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丨王振华、吴启竞:转述:对话性与潜在的交际偏误
转述:对话性与潜在的交际偏误
王振华 吴启竞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转述就是把所发生的事件、进行中的活动、事件或活动的态势,以及人们发表的言论、观点、立场等通过书写、言说、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传播出来,是转述者介入互动的一种方式,具有对话性。转述的对话性可以促成有效交际。但若转述不当,则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转述能够介入互动的角度论证转述的对话性,并结合再语境化和语法隐喻说明转述的对话性对意义传递(再现与理解)的影响。本文认为,再语境化过程中的语境变化和语法隐喻的意义潜势可能使转述传递的意义有别于原话,引发误解、增加理解成本,甚至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关键词:转述;介入;对话性;再语境化;语法隐喻
作者简介:王振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评价理论、语篇语义、系统功能语言学、司法话语。;吴启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义、语篇分析。;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司法话语”(项目编号:WKCX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用本文:王振华,吴启竞.转述:对话性与潜在的交际偏误[J].外语教学,2023,44(02):18-22.
本文编辑:张秋兰 广州南方学院
本文推广:王峰 山东大学、语言学通讯
1.引言
说写者常常以转述的方式向听读者传递信息、表明态度和立场,并借此引导听读者的态度与立场,形成与听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这种互动反映出转述的对话性(dialogism),即转述是转述者与话语接收者(听读者)就转述内容以及相关的态度和立场进行对话的一种方式。转述的内容、转述中语言的运用、转述的方式方法等都会影响所传递意义的信度、效度、说服力和导向性。所以,我们认为,转述是对原话语的一种操纵行为,转述内容的意义有时有别于原话语的意义,转述者的目的有时也有别于原话语作者的目的。当转述不符合原话语表达的意思或传递的意图时,意义的产出和理解过程便会出现偏差。这说明转述具有潜在的风险。转述的对话性和转述的潜在风险在新闻报道、学术语篇、法律语篇、回忆录、传记、工作报告、会议纪要、内容提要和日常话语等多种语类中都是存在的。本文主要探讨转述的对话性,包括转述介入互动的本质,转述的对话性如何影响意义的再现与理解,以及转述的对话性带来的潜在交际风险。
2. 转述:内容投射与责任介入
转述就是把已发生的事件、进行中的活动、事件或活动的态势,以及人们发表的言论、观点、立场等通过书写、言说、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传播出来。这个传播过程需要借助言说动词(“说”“指出”“认为”等)或言说性符号(有陈述、解释和说明作用的非语言符号)将转述的来源与转述的内容联结起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词汇语法层来看,转述的来源与言说动词构成了一个小句(clause),转述的对象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观点,由另外一个小句体现,两个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是一种投射关系(参见
Halliday&Matthiessen2004:377-382;Martin&Rose2007:49-50),形成一个言语事件(speechevent)。因此,转述可以投射通过言语传递的事件、活动和态势以及与其有关的观点。
转述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新闻报道对突发事件的转述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时效性、及时性、空间性、叙事性、生动性等。要满足报道的时效性,转述必须要及时;要满足报道的空间性,转述必须有取舍,不能长篇累牍;要满足报道的叙事性,转述就要把事件讲得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转述内容往往是转述者筛选过的他人的言语和观点,总结或概括已有事件、活动和相关态势。在通过转述来投射他人言语和观点中的事件、活动、态势等的过程中,转述者向当前话语接收者明示转述的来源,表明转述来源对转述内容负有责任。与此同时,由于任何言语都是在“回答着什么,反驳着什么,肯定着什么,预料着可能的回答和驳斥,寻求着支持等等”(巴赫金2009:439),转述者将其他声音引入到自己与当前话语接收者的互动中时,也在表明自己对转述内容所持有的认同或反对的态度,意在与当前话语接收者形成认识上的联盟。因此,转述是转述者使自身介入到互动中的一种方式,具有对话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转述是一种介入资源(参见Martin&Rose2003/2007)。
介入系统(ENGAGEMENT)是评价系统(AP-PRAISAL)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交际各方及其价值观点的结盟程度(赞同、反对、中立等),表明就某一命题进行对话的空间大小(Martin&White2005)。介入有自言和借言两种方式。其中,自言“排除对话性(elidedialogism),没有投射”,而借言“有参照对话性(referencedialogism),主要由间接投射、直接投射、话外投射和领域投射来实现”(王振华2001;王振华、马玉蕾2007)。转述可以投射言语和观点,对应借言中的间接投射和直接投射两种手段(可类比为传统语法中的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借言资源能够调整对话空间,从对话性的角度可分为扩展性(expansion)资源和收缩性(contraction)资源,二者又有各自的次范畴(具体参见Martin&White2005,第三章)。
转述投射他人的言语和观点,对应的主要是背书(endorsement)、承认(acknowledge)和疏离(distance)三个介入系统的次范畴。
2.1 转述用作背书
介入系统中的背书指的是转述者认定转述内容是正确、有效、不可否认或完全正当的,在介入与话语接收者就转述内容的互动时,对转述内容负有责任或者与转述来源共同承担对转述内容的责任(Martin&White2005:126-127)。转述者通过背书表明对转述内容的认可或支持,借此与持有同样态度和立场的话语接收者形成联盟,而将持有其他观点的话语接收者排除在外,因此收缩了话语接收者就转述内容进行对话的空间。
比如,人民网2020年3月17日在有关《江西丰城叔侄俩妨害公务被判拘役》的新闻报道中,提到“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胡某春、胡某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以暴力方法阻碍人民警察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其行为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依法应当从重处罚”。这句话中,转述来源是法院,转述内容是审理结果。人民网在报道中的这一转述表明了对该案判决结果的赞同,向读者告知暴力阻碍警察执行疫情防控工作构成妨碍公务罪,收缩与读者就此进行对话的空间,起到了宣传和震慑作用。
2.2 转述用作承认
承认指的是转述者直接借助言说动词转述,但没有体现出对转述内容的支持或反对(Martin&White2005:112)。通过承认,转述者将转述来源引入到与当前话语接收者的互动中,表明转述内容只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读者可以支持转述内容,也可以持有反对意见。比如,人民网在2020年3月17日《世卫组织:应对所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行检测》这一报道中写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可控的,应该对所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并隔离感染者”。人民网在向读者说明世卫组织针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所提倡的应对举措时,引用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观点。这种转述是一种承认,读者可对世卫组织的这一观点持有认同或反对态度,正如不同国家在应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采取了不同举措一样。也就是说,当转述用作承认时,转述者允许话语接收者就转述内容持有不同观点,因此扩展了与话语接收者之间的对话空间。
2.3 转述用作疏离
疏离在体现形式上与承认类似,也是直接借助言说动词转述。但是,相关的言说动词(“鼓吹”“谣传”等)明显体现出转述者对转述内容持有的疏离态度(彭宣维等2015)。当转述用作疏离时,转述者对转述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且允许其话语接收者对转述内容持有不同的态度,因此扩展了与话语接收者之间的对话空间。
比如,新浪网在2020年3月16日《北京一男子谎称能买口罩,诈骗几十万后全部赌博输光》这篇新闻报道中写道,“张某供述,看到自己的朋友圈有求购口罩的信息,本来自己没有渠道的他,却谎称自己可以大批量购买口罩”。其中,“张某谎称自己可以大批量购买口罩”就将转述用作疏离,通过“谎称”向读者表明对转述内容“张某可以大批量购买口罩”的疏离,打开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综上,转述投射言语或观点,使转述者介入与当前话语接收者之间的互动,向话语接收者表明有关转述内容的对话空间大小。具体地说,当转述用作背书时,对话空间收缩;当转述用作承认或疏离时,可以扩展对话空间。无论用来扩展或收缩对话空间,转述都表明了转述者介入当前互动,且就转述内容给话语接收者留有对话空间,说明了转述的对话性。
转述的对话性受制于背书、承认和疏离这些话语策略。转述者通过这些话语策略来实施其对原话语的支配行为,实现与当前话语接收者建立联盟的目的。他们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在转述过程中支配原话语内容或话语中的观点,决定对原话语内容或观点的选择需要和再现方式,增减原话语的内容或改变原观点,以引导话语接收者“赞成我赞成的、反对我反对的”。不过,从话语接收者的角度来看,当转述过程中意义的再现和理解受到影响时,有可能产生交际风险,如误解、费解甚至是大规模的舆论战。下面将分别从再语境化和语法隐喻的角度来说明转述的对话性如何影响意义的传递以及产生的交际风险。
3. 转述是一种再加工:再语境化
转述者通过背书、承认、疏离等话语策略支配原话语和话语接收者,对已有事件、活动、态势以及他人言语或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加工,或显或隐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再加工后的内容一般要符合互动所属语类的要求。比如,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要满足媒体的报道目的且出现在一定的语类结构中。以硬新闻为例,它通常有标题、导语和正文三部分:标题呈现新闻讨论的中心议题;导语提纲挈领地提供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有何后果;正文是作为核心的导语辐射出来的与中心议题相关的内容,如新闻背景。也就是说,在硬新闻中,标题是“中心”,导语是“核心”,正文是“外围”。硬新闻中的转述可以根据报道的侧重点出现在新闻标题、导语或正文中,分别承载报道内容的中心、核心和外围成分。此外,报道还受制于报道者的素养和能力。报道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了解到的信息和相关的态度、立场、观点进行判断和取舍,形成自己的风格。
可见,新闻报道中的转述是根据新闻语类以及新闻报道者的个体化语言使用进行的信息再加工。其实不止在新闻报道中,其他语类中的转述也需要满足语类以及转述者的个体化语言使用的要求,通过对初始语境中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再加工,实现与当前话语接收者进行对话的目的。这个过程涉及语境的变化,是“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的过程。再语境化是以语境化为基础的。“语境负责解释某一特定情况下的话语,语境化包括交际参与者所做的任何与语境有关的、维持、更正或取消语境某一方面的活动”(Auer1992:4)。就转述来说,转述源产出符合语境的表意文本或产品,完成了语境化的过程。转述者在转述语境化后的文本或产品时,根据当前语境的要求以及自身表达意图对文本或产品进行再次加工,使其适配当前的语境。这种适配语境的活动是一种再语境化的过程。因此,转述是一种再语境化。在语义传递上,转述者通过“转述源+言说动词+转述内容”这样的表达式使自身介入到与当前话语接收者就转述内容的互动中,在向话语接收者提供转述内容的同时,表明自身对转述内容是否承担话语责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话语责任。这也是再语境化的表现。
面对新冠病毒这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需要对疫情有关问题进行实时播报和追踪,转述权威专家的观点能够增加报道的信度、效度和说服力,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舆论导向。各新闻报道从专家或权威人士的发言或讲话中摘取一些读者感兴趣的片段,根据报道目的以及报道者的个人语言,将其安置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导语或正文中,形成前后自洽的新闻报道语篇,完成所摘片段中观点的再语境化。在这种报道中,使用转述策略多为背书或承认。当用背书进行转述时,新闻媒体对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表示认可,在承担话语责任的同时引导读者对这种观点的认可,收缩就此观点进行对话的空间;当用承认进行转述时,新闻媒体只是向读者说明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但其本身对此观点并不负有责任,主要用来扩展与读者之间就此观点进行对话的空间,引发读者对所提及观点的探讨。新闻媒体通过转述向读者表明就某个观点进行对话的空间,这也是适应新闻报道语类的一种表现,更加体现了转述的再语境化过程。
可见,转述涉及对转述内容从初始语境中的摘取和再现,使转述内容满足当前语境的要求,借助转述的对话性来更好地完成与话语接收者之间的互动。这种适配当前语境的再加工是一种再语境化。由于在再语境化过程中,转述者对转述内容进行了适配当前语境的再加工,意义的再现和理解过程可能存在偏差。一方面,转述者为达到当前语类的要求,对初始语境中的内容摘取可能会断章取义或曲解原意,利用转述的对话性误导话语接收者。另外,转述者再现转述内容时也会渗透其个人态度和立场,这种渗透是有指向性的、煽情的,有时也会误导读者;另一方面,当前语境中的话语接收者对转述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对转述内容的相关背景了解得多,有的知之甚少。由于转述具有对话性,通过再语境化而来的转述内容可能会引发当前语境中的话语接收者对转述内容的误解、费解和猜疑,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转述的对话性影响相关的再语境化,包括意义的再现和理解,可能引发交际风险。
4. 转述是一种“语法隐喻”:意义潜势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里的一个术语,有别于传统的修辞格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语法隐喻,顾名思义,是语法范畴的转变。理论上讲,一种语法形式对应一种意义,就是词语或句子的字面意义,这叫“一致式”(congruence)。如果一种语法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法形式,原有的语法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就会发生变化,意义不再是原来的字面意义,这种形式叫“非一致式”(incongruence)。比如,一个词本来是动词或形容词,使用的时候当名词用,表达的意义从表现动作或性质变为呈现事件或实体。又如,一个小句的语气本来是陈述语气,使用的时候用了疑问语气或祈使语气,原来表达的意思是陈述一件事儿,但使用时变成了提问或命令。再如,一个小句本来是独立的,但在使用时充当了另一个小句的功能成分,小句中不重要的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流失了(参见王振华、王冬燕2020)。
转述将一个语篇中的表意单位进行提取后,通过另外一种形式体现出来并用到另外一个语篇中,使原本的意义和体现形式发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类比为语法隐喻,是语篇层面的语法隐喻。对于这种“语法隐喻”,转述前原语篇中的表意单位是“一致式”。转述者根据当前语类的要求和个体化语言使用,将该表意单位进行再加工,通过转述的形式将意义表达出来。这种转述就是“非一致式”。此时,意义已适配当前语境,不再是原语篇中传递的意义。
语法隐喻具有“技术性”和“说理性”(Halliday&Martin1993;Halliday1998;Martin2008)。同时,语法隐喻可以使概念知识专业化,如创建专业术语和将术语分类;使语篇内容的组织合理化,如帮助实现语篇的谋篇布局;也可以结盟或疏离读者,如结盟同一领域的读者但疏离其他领域读者或普通读者(王振华、石春煦2016)。语法隐喻的这些功能对呈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可以提升研究的学术品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阅读者可以基于其已有的专业知识,从知识库里提取语法隐喻隐去的那些信息。但对于非相关专业的阅读者而言,语法隐喻的晦涩往往会增加他们的理解成本,或导致他们不明就里而被误导。
转述作为一种“语法隐喻”,也会引发这种交际风险。转述最大的特点是总结或概括,将具体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以符合当前语境的要求。另外,转述者可以在转述的内容里植入其想植入的态度和立场,以期与话语接收者进行对话并形成价值联盟。对话语接收者来说,这样的转述充满了意义潜势。部分具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话语接收者可以借助已有知识来理解“非一致式”所传递的信息;其他话语接收者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问题,对转述内容表示费解或怀疑。因此,这种由转述带来的意义潜势可能造成话语接收者理解上的莫衷一是,阻碍交际的顺利、有效进行。
5.结语
转述是介入互动的一种方式,具有对话性。这种对话性会影响转述中意义的再现和理解。一方面,转述是一种再语境化,转述过程中针对语境变化对转述内容做出的总结、概括、提取等活动影响意义的再现和理解,从而带来交际风险。另一方面,转述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意义,类似语法隐喻,不仅在表达形式上与原语篇中的表意单位不同,同时也具有意义潜势,可能造成话语接收者的不同理解,引发交际风险。可见,虽然转述的对话性帮助转述者加入与当前话语接收者之间的互动,但是也具有潜在风险,这会导致不同交际问题的产生。
人的记忆有时候是靠不住的。人对过往的记忆有印象的成分,印象深的记忆接近事实,印象浅的记忆远离事实。从情态(modality)的角度来看,转述的内容可能有这些情况:接近、远离原话语内容或话语中表达的观点,或者夹杂着转述者的声音。无论哪种情况,没有一种是纯粹的原话语内容或话语中表达的观点。
转自公众号:语言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