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高考将至,考生们的心又揪了起来。
不同的高考成绩,或许将意味着不同的人生。我们接受着这样残酷的设定,却没有想到,有时候同样的高考成绩,也会通往截然不同的未来。
前阵子,忙于离婚案的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就抽空表达了对高考大省的关切,“在北京考上985那分数,到河南只能上大专”。
这话虽然夸张,却也说到了不少高考大省孩子们的心坎里。
高考不公平的忿懑由来已久,很重要的矛盾点就是地域间的不公平。北京大学被戏称为北京人大学,复旦大学或又叫上海复旦大学,说的就是集中优势资源的大学,在名额分配的倾斜下,成为了本地人的大学。
今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提出: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
政策的出台自然振奋人心,也是对部属高校去地方化趋势的一种切实努力。
外省学子:真的不想为清北挤破头。
但这样的号召并不是第一次见了。早在2008年,就有过近乎完全一致的“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的明确提议。然而这12年来,这个目标显然没有完成。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还触发了各种由此而来的乱象。高考移民、省市间调配招生名额导致的冲突事件,频频发生。
确实,在“高校合并”、“省部共建”等背景下,高校地方化的问题成因复杂,非一日可解。
但事关高考,就必然事关重大,想让高考公平更进一步,就不能让大学一直成为“当地人的大学”。
高考面前无小事。/图虫创意
高考可能已经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试,然而它还是太不公平了。2016年,腾讯新闻做过一次调查问卷,4.3万人回答了“你认为所在地区的高考公平吗”的问题。结果有75.4%的受访者认为高考“很不公平(57.4%)”和“不太公平(18.0%)”。长期竞争国内Top3的浙江大学就显得对本省学子尤为照拂。2018年,浙大的招生计划为6410人,其中省内的计划招生人数达到了3100,占约48%。这并不是孤例,上海财经大学在沪的招生比例一度高达39%(2008),复旦大学本地生比例曾达41.9%(2008),武汉大学在鄂招生比达44.3%(2007),中山大学在广招生比达46%(2015)。2019年QS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学校,本地生源比例都不低。/QS世界大学排名这些本应向全国招生的部属高校是怎么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院校”的呢?简单来说,我国的高考并不完全是按考分的高低进行录取的,你能进入哪所高校不直接取决于你的考分,而是取决于你在所在省市的排名。这种按省分配高考招生名额的方式,专业话术叫“分省定额”。1949年之前,全国高等教育的考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招生人数和入学要求全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规模和要求决定。我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自1952年起正式建立。除个别院校外,全国高等学校须全部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到了1959年,为了能更好地协调不同地区间的招生平衡,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部属院校在各省市的招生人数和调剂方式由学校、教育部和所在省市协商确定。分省定额的招生方式就此逐渐形成。1977年恢复高考后,也继续沿用了下来。对于高校来说,当国家为之确定了招生规模后,学校可自行编制不同专业的招生人数,以及在各个省市的招生名额。目前,我国的公办大学分成两类,包括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地方院校传统上指隶属于省市,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的高校,因此主要面向所属地招生。此次教育部文件中提及的部属院校,则是指隶属教育部、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它们理所当然,应向全国招生。实际上,即使是部属高校,在省部共建之后,也会得到地方政府大量在资金、土地等资源上的支持。这些支持都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要求高校增加在当地的招生名额。例如山东大学根据985工程的共建协议,在8年间获得省政府10亿元的投入。作为回应,山东省发改委和教育厅对山东大学提出了在本地招生比例超过60%的要求。拿了地方的钱用在培养本地人才上,倒也没有说不过去的地方。如今的浙江大学,是1998年时与原来的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校合并而成的。这里的后三所学校都是浙江省属的大学。浙大在合并之后,也自然囊括了这三所大学在本地的招生计划。那些本地的医学生名额,本来就是属于浙江医科大学的。面对地区间的高考差异,不少人秉持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心态。只是,他们动用的手段并不是在对抗高考资源的不平等,而是助长了新的不公。2019年,深圳富源学校与河北衡水中学的“联姻”触怒了不少人。这两所学校产生了这样的合作关系:衡水中学承诺在学生高二的时候免费办深圳当地户口,学生继续在衡水上学,只需要在考试的时候去深圳。那些成绩中上,徘徊在河北清北录取线边缘的学生就会被选中,去广东冲刺清北。富源学校也会把招录的广东孩子送到衡水去念书,再回深圳高考。从前成绩平平的富源学校因为高考移民的到来“碾压”其他学校。/澎湃新闻
这样的模式甚至还在拓展。到2016年,衡水中学的分校已经陆续开了11所,不仅在云南、四川有分校,甚至还开到了马来西亚。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核查,2017年和2018年,持外省号码居民身份证报名参加该省普通高考的人数达到14032人和15669人。富源事件在家长间引起了巨大的担忧,尤其是从教育资源发达的高分地区向青海、内蒙等省市的移民,对目的生源地考生利益的侵害,不亚于“偷取他人的人生”。然而,在高考移民新闻的评论中,得到最多认同的还是对地区间教育资源不平等的兴叹。“山东考生难,但还有山大和中国海洋;河南考生难,还有郑州大学;江苏考生难,还有南京大学。河北移民不是现在才有的,作为高考大省却没有一所985,唯一的211还在天津……”没人能反驳这些事实,但“高考移民”同样不是积极的选择。不论是侵占沿海地区的高考名额,还是窃取边远省份的高考身份,都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构建新的矛盾。2016年,国家出台了从12个省份中抽调16万招生名额用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计划。2017年,教育部规定直属高校要将不少于招生规模2%的名额,留给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这本是一种期待调和区域差异的尝试,但一方面的利益增加自然就导致了一方面的利益受损。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抽调的招生名额大多来自录取率本就不高的湖北和江苏。2016年,从这两省调出的生源总数分别高达4万个和3.8万个。说是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怨恨也并非夸张。再看到原本一本率就超过20%的北京、上海、天津并没有交出抽调名额,就更令人无法接受了。不少学校都出台了针对农村以及边远地区的招生计划。/复旦大学
招生名额的争夺本就是一场零和博弈,目前中国招生计划的调拨机制有其历史成因和合理性,但突出的矛盾也让人再难忽视。高考的结果是各种变量的集合,在这个人生唯一一次有可能公平的竞争中,不断提出质疑,不断寻求优化,本身就是“高考”这项国民运动的一部分。针对高考的地域性特征,有人提出,对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大的省份,以均分的方式计划招生名额是否不够科学?或者,人口基数相近,但是考生数量不一的省份,怎样分配才能令大家信服呢?最常见的一种提议是:全国应该统一试卷,不区分省市,择优录取。这种说法看似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考公平,却忽略了一些前置性的差异。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本就不一样。大家都听过这个段子,说4岁的孩子1500的英语词汇量在美国是绝对够了,但在海淀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京沪堪比四六级的英语卷,江浙地区的每年数一数二难度的数学题,成为全国统一标准,自然也是对其他区域的不公平。在北京,不少学龄前孩子每个月都要花几千学英语。/图虫创意
所以在此基础上又有人提出,如果各地在统一试卷和评分标准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录取分数线,是否能代表公平?这种建议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做从表面上就产生了显然的不公。李国庆说的“同样的考分为什么他能上北大我只能上大专“或许还存在考题上的难易,而如果不同省市使用同样的试卷,却用不同的分数线,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到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目前全国部分省市保留自主命题权,其实也是对高考命题、录取公平问题的回避,没有了统一的标准,也就没有了比较的基础。如此一来,任何弥合地区间差异的努力再难被衡量。不论是地方财政投入造成的倾斜,或是降低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结果怎样,都难以被评说。我们发现,在“分省定额”的标准下,招生名额的确定是教育部、高校属地政府、以及高校自身三方博弈的结果。可是在这个利益均衡的过程中,与高考最直接关联的考生,却一直游走在被考量的范围之外。“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不是一个新鲜的说法了,但如果这一次能更扎实地落实,或许依然能成为对高考公平痼疾的一次推动。[1] 《张千帆:本地人与外地人因异地高考发生矛盾意料之中》京华时报2012-11-19[2] 《今年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公布 12省份调出16万》人民网2016-05-05[3] 《深圳“高考移民”调查:衡水中学与多地有代培合作或合作办学》中国青年报2019-05-15[4] 《都说不公平,高校招生名额到底是怎么分配的?》壹读2018-06-20[5] 《中国人高考态度调查报告》腾讯新闻2016-06-02[6] 《部属高校“地方化”严重 当地生源比例超70%》高考网2019-05-05[7] 博弈高校生源调控》财经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