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海评|复杂气候治理格局之下,如何推动全球合作?

周逸江 深海区 2023-10-11

在气候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气候资金缺口和经济转型压力。

近期,极端天气给多地民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相关风险正在以多种方式在全球蔓延,深化全球合作以应对气候危机已然刻不容缓。

应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评估报告,当前全球平均气温相较于工业化前水平上升约1.1℃。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灾害,不仅直接影响着粮食供应、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活动,还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加剧人类社会的脆弱性。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极端气候是导致全球饥饿人数自2019年以来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发达国家往往具备完备的预警系统和应急体系,而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往往因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不足,遭受着气候变化导致的破坏性影响。在气候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气候资金缺口和经济转型压力。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团结合作,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气候治理格局的复杂性

由于谈判格局与治理机制的复杂性,全球气候合作的推进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COP)的预备会议,于2023年6月15日落下帷幕的联合国波恩气候会议凸显了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复杂性。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帝企鹅的生存环境。图源:CNN

一方面,国际气候谈判中各方分歧突出,谈判进程迟缓,实质进展有限。此次会议延续了2022年底COP27的气氛,会上谈判各方分歧明显,直到会议结束前一天,才就谈判议程达成共识。因此,缔约方未能就沙姆沙伊赫减缓和实施工作方案开展实质性的讨论。在共区原则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歧仍然十分突出。因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其资金和技术援助承诺,各方之间的不信任问题给谈判蒙上了阴影。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也在化石燃料削减、圣地亚哥网络秘书处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参与气候谈判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影响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促成了跨领域、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治理图景。面对气候变化与各类问题的复杂联系,专注于发展、健康、能源等不同问题领域的国际组织正在广泛参与气候议题。然而,许多国家对于一些国际组织在气候议题上的参与也存在疑虑。比如,在波恩气候会议上,关于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问题,发达国家倾向于采取多边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融资形式,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在《公约》框架下设立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基金机制。此外,复杂的气候治理体系也因机制间的竞争与冲突,存在治理效率低下的风险。因此,提升治理安排的系统性,促进机制间协同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推进全球气候合作的潜在方向

气候治理的进展依赖全球气候合作。接下来,2023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由联合国秘书长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和2023年底的COP28将是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契机。

首先,广泛开展国家和非国家层面的对话以弥合分歧,是实现气候合作的基础。可以通过与不同国情的国家开展对话和磋商,促进对各自立场的理解,提升对合作的认同,发掘合作的潜在领域。202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此外,气候变化也是2023年7月美国财长耶伦和美国总统气候变化特使克里访华时讨论的主要议题。

人们呼吁全球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图源:新华网

其次,可以在国际组织相关平台上分享国内低碳发展转型经验,展示在气候合作的实践成果,积极推进优势领域的气候合作。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三大技术密集型绿色产品出口增长66.9%。

最后,可以积极参与新机制的创设和提升已有机制协调性的变革工作。预计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的设立将成为COP28上的关键议题。此外,促进《公约》进程、联合国实体和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对于提升全球气候合作的有效性十分必要。中国可以通过参与相关的机制创设,支持气候合作的制度建设,发挥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周逸江(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编辑 深海獭


往期精彩推荐



长按二维码关注深海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