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足疗,打工人最后的精神港湾
圣诞刚过,又临近年底,辛苦劳碌了一整年的打工人总算找到机会好好犒劳自己。
只是,浓烈的节日气氛下,出门吃饭必然大排长龙,各种展览打卡免不了人员拥挤,平时最松弛的Citywalk,也在冬天的寒风中暂居幕后。
热衷于寻找新鲜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最近将舒适体验的新宠——足疗店,捧成了休闲活动的首选。
以前,足疗这种静态的养生活动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但一旦沾上了班味,每一个成熟的打工人都会在某一天正式推开足疗店的大门。
他们不是去不起餐厅和影院,而是这种能一站式享受饮食、酒水、按摩、电影,还有专人陪聊的“集成服务”更有性价比。足疗店,就是打工人当之无愧的快乐老家。
虽然成天嚷嚷着自己存不下钱,但当代社畜对身体享受的预算永远只增不减。无他,工作已经够苦了,怎么都要在下班后好好犒劳自己。
北漂5年的梅言,从开始工作时就爱上了足疗。“这是最直观有效的缓解疲劳的方式,只要脚舒服了,全身都舒服了。”
不同于澡堂、汤泉需要客人完全赤裸相待,足疗店的服务简约而直奔主题。客人只要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即可在高效享受后迅速回到日常生活。
换上舒适、柔软的衣服,在温热的水中泡脚只能算是初级享受,十几种不同功效洗脚水的选择,足够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选择困难,更别提“通络、舒缓、泰式、头疗”等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按摩手法。
没有正骨咔拉咔拉的可怕声响,也不用在背上涂满精油,泡脚的十几分钟里技师就已经做完了全套肩颈按摩。中年人或许觉得时长不够,年轻人却觉得这种边界感刚刚好。
打卡过十几家足疗店,梅言终于在小区附近的店里办了卡。“时间长了,普通的足疗技师都能变成自己的私人理疗师,保健效果立竿见影。”时不时在足疗项目上安排两三千元的预算,是梅言奖励自己的小小方式。
24岁的小糖第一次进入足疗店时,其实并没有抱什么期待。作为本身没有什么足疗需求的南方人,她对足疗店的印象还停留在路边小店面中两三技师坐镇的沐足小作坊。
没想到,如今的足疗店早已没有了“中老年专属”的滤镜,反而牢牢把握住年轻人喜爱的“一站式休闲”风格。
在配齐投屏屏幕和优质音响的包房里,边看电影边洗脚不过是基本操作。谁能想到,洗完脚之后,免费的水果、主食、甜品也一应俱全?
100元出头的按摩套餐,不仅能享受到足疗按摩,还能得到十几种吃食不限量供应的待遇。服务完成后也不用着急离开,在房间里面悠闲睡一觉也不会有人驱赶,阿姨甚至还会贴心地给你盖上被子。
“尝试过一次之后,我和朋友马上开始后悔怎么不早点来。以前嘴硬说自己身体好、不需要足疗按摩,都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快乐!”
在乙方打工人Jason眼里,足疗店能带来的是难能可贵的“甲方体验”。
“和客户沟通一个小时,结论是他要求我做出五彩斑斓的黑,但和足疗店里的大姐聊上一小时,她能把我从头夸到脚,话里话外只为了图我一个好评。”
偶尔遇到喜欢传授人生道理的大哥大姐,Jason也会扮演小辈的角色认真倾听。每天在公司和出租屋两点一线中生活的年轻人,最需要来自完全不同行业和背景的故事冲破信息茧房。
理疗结束了,Jason在甲方那里受的委屈仿佛都得到了治愈。虽然知道大姐大多也是在“逢场作戏”,但每每想起那些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在工作中屡屡受挫的年轻人总会在低谷时期再一次推开足疗店的大门。
在“人均社恐”的时代,足疗店私密、温暖的属性成了最适合i人休闲的秘密基地。你大可以一个人在包房中完全放空地好好享受,也可以和两三好友一起培养感情。毕竟脱下鞋子后的松弛、坦诚,足以促使朋友将平时无法开口的话题娓娓道来。
不可否认,足疗的确是一项私密性很强的一对一休闲活动,能成为足疗搭子的朋友,本身大概就足够亲近。但一群人一起足疗,其实也另有一种趣味。
让职场新人Khakee初次踏入足疗店的契机,是参与部门团建。一想到要和平时点头之交的同事们一起被按摩,Khakee就感到尴尬不已。
但当看到大家都穿着花里胡哨的按摩服,纷纷在技师揉面团的手法底下嗷嗷叫时,Khakee预想中的紧张完全消失了。
在这里,大家都没有了平时在格子间里光鲜亮丽的衣装,人人的肩颈状况都是一样的令人堪忧。“就算是天大的事来了,也得等按摩完了再说。”
任凭白天坐着多高级的总监之位,晚上到了足疗店技师阿姨的手上,领导和同事都会被同等地挂上“有点虚”的标签。这种奇妙的平等感,就是职场关系中最好的润滑剂。
更何况,轮流围观同事被按出的“痛苦面具”,也比足疗本身更有乐趣。
不仅适合团建社交,只要放松下来,足疗店也可以是最好的“谈判场”。公关人梅言就经常带着客户一起到足疗馆。“一开始我们都还有点不好意思闲聊,但技师阿姨对职场话题出乎意料地熟悉。”
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个疲惫社畜的技师,显然听惯了各种光怪陆离的职场新闻,偶尔帮梅言当当“捧哏”也不在话下。和阿姨的一唱一和之间,客户对梅言的称呼都从“老师”变成了“亲爱的”。
自从朋友们知道了小糖的沐足体验,朋友圈中周末相约足疗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以前的朋友聚会包括吃饭、逛街、玩乐,每次起码要准备三个目的地。开始工作之后,吃完饭就已经累了,无处可去便只能四散回家。但约在足疗馆,反而可以毫无顾忌地和朋友躺着消磨一整天时间。”
不仅不用浪费工作后极其稀缺的朋友聚会时间,足疗店还承接了“饭店+影院+酒店+按摩店+陪聊”五位一体的功能。“这样看来,足疗店可能是最适合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小糖说。
Ending:
对独自在异乡漂泊的Khakee来说,足疗店不只是身体放松的场所,更是她的精神港湾。
成为了店里的熟客之后,每次Khakee到店时老板都会主动询问她吃饭了没有,偶尔还会特别为她下一碗面,节气到了也会送上三伏贴,让她注意“冬病夏治”。
“大家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只有足疗店的阿姨在捏我脚的时候还在关心我的心脏健不健康。”在陌生的城市里,总有人记得和你相关的小细节,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在“年轻人累了”成为共识的今天,是足疗店接纳了精神和身体上都“脆皮”的他们。
年轻人的爱好从动感刺激转变为平静养生的背后,是许许多多每天生活两点一线地生活的他们,试图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寻找一个喘息的机会。
无论是短暂的日常逃离,还是将它纳入生活习惯,我们在足疗店中所体验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走出店门后,更好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中而已。
撰稿 牧 羊
编辑 草莓脆
校对 赖晓妮
排版 任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