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玉龙 黄献明 | 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

刘玉龙 黄献明 CA当代建筑
2024-09-07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2年第7期 p30-39

   作者简介



刘玉龙 |  Liu Yulong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黄献明 | Huang Xianming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摘要: 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突破型的学科平台,正成为大学建设全面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本文在系统总结“双一流”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新要求和阐述校园空间潜在价值的基础上,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从绿色、复合、开放三个层面,通过环境共生、全龄友好、集成通用、文脉传承、开放共享等五大策略,探讨以空间规划手段因应以国际化、整合化、开放性与多元化为特征的学科发展新趋势,并由此丰富和完善校园空间价值的可能途径与方法。关键词:学科发展 ;空间价值 ;绿色 ;复合 ;开放

在线阅读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以“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的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校园空间规划也需要对此做出必要回应。要达到这一目标,规划师与建筑师不仅需要了解学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与需求,还需要重新思考新技术条件下物质空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与定位。
1 “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在关少化于2011年发表的《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余新丽于2014年发表的《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别敦荣于201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大学战略规划》、林建荣等于2018年发表的《“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校区规划与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刘艳春于2019年发表的《学科分类体系下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张德祥等于2019年发表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双一流”建设》、王建华于2020 年发表的《“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政策检视》等研究中,我们大体可以总结出“双一流” 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
1)国际化特征。以信息化、可持续化为核心,学科对绿色、零碳、可持续发展、信息、人工智能等全球性话题,必须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贴合度。
2)整合性特征。学科群、教研结合、产学互促等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发展战略中的“常见词”,这意味着传统的学科边界、产学研用边界正逐步被打破。
3)开放性特征。这一特征以开放共享、友好普惠为代表,新的学科发展对于学科建设参与群体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随之全龄教育、产业应用成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4)多元化特征。学科交叉带动下的新学科、新方向层出不穷,使得学科方向、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投入等方面均需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外部需求的变化,做出多样化的调整。
2 校园空间价值的再认识
长期以来,校园空间的价值容易被狭义地理解为课程教育的容器。理查德 · 杜伯(Richard P. Dober)、丹尼尔 · 肯尼(Daniel R. Kenney)、格里格 · 海文斯(Greg Havens)、约翰 · 亚伯(John Aber)等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校园空间的价值除了发挥受信息技术冲击而日渐式微的教学功能外,还可以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
1)展现办学理想和价值观。校园往往是一所大学气质的最直观展现,服务社会、绿色环保、开拓创新、止于至善、人文日新等,这些在校训中反馈出来的特定大学的办学理念,如果能在校园的空间环境细节中自然传达出来,则更容易对校园的使用者——师生及周边居民、访客等所有参与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校园在建立、强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健康的社会道德价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更有利于学习和创新。尽管信息技术为远程教学、线上教学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学生由此可以更轻松、独立地获取知识,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课程教学、师生互动、创新交流都从传统校园移至云端,校园虚拟化过程也在进一步加速,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下交流对于创新活动的促成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创新空间所应具有的多样性、集聚性、商业性、交融性等特征,都是线上空间目前还不具备的特性。
3)形成完整的学习生态。《说文解字》中将 “教”释为“上施而下效”,对应现代学校机制中与知识相关的课程内容 ;“育”则是“养子使作善也”,指的是与价值观、气质养成相关的生态、氛围、体系。因而,校园作为教育行为发生的容器和场所,既要提供知识传承、课程展开的各种教室空间,还要致力于营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鼓励创新发展、引导独立人格养成的氛围,在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云端教学为课程传播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时,校园能够提供联系不同教学空间、教育建筑的交通空间,多层次景观空间等各种由非正式学习空间形成的系统性环境和学习生态。该学习生态成为信息时代下校园空间存在必要性的最强支撑。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竞争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往往都源于课堂之外的校园生活。
4)带动区域发展。国内外经验均表明,高水平大学校园对于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带动作用。从硅谷到波士顿“128号公路”科创走廊,从日本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到打造中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学创新起到的带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大学激情,为其周边社区提供了文化资源和相关活动,更是确保城市活力与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3 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创新与尝试
正在建设中的康复大学项目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晋思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联合中标,规划方案从学科发展新要求和校园空间价值再认识出发,是探索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规划新思路的一次尝试。
该项目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基地东侧、西侧、北侧为高新区CBD(中央商务区),南侧紧邻胶州湾,是一所在校生规模10 000人、以康复医学为主、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家级医学院校。新校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 360亩(约为906 667 ),总建筑面积约为550 000 ㎡(图1)。

1 校园选址分析与规划设计鸟瞰
3.1 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校园规划
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主要从绿色校园与融合校园两个角度出发,致力于与当今关注可持续性和人文关怀热点的国际一流高校相接轨,展现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3.1.1 与环境共生的绿色校园
设计首先将被两侧水系包裹的“靴子形”场地给校园规划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校园空间特色的来源,用贯穿场地的连续景观带来串联校园的不同空间(图2),同时通过建筑组团间的绿廊,建立中央景观带与两侧自然水体的多重联系,从而将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编织”在一起。
2 校园空间生成逻辑
依托树枝状的景观结构(图3),规划将组团式建筑内院的下凹式绿地和雨水储存装置,汇集成一个覆盖整个校园的网状雨水收集体系,赋予校园景观系统丰富的生态内涵。
3 景观一体化的海绵校园系统
校园整体采取“北高南低、北静南动”的空间模式。一方面保留观海视廊,达到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的目的 ; 另一方面,使水陆风可以更好地惠及尽可能多的建筑空间。轻盈的立面材料和遮阳、防风等建筑措施使建筑外观体现出滨海建筑的微气候环境特色(图4~图6)。

4 康复科学与技术学部

5 神经与心理科学学部

6 公共教学与艺术学部

根据《青岛市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的要求,新校区达到了100%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其中“创新核”建筑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结合建筑类型特征,差异化采用适应性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及高质量建筑(图7、表1)。

7 绿色建筑等级分布(绿色建筑满足三星级标准,其余建筑满足二星级标准)
3.1.2 全龄友好的健康校园
康复大学进行了校园无障碍环境专项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包容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事物来理解通用无障碍的理念。结合康复类学科特点,康复大学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创新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1)将校园环境作为康复学科的室外实验场所,形成以“康复教学、康复研究、康复体验” 为主题的康复路径,设置康复花园、园艺操作、冥想空间、坡度爬升等健康疗愈设施,通过小型喷泉、风铃装置、不同材料触感的景观小品,明快色彩的校园家具,无毒芳香植物的配置等多种手法,营造包括听、触、视、嗅等多感观的校园空间环境,形成融合、包容的人性化环境和体现康复、疗愈功用的健康校园。
2)将“创新核”大坡道打造为校园康复景观路径的核心,同时将其作为功能场景单元的联系与转换枢纽。坡道标高与建筑楼层标高相结合,提升了“创新核”垂直层面无障碍通行和疏散的能力(图8)。
8 以“创新核”为核心的畅行校园规划
3)优化公共开放空间和东、西两侧滨水环境等景观要素中的无障碍设计,营造亲自然的境,重塑人与自然、人与健康的关系。
4)针对图书馆、校史馆、学术会堂、体育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流特征,在无障碍的负荷容量及重大活动的应急与疏散等方面进行优化,提供临时活动与重大事件的无障碍解决策略(图9)。

9 校园无障碍设施布局规划
3.2 呼应学科交叉要求的复合校园
作为一所面向未来的新建大学,校方对于探索创新的大学校园空间模式有着很高的期待。规划设计团队在分析了学科交叉主导下的大学校园发展最新趋势后,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做出回应。
3.2.1 集成化模式
我们在校园几何中心构建了一个复合化的“创新核”综合体(图10),辅设串联校园西侧和北侧各教学、生活组团的连续坡道,使其形成具有多元性、集聚性、社会性特征的校园创新活动中心景观。同时,由于“创新核”位于整个校园的主入口,其也成为校园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枢纽性建筑。
10 作为校园形象与活动中心的“创新核”建筑形象
这一建筑面积为180 000 的校园综合体内包含一个按照数字图书馆模式打造的,融合了传统图书馆藏阅功能、未来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校史馆博览功能、信息中心数据功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功能,以及咖啡、工坊等休闲服务功能的综合共享中心 ;一个具备公共教学和模拟医院功能的公共教学与实训中心 ;一个包含与康复产业对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校级大型公共实验平台的创新驱动中心。
集成化模式还体现为以学部为基本单元的学科建筑群落。中医康复学部和公共教学与艺术学部、康复科学与技术学部组成西部学科群落,神经与心理科学学部和智能科技与装备学部、生命信息与书库科学学部组成北部学科群落——共同形成“创新核”的两翼。学科群落、学生宿舍、师生活动中心和食堂等沿中央景观带逐次展开的校园建筑,均在首层设置了咖啡厅、学习室、社团中心、自习空间等非正式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将校园内不同类型建筑联结为一个紧凑的学习社区。
3.2.2 通用化设计
规划设计借鉴模数化设计理论,在精准优化结构、机房、疏散楼梯间等未来不可变的辅助部分的规模和位置的基础上,对普通教学、小组教学、大班教学、公共实验、科研实验等典型模块,展开平面可变性设计(表2),并形成通用的机电、排污与设施接口,从而应对新建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
3.3 尊重地方文脉的开放校园设计
3.3.1 基于自然与历史的地域性探索
通过对青岛市老城区城市肌理进行分析,设计提取最具特色的非连续性街区路径及合院式建筑特征,作为康复大学校园空间组织的基本语言,遵循红岛经济区城市色彩总体要求,以浅色石材或仿石涂料为基础色,以透明玻璃和崂山红、木色为跳色,形成校园的主色调,从而让新校园从空间基因到色彩、材质全面继承地方文脉。
结合场地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现实,设计选用滨海地被植物和抗盐碱植物,建设养护成本低、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3.3.2 与城市共享的开放校园
基于对 21 世纪由知识共享性与流动性增强带来的大学校园更高开放度趋势的判断,规划在三角形校园的三个角分别设置了体育中心、创新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三组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功能组团。由于大学东侧距离市级体育休闲中心仅 2 km,因此设计取消原中标方案中位于校园北侧的标准运动场,减轻了校园建设的压力,也提高了城市设施的利用效率。位于校园中部、正对东侧主校门的图书馆,可以面向城市开放,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为校园引入了难得的城市活力,城市共享设施与位于校园入口的城市开放广场,将校园与城市连接在一起(图11)。城市与校园设施之间的共享空间强化了校园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为校园成为促进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积极因素埋下伏笔。
11 与城市共享的校园设施
4 结语
在围绕一流学科进行高校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新战略的今天,围绕国际化、整合性、开放性与多元化的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从校园规划自身逻辑出发,可能采用的空间设计应对策略(图12)如下 :①在土地利用方面,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尊重自然的空间利用方式,兼顾以人为本的要求和创新活动需要的适宜密度 ;②在功能规划方面,与周边城市、社区共融共通的总体格局,适应学科交叉与持续发展需要的复合弹性结构——综合体结构、沟通廊建设等 ;③在景观结构方面,营造层次丰富、鼓励交往的场所空间,赋予景观空间“海绵”、疗愈、教育等更多元的设计内涵 ;④在交通系统方面,通过引入交通需求管理——以承载力而非需求为度的校园交通需求控制,降低校园机动车交通压力,鼓励参与和交流的校园步行系统规划等 ;⑤在建筑风貌方面,营造自然气候响应的有机建筑形态,建设具有高效弹性、环境感知和精明分配特征的智慧教学研建筑,设置更为公共化的功能(如首层功能的开放化、宿舍等生活设施功能的复合化)等。

12 学科发展目标指导下的校园空间规划逻辑
康复大学的设计实践是以学科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全面指导校园空间规划,在办学理念、创新促进、完善教育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重新发现和认识校园空间价值的一次全新尝试。我们期待在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定时间后,能有机会对其实际使用效果开展全面的项目后评估,从而让我们的思考得以完善。无论评估结论如何,我们相信那都是一项十分有价值和启发性的工作。■

图片来源
图1、图12 :作者绘制
图2~图11 :项目组提供



参考文献[1] 关少化.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J].江苏高教,2011(5):36-38.[2] 余新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及效果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4.[3] 别敦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大学战略规划[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 (1):76-82.[4] 林建荣,王春,施文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校区规划与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4):68-80.[5] 刘艳春.学科分类体系下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19(8):8-14.[6] 张德祥,王晓玲.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双一流”建设[J].江苏高教,2019(4):1-8.[7] 王建华.“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政策检视[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2):41- 50.[8] DOBER R P. Campus planning[M]. New York: Reinhold Pub. Corp., 1964.[9] DOBER R P. Campus design[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10] DOBER R P. Campus landscape: functions, forms, feature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0.[11] KENNEY D R, DUMONT R, KENNEY G S. Mission and place: strengtheni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through campus design[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2005.[12] HAVENS G, CHAPMAN P, IRWIN B. The role of sustainability in campus planning[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8, 23(2): 28-29.[13] ABER J, KELLY T, MALLORY B. The sustainable learning community: one university's journey to the future[M].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Press, 2009.[14] LOVINS A B, ODUM M, ROWE J W. Reinventing fire: bold business solutions for the new energy era[M]. Vermon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13.[15] GODSCHALK D R, HOWES J B. The dynamic decade: creating the sustainable campus for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2001-2011[M].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at Chapel Hill, 2012.[16] FILHO W 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universities: new horizons[M]. New York: Peter Lang, 2012.[17] BARLETT P F, GEOFFREY W.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stories and strategies for transformation[M]. Cambridge: MIT Press, 2013.[18] 周凤华,王真龙,黄献明,等.绿色校园正向设计路径及其应用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2(1):29- 32.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董丹申,陈建,陈璐.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0-23.[2]冯正功,陈婷,黄琳,等.延续历史 · 面向未来 拥山抱水 · 成院得园——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规划与设计[J].当代建筑,2022(7):24-29.[3]刘玉龙,黄献明.响应学科发展新要求的大学校园空间规划探索——以康复大学校园规划为例[J].当代建筑,2022(7):30-34.[4]江家扬,梅洪元,韩培.寒地大学校园外部空间风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建筑,2022(7):35-39.[5]尤晓慧,许懋彦,黄蔚欣.基于多源数据对高校开放游览空间的研究探讨——以“清华校园游”空间优化设计为例[J].当代建筑,2022(7):40-45.[6]江立敏,潘朝辉,王涤非,等.《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从校园规划与设计出发》后记与展望[J].当代建筑,2022(7):46-52.[7]邓巧明,赵思,刘宇波.跨越百年的麻省理工学院科研建筑空间灵活性设计经验[J].当代建筑,2022(7):53-59.[8]袁玮,石峻垚,杨骅.拥山簇林 共享互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规划设计[J].当代建筑,2022(7):60-63.[9]孟雪,张岩.健康导向下寒地大学校园建筑亲生物设计研究[J].当代建筑,2022(7):64-69.
====================================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2022 | No.07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
编辑/章娟  校对/贾丽丽  审核/张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A当代建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