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个陪娃到地老天荒的假期里,我给你高质量陪伴的4点简单建议

刘超雄 超雄和她的混血娃 2020-08-25


因为我们正经历着史上最长的寒假,而且还是不得不宅在家里的寒假,每天从睁眼到闭眼,足足十几个小时和娃密集相处,我想不少人都有一种陪娃到地老天荒的感觉吧。

我知道你们这会儿天天蹲家里,可能该做的,能做的事情都已经折腾个遍了,这大人不能上班,小孩不能上学,整天大眼瞪小眼,相互斗智斗勇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吧?


嘿嘿,在姐弟俩上幼儿园之前,我过的天天都是这种日子,你们也知道,海外的生活环境地广人稀,大家也很尊重别人的个人空间,想找人一起遛个娃都得提前几天预约,可不是一下楼就有一群娃在疯,旁边还有一群阿姨奶奶在跳广场舞的。


而且那时候我也没有写公号,连这个排解的途径都没有,所以,对于你们这种跟娃一起宅家里,连点个外卖都没门儿的苦逼心情我是特别能共情的。

我从姐姐9个月开始就辞职在家了,这几年陪伴孩子的时光里,我当然有真心快乐和享受的时候,也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的时候,还有很多巴巴的等着盼天黑的时候。


因为什么样的“陪娃一天”我都经历过,所以深知,亲子联结真正建立和疯长的时刻总是属于那些彼此真正亲近,投入的时刻。


今天来聊聊高质量的陪伴吧。陪伴的质量胜过数量,这话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但是好像很少有人1234的摆出来,到底什么样的陪伴称得上是高质量?今天我来填填这个坑。



这张照片里姐姐Mia2岁,弟弟Ian还只有3,4个月大,我记得当时我正带着俩人一起唱儿歌,做简单的律动,那会儿弟弟刚出生不久,我妈妈也还在这边,是她随手帮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哪怕4年后再看,还是觉得美好动容,照片里的每个人看上去都有一种自然流露的喜悦和幸福,尤其是姐弟俩的对视,好温暖。


之所以翻出了这张老照片,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很认同的,关于高质量亲子陪伴的几个点在这张照片里都完美的体现了。


这还是姐弟俩小的时候我从他们的早教老师那儿学的几个tips,这几年一直放在心里,默默的实践着。


即使各人对“高质量”的定义和感受不尽相同,但是下面这几点是我们每天睡觉前都可以在心里想一想,比对一下的。


 Presence(人在心在)

_


Presence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出席,存在,到场”的意思。对于亲子陪伴中的“presence”,我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人在那里”,最要紧的是“心在那里”,所以我把它翻译成了“人在心在,全情的投入”。


爸爸上班在市中心,离家比较远,正常情况下开车得40分钟,如果赶上高峰期或者天气不好,那就是1个小时开外了。


我有时开车带两小只去市里找爸爸一起吃个饭,总觉得太远了,还常常堵车,所以也问过爸爸要不要考虑换一个离家近点的办公室,他说他也想过,但是上下班的路上需要开一会儿车也有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放空,帮助自己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


有时候工作的事情还没处理完,或者遇到了糟心事,很容易把这样的情绪带到家里来,带到与伴侣和孩子的相处中来,所以有这样一块调整和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其实挺好的。


他说,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会让自己慢慢的winding down,从工作的大小事情中抽离出来,这样等我回到家打开家门的那一刻,我已经准备好了拥抱朝我飞奔过来的两个小家伙。


他自己把这个过程叫做“shifting gears(换档)”。


事实上,大多数日子爸爸确实能在回到家以后快速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先和俩人一起看看学校当天发来的照片,各自说说自己的一天,然后疯玩打闹一会儿,接着就要进入睡前程序了。


爸爸每天陪姐弟俩的时间主要是下班回来到睡觉前的这一两个小时,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他能做到放下其他的干扰,好好的享受当下这点天伦之乐,所以孩子们也会天天盼着爸爸回家跟他们玩。


工作时专注,陪伴时用心 ,都不要拖泥带水。


就像开头那张照片里的状态,如果不是我妈后来告诉我,我甚至根本不知道当时坐在对面的她给我拍下了这样一幕,那一刻,我是完全的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里。


 Touch(身体的接触)

_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少不了这一点:和孩子的身体接触,拥抱,爱抚,打打闹闹,挠痒痒,都算。


在美国的产房里,孩子一出生,医生和护士就会让你和宝宝马上有“skin-to-skin time”,就是让宝宝躺在你的胸口,你轻轻的搂着宝宝,让宝宝的肌肤直接贴着你的肌肤。


当时我的医生告诉我新生儿和妈妈的skin-to-skin time对宝宝有特别多的好处,比如让宝宝的体温,心跳,呼吸,血压都更正常平稳,让宝宝更加平和开心,更少哭泣,还能让宝宝充分的接触到妈妈身上的有益菌,以及让母乳喂养变得更容易等等。


当宝宝从妈妈温暖,安全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是一个巨大又突然的环境变化,所以我的理解是,新生儿和妈妈的skin-to-skin time能帮助她更快更好的适应这个崭新的世界。


我也认为孩子不仅仅是在新生儿的时候特别需要这样的亲密接触,在整个婴幼儿时期,我们都要给孩子很多积极健康的身体接触,当然后面不需要skin-to-skin,最常见的就是拥抱。


一个大大的拥抱可以给孩子的,真的多到超出你的想象,它是很好的触觉刺激,可以帮助大脑发育;


它会让人的体内产生更多的,一种科学家称为“爱的荷尔蒙”的东西,这种荷尔蒙对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系统,帮助孩子平复和管理情绪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然,它传递给孩子的永远都是满满的爱与安全感。


我以前带孩子们回中国时,俩人总喜欢去坐街边的摇摇车,我记得摇摇车里有一首口水歌唱的是“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歌是俗气了点,话还是有道理的,爱不光要口头表达,还要身体力行。


Eye Contact(眼神的交流)

_


除了身体接触,眼神的交流也不能少。这也是文章开头的照片里最让人动容的东西了吧?


两个人面对面时如果没有眼神的接触是种什么情况?对你没兴趣,不想搭理你,不耐烦,没说实话...... 总有一样要躺枪吧?


跟孩子交流时,要看着他的眼睛,眼神对上了,联结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


当你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时,你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更好的“听”,我在看着你呢,你有在听吗?


当你看着孩子的眼睛“听”时,孩子才能确定她得到了你的时间,你的关注,你的重视,这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Eye contact也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一项基本社交技能,我们在诉说和倾听时,如果眼睛没有看着对方,这是不礼貌的。


差不多当孩子学习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同时教给她们eye contact的重要性。


平常跟孩子说话时,可以经常这样提醒:宝贝,我在跟你说话,你可以看着我吗?当孩子头也不抬的向你提出请求时,不妨让孩子看着你再礼貌的问一遍。


A Playful Situation(好玩有趣的情景)

_


最后一点是“一起做点好玩儿的,有趣的事情”,因为上面讲到的“人在心在”,“身体的接触”,“眼神的交流”最终也还是要落到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上来。


和孩子一起笑,这是最容易拉近彼此间距离的,这对你和孩子都是一种释放,治愈和充电。


什么样的事情算得上是有趣的?这并没有什么高深艰难的,也没有什么正确答案,比如照片里我们在唱歌念童谣,做音乐律动游戏,这对我们来说是有趣的。


我能想到的,骑马,开飞机,玩球,捉迷藏,读有趣的故事,搭一个大城堡然后推倒,这些都很有趣,而且没有人不会玩。


可能你一天中有大把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可能你只有一两个小时,这一点你没有太多的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陪伴的时间如何度过。


我的经验是,半个小时的高效亲密陪伴就足够给孩子充满电,比如我陪姐弟俩搭积木,玩过家家,玩汽车,一般都不会超过半小时,这之后他们就甩开我自个儿去玩了。


不论是半个小时还是半天,如果陪伴的过程中能够勾上这4点,那么,它就是高质量了。


1)Presence - 人在心在,全情投入 

2)Touch - 身体的接触  

3)Eye Contact - 眼神的交流 

4)A Playful Situation - 好玩有趣的事情


这次的疫情让大家意外的多出很多时间和孩子相处,也许经过这段日子你也发现了,我们讲多陪伴孩子,并不是说要时时刻刻和孩子黏在一起,因为一旦密集相处起来,大人就容易累,身体和心灵上一累,陪伴质量往往就呈指数下降。


相反,如果陪娃的时候做到了我从资深早教老师那儿学来的这几点,每天有1,2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就够够的了。


By 超雄 2020.2 于 克利夫兰



近 期 推 文



宅家里最好的亲子活动是这个,启蒙全脑,建立联结,零道具


不知还得宅多久,这是我和孩子压箱底的几款App,学习娱乐两不误


超雄精选亲子游戏,每天不重样,假期大眼瞪小眼?没可能的



后台「回复」“加群”

加“0-6岁中美育儿交流群”


点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