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田和食水
2021年联合国世界海洋日主题是“The Ocean: Life and Livelihoods—海洋:生命与生计”。全世界有超过30亿人的工作和生活高度依赖于来自海洋的鱼、虾、蟹、螺、贝、章鱼、鱿鱼、乌贼、海带、紫菜等等海产品。一个生机勃勃的健康海洋关乎所有渔民和所有吃货的福祉。今天明鉴君特邀家住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驾舟搏浪四十余年的渔民刘翠波老师为我们讲述渤海湾的渔业往事——
方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味,融入着前人的智慧,它们妙趣横生。我的家乡就有很多这样的方言。
我的家乡在渤海湾边,家乡依海而生的渔民,把海里捞来的海鲜和制品都叫腥货,而当这些海鲜在海里成片存在时又叫活田。活田的语境很丰满,也很宽泛,比如洄游类产量高、价值高的品种叫大活田,产在家门口的贝类和鱼、虾、小螃蟹叫小活田,产在水温较低月份的叫冷活田,打鱼、摸虾、赶海拾贝叫治活田,哪片海域高产了叫出活田。所以,也有人把活田理解成渔汛像一块块枕镰待割的农田。从某种角度看,出海打鱼与狩猎、游牧甚至农耕的行为都有些相似的地方,活田一词更耐人寻味。
家乡的腥货很多,也都很好吃,老人们常说“食水”好。家乡的海曾经很富饶,海鲜品种丰富,尤其是出产的蛤、蚶、蛏、螺等贝类鲜香甜美不牙碜。这些,都离不开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与大海只有一墙之隔的天津市滨海新区蔡家堡村。在这个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古老渔村里,我耳喧目染和经历了很多渔家故事,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搜集和整理家乡的传统渔家文化,对活田和食水的理解,深感前辈们靠天吃饭的艰难,和他们犁涛牧海的先见之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家乡晒盐的人们在海滩的潮上带修起一道埝埂叫海垱,开始有了稳固的海岸线。当潮水退去时,这里会出现一种独特的景观,岸上一侧盐田万顷,晶莹如玉砂的海盐堆积成山,岸外一侧裸露出宽达三四公里一马平川的潮间带滩涂,因此这里有了百里滩的美名。当地人把潮间带叫疆,疆上有一层很软的泥,人们叫它薄泥汤儿。薄泥汤儿由随河水下泄的淤泥沉积而成,富含有机营养物质,当潮水退去后在阳光下晒出一层黑黝黝的油来。潮水涨来后,这些营养成分融化在海水中,滋润了万千海洋生物,仿佛施肥一般使这里的“活田”格外肥美,所以老人们说得益于这里的“食水”好。
因为“食水”好,当地流传着一句渔谚:立夏、小满满疆红。意思是,立夏到小满时节,当潮水覆盖了黑海滩,在平风细浪的日子,人们会看到这里泛黄的水面会被鱼虾蟹贝的幼苗染红。这里曾是我国多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渔业资源的繁殖地,立夏之后“大活田”开始陆续撒种,对虾(中国对虾)、黄螃蟹(三疣梭子蟹成年雌蟹)、黄花鱼(小黄鱼)、鲙鱼(鳓)、鲅鱼(蓝点马鲛)、带鱼等来到这里产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那时这里还没有鱼虾人工孵化技术,渔村里的渔民都是依靠潮水涨满时纳潮引进鱼虾幼苗从事海水养殖。在当年,长芦汉沽盐场一个个用于晒水的大水汪子,都被当地渔民用来养殖鱼虾。春末夏初时节,鱼虾的幼苗来到大水汪子,经过一个夏天的精心呵护,秋天时是渔民们的收获季节。到时候,他们插上渔箔就能收获虾前儿,还有许多其它鱼虾。
虾前儿,也是家乡人的一句方言。中国对虾是一种洄游类的渔业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生物,每年立夏之后都会有许多对虾亲虾进入渤海湾产卵,虾苗长到中秋时节达到成熟,完成交配后开始向外海洄游。家乡的人们把没有完成交配前的小对虾叫虾前儿,到了中秋节后,圈在大水汪子里的虾前儿不被及时捞出,随时都会扎进泥里成为其它鱼虾的口粮。
从事养殖的人们,会像照顾农田一样善待“活田”,一定会到应该收获的季节收获。但生活在海里的小虾前儿们,多年来一直遭受着贪婪者的无情摧残,而今中国对虾野生环境令人堪忧,亟待改善。我先辈中的智者,早已想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在很早以前就把小对虾叫虾前儿,还把当年生的小黄花鱼叫黄花秧子、小鲙鱼叫垮了片子、小鲅鱼叫燕鱼棒子、小梭鱼叫梭鱼羔子、小海鲇鱼(斑尾刺鰕虎鱼)叫鲇鱼丫儿、小螃蟹叫螃蟹茬子等等,他们处心积虑地给这些幼苗打上了标签,不难理解他们犁涛牧海的期望。在这里还有一句古老的渔家谚语——网不打至。意思是到了夏至时节,围网打鱼的渔事活动宣告暂停,是先辈们早期自发的休渔约定。
家乡的渔家人还有一句方言——撞隘,意思是洄游类的鱼虾归来后都会直扑浅海滩涂,这里的海滩有充足的食物利于它们繁殖,是很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繁殖地。其实,这片海滩还常年厮守着很多小活田,它们是不同品种的贝类、鱼虾和小螃蟹。它们有的在疆上漫爬,有的在疆上筑巢,有的随潮水进退,疆是它们的家。疆上有一种很小的贝类——光滑河兰蛤,因为小如米粒当地人叫它米蛤,是这里海洋生物食物链中的底层,人们常在一些虾蟹和鱼的胃包或肠道里看到它们。它是对虾、大海螃蟹和一些鱼类等大活田的重要食物。其实,它们不仅是鱼虾蟹贝的可口美食,还是很多海鸟的食物,所以这片海疆被渔业专家命名为渔业资源的繁殖地与索饵场,被鸟类专家命名为水鸟和海鸟类的迁徙驿站。
谷雨时节,渤海湾的大活田到了“开镰”的时候,家乡的渔家人有一句谚语:谷雨前后开网船。意思是到了谷雨前后,装载着专治大活田渔网的渔船扬帆起航了,先是捕捞小黄鱼,后是捕捞大鲙鱼,渔汛旺季到了。在当年,有一种由两条船完成的围网捕捞方式叫打网,在当地渔民“贴船对”的传统习俗中,渔家人特有的春联里有这样一幅对联:九曲三疆水,一网两船鱼。意思是围绕九河下梢的天津海域三块海滩(南疆、东疆、北疆),渔民们在渔汛旺季时一网捞上两船鱼来是常有的事,所以成了他们新年伊始的祈盼。
据《重修天津府志》记载,雍正九年(1731)年,直隶总督唐执玉奏请皇帝谕旨恩准,“谷雨到芒种时节不得征用渔船运输”,因为“天津一带民间渔船专以贩鱼为业,每年谷雨以后芒种以前是其捕取之时,亦犹三农之望秋成也”。可见,当年天津海域大活田归来时的渔业之兴盛。而今,小黄鱼和鲙鱼在渤海湾已经几乎绝迹了很多年,大对虾和海螃蟹的命运也使人倍感担忧。
家乡的海曾经很富饶,还与这里另一处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在蔡家堡村东南四五海里远的潮下带,沿北纬38°线向南分布着多块沙岗,沙岗上长满了牡蛎,成为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活牡蛎礁,官称大神堂牡蛎礁。当地人把牡蛎叫大蛤,这些不同的沙岗上生长的大蛤品种不一,渔民们按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它们刺蛤、舌头蛤、圆蛤、狗头蛤等,听老人们说,这片海域的“食水”也特别好,“活田”很多,而且好吃。2021年春天,这片沙岗成为了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属于一类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
散状分布的沙岗上长满了大蛤,家乡的方言叫它蛤坨子,边缘叫岗边子,近些年来遭受人为破坏异常严重,与我小时候的样子差距很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这里的渔民用棉或麻线织网,然后用猪血浸染晒干后使用。这样的渔网不能与蛤坨子上锋利的大蛤接触,但岗边子附近的鱼虾蟹贝比别的海域丰富,所以只有部分船长依靠高超的技艺,巧妙地绕开大蛤,在这里取得别的地方得不到的收获,这种打鱼方式叫摸岗。三月时在这里摸红虾(长臂虾)、草虾(褐虾)、狗虾(鼓虾)等,稍后是皮皮虾和海螃蟹,尤其最多的是骨架子(日本蟳)。到了五六月份时海螺(脉红螺)开始大量出产,岗边子出产的海螺皮薄肉肥,是当年出口换汇的重要海鲜产品之一。据我搜集到的档案资料记载,1973年天津市政府批准水产品收购价格,汉沽产海螺每斤1-4头0.08元,5-7头0.06元,8头以上0.04元,符合出口标准的每斤补贴到0.12元。在那时,当海螺收获的季节,蔡家堡村西头水产收购站宽敞的大院子里,蹲满了埋头加工螺肉的渔家妇女,经过清洗、晒干后远销世界各地。到了中秋时节,大对虾开始聚集准备洄游了,经验丰富的船长把渔船行驶到开岗(地名)边子,发疆潮(初潮)时撒下渔网顺流而下,再在腰岗边子打个擦边球,一网就“成了担子”,网产一二百斤不是奢望,是全天收获的高潮。
我于八十年代后上船做了渔民,在每年立夏节气后都去摸岗。到了我上船这个年代,村里的渔船开始从风帆船向机动船彻底转变,我见过风帆船,但没有使用过它。使用机动渔船摸岗,变得较为容易,当年的收获以骨架子和海螺为主,每天的收获颇丰。
在家乡,人们找出四种贝肉美誉“四大鲜”,它们是鲜蛏、蛤肉、蚶子(毛蚶)和海螺,它们在沙岗和岗边子都有出产。
那时,虽然大蛤肉非常鲜美,也有“鲜蛏、蛤肉,豆腐汤”的渔谚,旧时还被渔村孕妇做为催奶的良药,但到八十年代时渔民们还是舍不得搭上渔网去捞它,那时摸岗以岗边子为目标。后来,聚氯乙烯材料渔网的网线越来越粗,使得渔网“坚固耐用”了,部分渔民开始在大蛤坨子上找鱼货,渔网里把大蛤和鱼货一起捞上来,把鱼货留下,只留下很少一些肉多的大蛤留着自己吃,剩下的都扔回去,这样的打鱼方式叫扒岗。那个年代蛤坨子上的大蛤还很多,扒蛤时撒网的时间很短,只需十几分钟就得完成从撒网到捞网的过程,渔网在水里的时间有时只有三四分钟。记得那年秋天,我们在腰岗上扒岗,有一网捞上来时里边不仅有蛤,还有许多死去的小刺鱼羔子(斑鰶幼鱼), 但更多的是骨架子螃蟹,三哥好奇地把它们称了重,一网捞了360余斤。听经验丰富的哥哥说,根据他的判断,是双船拖网的渔船,网包被大蛤磨烂了,渔网里的小鱼散落在大蛤坨上,招来了大量的骨架子。
1990年代,随着卫星导航设备的使用,渔民们摸岗更为容易了。那几年,我用导航仪标绘了属于自己的坐标图,按照它导引摸岗,成为我的骄傲。但是后来,有人打起了这片沙岗的主意,挖蛤、挖沙的船舶缕缕在这里出现,沙岗破坏严重。也是在这个年代,渔民们开始以大蛤为渔获物,成为当地渔民缓解渔业资源不足的一根救命稻草。捕捞方式也从扒拉网捕捞改变成钉耙式捕捞。钉耙式捕捞的方式叫搞岗,尺余长的耙子齿插进坚硬的沙岗,撬动了固着的蛤坨子,过滤出大蛤和海螺等收进网里,使得蛤坨子的高度持续降低,对于沙岗而言,是挖沙之外又一致命性的破坏。后来,我了解到科学界证实蛤坨子,也就是牡蛎礁,有哺育渔业资源、净化海水、保护海堤等极高的生态价值,它的宝贵程度不言而喻。
近些年,随着沙岗的衰败和潮间带的缺失,这里的“食水”越来越差,活田越来越少。回首往事,令我愁容满面。家有活田请要善待,呵护我们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我们只有坚持犁涛牧海保护好这里的“食水”,才能给子孙后代们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刘翠波-
天津滨海汉沽蔡家堡村人,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渔民协会理事、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摄影家协会会员、天津疆北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会员。长年从事海上渔业生产,热衷传统渔家文化传承和自然生态保护,喜爱文学艺术和摄影,现为渔业船舶三级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