是两件大事,要耗费大量水资源。在这两件大事之外,北京城的老百姓也是要喝水的。
清代震钧的《天咫偶闻》中记载:
“京师井水多苦,而居人率饮之。茗具三日不拭,则满积水硷……若宫中所用,则取玉泉山水,民间不敢汲也。”
北京的井水苦,茶具三天不擦就是一层水垢。玉泉山的水是皇宫里用的,老百姓可不敢用。
清代《燕京杂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有固不可食,即甜者亦非佳品。卖者又昂其价,且划地为界,流寓者往往苦之。吾尝谓居长安者不怕米贵而怕薪水贵也。”
井水有苦有甜,苦的不能喝,甜的也不好喝。“卖者又昂其价”说的又是什么事儿呢?
明末谈迁的《北游录》记载:
“京师各巷有汲者,车水相售。”
明清时期,由于井水太苦,北京城里有一群卖水的人。这些人在甜水井中取水,装到水篓子里,推车到胡同里卖。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越靠近上游,水质越好。为数不多的甜水井主要在西直门外,每天都有很多卖水的人推着车从西直门出入。专供皇室享用的玉泉水,也要用水车走西直门运进皇宫,西直门因此被称为“水门”。
北京城的水井(左);北京城里推车卖水的人(右)
(图片来源:老北京的饮水难题[N]. 北京日报,2019-12-31)
如此说来,“苦海幽州”的“苦”,大概是在说北京城的井水苦。推着水车出西直门的老头儿和老婆儿,大概是卖水的。至于为什么说他们是孽龙,大概是恨他们把老百姓的井水往玉泉山里倒,皇上的泉水是甜了,但老百姓只能喝苦水。当然也可能是嫌水卖的太贵了。
北京城有这么一甜一苦两个水源,
甜水在山上,苦水在地下。
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玉泉山的甜水也源于地下。
这一点,乾隆皇帝看明白了。《日下旧闻考》卷八“形胜”部分,收录了乾隆的《御制燕山八景诗》,其中一首诗题为“玉泉趵突”,诗序中说:“西山泉皆洑流,至玉泉山势中,豁泉喷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且表曰: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
“洑流”就是“地下径流”。西山的地下水顺势向东流入玉泉山间,遇侵入岩体阻挡时喷涌而出,形成泉水。
断块构造形成的承压斜地——泉的形成
(图片来源:《地下水水文学》朱学愚,钱孝星/著)
乾隆是一位极爱喝茶的皇帝。爱喝茶,所以爱名泉,尤其爱玉泉。因为爱,乾隆皇帝写了大量关于玉泉的诗文,其中一篇题为《麦庄桥记》,详细从“地理”的角度描写了玉泉的情况:
“水之有伏脉者其流必长,亦如人之有蕴藉者其徳业必广。济水三伏三见,黄河亦三伏三见,此其大者矣。如京师之玉泉,汇而为西湖,引而为通惠,由是达直沽而放渤海。人但知其源出玉泉山,如志所云巨穴喷沸随地皆泉而已。而不知其会西山诸泉之伏流,蓄极湓涌,至是始见,故其源不竭而流愈长。”
乾隆皇帝开篇用“比”的手法,再次提到了来自西山的“伏流”——这是玉泉“其源不竭”的关键。
然而,现实也没那么乐观。
随着清初西郊园林的大量兴建以及周围水田的增加,玉泉的出水量开始逐渐减少,“西湖”(即瓮山泊)的水面也在缩减。为了保证“西湖”的水量,乾隆启动了一项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北京西郊园林区与瓮山泊关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平历史地理》侯仁之/著)
略去建设的过程不讲。扩大之后的“西湖”被乾隆命名为“昆明湖”,名称来源于汉武帝开凿的“昆明池”。昆明湖的面积有原来的三倍大,深度也更深,同时加筑堤坝和水闸——“西湖”就这样从一个自然湖泊,变成了一座人工大水库。
乾隆年间昆明湖改造前后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侯仁之/著)
除此之外,西山卧佛寺和附近的碧云寺以及香山诸泉也被引入昆明湖中,这是自元代修筑“白浮瓮山河”后,北京城的水源又一次获得新的补充。
西山诸泉引入昆明湖水渠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侯仁之/著)
只不过,这个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虽然改善了漕运和宫苑用水的状况,却没能改变北京城地下水的苦涩。清代的北京城,依然是“苦海幽州”,依然流传着“高亮赶水”的故事。
下面接着把故事讲完。
话说高亮在玉泉山附近看到了老头儿和老婆儿,心里又兴奋又紧张。他矮下身子钻进了高粱地,悄悄绕到老头儿和老婆儿后面,猛一起身递过一枪,一下就扎破了一只水篓,正要扎第二枪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个小伙儿,一把抢过另一只水篓,滋溜一下钻进玉泉山海眼里去了。也就在这一刻,老头儿和老婆儿也现了原型,龙公原地腾起,大喝一声:“小子!你还想走吗!”高亮打了个机灵,转身就往西直门跑,只听见身后传来涨潮一样的水声,高亮跑的越快,水声跟得越紧,眼看就到了西直门……
高亮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被水卷走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名字就叫高亮桥。
打这儿起,北京城的井里是有了水,可大部分是苦水。甜水呢?让龙子给带到玉泉山海眼里去啦!
“高亮赶水”的故事讲完了。
高亮桥在北京城中的位置示意
(底图来源:北京全图,德国远东探险队绘制,1914年)
“高亮赶水”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从人们的真实生活中生长出来的,里面包含了一些真实的“地理知识”,还有老百姓真实的情绪和思想。
1980年,“高亮赶水”的故事来到了最终的大结局——喷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玉泉干涸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利用和煤矿的过度开采。
如今,北京的老百姓早就喝上了自来水,“井”这种东西也就消失了,北京建成了“五大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正在源源不断的向北京输水。
密云水库,如今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
如果依然把引水工程的起点视作“水源”的话,那么,今天北京的水源,在哪里呢?“南水北调”哪条河呢?北京城还缺不缺水呢?好在老百姓不用喝苦水了,所以也没有新的故事回答这些问题,倒是已经过时了的“高亮赶水”,还在传,还在唱。
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M], 中国ISBN中心,1998.
蔡蕃. 北京通惠河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5(1).
侯仁之. 北平历史地理[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侯仁之.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王河, 康芬. 天下第一泉北京玉泉宜茶古文献叙录[J]. 农业考古, 2010(5).
朱晨东. 玉泉为什么湮没了[J]. 北京水务, 2016(1).
朱学愚,钱孝星. 地下水水文学[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注:文中所述“高亮赶水”的故事版本主要参考的是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的口述资料。
内容合作:清华同衡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
专栏作者:苍司宇
京
城
水
迹/
大家谈
鞠 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宗教民俗学、城市民俗学
以口头讲述为标志的故事,曾经一直是萌发西方现代学术思想的渊薮。从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开始,欧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国家进程。从口头故事的表演程式,人们理解了古代荷马的身份。从神奇故事的讲述形态,人们发展出好莱坞经典编剧理论。在中国,周室坏而孔子辑《诗经》,天下乱而有干宝作《搜神记》,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北大国学门的教授们念兹在兹的仍然是一场走向民间的“歌谣学运动”。故事,从来不仅仅只是文艺。什么样的时代,我们会听不到甚至忘记了这些“大地的声音”?
“高亮赶水”的故事也许曾是北京最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之一,正如本文所表明的,它的内里其实蕴涵了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信息。正是通过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关于北京的乡土知识被整理、综合、传递,给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与地点赋予意义。正因有这些故事,人被拉进他们赖以栖息的土地,北京才成了人类的“家园”,而北京人,也不是漂浮在半空中的“无根者”。
没有了故事,家园也会失去意义。当我们知道了这些故事的意义,是否应该有更真实的行动,去有意识的重建北京的口头故事世界呢?
关于“京城水迹”,大家都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或提供内容线索
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留言板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唐晓峰:历史上的流泉与北京城
邱跃:解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强三山五园整体保护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