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红楼,寻找“光辉起点”
1918年秋,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大楼在北京沙滩汉花园拔地而起。大楼外观红砖红瓦,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红楼”,这是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图书馆及校部所在地。图书馆位于红楼一层,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就位于一层的东南角。这一时期,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李大钊以红楼图书馆为阵地,组织和领导北大进步青年,开展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并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北大红楼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发祥地之一。
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
北大红楼为砖木结构,二层以上和屋顶所用的砖瓦皆为红色。西式罗马柱大门和建筑立面以西洋风格为主,木窗和屋顶融合了部分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构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以后的30多年里,北大红楼以其体量和造型,一直都是北京城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之一。
1917年冬,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刚刚爆发,一直寻求救国之路的他,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李大钊积极扩充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书籍,包括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由于他平素谦虚和蔼,待人诚恳,又有阅读新书的方便条件,当时北大不少教师和学生都喜欢到图书馆主任室聊天。图书馆主任室分内外两间,外间作会议室,内间作办公室,两间不大的屋子还有个“饱无堂”的雅号。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这里都可以自由争辩,气氛十分活跃。
李大钊在北大红楼的办公室
毛泽东也曾在红楼工作学习过。1918 年秋,毛泽东等自长沙来到北京,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经北大伦理学教授杨昌济介绍,毛泽东认识了李大钊,并在红楼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他每天在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工作,登记新到报刊和读者的姓名,管理《大公报》《民国日报》等15 种中外文报纸。在新文化运动洗礼下的北京大学工作,给毛泽东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后来,他曾回忆说:“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1920年6月,陈独秀主持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10月,在红楼图书馆主任室,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为基础的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年底时成立了“共产党北京支部”。1921年7月,曾在北大红楼学习工作过的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先后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五四大街
北大红楼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红色文化带,它周围那些看似寻常的街巷,一样记录和见证着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追求光明的不寻常历程。
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可谓“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19年5月4日当天,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走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烈火一经点燃,便孕育着燎原之势。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五四运动后一年,共产主义的小组就在上海、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杭州等城市中成立起来了。
整修后的五四大街沿街建筑立面
红楼前的五四大街就来自“五四运动”,在这条大街周围,孑民堂(蔡元培故居)、毛泽东故居、中法大学、“亢慕义斋”旧址、《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旧址等重要早期红色文化资源环列,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孕育,马克思主义火种在这里播撒。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秘密状态下成立,成为北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研究会成立后,蔡元培校长拨出西斋宿舍中两间宽敞的房子,作为研究会会址。有了房子,会员们欢腾雀跃,连日聚会。李大钊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朗诵诗歌,共同庆祝。那么,给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房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李大钊与会员们商议,就叫它为“亢慕义斋”,即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亢慕义斋”与当时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斋中的图书,很多是由图书馆转来或代购的。凡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图书,都打上了“亢慕义斋藏书”的印记。到1922年2月,图书室已有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英文书籍40余种、中文书籍20余种。直到现在,北京大学还保存着盖有“亢慕义斋藏书”印记的书籍。
位于红楼北侧的北京中法大学旧址,是一处西式结构、中式瓦顶的中西合璧建筑。中法大学的创办源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那时候,国内一批有志青年远涉重洋,在法国一边做工,一边读书,希望以这种方式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归国后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1922年,中共西山支部建立,1923年,中共中法大学支部也建立起来,陈毅等人是这个秘密支部的党员。此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年,已从建党之初的50余名党员增长了十几倍,而北京中法大学也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据点之一。
中法大学旧址
如果说,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扬帆起航,那么,北大红楼红色遗址群就是守望黎明的灯塔,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资料
[1]陈翔.李大钊与红楼群英[J].北京观察,2011(07):50-53.
[2]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百年话沧桑[N].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018-021.
[3]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北大红楼创造的“第一”[M].北京日报,2021-01-14.
[4]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从中法大学走上救国兴国之路[M].北京日报,2021-02-24.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要从五四运动讲起[M].共产党员,2020-12-07.
[6]北大红楼,历经百年仍是守望黎明的灯塔[M].前线理论圈,2021-05-09.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平台整理制作,图片来源:北京日报、中法大学旧址、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走进“时间的故事”,打卡最美中轴线上的“暮鼓晨钟”
北京名城委办公室持续推进名城保护进校园
“似庙非庙,似衙非衙,似宅非宅”,会馆到底是什么?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