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文化地景的再生 |《当代建筑》2021年第4期

第4期 CA当代建筑 2022-12-14



城市文化地景将城市建成环境看作一个系统的复合体,涵盖了城市公共空间、历史环境、街道社区、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延续了文化景观中以生态系统和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前者源自德国地理学家特罗尔(Troll)建立在生态系统观察和地景设计经营基础之上有关基础结构对地景建设的作用,强调作为城市基础网格存在的街道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后者则是苏尔及其门徒所奠定的文化景观基础,描述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场所从甄别、规划、营造、使用、颂扬到废弃的过程,确认了城市公共空间和历史遗迹重新作为城市中心的地位。从操作路径来看,城市文化地景再生跨越了传统意义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甚至市政、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活动策划等相关内容。它延续了文化景观关注视觉美学和身体感知的学脉,以建立视觉与心理双向的艺术性与体验性为主要目标。除了具象物,它还包含一种可以被感觉却不易被表达出来的抽象的“场所精神”。它的营造与传统文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相连,提供着场所意识的渊源线索。



本期客座主编: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封面图片:上海长江斯迈普电梯厂区改造

建筑设计:介景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摄  影:赵奕龙


卷首语

04 | 章明 | 城市文化地景的再生

学术沙龙

06 |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主题专栏

11 | 冯正功 吕彬 陈婷 基于历史文脉视角的城市秩序与公共空间重塑

17 | 张杰 陈拓 胡建新 景德镇历史城区空间重塑实践——以景德镇建国瓷厂综合服务中心为例

22 | 章明 秦曙 鞠曦 工业文化地景的叠合再生——以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为例

28 | 王辉 “空间正义” 视角下的城市文化景观再生——以沈阳东贸库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33 | 薄宏涛 曾现梦 工业遗存更新中“文化+” 和“工业+” 两种产业更新驱动力探析

37 | 张男 城市文化地景何以再生——温州望江路段老城更新等项目的设计思考

41 | 刘泓志 创新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探析

45 谭峥 后工业化场景中的复合景观价值——洛杉矶河水岸的基础设施空间再生

50 | 祝晓峰 城市更新中的形制驱动——跑道公园里的活动之家

55 | 崔金玉 张一飞 余洋 | 景观化与日常性:体育建筑的城市公共空间再生实践


设计作品

58 | 张鹏举 李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

66 | 秦曙 章明 朱承哲 灰仓艺术空间——上海杨树浦电厂干灰储煤灰罐改造

74 | 徐光 王丹丹 上海长江斯迈普电梯厂区改造

82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

92 | SHL建筑事务所 |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

102 | 曾群 曾毅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客运楼

112 | 刘畅 | 深圳国际艺展中心艺术小镇02-12地块2#栋

120 | 沙松杰 张一婷 蒋进 张栋栋 | 北京市顺义区政务服务中心


学者论坛

126|汤朝晖 郑欣欣 任子茹 高校校园快递模式及快递服务点空间特征研究

132|董慰 刘增 王乃迪 李罕哲 |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在协作式规划中的应用述评

观点

137|李佳敏 贺慧 | 街道重组的激进主义——巴塞罗那超级街区的思考

140|马建安 | 面向城市区位差异度的商业综合体比较研究

视界143


基于历史文脉视角的城市秩序与公共空间重塑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

吕 彬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师

陈 婷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建筑师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快速扩张导致城市的差异性被忽视,造成了城市秩序的混乱、城市格局的破碎、公共空间的失落及建筑风貌的冗杂……历经2 600余年的徐州,未能幸免于这一普遍现象。本文以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项目为契机,以历史文脉为源,思考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重塑城市秩序与公共空间:先梳理文脉的内涵、意义与价值,后以设计过程中的项目为引证,探讨建筑师为何要关注历史文脉,并如何运用历史文脉解答城市问题,使得历史文脉在操作层面真正作用于城市形态、功能和空间。


景德镇历史城区空间重塑实践

——以景德镇建国瓷厂综合服务中心为例

张 杰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陈 拓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二所项目经理

胡建新 |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景德镇以瓷业生产为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市空间。但随着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城市空间肌理逐渐发生转变,街区环境逐渐恶化。景德镇建国瓷厂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作为历史城区空间的关键节点,以彰而不显、融入街区的姿态重塑历史城市空间横断面,以开放空间的塑造与复合功能的植入激活历史城区空间。

工业文化地景的叠合再生

——以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为例

章明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秦曙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工作室副主任建筑师鞠曦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以往仅仅对物质个体的存留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而是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将电厂滨水岸线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重视工业文化、工艺流程、工业景观的整体保护,关注工业遗存活化再生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回溯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历程,归纳出了以“城市视角的综合评估”“体系叠合的活化再生”“原真可读的空间建构” 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地景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文化景观再生

——以沈阳东贸库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在城市公共项目中实现“空间正义”,一直是URBANUS都市实践的一种显性的立场和方法。本文以目前正在设计和施工的华润置地沈阳大东区东贸库地段的“时代之城”社区开发为例,探讨在将废墟化的工业时代遗产转化为新型城市文化景观时,“空间正义” 理念如何为这种景观生成赋能。


工业遗存更新中“文化+”和“工业+”两种产业更新驱动力探析

薄宏涛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建筑师

曾现梦|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变“三产” 迫使老旧工业逐渐走向衰退,工业遗存作为时代发展的遗留物,其功能及产业转型不仅有赖于工业遗存自身要素,也取决于当前城市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工业遗存更新中依托原发工业产业的“工业+”及文化产业导入的“文化+”两种产业驱动模式的分析,结合首钢工业园区更新中的产业转型实践,阐述了在遗存更新中的“工业+”和“文化+”两种产业模式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升级。


城市文化地景何以再生

——温州望江路段老城更新等项目的设计思考

张男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将文本化的城市历史图像化和空间化,即“城市记忆重构式” 的城市设计,是城市文化地景再生的方式之一。本文试图从不同城市、不同条件的项目中找寻文化地景的共性特征与感知方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社区活化、视域控制和当代辨识等策略来帮助我们评价和判断,以期重塑城市历史意象,修复文化生态。

创新基础设施导向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探析

刘泓志AECOM高级副总裁,AECOM中国区战略与发展负责人

基础设施不只是维持城市运营的核心系统,也是构成城市环境及其品质的主导性与决定性要素,即基础设施本身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或者说基础设施定义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创新驱动来自城市公共服务供需模式的变异与升级,反映在城市治理效益和公共品质的提升等方面,也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形态风貌及功能内涵。基础设施创新和城市空间品质之间存在直接而深刻的关联性。在基础设施创新的视角下,传统城市空间与景观风貌将面临新的解读并获得新的拓展,城市空间的设计行动也必须把重点从作品的创造转移到内涵的再生上,从而孵育城市人文来取代物质环境,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空间的主体。

后工业化场景中的复合景观价值

——洛杉矶河水岸的基础设施空间再生

谭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洛杉矶河的复兴计划是景观学介入大尺度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在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洛杉矶的社区公众掌握了介入防洪、蓄水、游憩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讨论的知识与工具,逐步与政府部门建立了河道复兴的共识。洛杉矶河水岸的基础设施空间再生是一个后工业化地区纠正自身发展中的历史错误的范本,为景观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价值参照,具有极为典型的研究意义。

城市更新中的形制驱动

——跑道公园里的活动之家

祝晓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从跨越百年历史的龙华机场变身为公共景观和城市生活空间,云锦路跑道公园是近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重要案例之一。文章从跑道公园的城市更新理念入手,解析了建筑师如何灵活运用线性建筑的类型学方法建立起结构和内外空间的关系,使建筑形制本体成为历史场地景观和当代城市功能之间的积极媒介,从而阐述了建筑、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活动运营跨专业协作对城市更新的重要意义。

景观化与日常性:体育建筑的城市公共空间再生实践

崔金玉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一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 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体育建筑的户外环境具有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既是建筑形体的附属环境,也是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本文通过设计实践探索体育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提出通过景观化途径提升空间品质,塑造场所感,通过丰富空间功能,满足日常性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并探讨了三种公共空间再生模式,以期对体育建筑创作提供启发。


===================================

本期责任编辑:贾丽丽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邮件至ca_work2019@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城市文化地景的再生】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