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成绩被正态分布支配,比内卷还可怕

小新同学 有间大学 2021-04-14

每逢考试周,大学图书馆便呈现一道风景线,座位上、书架前、楼梯角都可见埋头学习的身影。

不少学子寄望考前几天的“突击”,能让分数“逆天改命”。

然而,影响成绩的,或许不仅是个人努力程度,还有一条抽象的概率学曲线——正态分布曲线。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中南大学的吴嘉老师在社交账号上怒怼学校教务办,称学校要求其“将学生分数降低以符合‘正态分布’”。

“把50个学生从90分改成80分?理由是啥?”网传朋友圈截图中,吴嘉老师质疑校务办的做法。图/知乎

中南大学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应,“学院教务员和任课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只是在沟通上有误会。现在双方通过沟通,误解已经解除。”

吴嘉老师该门课程参考人数是153人,期末最终成绩90至100分占比70%以上,几乎没有低分。

根据校方说法,校务办正是“提醒教师复查,确保成绩可信”,而吴嘉老师误以为其要求自己修改分数。

最终,这场风波被定义为一次误会。但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紧箍咒,却切实地笼罩于一些高校师生之上。


“你很优秀,但只能拿79分”

让吴嘉老师闻之色变的正态分布,到底是啥?

正态分布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即学生的成绩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分布趋势,大部分学生获得中等成绩,其余成绩以中等成绩为中轴,向两侧逐次降低。

吴嘉老师的课程获高分人数过多,正是教务办认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理由。

知网的一篇论文中,学者以某高校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成绩统计分析为例,制作的正态分布曲线图。图/《对考试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理性思考》作者李晴、李门楼

早在 1963 年,美国人卡罗尔提出,对同一学生群体,在相同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下,客观真实的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时至今日,正态分布被视为评判教学质量、试卷难度的参考准则。

据浙大校园媒体“浙大传媒星空”报道,浙江大学于2011年开始在通识课程范围内试行学生成绩正态分布,规定90分及以上不大于20%,80分及以下不少于30%。

在实际登分过程中,人数超过比例会导致无法录入分数。

浙大校内论坛一则早期发布的帖子中,有学生表示,自己一门课程得分79,发邮件询问老师给分过程,老师称“达不到正态分布的比例,因此需要将附近的分数拉到79”。

也就是说,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有一股神秘的统计学力量,在无形中“支配”着你的分数。

不止一所高校企图控制优秀率及低分率,使开设课程的分数能够拟合成一条服从规则的正态曲线。

北京大学最新规定,在本科生各门课程最后确定的总成绩中,优秀(85分以上)率一般不应超过 30%,不及格(60 分以下)率一般不超过 10%。

优秀率超过40%或不及格率超过 15%的课程成绩,须经审核、备案后方可登录。

《北京大学本科生成绩评定和记载办法》第七条指出,教师应按照评分标准科学、公正地评阅试卷。

“每当考试结束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分数是84分,就明白自己肯定是被正态了。”某乎一位北大学子调侃,每次原始成绩出来后,老师和助教就忙着“调分”。

因为要同时控制高分及低分人数,所以高分被调低时,还有一些低分会被调高。处于挂科边缘的“学渣”,有可能在机缘巧合下挤进合格线。

“我在北大物院能不挂科,还真多亏了这个万人唾弃的正态分布。” 图/知乎

类似地,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教师防止评分标准过严或过宽,指出“一个教学班的课程考核成绩一般情况下应呈正态分布”,其中,“A”或者90分以上者一般不超过20%。

官网相关文件显示,因特殊情况确需突破优秀比例限制的,任课教师应填写《成绩优秀率超标申请表》,获批后方可最终提交成绩。


此外,吉林大学每门课程成绩优秀(90分以上,对应等级为A+和A)率原则上不高于30%;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率(85分及以上)应不超过35%。

各所高校对优秀率、优秀成绩的判定与要求不尽相同,目标却一致地朝向符合正态分布。

中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接受封面新闻采访表示,成绩正态分布“全国各高校,其实都有相关规定”。

而游走在正态曲线上的许多学子,或许直到毕业还对着成绩单苦思冥想,为什么考了那么多84、89分呢?


高分易过,
哪里有这么好的课

在可自由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里,假设有一门课,授课内容与个人兴趣吻合,搭配一位给分低的老师;而另一门课丝毫不能引发你的热爱,却有一位给分高的老师,你会如何抉择?

在正态分布规律约束之下,每个分数区间的人数必须控制在一定比例,给分宽松或严厉的老师,最终打出的整体成绩都基本贴合正态曲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选修哪门课,只要你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即能获得不错的分数。

但如果正态分布不复存在,假设同一门课程同时有两位授课老师,其中一位幽默风趣但给分低,另外一位讲课枯燥但给分高,你意向如何?

在事关保研、出国、奖学金的绩点压力之下,即使面对自己心仪的课程、老师,也很难对功利性因素视若无睹。

正如一到开学选课季,学子们热络地向各路过来人打听情况,给分如何、课程难度往往是最热衷的话题。

上至保研、考研,下至奖学金、毕业,无不与绩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 / 图虫创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

其中,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

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倾向,可能导致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打出普遍高分——毕竟,因选修人数太少,不得不撤销课程的现象,也打击着教师们传道授业的自信心。

同学,你想多了,只有一个人选修的课,会被取消开课。图 / 知乎

遏制分数“通货膨胀”,不让“水课”成为学子们心存侥幸的选择,是高校们施行成绩应受正态分布检验的初衷。

遥远的大洋彼岸,也有人正在应对同样问题。美国学者Kristin F. Butcher、Patrick J. McEwan以及 Akila Weerapana教授,利用卫斯理学院的数据,考察过去四五十年中,美国高校平均绩点大幅度上涨的现象。

卫斯理学院学院为避免绩点“通货膨胀”,在2004年开始规定,每门课程至少须有10个同学绩点不高于3.33。

三位学者认为,绩点虚高主要表现在人文社科领域,而对卫斯理学院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两个领域课程进行比较,发现2004年推行的政策效果立竿见影。

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  图 / 图虫创意

若高分率掣肘于正态分布,则学生处心积虑选修普遍“高分易过”课程的行为,就毫无意义。

一般认为,高质量的试卷有助于行之有效地选拔人才。一份试题能让参考学生的成绩自然而然地呈现正态分布,也表示其达到了区分先进与落后目的。

学校能依据正态分布判断教师的出题质量,作为其能力考核指标,若高分或低分人数过于集中,很可能是试卷过难或过易。

而那些处于正态曲线末端的学生,也不能再奢望浑水摸鱼就能“全员优秀”。


30%的优秀里,
再挑出30%的优秀

本意是依据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来检验教学质量,而当结果演变成主导因素,反向控制成绩必须满足某种规律,就有点“走的太远,忘记为什么出发”。

为抢占僧多粥少的优秀率,学生将同班同学视为竞争对手。

合肥某高校一位辅导员@阿杜的大舌头 深感正态分布不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正态分布制度一出,“学生学习都是自己学自己,因为担心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学习资料”。

退一步来说,一个已经卷到整体拔尖的班级,当中每个人都确实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人均优秀真的不可能吗?

回到中南大学这件事上,对于高分段人数偏多的情况,吴嘉老师表示,该课程的同学大部分都参与过学科竞赛以及校内的实训工作,对项目的需求认知有一定了解,加之学生出勤率较高,学习认真,所以该门课程的成绩较高。

中南大学  图 / 图虫创意

网友@宣1101在相关帖子下称,“中南的很多学生是真的努力。我寝室的几个女生平时就算学的踏踏实实期末也会复习到半夜,就算这样也拿不到好分数,为什么?因为学校规定每个老师给的90分以上的不能超过10%。”


一边是力争上游的学子们付出数倍努力,以求超越同龄人;另一边是勤勤恳恳的教师们,为通过行政考核修改分数。

两者的合力或将事情推向另一个极端——整体成绩货真价实地提升了,但仍有人在“不优秀”行列里加速内卷。

教务办以正态分布防止“水课”现象,可以理解,但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简单粗暴地将行政手段凌驾于教师对学习情况的实际判断? 

在概率学上,正态分布基于大样本数据,而近年来,国内呼吁小班教学的声音不绝而耳。大学的小班教学,被认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2012年3月,在北大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时任校常务副校长王恩哥提出,开展“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

2012-2014年秋季学期,北大共有16个院系开设38 门“小班课教学”课程,其中大班课程开设90 门次,小班讨论课450 门次。

无独有偶,四川大学从2010年开始,就把新生编成25个人左右规模的小班,最少的12个人一个班。截止2016年,已经开设小班课7140门次,达到了全校总课程数的63%。

按照四川大学时任校长谢和平院士的说法,打造一个精英教育的高校,需要“小班”的课堂。

“四川大学一定要逐步增加小班课的比重,逐步推行这项改革,形成小班上课体系,努力使编班在30人以下的课程数达到全校课程总数的60%。”

四川大学校门  图 / 图虫创意

当大学课堂小班化与成绩正态分布并行不悖,会发生什么?

假设一个25人的小班,优秀(90分以上)率不大于20%,那么最多只有5位学子能拿下优秀。同样激烈的撕扯,也会发生在一些人数本就稀少的小众专业。

若对小班教学一刀切地采取正态分布,那些被正态之后还处于上游的学子,确实属于小班精英当中的精英,不过,正态分布也失去了以大样本为前提的先决条件。


参考资料

[1]《中南大学回应“改低学生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分数无误,沟通有误》澎湃新闻

[2]《同学,你被正态了吗?》浙大星空传媒

[3]《聚焦|步履不停的正态》浙大星空传媒

[4]《副教授怼教务办“改低学生分数服从正态分布”要求,中南大学回应》封面新闻

[5]《76.0%受访者表示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中国青年报

[6]  Kristin F. Butcher,Patrick J. McEwan,Akila Weerapana.The Effects of an Anti-Grade Inflation Policy at Wellesley College.



今日互动
成绩必须符合正态分布,
你怎么看?


撰稿 | 纸鹤
编辑 | 秋裤
排版 | 盒子
*未标注出处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