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丨崔慈行、孙毅: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的类比辞格生成机制新解——兼议汉英类比同异浮现

外语教学 翻译研究动态
2024-09-13


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的类比辞格生成机制新解——兼议汉英类比同异浮现

崔慈行 孙毅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摘    要:传统修辞学学科场域内的类比可理解为以两(多)事物的譬类特征为出发点,藉已知事物描述和论证目标事物的普通修辞运用。徐盛桓(2019,2020a,2020b)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类比隐喻建立于概念(本体)和由概念分形而来的表象(比体)间的(自)相似性,据此构拟“分形—整体(自)相似性”识解模型。类比隐喻体现了本体映照分形理论的概念整体,比体对应于构成概念整体的表象分形。其生成机制为借助话语者的类推思维,基于比体和本体即分形和整体间的(自)相似性而触发的不同强度的类比(自)相似性涌现。本文所倡导的汉英对比视角中,体验现实主义哲学基石佐证汉英类比的共通之处,而文化模型因子揭示差异性理据。

关键词:类比隐喻;隐喻分形论;(自)相似性;体验现实主义;

文献来源:崔慈行,孙毅.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的类比辞格生成机制新解——兼议汉英类比同异浮现[J].外语教学,2023,44(02):51-56. 

作者简介:崔慈行,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隐喻学、当代修辞学。孙毅(通讯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隐喻学、认知叙事学、翻译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隐喻学视域中多语种通用辞格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1BYY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编辑:李泽阳 广州南方学院

本文推广:王峰 山东大学 语言学通讯

一、引言

   类比(analogy)一词源于希腊单词analogia,意为proportion或accordingtoratio。语言学家 Robins(2000:358)言明,类比是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普遍过程。《英语修辞学》对类比格的界定为:关于具备诸多相似点的两事物间的对比,通过发掘目标对象和已知对象间的共同点,以达到阐明陌生事物之标的( 张秀国2010:233)。作者切中类比格的要髓:类比为两(多)个不同质事物的相似特征或相类属性的平行比较,藉易接受对象(即比体)来类比陌生对象(即本体),得出颇具针对性的结论。以往关于汉英类比格的研究观点林立、学说迭起。部分语言学家(如 Robins2000; Saussure2001)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视角论述语言的类比属性。亦有从修辞学角度对类比格进行阐释(如 张秀国2010; 吕煦2011)。

   另外, 徐盛桓(2018a,b)已洞见类比的认知隐喻属性,明确提出“类比隐喻”的全新概念。传统的类比修辞研究多着眼于辞格层面进行形式描写和经验总结,虽成果丰硕,但忽略表达者主体心智因素的弊病势必导致相关研究流于表面,行之不远,又或是单单从汉语类比修辞出发,未考虑汉英对比的全局,尤其是对汉英类比深层次的成因讳莫如深,关于类比辞格何以可能的问题悬而未决。

   据此,本文依据 徐盛桓(2019,2020a,b)首创的隐喻分形说(fractal-theoreticalapproachtometaphor),从全新视域为汉英类比的生成机制与同异理据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冀以将汉英类比隐喻研究引向深处。具体言之,本文主要探究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汉英类比隐喻何以可能?即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类比的比体和本体如何相似?

   2)汉英类比隐喻“同”“异”浮现,或曰齐生共长的深层次理据分别是什么?

二、认知语言学和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的汉英类比辞格回顾

2.1 汉英类比格的认知隐喻本质疏略

   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肇始, 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系统地活跃在人脑中,是人类认识、思维并将其外化为语言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即喻体)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本体),可用于对人们的思维操控、概念形成、认知推理以及行为活动进行解释。在隐喻意义建构中,本体和喻体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且对二者间相似性本质的提取是任一隐喻表达得以成形的先决( 徐盛桓2020a:11)。由此我们顺势联想到与隐喻具有天然联系的另一姊妹辞格———类比格。类比辞格同样具有两大构成元素:本体和比体。本体为话语者欲精准描述的对象,比体可理解为用来晓谕目标对象(即本体)的依凭。借助两者的相类点揭示本体特征,实现本体和比体在内涵上的相似性发掘。换言之,类比格生发的基础是比体和本体间的类似特征。人们立足相似性本质,借助类推、联想和想象等心智操作程式,利用比体属性来说明本体,或以比体论述本体。构成类比格的两(多)个事物表象殊异,各有千秋,但人们总能透过表面发现某些内生的关联性与相似度。运用比体的目的就是以已知比未知,以此理比彼理,从而获取对本体的理解,准确传达说话人的思想意图。由以上关于类比格本质的剖析可见,类比格和认知隐喻的心理运算均涉及两(多)个不同类的概念。通过审察彼此间的相似性关联,借助熟稔事物(比体)深化对陌生事物(本体)的认识,从而获得关于新事物的经验。徐盛桓(2018a:29)谈到,类比隐喻的A与B相近相似,从A去感受、体验、认识B要靠类比推理。此外, Lakoff&Johnson(1980:5-13)指出,隐喻借助一概念来理解和体验另一概念,即认知隐喻的跨域映射机制;映射具有选择性,其过程只关涉部分突显特征,即局部显隐属性。我们拟结合汉英用例,试析类比格的隐喻本质:

   (1)孟子曰:“今之欲王者,欲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孟子·论民本》)

   (2) You may abuse a tragedy,though you cannot write one.You may scold a carpenter who has made you a bad table,though you cannot make a ta-ble.It is not your trade to make tables.(S.Johnson)

   例(1)中下划线处为比体表述(下同),概念域为“良药治疾”和“实施仁政”,两域的独立性无须笔者赘言。比体“七年之病”映射本体“称王天下”,“三年之艾”映射“广施仁德”。比体向本体的投射主要凸显“妙计释疑”这一共通认知成分。孟子以“久畜之艾,治愈疾害”类比“立志于仁,万民称臣”,旨在表达想要称王天下就如同拿积攒的艾草治愈痼疾,如果没有平素的努力将终身不得。志向不在施行仁政必将忧愁受辱,以至陨身。例(2)中的本体为tragedycreation,比体为carpentry work,以scoldacarpenter类比abuseatragedy。譬类过程激活了作者意欲强调的概念,即Realwork speakslouderthanemptytalk(实干胜于空谈)。综上,我们可采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属性来验明汉英类比格的隐喻本质。刘玉梅(2020:25)指明,修辞格扎根于人类一般的认知模式。由语言符号表征的外显类比表达可管窥大脑心智运作的内在类比建构,以洞悉人类思维活动和心智系统的类推本质。隐喻以熟悉喻陌生,有形喻无形,简单喻复杂,在不同概念间搭筑内在的认知关联( 孔珍2019:19; 徐盛桓2020b:9)。这与类比辞格以已知类未知、具体类抽象的衍推机制不谋而合。汉英类比格隐喻本质统一于认知隐喻的解析模式,可将其视为认知隐喻的辖项之一协同考量,故称为“类比隐喻”( 徐盛桓2022:189)。

2.2 隐喻分形说述介

   著名的数学家Mandelbrot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分形(fractal)和分形理论(fractaltheory)。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支离碎形、无固定规则的几何形状体,其内部则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排列,且构成整体序列的每个独立成分,即“分形”,可充任整体概念的性质、状态、功能或意义的再现。每个复杂事物的原生局部与其整体具有同样的本质,即从整体拆分而来的局部同整体是相似的,且体现了整体本身的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特征( 徐盛桓2019)。分形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具有自相似性的无序系统”( 徐盛桓2020a,b)。自相似性作为分形理论的核心,是孕育分形的每个整体的内生性质,同时也是构成任一复杂整体的“元结构”( 廖巧云、高梦婷2020:63)。

   回到语言研究领域,分形理论虽并非语言学界的原创,但对隐喻研究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徐盛桓(2019,2020a,b)独辟蹊径,提出隐喻分形说,将分形理论顺利挪移至语言学研究。该学说认为,每个隐喻的喻体都由本体分形而来,每个喻体可称为对应本体的一个分形,代表着本体在一定时间、条件、阶段、状态等属性下的某一(些)特质,且具有本体所指称概念的外显或内隐特征。因此,由本体衍生而来的喻体必然相似于本体概念。囊括若干分形的整体也就具备了自相似性。可见,本体和喻体一同发育,“同胚”(co-embryo)可指称隐喻两要素间的相似性( 徐盛桓2020b:11-12)。由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对应于分形和整体的关系,这便从理论渊源上为隐喻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正名( 徐盛桓2020b:11-12)。因此,本体和孳生于本体的喻体表象同根同源、共生共荣。

2.3 隐喻分形说视域下的汉英类比例析

   从隐喻分形说视域观察汉英类比格便会发觉,隐喻整体和分形而来的部分之间的相似性是类比本体和比体相互匹配,进而形成并行而立的类比表达式的深层动因。就类比辞格来看,每个本体所传递的概念都是一个整体;比体则是源于概念本体的一个分形。类比概念外延的诸多表象功能各异,是为构成类比整体的不同部分,即分形。类比隐喻的本体由识解者的心智符号外显为意欲表达的语言概念,而比体则是表征本体的分形。从表象到概念的类比语义通达正是类比隐喻以具体类抽象、浅显类深奥、熟悉类陌生、眼前事物类长远事物的语言特色。通过借助一(多)个比体分形,受众可对类比本体,即言说对象的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汉英类比隐喻可就分形的显隐和体现(自)相似性强度的标记词(或曰譬类词)的显隐,将其划分为明类、暗类和借类三大次项。以下结合范例,对三种类型逐一展开论述。

2.3.1 汉英明类

   明类,即比体和本体同时出现,并揭互别,常借“好像、犹如、与……一样”等具有比况含义与功能的譬类词将二者绾合。此类的原型结构如“比体[1]好像本体[1]”。此处,[1]表外显的语言物理载体,即语形( 徐盛桓、王艳滨2021:10),这一种类体现了分形和整体间的普遍相似性特征。须要补充的是,为了便于行文间或作者特殊的言语目的,上述譬类词可省略。但考虑到其在表述中依然保留了类比结构的两大核心要素即比体和本体,并多呈平行式,故仍将其归入明类范畴,称作明类隐喻的略式( 李郁章1991:149; 徐盛桓2018a:29,b:19,2022:192)。例如: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 Reason is to faith as the eye to telescope.(D.Hume)

   例(3)采用两个分形描述同一概念:从整体中分形而来的表象“高山兴风雨”“深渊生蛟龙”将如“积少至多”“累微成著”等事件自然发生属性相似于本体概念“坚持行善能品德高尚、心澄智明”。本例虽未见上述譬类词,但读者依然能借助搭建于比体和本体间的桥梁轻而易举觅见二者间的类推之意。例(4)中的整体和分形分别为reasonisto faith和theeyetotelescope。由概念本体外延的比体显露出“眼睛”对于“望远镜”的作用和“理智”对于“信仰”的作用之间的相似性。此例分形和整体的共享信息可理解为事物的价值和功能。

2.3.2 汉英暗类

   暗类与明类相比,其分形和整体的关系更为紧密,表意更加隐晦。明类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而暗类则表现出相合的关系( 李郁章1991:149; 徐盛桓2018a:29,b:19)。究其缘由,分形和整体的互锁体现于彼此对等的句法形态,即“比体[1](就)是本体[1]”。此外,暗类亦可由“即是”“即为”等标记词实现分形和整体的配对。如例:

     (5)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6)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W.Wordsworth)

     例(5)以“日月之光”作分形,所侧显的表象为屈原的高尚品行。作者洞若观火,掘出分形“日月的灿烂光辉”和整体概念“屈原的美好品格”间的相似性联系,高度评价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节操。例(6)中,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名言从生物基因遗传学角度有力佐证了分形与整体间的相似性。结合以上的“同胚”观,比体和本体间的相似性可理解为分形与整体间的遗传和继承关系,二者的相似关系具有先天性。看似“孩子是大人的父亲”不合逻辑、悖于常规,实则意藏深厚、妙趣横生。

2.3.3 汉英借类

   明类和暗类中的分形与整体同现,属常规用法。而比之更进一层的借类则是行文中本体隐而不发,直接以比体代之,即由内涵或外延的表象临时充当整体概念,记作“比体[1]—本体[0]”,分形和整体二者同一,体现整体的自相似性。正因本体缺席,借类的结构辨识度最低,含义隐晦程度最深,但同时也是最耐人寻味的类比隐喻( 李郁章1991:150; 方克平、章振群1999:14)。如例(7):

    (7)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渔父》)

   (8) The Negro has a callus growing on his soul and it’s getting harder and harder to hurt him there.That’s a simple law of nature.Like a callus on the foot in a shoe that’s too tight.(D.Gregory)

    例(7)以比体“沐者弹冠”“浴者振衣”做整体概念的表象,可解读为“不让尘土弄脏身体”“不容污秽玷染灵魂”。通过分形而来的表象线索,受众便可提取出与之呈相似关系的本体概念,即“于乱世中修身养德”。借类通常依托整体的自相似性本质,让受众借分形来联想被遮蔽的整体概念。例(8)中的两个表象acallusgrowingonhissoul和acallusonthefoot,共同从整体中传承而来的相似性是“个人身心感受”。在此作者虽有意隐藏本体,但受众通过外显表象可推知涵义“种族问题”。可见,从以上两个分形中可提炼以下整体概念:不平等的种族政策给黑人带来伤痛和苦难;他们不仅身体历尽折磨,心灵也屡遭重创。无论汉语借类抑或英语,两者的绝妙之处均体现于,言语者将不便明说的整体概念借具体表征的分形娓娓道来。读者可巧妙运用想像、联想和类推等认知策略,通过整合、筛选和(或)加工外露的表象来通达隐匿的整体意义,借自相似性特征参悟该表述的言外之意。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汉语和英语明类、暗类及借类隐喻的(自)相似性关系如下表:

        表1.汉英类比隐喻的(自)相似性图解

   由上表可得,划分明类、暗类和借类隐喻的依据有二:一为相似性标记词的显隐条件;二是分形的显隐条件。汉英类比隐喻的核心是比体和本体即分形和整体间的类比相似性。我们对表格做以下说明:首先,条件一用于区分明类和暗类,即类比隐喻的相似性标记词外显时,属明类用法,内隐时属暗类;其次,由于相似性标记词的显隐条件不同,分形和整体的联系程度亦不同,此时暗类隐喻中比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强度高于明类;第三,条件二用于区分暗类和借类,即当有意遮蔽类比隐喻的本体时,比体临时充当整体角色,此时整体外显、分形内隐,为借类;最后,比体进入本体的槽位而形成的只见整体、不见分形的借类,表现出整体的自相似性,且自相似性强度最高。至此,便回答了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即汉英类比隐喻的成因是两大构件,即比体(分形)和本体(整体)间不同的相似性强度构成了汉英明类和暗类,此时暗类的相似性程度高于明类,而由内隐的分形对应的整体概念形成了汉英借类,其自相似性强度最高。在从认知语言学和隐喻分形说视域对汉英类比隐喻进行微观分析之后,下文从宏观视角,依次探讨其“同”和“异”的深层次理据。

三、汉英类比隐喻“同异合体”的浮现动因

3.1 体验现实主义理据

 历史上,西方哲学史一直呈现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彼此对立的僵局。1980年,Lakoff&Johnson从人类思维隐喻性的视角,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发起猛烈的批判,随之开辟了体验哲学的全新路径。体验哲学,又名体验现实主义,弥补了绝对客观与纯粹主观的缺陷,考虑到人的身体构造、生理经验、思维推理、意义建构等在对外部世界进行概念化中的关键作用,进而于哲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引发了轰动一时的“隐喻革命”。人类思维的本质即为体验性( Casasanto&Gijssels2015:334)。人类的抽象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构于身体体验基础上的隐喻机制来表达的( 徐盛桓2019)。体验性认知可用于理解人类感知和运动系统的相关概念(Jamroziket al.2016:1080)。可见,概念与认识不是对外部客观现实镜像般的反映,不可能与外在实体一一对应,而是由人类普遍共生的感知动觉运动系统作用于现实世界而来的。人类的大多数概念与推理均依托于空间感知和身体体验,依赖主观感知体验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们在认识和描述陌生事物时,通常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依托既有概念,借助类推思维,用一事物来喻指另一事物。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认知方式便是隐喻性类比思维的题中之意。如“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以熟悉类陌生,于殊异中求近似,从中择取的分形—整体相似性推理同样植根于对自然现象的感知体验。通过观察“水獭驱逐鱼儿”“鹞鹰追赶鸟雀”,来类比“不施仁政的国君必定失德于民、失信于民”。据此,认知主体根据自身意向性对语义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以熟知的表象做媒介来阐明目标事物,虽然形成了比体和本体之间的“不连续表达”,但其中的类比意味跃然纸上( 徐盛桓、王艳滨2021:10)。不言自明的是,由身体构造、主观想象、体验心智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类比式言语结构和类推式隐喻思维绝非汉民族独有。且看下例: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 falls.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the banks recede,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B.Russel)

   话语者为了表达抽象概念“人生”,借用与此颇为相似的“小河汇入大海”这一客观现实和现象。作者激活了分形(即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与整体(即人生)的不同成长阶段间的相似性,使得这一类比隐喻成为可能。以“河流”类比“人生”的英文表达与汉语的类似运用甚是合拍。一言以蔽之,类比普遍存在于全人类的日常行为、言语交际和思维活动中。体验现实主义为汉英类比隐喻之“同”提供了哲学凭借。

3.2 文化模型诱因

   认知隐喻在分析文化与认知和思维间的关系时,将文化模型置于认知主体的心灵之中,并承认文化模型为某一社会团体成员所共享。至此,我们有必要介绍文化模型的相关含义:文化模型为不同主体间共享的文化图式,可用以解释人们在日常活动、机构组织、外在实体和内在心理等诸多领域的经验或经历,并指导其行为规范(Gibbs1999:153)。Cienki(1999:190)援引 Shore(1996:47)的观点,文化模型与其他心理模型无异,均由心理表征的形式建构而来。两者的一个关键性差别在于,与其他特质性模型相比,文化模型的内化以社会约束力更强的经历为基础。文化模型具有预设性、惯常性和可推广性等特征,故不同社会文化集团中的人群拥有各异的思维程序、宗教信仰和风情习俗等,而作为以上不同文化因子的承载基础———言语活动自然表露出各不相同的文化差异( 孙毅2015:20)。结合本研究对象,下文从思维倾向和大众审美两大维度切入,对不同文化模型作用下的汉英类比隐喻的异质性一探究竟。

   囿于各异的文化传统,东、西方民族在面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时各有偏好。不同类型的隐喻表达的差异性很可能与不同的逻辑思维有关( 徐盛桓2018a:27)。问题论述方式的不同折射出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重逻辑思维。国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观察与体悟,就事物间的相似进行类推,类比隐喻由是而生。中国诸多传统文学样式如赋体、骈文、唐律等均是在类比思维的导引下并基于类比推理而生。西方自古希腊时期起,逻辑学就较为发达。英美人根据事物间的逻辑体系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逐渐形成了以分析、抽象、概括和分类等为特征的基本思维。通过西方人对归纳和演绎的偏爱便可瞥见其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承上,由于类比隐喻植根于人类的类比思维动因,故跨民族类比研究须考虑汉英文化中思维走向的影响因素,即“西方传统思维重演绎,中国传统思维重类比”( 徐盛桓2018a:24)。

   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趣同样可以阐明汉英类比的文化歧异。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不单在思想上推崇人与自然及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行事上亦善于经营互惠共赢的人文环境,言语表达上更是极尽调和之能事。孙毅、张俊龙(2017:39)提到,华夏民族崇尚均衡的审美取向孕育了汉语追求语言结构对称的意识。具体而言,汉语类比的比体和本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同样是人们在和谐美与对称美等心理的作用下,追求言语结构协调一致的写实行为。与之相较,由于西方哲学强调事物对立面的对抗性及转化性,于统一中求对立,所以培养了世人“一分为二”“一切两分”的思维态势。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纵然也会适当考虑意义类推,但由于综合、互洽等审美心理式微,其对言语外在形式的关注先天不足。可见,受综合型和分析型思想模式的掣肘,“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对立影射了东、西方民族对不同类比结构的审美偏爱。不言而喻,华夏同胞在借类比手段实现言辞均衡和匀称的执念上是其它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讨论至此,我们可回答本文第二个研究问题,即体验现实主义佐证了类比隐喻的跨语言共性,而文化异质因子如思维倾向和大众审美可揭示汉英类比的民族歧异。

四、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汉英类比隐喻的明类、暗类和借类的生成机制与同异浮现动因。汉英类比隐喻呈现出一派同异并存、同中有异的分布景象与格局。由隐喻分形说可得,类比隐喻中“比体—本体”的相似性可视为表象和概念的关系,归结为“分形—整体”的相似性投射。其中明类和暗类的表象与概念同现,属“分形[1]—整体[1]”相似性;借类由于本体缺席,概念和表象合二为一,体现了整体的自相似性。总而言之,类比隐喻以两(多)事物相“类”为前提、相“比”为形式,表现出由本体概念分形得到的比体表象与其整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类比推理可参透不同事物背后的义理相通之处,属隐喻性认知思维的具体运演形式之一。语言是人感知与认知的产物。汉英类比隐喻虽不能直接对应于客观外物,但作为语言抽象符号的特定组合方式,折射出认知主体以譬类之物类推言说对象时的心智操作。最后,就汉英类比隐喻的同异来看,体验现实主义认知理据奠定了二者共通的哲学根基,而文化模型特异因子可对其作出文化理据层次上的差异性考辨。

语言学理论的创新坚持研究行为的实在性,强调“语言研究归省”的理念( 徐盛桓、华鸿燕2021:1)。本文以此为先导,运用隐喻分形说尝试分析了汉英类比隐喻的比体和本体间的相似性关系问题,探究其同异浮现的深层次动因,是为交叉学科研究视域下类比隐喻识解的一次探索。

适应微信排版,本文格式略有变动,欢迎阅读《外语教学》纸质版期刊或知网下载论文。


转自公众号:语言学通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译研究动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