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续来了!沙特伊朗又一次选择北京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

深海游 深海区 2023-10-12

此次会晤是自2016年沙伊两国断交以来,两国外长七年多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

近日,北京迎来了大国外交的繁忙时刻。在陆续抵达的贵客中,除了欧洲政要,还有中东朋友。

6日,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与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北京举行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而距离沙伊两国3月10日的“北京和解”,才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

此次会晤是自2016年沙伊两国断交以来,两国外长七年多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金良祥看来,短期内再一次选择在北京举行如此重要的高层会晤,体现了沙伊两国对中国的信任以及对中国外交智慧的认可。

中国斡旋下,沙特伊朗外长北京首次会晤。图源:央视新闻

沙伊再一次选择了北京

沙特伊朗“北京和解”迎来了后续。6日,沙伊外长在北京举行会晤,以推进两国3月10日在北京达成的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双边协议。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沙伊两国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

当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沙伊双方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对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促成沙伊复交方面展现了大国担当。而对于此次外长会又一次选在北京,中东媒体表示,这是“北京在促成沙伊两国达成协议、促进两国沟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延伸”。

金良祥指出,再度选择北京,首先表明沙特和伊朗两国对中国的信任。中国从不干涉他国内政,与沙伊两国同时保持着友好关系;其次,中国智慧也在斡旋、促进沙伊沟通、解决两国的分歧和冲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得到了两国的共同认可。

金良祥认为,对于刚刚缓和外交关系的沙伊两国而言,有诸多方面需要推进和磋商:

其一,3月10日沙伊“北京和解”后,双方达成双边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眼下,使馆重开、互派大使等事宜需要进一步落实;

其二,沙伊之间还存在“深度和解”的问题。在“北京和解”前,沙伊两国在也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沙伊关系虽然得到缓和,但一些现实问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以使得缓和局面得以持续;

其三,前不久,伊朗总统莱希接受了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邀请,将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而伊朗方面也计划邀请沙特领导人进行国事访问,双方领导人的互访时间、访问议题以及相关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安排和磋商;

其四,沙特官员日前也透露,随着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沙特不久可能在伊朗进行投资,因此,两国之间经贸合作也是双方需要沟通的重要议题之一。

金良祥表示,在沙伊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中包括恢复两国之间的航班、为公民发放签证提供便利、开始安排重新开放两国驻吉达和马什哈德的大使馆和领事馆、恢复官员和私营部门代表团的访问等。

中国深得中东国家信任

从冲突走向和解,沙特和伊朗的这场双向奔赴,不仅让两国获益,也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气

“沙伊两国关系缓和的影响远超预期,在中东地区引起了带动效应。除了沙伊两国领导人可能的互访,中东地区还出现了‘和解潮’,如伊朗方面还致力于改善与阿联酋、巴林之间的关系;阿联酋、沙特等国与叙利亚的关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埃及与土耳其也明确释放出将要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声音……”金良祥说,“这一切,或会给中东地区带来议程和话语的变化。在未来,中东地区冲突和对抗的议程可望下降,和平和发展的话语可望上升。

沙特等国削减石油产量,被指“无视美国的担忧”。图源:NPR

有媒体指出,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是新多极现实的开始。沙特等主要产油国4月2日宣布“自愿”削减石油产量的行为,也被《华尔街日报》直指“无视美国的担忧”。

对此,金良祥认为,沙特等国削减石油产量,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沙特等中东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已明显增强。

“眼下,中东地区在力量结构方面已呈现出多元化局势。过去,中东国家往往需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但奉行战略收缩政策的美国没有感受到中东地区近年来对和平与发展的诉求。”金良祥说,“中国深切理解中东地区国家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希望,顺应了相关国家的诉求,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因此深得中东地区国家的信任。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王若弦
编辑 深海贝


往期精彩推荐


长按二维码关注深海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