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卷首语 | 叶青:重新定义绿色建筑——从工业品到生命体

叶青 CA当代建筑
2024-09-07



人类建筑活动消耗了50%以上的自然界资源,建筑是城市的“山”,绿色建筑是城市的“青山”。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新版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了安全耐久、舒适健康、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以及创新的架构体系,它从最早关注“四节一环保”的资源、过程、建筑物,走向性能、结果和人——建筑不再仅仅是工业品,而是会呼吸、能生长的生命体。







客座主编:叶青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住建部科技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来到城市”。两三百年来的工业文明发展使城市化水平和人类生活水平获得极大的提高。然而,城市扩张、工业文明发展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接踵而来的是雾霾、热浪、干旱、洪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猴痘疫情……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幸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到了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的问题,我国于2020年9月就做出了庄严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然而,从碳排放卡亚公式(碳排放=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单位能耗排放量)来看,特别是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既要人口增长红利,又要经济发展,仅靠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降低能源碳排放来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一定无效。”我们需要从传统的追求规模增长的工业思维转变到系统生长平衡发展的生态文明思维,本质上是重塑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建筑活动消耗了50%以上的自然界资源,建筑是城市的“山”,绿色建筑是城市的“青山”。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新版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了安全耐久、舒适健康、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以及创新的架构体系,它从最早关注“四节一环保”的资源、过程、建筑物,走向性能、结果和人——建筑不再仅仅是工业品,而是会呼吸、能生长的生命体。

《当代建筑》本期以绿色建筑为主题,我很欣喜地看到同行对绿色建筑百花齐放的探索。王清勤团队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绿色建筑碳排放的计算范畴、计算模型和软件;陈雄团队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设计,探索了适应气候和环境特征,体现了地域性和创新性,反映了新时代建筑特征的绿色建筑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张鹏举团队提出了低碳思维下三种草原新型绿色建筑体系解析;李保峰团队通过宣恩县低碳实践,探索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机器人制造解决个性化定制和批量化生产矛盾的可能性;肖毅强团队借鉴传统建筑空间营造智慧,提出气候空间设计策略;李麟学团队基于能量视角,挖掘了环境调控理论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影响与价值;宋晔皓团队分析近十年中国本土建筑实践对于可持续领域整体和不同方面关注度的变化,并探讨未来可持续建筑的发展趋势;魏长才团队探索了绿色节能目标下的寒地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徐同殿团队探索并实践了“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付轶飞团队探索重建建筑本体和绿色设计内涵间的关联;何宛余团队探索了建筑“数智化”在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设计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场景;邓曦团队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建筑行业内各领域的回应和干预进行了综述和反思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极好的,希望行业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从业者更多地回归初心,赋予绿色建筑青山般的生命。




本期主题专栏相关阅读

[1] 王清勤,孟冲,朱荣鑫,等.基于全寿命期理论的绿色建筑碳排放研究[J].当代建筑,2022(8):14-16.

[2] 林建康,陈雄,陈艺然.传承地域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为例[J].当代建筑,2022(8):17-21.

[3] 王帅,王志强,张鹏举.低碳思维下三种草原新型绿色建筑体系解析[J].当代建筑,2022(8):22-26.

[4] 李保峰,羊如翼,黄晶.宣恩县低碳实践: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当代木构建筑设计[J].当代建筑,2022(8):27-30.

[5] 肖毅强,詹峤圣.建筑气候空间在零能耗建筑中的应用:以华南理工大学队在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的房屋为例[J].当代建筑,2022(8):31-34.

[6] 李麟学,王驰迪,张博涵.能量视角下的雷纳·班纳姆环境调控理论解析[J].当代建筑,2022(8):35-39.

[7] 张卓然,褚英男,宋晔皓.基于文本分析的中国可持续建筑实践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建筑,2022(8):40-43.

[8] 魏长才,金卫钧.绿色节能目标下的寒地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IV-03地块为例[J].当代建筑,2022(8):44-47.

[9] 徐同殿,侯朝晖,高维东.“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以云鼎大厦为例[J].当代建筑,2022(8):48-51.

[10] 付轶飞,毕懋阳,葛斐然.新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实践:以丽水市科技中心(科学公园)为例[J].当代建筑,2022(8):52-56.

[11] 王鼎明,何宛余,王彦文.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数智化”发展[J].当代建筑,2022(8):57-61.

[12] 邓曦,程方宇,柏玮婕,等.韧性与可持续性:疫情社会中建筑响应的概述[J].当代建筑,2022(8):62-69.


====================================


本文发表于《当代建筑》2022 | No.08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
编辑/章娟  校对/牛晨曦  审核/张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A当代建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