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建筑工作室 | 当代中国建筑探索与实践
01对话唐文胜
唐文胜,199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1997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2001年取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现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A2建筑工作室主持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APEC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会员,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公共空间改造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理事,武汉市建设科技委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声学学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铁道部铁路客站工程设计招标评标专家库成员。2007年获得“湖北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8年获得“湖北省国资委劳动模范”、中国建筑学会“第七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2009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年度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获评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016年入选武汉“黄鹤英才”(城市建设专项)计划。
CA:工作室成立以后所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唐文胜:工作室刚刚起步时只有三个人,一开始也没什么项目,办公环境最初也是暂借原来生产所的房间,面临的最大问题一定是生存问题。但国企大院毕竟是一个大平台,与独立创业还是非常不同的,它的品牌优势和技术资源是可以给予支撑的,这样工作室就渐渐地被孵化成长起来。即便如此,第一年仍非常艰难,忙活了一年自己的奖金仍比原来在生产所里少了很多。但挺过来后,第二年就好了一些。毕竟,我相信自己的设计实力,只要有机会,就有可能做好。我也清楚适应一个新的角色是需要过程的,并早已做好了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满怀信心迎接各种新的挑战。所以,一开始我们就下定决心,坚定地走唯物主义建筑实践道路,并陆续有作品建成,也做出了一批成果,令我感到非常欣慰。如何做得和CSADI其他生产院所有区别,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使作品有工作室自己的个性,我觉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成立工作室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相对自由自主地选择创作题材,这一点跟原来在生产院里很不一样。生产院所的部门领导承接项目时,更多的是要考虑全部门100多人的生存问题。而工作室团队人员较少,生存压力相对较少,有更多的自由和灵活度来选择项目。记得2013年4月的一天,我们接到内蒙古通辽市政府的邀请,设计一座1 500 ㎡的草原赛马场,并且要求必须在当年的8月18日哲里木(Jirem)赛马节当天投入使用。也就是说,从设计到施工,必须在4个月的时间内建成。这如果在生产院所估计是不会接的项目——规模小,项目位置偏远,设计难度大,收费也不高。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我们觉得可以向游牧民族学习快速建构的方法,吸取蒙古包的构件“哈那”“陶那”简洁明了的受力特点,采用结构与形式高度融合、恢宏简洁而富有韵律的由“6+1”个单元的单层钢网壳穹顶构件有规律的重复构建而成,使得快速建造、安装成为可能。这与我们工作室追求的“建筑形态与结构逻辑的统一”理念非常吻合,所以我们勇于接受这个挑战,接下了这个任务。
设计采用6个平面为15 m×15 m的正方形半径为18 m的球面体穹顶单层钢网壳结构单元体,覆盖于主席台两侧的普通座席之上,为突出中间主席台的形态,在两侧平面为15 m×15 m的正方形半径为18 m的球面体穹顶单层钢网壳结构单元体基础上,将其切割成类似于帆拱(pendentive)的结构,在其上覆盖一个半径为9 m的球面体穹顶单层钢网壳结构。这些单层网壳单元均支撑在两个一组的圆弧形悬臂H型钢梁上,弧形钢梁一端铰接在混凝土看台上,同时也支撑在四叉钢柱及其混凝土H型混凝土支座上,共同构成结构刚度很好的看台雨棚结构体系。单层网壳的结构吸取了蒙古包的柳条木构穹顶的受力特点,用现代钢网壳结构对其进行了演绎。
整个项目从开始做方案到项目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历时4个月,哲里木赛马节如期在8月18日完美举行,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我们也为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提供了一个价格不贵,却能传承其文化带给他们欢乐的场所。
从2004年到现在,我已经设计了16座大中型高铁站,5个火车站站前交通枢纽项目,在交通建筑领域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厦门北站富有张力的钢结构,巧妙地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意象。项目采用巨型空间桁架支撑网架结构体系,创造出体现结构力学之美的轻盈屋盖,仿似腾飞双翼,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美观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此项目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分别为“世界上已建成具有最大无柱候车厅的高速铁路站房”(屋盖双向跨度为132 m×220 m)“世界上大型铁路客运站房中采用双向巨型混合框架结构体系”“世界上首次在屋盖中应用双向不等高交叉桁架组成的新型网格结构”。其并于2015年荣获“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师协会(IABSE)杰出结构工程奖(Finalists)”,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此项国际大奖的第三个建筑项目。此项目又先后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结构设计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近两年,我们的团队又设计了2座中小型的铁路站房,虽然项目不大,但我们还是进行了一些新探索——尝试运用清水混凝土筒壳和型钢单层网壳屋盖结构,使结构体系与建筑形态协调一致。西安北站是集国有铁路、地铁和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西安市城区北部中轴线上,将是中国西部地区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铁路车场规模全国第一也是亚洲第一,共设34个站台面34股铁路线,预计发送旅客将达到6870万人/年,远期达到8260万人/年。
CA:成立工作室以后对设计工作有促进作用吗?唐文胜:建筑师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将创意从图纸上变成高完成度的作品。成立工作室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团队设计作品的完成度相比之前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因为团队里的人都是怀着对建筑的热爱走到一起的,都专注地追求建筑的高完成度,而且我对团队成员的培养也跟原来在生产所不太一样,现在有更多的时间跟大家交流技术问题,并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特点,有区别、有倾向性地让大家向不同的技术方向发展——有的人长于建筑形态推敲,有的人善于细部构造推敲,有的人攻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人尽其才,各尽其职,工作室慢慢建立起了有梯度、有层次、有专长的技术梯队。另外,我们对项目的选择和项目完成时间的控制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即使业主催得再急,我们也会尽力说服业主给我们更多的时间来推敲建筑的细部。同时,在施工过程控制方面,我们都能按照建筑创作的规律来把握节奏。我们认为,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师,其大部分的工作也不仅仅只在图纸上,而是在工地上,在实践中,在于落地。建筑师在工作过程中,除了要画设计图,对施工现场的问题也须盯得很紧。在我们看来,这是建筑师该有的“笨办法”,必须到工地做“匠人”。
CA:工作室目前的架构及“大院”体制下的工作室将来应如何发展?唐文胜:工作室属于CSADI下的第一级建筑工作室,目前规模不大,共13人。其中,设计人员共12人 :除我以外,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高级建筑师1名,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我担任工作室主任,下设工作室主任助理1名,主要协助负责一些行政管理工作 ;室主任建筑师两名,主要协助负责一些技术管理工作。另有,文书兼司机一人。过去,工作室每年大致会承接委托项目两三个,然后再参与竞标六七个项目。项目不会做太多,主要为了保证创作品质,但也基本都能超额完成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近两年,CSADI进行了以集中营销为主的营销体制改革,今年工作室上交了营销权,项目主要依靠营销部门分配,以投标为主,对项目选择的自由度受到一些影响,将来的发展目前也还不好说。不管怎样,首先是要生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生存。在国企“大院”这个体系里,或者说在体制内,如何实现建筑理想,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不想成为一个只会做“量产”和“拼产值”的建筑师,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份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
在回归“大营销”的背景下,跟随CSADI营销团队开始涉足国际项目也许是我们工作室下一步的发展机遇。我们参与的第一个海外建筑设计项目投标是柬埔寨王国的吴哥国际机场项目。我们团队提出了单元式木构折板单层网架的方案,力图在设计中融入高棉传统建筑的意象,使之具有在地性的同时,又具有国际性。装配式的单元式钢木结构,特别适合在当地建造技术不太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在国内加工制造标准化的构件,用集装箱发货到当地进行装配。这不仅节约了建设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特别适合PPP投资模式。因此,该设计当时在国内外几轮评审中均获得第一名,甚至最终通过了柬国务委员组织的专家审查,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被选为实施方案,应该说第一次做海外项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值得欣慰的。
援刚果(金)金沙萨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是我带领团队参与的第二个海外建筑设计项目竞赛,也是中标取得设计权的第一个海外项目,算是迈出了走向海外的第一步。
尊重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应热带气候的荫凉通风的“院子”,成为组织各个功能空间的模式语言。设计在布局上兼顾“分散”与“集中”两种方式,教学建筑群自东向西沿凯旋大道展开,由遮风避雨的“廊道”串联各个“院子”。
项目采用当地刚果河产的黄色河砂和石灰、水泥,拌和成土黄色粗犷的外墙粉刷材料,使建筑充满原始非洲的野性和力量感。在演艺中心观众厅外壁,用当地盛产的铜制浮雕装饰,并镶嵌当地特有的黑色硬木,雕刻其民族传统的象形图案。演艺中心观众厅的钢结构屋顶,使用当地生产加工的铜皮做屋面,使建筑更具地域性。
不论如何,在国企“大院”做工作室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建筑、热爱设计行业的心,在这份初心的指引下再来谈建筑、谈设计,这样才能平衡市场诉求和个人追求的关系。
其实,不论建筑设计行业走向何处,只有你是真正热爱建筑的人,在设计中能真正找到乐趣,才能执着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情怀!建筑师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行业,需要吸收、容纳许多不同领域的信息和力量进行消化和吐纳。工作室虽然已经运作了11年,我也已经50岁,但对建筑师来说,也许还真的只是青年,让我们保持着热情继续砥砺前行吧!■
02工作室简介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CSADI)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最早组建的六个大区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第二建筑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1月,是CSADI成立的第一批五个工作室之一。多年以来,工作室在设计思想上坚持以唯物主义来指导建筑实践,秉承“创新创意,至诚至精”的理念,坚持追求“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建筑形态与结构逻辑的统一,建筑舒适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建筑地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反对形式主义的建筑,一贯坚持建筑创作必须要落地,要实现,要高完成度。建筑师既要创造形式,更要赋予它功能的意义。形式必须跟功能、结构体系、材料、构造的实现方式等息息相关。工作室一贯注重技术创新,设计项目囊括各种建筑类型,尤其擅长大跨度结构选型及建筑设计、交通建筑及交通枢纽设计、生态及绿色建筑设计、文化及体育建筑设计。工作室由公司副总建筑师唐文胜主持,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高效且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团队,确立了明确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想,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业务,完成了许多具有整体品质的设计作品,并在几年时间内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及各项建筑行业内高度认可的省级大奖。
另外,成立工作室之后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一些学术上的事情,做一些研究工作,参与更多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暨交流会,开阔眼界,也能更好地宣传CSADI的创作理念。同时,在完成设计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将坚持的“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建筑形态与结构逻辑的统一”创作理念贯彻在设计中。
2018 年 9 月 12 日,“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典礼在日本东京举行。我们团队的作品——呼和浩特汽车客运东枢纽站从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公共设施 · 特殊建筑类”荣誉提名奖(银奖),这也是此类项目中的唯一获奖作品[金奖、提名奖(铜奖)空缺]。此作品中,我们团队将展翅雄鹰的建筑形态转化为符合现代建造技术逻辑的建筑语言 :折板与单元拱组合钢结构屋盖与形式完美结合,主拱与“H”形钢肋的关系模仿了蒙古草原上鹰的脊椎和肋骨及翅膀的受力特性,并与游牧民族的帐幕结构有某种形式的关联。我们一直坚持的结构与形式融合的创作之路,终于有了收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