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规划师丨从保护到传承,景山街道的文化之旅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作者规划自然小编
景山街道紧邻故宫、景山,是皇城文化的核心展示片区,是北京老城中轴线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街道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在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对景山街道内文物的保护管理、腾退利用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
Part.1
规划基本概况
01
区位与范围
景山街道位于东城区中部,本次规划范围西至地安门内大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北至地安门东大街、张自忠路,南至景山前街、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规划范围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景山街道规划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项目组自绘)
02
历史沿革
元代尚未形成街区基本结构,主要作为当时的皇家御苑
景山街道在元大都建成之后,处于皇城的东北部,是宫城的北部,元皇城墙紧邻通惠河(今玉河),今景山作为元代的皇家园林。
街道西部位于皇城中,东部由仁寿坊和蓬莱坊组成,仁寿坊内(即现街道东部)是元大都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居住街区,在当时已形成典型的东西向街巷肌理。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 营建元大都时, 把皇宫的中心建筑延春阁建在土山之南, 并将土山命名为“青山”, 又在青山上下广植花木, 作为皇家的后花园。[1]
[1] 北京景山的来历[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10):42-43.
景山街道元代历史地图(资料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明代时期初步形成胡同雏形,主要为服务于皇室的机构集中区
元代宫墙已毁,明代宫城南移,明皇城在元皇城基础上向北向东扩。本街道今北河沿大街以西区域位于明代皇城内,部署有司设监、尚衣监、巾帽局、内织染局、火药局等内府机构。
景山街道明代历史地图(资料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清代基本继承了明代的城市格局,街巷肌理逐渐形成
该地区内虽然在明代已经有了胡同的雏形,但因此处为皇城禁区,普通老百姓不得入内,因此胡同的出现和定型是从清代开始的。
景山街道清代历史地图(资料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清代该地区分布有嵩祝寺及智珠寺、隆福寺、大佛寺等寺庙。嵩祝寺及智珠寺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隆福寺香火庙会最兴盛,旧历每月逢一、二、九、十开庙,1930年改用阳历一、二、九、十开庙。每逢庙会,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贫苦市民和近郊农民都来赶庙会。
清初, 蒙古准噶尔部屡次东犯,清朝政府为了抚绥蒙古、西藏,就以抬高藏传佛教的地位为国策,从而大量兴建喇嘛寺院。康熙年间,将明朝番经厂、汉经厂旧址改建成寺院,命名为青祝寺,作为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第二世章嘉呼图克图在京的驻地。从第二世章嘉开始,历代呼图克图(活佛)均以青祝寺为主要驻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命第一代章嘉居多伦汇宗寺,四十五年封二世章嘉为“灌顶普善慈大国师”,掌管漠南黄教( 即藏传佛教格鲁派)。康熙五十年(1711年) 建寺赠给二世章嘉,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时奏请命名“嵩祝寺”。[2]
康熙六十一年敕修故崇国寺成,赐名护国寺,每月逢七、八日亦如慈仁诸市,南城游人终鲜至也,重建隆福寺,每月逢九、十日市集。今称之为东西庙,贸易甚盛。慈仁、土地、药王三市则无人至矣。[3]
[2] 张帆. 嵩祝寺测绘及始建年代研究[J]. 古建园林技术,2008(04):17-24+2.
[3][清]法式善: 《陶庐杂录》,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一,第20 页。
民国时期胡同继续增加,受近代变法新思想浪潮影响,建筑形式多样
清末因维新运动,实施新政,开办京师大学堂,民国后出现北大红楼、北京图书馆等文化类建筑,同时因建筑质量与结构工程水平逐渐提高,逐渐出现近现代西式风格建筑。
1896年,维新人士一再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国家最高学府,但因顽固派的阻挠,直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才正式成立。1896年,李瑞棻《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建议“学中课程一如省学,惟益加专精,各执一门,不迁其业,以三年为期”。在这个奏折中,李瑞棻提出了五项建议,即设藏书楼、开译书局、广立报馆、创仪器院、选派游历等。随后,管理书局大臣孙家鼐也很快上奏《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 提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应该“参仿各国大学堂章程,变通办理,以切时用”。关于立学宗旨,认为“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 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4]
[4] 郭海洋.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22(03):64-69.
景山街道民国历史地图(资料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M]. 北京出版社. 1988)
Part.2
文物腾退及活化利用要点
01
重视普查认定工作,
明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整治要点
街道内13处文物已进行保护区划的划定,分别为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玉河故道、毛主席故居、智珠寺、嵩祝寺、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孑民堂、原中法大学、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旧址、魏家胡同18号宅院、北平电话北局旧址、皇城墙遗址。
加强文物本体的保护修缮、文物环境的整治等工作,注重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按照已划定的保护区划进行保护,文物保护范围内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进行保护,文物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城市建设应严格依照文物保护区划的相关要求执行。
景山街道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分布图(图片来源:项目组自绘)
02
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腾退修缮工作
对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开展文物腾退、修缮,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植入与其文化内涵相协调的社区服务、文化展示、非遗传承等公益功能。
充分利用腾退后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房院落建设街道博物馆、文化展示中心、社区会客厅等特色文化设施。结合历史水系玉河与皇城根遗址公园,打造适合开展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
03
引导文物活化展示,
实现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融合
街道特色
景山街道位于北京老城中轴线东侧,紧邻故宫和景山,是北京老城中轴线空间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整体以传统风貌为主。
街道范围内留存从明代至近现代的重要寺庙、内府机构、教育设施及民居等历史文保院落;东西两片留存极具标本价值的传统胡同肌理和传统风貌街区,皇城文化、近代新思想文化氛围浓厚。
活化方向
✔ 构建“面—线—点”相结合的文化精华体系
以历史文化街区为“面”,整体进行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的保护与强化;
以文化探访路为“线”,串联本街道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示历史文化信息;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点”,发挥其文化传承作用,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展现当代文化活力、构建文化聚集地。
✔ 完善皇城根遗址公园和玉河绿地体系
注重树种的色彩、高矮、季节搭配,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景观。通过提高历史文化展示与公共活动功能,使遗址公园和玉河公共空间具有亲切感、停留感、活动性和历史性。
✔ 结合文物、文化设施打造历史文化魅力场所
依托京师大学堂遗址、嵩祝寺及智珠寺、北京大学红楼等文物以及77文创园、中国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塑造绿色的历史文化魅力场所。
严格保护现有古树名木,增强历史名园的开放性、公共性,使之发挥城市绿色空间作用,充分重视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氛围、历史记忆,留住老街坊,营造“活态博物馆”。
✔ 结合街道更新鼓励小尺度绿色空间的设置
在老城用地紧张的背景下,结合街道更新,增加步行可达、生态友好、高品质、精细化的公共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和公共型附属绿地,提高公共绿色空间的设计水平和环境品质。
Part.3
历史保护地块的街区更新
01
明确景山街道保护更新机制
景山街道内历史保护类地块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所涉及的地块。
历史保护地块以文物修缮、腾退与合理利用,以及平房院落的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申请式改善、共生院营造,特色地区的建筑加固、外立面整治等为主导的保护更新方式。
02
多措并举提出城市更新策略
✔ 开展以“文化复兴”为核心的保护实施专项研究和规划
结合已有的规划和实施工作,以“遗产观”为核心指导,运用“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方法,针对皇城片区、隆福寺片区等重点片区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景山街道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吸收专家与当地居民意见,挖掘文化资源,探寻传统胡同肌理及建筑风貌,为后续设计实施提供充分依据。
景山街道环境整治后建筑立面(图片来源:项目组自摄)
✔ 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节点设计
充分考虑与周边文化遗产和城市功能的结合,依托街道整体空间结构,重点打造黄瓦墙(故宫周边片区)、崔府夹道(隆福寺片区)等文化展示节点,以及“和巷议站”等公共空间景观节点。
黄瓦墙节点效果图(图片来源:项目组自制)
深入挖掘街道历史文化资源,总结提炼价值特色,尽可能的利用整治后的街巷空间展示街道特色历史文化,织补老城文脉。同时结合对街道居民日常生活的行为观测,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生活化设施的品质提升,打造人文气息足,生活氛围好的景观节点。
景山街道公众参与提案屋(图片来源:项目组自摄)
✔ 激发街区活力,鼓励引入文化产业等新功能
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引入与居住功能和传统风貌相协调的文化类新功能,依托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毛主席故居、嵩祝寺及智珠寺等众多文化资源,进一步引入有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文化展馆、文创工作室等功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激发街区活力。
对文物的利用应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加固工作,有效排除文物古建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保护。
同时结合腾退工作,合理置入功能,精准对接多元公共文化服务、落实民生保障和生活宜居等定位,为北京在彰显大国首都、提升文化自信等要求下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实现文物资源价值最大化,努力使其所承载的文化“鲜活”起来。
主要作者简介
霍晓卫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阎照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四所所长
高雅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四所规划师
此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处、东城分局、市规划院也有贡献
头图作者:李鑫瀚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汽车博物馆:中国汽车发展的见证
相约逛展,看不一样的“牛”气
北京第一座城市公园的诞生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