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专访】普利兹克建筑奖公布的十天后,让我们听听这些声音
Yvonne Farrell and Shelley McNamara Receive the 2020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Archdaily
2020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于3月3日晚揭晓,由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两位爱尔兰女性建筑师获此殊荣,建筑界因此涌现了不少声音,有的从作品思路进行分析,有的解读其对人类的贡献,还有的从女性视角来思辨,更有的认为是建筑学的胜利;就在结果公布后,距今日已过去10天,按照当下互联网用户的记忆周期,一个星期之前的事件就近似于上个年代;然而,关于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世界建筑界最具权威的国际性奖项(或者是之一)以及今年的评奖结果,给大家带来何种激荡与冲击,不同身份的人如何评价,应该是我们要关注和记录的。
为此,我们诚邀中国建筑界不同领域背景的学者、专家,就今年刚刚揭晓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每种声音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每年春季关注和预测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已成为近十年来建筑圈的趣事儿。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结果与往年类似(我猜测的建筑师斯蒂文•霍尔又落选),再度让我惊讶和新奇,迫使我重新阅读各大建筑媒体的新闻,了解建筑师和事务所的相关细节。当我看到建筑师伊冯•法雷儿和谢莉•麦克纳马拉的作品时才感到久违的释然和亲近,其中秘鲁利马工程技术大学和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这两个作品几年前我曾关注并用心研习过——只是鉴于我个人对英文人名的记忆惰性而未能对事务所及两位主持建筑师进一步关注。
普利兹克建筑奖官宣的作品展示,让我得以系统地研读两位建筑师更多的作品(按年代),从中可感知建筑师对城市环境及场所精神的尊重;感知到柯布粗野厚重混凝土体块创新演变成透明轻盈的体现;感知到康的光——明与暗的平静变幻中人内心的感动;精致的细部设计及娴熟的技艺可捕捉到斯卡帕的艺术精神和舒适;材料肌理和比例形态的塑化体现了背后专业团队的成熟和贡献。在她们的作品中:没有建筑地标,呈现的是对环境的尊重;没有炫技,却能读出建筑经典的传承;没有刻意手法,都是建筑师理性应对的策略……让厚重变轻盈、让灰度变明亮、让细部成为艺术,她们在用建筑致敬文化和时代。
因此对我来说,2020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更像是对全世界一线执业建筑师的鼓励和指引。但一线建筑师专业综合性及平衡性的优势使其更像是全能运动员,缺少了矶崎新的先锋斗士精神,以及弗兰克•盖瑞和扎哈•哈迪德里程碑式的否定传统和创新,没有那么多的荡气回肠,完美中的缺憾或许就是历年普利策建筑奖的魅力之所在。在惊讶、新奇、可感知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让自己和世界贴近。
建筑师,独立策展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克扬
这几年每年我都会写一篇当年普奖的评论。作为专栏作者,一个重要的本分,是希望更通俗地向非专业(我认为,在这个事情上这种专业、非专业的划分本来就有问题)的大众普及建筑知识。同时依然不放弃:从这种无关“大局”的知识里,普通人能够获得什么改变他们自己生活的启示?不能不承认,因为要赶在宣布前写出来,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值得提到的,是在国内基本没有像样的世界建筑的“图书馆”,只能从自己的书架上碰运气找一些“万一已经有”的资料——今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对于专业的读者,有些问题依然值得提出(我并没有答案):
1. 一项集体的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围绕着文艺复兴以来,以个人艺术家—大匠为中心的行业模式运营,不管实质上是不是大量重复、受影响、借鉴甚至直接拷贝,我们依然相信“创造力”和“权威”的光环。甚至国有设计院的改革也是重新实现了“个人”工作室的主导——事实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2. 如果把国别(或者某个圈层)的建筑比成一桌酒席,我们蓦然闯入这个饭局的意义是什么?桌上一圈坐定的陌生人,真的是每年一惊喜的天外来客吗?
3. 我的印象里,颇有些才智的明星建筑师更相信自己的头脑远胜于相信集体和语境——虽然他们还不至于像艺术家那样彻底否定集体和语境。创造性的劳动可能确实出于不知何处来的“灵感”,建筑师也是不大读书,至少是不正眼读书的(意味着他们的设计智慧往往是以“格言”而不是“考据”形式出现的)。在建筑学院内部,“设计”和“研究”的距离其实比文科和理科的距离还远。
看到某个类似的新闻,大家的反应无非是两种:对我重要吗?嗯,知道了。
评价也无非两种:牛X(?),确实牛X……
那么,我们了解他人,苦苦求索一种陌生实践的源头意义究竟何在?尽管有国内建筑学院—出国—国内建筑学院、国内建筑项目—出国—国内建筑项目的循环,理论和实践,中国和世界,有可能发生真正的联系吗?
4. 片断的创造性劳动无法对抗某种大的“趋势”;短时段的新闻并不能引领,至多是验证了长时段的历史。当我们对长久的一切了解得越多,心中越是透亮,看到的眼前就越是一片混乱,“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物”:在每个人都响亮地声言着“自己”,努力拍照无暇四顾的时候,粗糙拼贴起来的报导、奖状、谀词、理论乃至“知识普及”和“中心思想”……都只是于事无补的马后炮,至多只是印刷得考究一点的旅游指南。一年一年,未来已经无从预言,未来越发像一片流沙。
一百年后,我们将如何看待我们这一代人创造的建筑历史?
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 裴钊
2015年在利马Miraflore海边突然看到一个山谷边上矗立的一栋建筑,被强烈地吸引过去。正是通过利马工程大学建筑,我才知道这个G建筑事务所以及两位建筑师的名字。2018年威双展确定主策展人为这两位建筑师时,正好在为有方写智利和秘鲁的旅行手册,做了些功课,才知道原来她们已经完成了不少优秀的设计项目。
2020年全球大疫之际,获知两位建筑师获得普奖,一方面感到意外,在诸多角逐者中,她们并不是很突出;另一方面也许是喜欢她们作品的原因,却也不感到奇怪,毕竟曾经是威双主策展人,不是泛泛的无名之辈。
但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中国建筑媒体每年一度的热病,争着在第一时间发稿,一瞬间拼贴拷贝的文字扑面而来。每年此时,都会被这些毫无营养的快餐稿轰炸一番,而此类文字大概有几类:
简单粗暴型——在官方发言稿之外,拼贴一些作品照片,这种文字的特点是快、零营养。
标签八卦型——从官方的介绍或者建筑师的八卦传闻中,提取几个关键词来贴标签。例如,不为大众周知的建筑师,贴一个地域性肯定没错,要是小国家,又不在国际性大都市,就更没问题了。
口号立场型——这种文字关键是要有态度,态度哪里来的不重要,关键要不一样。例如,有人讲这个奖评选标准,你要讲建筑;有人讲建筑,你就讲道德。
总结下来就是真心明年不想再看到这么多这样的文字了。
追问一句,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是需求。和中国作家关注诺贝尔奖一样,中国建筑师太在乎这个奖了,他们的关注点击就是这些文字存在的理由。
对于普奖,我一直开玩笑说这不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而是建筑界的奥斯卡奖。靠普奖学习建筑,或者推动建筑学,和靠米其林评级去吃饭,靠好莱坞推动电影艺术一样不靠谱。
所以,对于建筑媒体,与其争新闻性,不如认真地介绍这个建筑师的一个作品,或者一个深度访谈。对于建筑师,与其每年等这个奖赏赐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建筑师,不如花些时间,抛开那些知名大师的光环,甩开资本驱动下的媒体,认真地看看世界,看看那些打动自己的建筑,尝试独立思考和评价一栋建筑的好坏——也许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成百像G这样好的建筑设计公司和建筑师。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ADA研究中心/ 黄元炤
………在过往设计倾向与轨迹的铺垫下,强化结构这件事的论述,在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往后的实践里逐渐体现,她们说:“与其设想出空间,然后为它寻找结构;而我们是先建立结构,并由此创造空间”,因此,她们企图用“结构”来赋予对“场域”的思考、对“建筑”一切的生成。于是,在布局“理性与合理”的“结构先行”的基石上,她们斟酌的面向有:是材料附属于结构或是独立于结构,空间之于结构或是结构创造出空间进而衍生出形式及其框架(结构/空间)填充入生活的功能,以“容纳人的活动”,因为“尽可能把它(结构/空间)做到无”是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所希望的,而这个“无”就近似于前文提到的“空白”;又或者是用结构赋予“建筑”一切生成之后所要营造的扩展性、整合性、复杂性、流动性、连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乃至社交“回旋”的社区意识的“共享”建立,或是把相关对立的事物性质(公共和私密,城市与个人)予以统一,促成其无差别化的平等与关联;又或者是延伸至对场地的城市周边、环境场域的现实响应、客观要求与磋议,让建筑成为城市中的公民角色,此举与风格无关。承上所述,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的思量是架构在一种“慷慨”(Generosity)语境的敏锐与适度,最终也呼唤出“慷慨”的再现,慷慨于人,慷慨于城市、于建筑,她们说:“如果没有这样的慷慨精神,就无法塑造建筑”,以此来“对周边环境与整个城市做出最恰如其分的回馈”,进而保持人之于城市、建筑给予人的新鲜感、亲密感与尊严感………诚然,这样的构思是深刻的、真诚的、平凡的、不卑不亢的、富有情感的,也回映了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一如既往的“纯朴”………
*以上为部分节选文字
完整内容敬请期待《当代建筑》4月刊,黄元炤受CA特邀撰写的“《辨析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Grafton Architects,2020普奖新晋得主)——并行的身份与平行的现实,以及寻常又真诚的建筑》”(题目暂定)的文章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与深入向前发展,全球性的高科技文明对世界建筑产生疾风暴雨般的冲击,迫切需要创建信息时代的建筑创作原则与建筑美学。许多先锋派建筑师已经为此作了深入地探讨,创作了一大批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建筑作品。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一股新的感觉化思潮:以感性表象压倒理性本质;以突出的个性表现压倒普遍性的整体原则;以感官的直接性压倒抽象的概念性。这些先锋派建筑师们在相互融合和吸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超前的观念、新颖的建筑手法、全新的建筑美学,在时代的冲突与抉择面前进行全面创新,为当代西方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号称是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建筑奖不断地被授予这些先锋派建筑师。他们用惊人的想象力和充满幻觉的表现手法设计了一大批代表信息化社会高科技时代特征的建筑作品。自1979至2020年的42届评审,全世界共有48名(其中5个组合)卓越建筑师获得该奖项。主要呈现出如下设计倾向:
以诺曼·福斯特、轮佐·皮阿诺、理查德·罗杰斯等为代表的建筑师,强化建筑作品的技术属性,以原生态技术—艺术技术—生态技术为路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再由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在建筑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用他们对技术的执着表达着他们作品的时代精神。
以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等为代表的建筑师,以复杂形态—碎片形态—3D形态为路径,在信息化的技术平台上,通过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为各种复杂形态的实施提供了保证。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建筑形态一定会是更加奇异无比的。
以罗伯特·文丘里、詹姆斯·斯特林、彼得·卒姆托、王澍等为代表的建筑师,以传统符号—地域精神为路径,致力于提取历史建筑上的符号、运用传统的建造技术,选取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及处理传统建筑空间与形态的理念与手法,再配以建筑与自然相协调态度,使新时期建筑的地域特色得以彰显。
以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妹岛和世、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等为代表的建筑师,以技术的简约—信息的简约为路径,致力于简约化的设计理念,创作着新时代极简主义建筑作品,与复杂形同一对孪生子,共同成为21世纪的时代宠儿。而新时代的简约又以其特定信息的传达区分着工业化时代的前辈们。
这些建筑师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新的创作思想、建筑美学走向、建筑创作原则、建筑表现手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从这些先锋派建筑师的作品来看,新时代的建筑更加体现出了这些因素相关的内在精神,使得当代西方建筑正在变成一种更具有辐射性、内在性和观念性的时代象征。因此,他们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对于时代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