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父亲决定去“战斗”丨谷雨
“你们都是胆小鬼!我看不起你们!”
那是10月的一个傍晚,李国华像往常一样饭后出门散步。上海正值温度最舒适的时节,路边蜿蜒成排的梧桐树叶子微微发黄,在晚风里轻摇。李国华心情不错,正盘算儿子明天的比赛——15岁的儿子李泽正在奉贤区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网球比赛,下午刚刚赢得了双打半决赛,第二天将要进行双打决赛和单打半决赛,据说单打半决赛的对手是来自深圳的专业选手,李国华有些为儿子担心。
正想着,儿子的电话突然打来,带着明显的哭腔:“爸爸,我要回去了。”李国华心里一惊,连忙问怎么了,儿子说,自己遇到两个流氓一直缠着他,不让他走,还打他。儿子打开视频,指给他看“纠缠”他的人,是两个穿着T恤的成年人,一个白衣服,一个黑衣服。对方发现李泽通视频,凑近到镜头前,李国华赶紧对其中的黑衣服说:“兄弟,有什么事别为难孩子!”话音未落,视频挂断了。再打过去便无人接听。
很快,李国华就接到了警察的电话,警察告诉他,有人报警称在酒店被李泽打伤,人已经被带到派出所,请家人前去陪同录笔录。李国华和妻子王丹赶到派出所时是晚上8点多,只看到儿子沉默而平静地站在门口,发红的右手被左手托着,不敢动弹。对方据说已经前往医院验伤。
事情的经过不复杂:当天下午,刚比赛完的李泽到酒店一楼洗衣服,等待期间看见大堂一名黑衣男子在室内抽烟,于是上前提醒劝阻,黑衣男子起身推搡,两人因此发生肢体冲突,黑衣男子左眼被李泽拳头击中,李泽的右手也因此受伤。
李泽受伤的右手
笔录中,一名民警把李国华单独叫到室外,提出李泽涉嫌“斗殴”,最好的处理办法是调解,否则李泽可能面临拘留。“虽然未成年人是不执行,但是会有前科、有档案。”他说。
但对于“斗殴”的说法,李泽有另外的解释——趁李国华被叫出去的空当儿,王丹和儿子有了私下说话的时间——儿子告诉妈妈,自己并没有主动动手,他上前劝说灭烟后,一身酒气的对方伸手想抓他的衣服,他退回到书架,对方和白衣朋友围过来威胁他说“今天你死定了”,他非常害怕,想尽快逃离,便胡乱抡了一拳,打中了对方。
在那个情绪高度紧张的夜晚,李国华还没有来得及冷静下来斟酌细节。他的心情起初被担心占据,知道“真相”之后,尤其是看到儿子因打人而受伤不轻的右手后,随即被愤怒填满。“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
跟所有为孩子担惊受怕的父母一样,他当时思考的出发点是从结果往前推的。从派出所出来已是凌晨,一坐上车李国华就再也忍不住了,开始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为什么要去招惹一身酒气的社会人?为什么要纠缠不休上去打人家?有考虑过受伤对作为运动员的自己有多大影响吗?”在当下的情绪中,这一连串的问句并不为了得到答案,完全只是出于责备。
很多父母应该都能理解李国华的愤怒,况且那一天本来应当是儿子的人生分水岭。当天上午,李国华刚刚把儿子的护照和资料发给欧洲一所网球学校,他已经跟那边的学校联系好,不出意外,很快儿子就会办理休学,走上职业网球运动员之路。
正在进行网球训练的李泽
李泽7岁开始学习网球,一直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如今在上海一所重点高中念高一。他的资质不错,原本李国华只想让他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可李泽越打越好,多次在全国赛中打败专业选手,获青少年组冠军。一个月前,他刚刚下定决心要从业余转为职业。
他已经15岁了,时间和健康是运动员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但是现在,因为禁烟的举动,两者他可能都要失去了。
李国华期望儿子能从他的批评里明白一个成年人都明白的自保道理,他期待儿子能给出这句结论:“我以后再也不多管闲事了。”
可是李泽偏不。
“我到底做错什么了?我没错!”
“换了你,你难道会不管吗?!”
李泽情绪非常激动,一边用手捶车坐垫,一边几乎是嘶吼着对李国华喊叫。
“我就不会管!他抽烟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干嘛要管?!”李国华也很激动。
“他熏着我了!”
“熏着你你不会自己走开吗?!”
“他做错了,为什么他不走,要我走?!”
李国华觉得跟这孩子怎么也说不通,气得怒火直冒,喊道:“你的前途呢?你这辈子的目标是当个网球冠军,还是想当个禁烟管理员?志愿者?”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他再次问儿子。
“我坐下来跟他一起抽!”儿子生气地怼回去。
去医院看手的一个小时路途中,父子两人争红了脸,谁也没有说服谁,最后李泽委屈难耐,在愤怒中崩溃大哭。“你们都是胆小鬼!我看不起你们!”他绝望地说。
车停在医院门口,李国华感到自己情绪马上要失控,独自下车到远处冷静了10分钟。他站在秋季凌晨微凉的空气里,看着急诊室里人来人往,有人坐着轮椅经过,有人满身是血被推进去,感到愤怒又心慌。
那一晚父子俩再也没有说过话。李泽的右手第一掌骨被确诊骨折,需要做手术复原,医生说,他可能半年内不能参加训练。
李国华观察儿子的右手受伤情况
就要分出个对错
进入青春期后,王丹便很少见儿子哭。他已经长成大小伙了,最新的身高测量数据达到187CM,右臂因常年挥拍强壮有力。在父母眼里,他内敛叛逆,沉默寡言,不喜表达。
可那两个月里,王丹见儿子哭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9月的一个周日,她开车送儿子去学校(他读寄宿学校),车刚开出小区,过了第一个红绿灯,儿子对她说:“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我想走职业。”王丹立马把车停在路边,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们以前也问过儿子这个问题,他一直没有给明确的答复,现在好不容易考上了重点高中,突然又产生走职业的想法,王丹有些意外。
更让她意外的是,儿子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嚎啕大哭起来。“可能情绪太激动,压抑太久了吧。”后来她这样猜想。哭了差不多十分钟,儿子才平静下来,表达了自己想法,他已经想得很周全了,包括思考的过程、学业、以后的人生、自己的目标。看得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再一次就是从派出所出来的夜晚,她在前排开车,还要照看三岁的老二,没有参与父子俩的争辩。他们的家庭是典型的严父慈母模式,李国华毕业于国内顶尖高校,在外企做程序员,时间相对自由,负责儿子的学业和网球方面的教育,以纠错和鞭策的方式为主,王丹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更多,更擅长倾听,她相信孩子自有孩子的判断。
那晚以后,儿子的一句话总是在她脑子里回荡——“我看不起你们。”她心里受了震动,接连几天只要过马路,就会想起有一次她差点闯红灯,儿子在背后拉住她,说不可以这样。保持正义,这是他们从小教他的。
事发第二天,李泽住进医院等待手术。一个星期后,民警打来电话,称对方的诊断结果是轻微伤,提出索要5万元的赔偿费,包括治疗费和误工费。
5万元换一场息事宁人,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最轻松的解决办法。向朋友征询意见时,朋友也劝他们,掏钱算了。不依不饶,死磕到底,换来的无非是这几个结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甚至可能给孩子留下案底,这可不是件小事。再说了,即便视频证实孩子是出于防卫动的手,又能怎么样呢?
李国华比任何人都明白,正当防卫的认定有多难。15年前,李泽刚刚出生,李国华去电脑城打算买一台DV记录孩子成长,因为不接受商家的强买强卖,双方发生争执后,商家拿起椅子砸向李国华头部,送进医院时李国华面部鲜血纵横,泪管断裂。他不记得自己还手了,但对方称自己鼻梁骨骨折,警方认定他们为斗殴,不属于正当防卫。在我这里就没有正当防卫——李国华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警察给他说了这句话。在坚持了一年的投诉后,他才终于通过调解得到了1万5千元的赔偿,但依然没有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在现实面前,家长要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是一种更好的教育?冷静下来后,他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是,至少在一点上,他们跟儿子的想法是一致的:禁烟这一举动的出发点没有错。至于事情经过的细节,不能偏信任何一方的说辞,必须看到监控视频,给儿子一个交代,至少在事实层面。李国华因此向有关部门写了信,事发将近2周后,10月26日,他们在派出所看到了监控视频,一共5个视角。
其中一个视角的视频后来被账号“警民直通车-奉贤”放在网上,从视频里可以看出,李泽上前劝阻后黑衣男子伸出手拉扯,李泽甩开,退回到原本坐着的书架前,男子紧跟,用手推了李泽一把,李泽双手将对方推开,挥出一拳。事后李泽想要回房间,被黑衣男尾随阻挡,期间李泽与白衣男子互扔椅子,没有砸中。
事情经过视频 ©警民直通车-奉贤
在李国华看来,视频至少证实了儿子没有撒谎,他出于正义上前禁烟,在感受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才出手反抗。他感到有些后悔,当天晚上不应该那样严厉,儿子一定很委屈。
看过视频后,李国华拒绝了对方5万的索赔,提出要对方赔偿医药费,对方也表示了拒绝。事情搁浅下来。11月24日,僵持了将近一个月后,李国华和妻子决定求助于舆论。
第二天,他将事件经历和录音整理好,连同两高(高法 高检)和公安部今年9月刚刚发布的关于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一同发布在自己微博上。“我觉得,我儿子属于正当防卫。”他在文末总结道。
这条微博至今有超过6500个转发。有人好意解释,像这种互相推搡、双方都受到伤害的情况,一般是不属于正当防卫的。
我们咨询了两位律师,他们给出了不同意见。一个认为李泽禁烟行为有法可依,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反击,属于正当防卫;另一个认为双方有一段时间持续性冲突,互相有侵害行为,因此不属于。但他们同时提到,我国现行法律下,司法实践普遍采用事后理性人的标准,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极为严苛,很多朴素价值观里的防卫都难以被认定,除非生命受到威胁。
李国华没有请律师,只是自己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看了很多遍。“我儿子是典型的见义勇为反被处罚的,他还是未成年,还发生在中国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我想试试,我的坚持能不能对法律有一点点的推动作用。”他说。
有人在评论里劝他: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给你孩子一个好结果吗?跟对方置气,跟警察置气,为一时痛快,别后悔啊。
他回复:我有啥后悔的,不就是一个拘留,反正我儿子这么爱管闲事的样子,将来能当公务员吗?
又有人提醒他:现在一般谁伤重,谁得到赔偿。道理在谁身上,不重要了。
李国华回复:的确现实就是这样。但我这个人比较犟,就要分个对错,如果警方认定我们殴打,我肯定要复议上诉,如果都败诉了,也算是给我儿子做个社会教育,给大家做个警示,以后千万别多管闲事。
更多的人表示了支持,“希望勇敢的少年能得到公正对待,不要把正义的热血浇凉。”有人这样说。
“你们好酷啊”
11月26日下午2点左右,李泽在体育课上被警察带走。李国华和妻子是在老师打来电话之后才知道情况的。警察的说法是带李泽去派出所例行调查。
在学校被警察带走,他们觉得儿子一定吓坏了,去派出所的路上,特意给儿子买了汉堡。
那天李泽表现得很反常。看到爸妈的到来,他不像上次那样平静,而是朝他们狠狠瞪了一眼。李国华和王丹都注意到了。后来他们单独在一个屋子里时,李泽突然说他很讨厌他们,讨厌他们跟警察争论不休、锱铢必较的样子。“我不想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他说。
他们这才明白,在他们到达之前,警察已经告诉了儿子他们在网络上发布的东西。李国华和王丹对儿子反应的理解不太一样。李国华认为,儿子根本不在意这件事,已经感到不耐烦,只想赶紧结束。而王丹觉得,这件事已经对儿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他现在表现出的不耐烦,是对创伤的一种本能逃避。
在家里,他们从不主动向儿子提及这件事的进展,儿子也从不主动询问。这样一来,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儿子不愿意跟他们谈论此事。“不要再让他回忆起不高兴的事,造成二次伤害。”王丹总是这样说。
26号晚上,新的结果形成了。警方对双方作出如下处罚:“对李某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因情节较轻,给予罚款200元处罚。对岳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罚。”(12月初,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对岳某和涉事酒店作出了行政处罚——岳某因在禁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被罚款200元;酒店因未履行对吸烟者的劝阻义务,被罚款5000元。)
李国华对此感到并不满意。他认为冲突是对方挑起的,儿子出于自我防卫,不应该受到处罚。几天后,他向奉贤区人民政府提出了行政复议,打算死磕到底。
李国华
李国华“较真”的一面似乎被唤醒了。在对这件事进行反思时,他猛然发现,事发当天自己对李泽的教训,他的父亲当年也对他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90年代初,李国华也是一名十几岁的少年,他记得当时总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偷窃的新闻——小偷在长途汽车上明目张胆地行窃,车上的人看见了却不敢出声,全都噤若寒蝉。为什么没人站出来呢?李国华感到十分费解,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和父亲的对话。“我要是碰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上去打他。”坐在电视机前的李国华说。
“千万不要。”父亲立刻反驳他:“你见义勇为受了伤,没有人会管你,到时候后果还得我们帮你承担。”父亲给他列举了那些替人出头自己却倒了大霉的新闻,教育他。李国华回过头来想,当时自己虽然在道理上表示了理解,但在情感上始终无法接受。自己跟儿子的想法如出一辙,为什么如今要苛求儿子呢?
到上海工作后,大学校门外的小偷泛滥,他胆子小,自己不敢上前抓人,但又无法坐视不理,曾经几十次拨打110报警。29岁那年,他唯一一次鼓起勇气自己动手,也是最后一次。他在路上看到有人的钱包被一对带着孩子的男女偷走,两次报警未果后,他决定自己行动。他记得自己很害怕,事先把手机和银行卡塞进胸前的口袋,以保护心脏,然后拦住一辆经过的巡逻警车,自己冲上去揪住小偷,佯称自己是警察,然后把他们带到了巡逻警车跟前。
后来,他和妻子走在路上,再次偶遇了那一对小偷,他的内心突然十分惶恐,赶紧快走几步,与妻子拉开距离,走远后才回过头看小偷,发现对方也在看他。“当时我很害怕他们知道她是我妻子,然后回来报复。”他说,他本能地开始考虑家人的安危,变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成年人。
从那以后,这样的事他再也不愿意管了。尤其是做了爸爸之后。他提到一个令他胆战心惊的新闻——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妇女在让路问题上与一名男子发生纠纷,随后男子残忍地将婴儿车里2岁的孩子摔在地上致其死亡。“这对我们父母来说是个教训。什么道理都没有孩子重要。”他说。
在漫长的作为一个谨慎的成年人的岁月里,也有偶尔“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刻。2015年李国华发现某机构给孩子卖的增高药是假药,在其他家长都想息事宁人的情况下举报了该机构,“他们害小孩害得太多了。”他说。碰见司机因为路程太近拒绝搭载外地乘客时,他也会出手帮忙,一边拍照佯装投诉一边把乘客塞进车里。
这些较真的锋芒,基于现实后果的考量,被李国华逐渐收起来了。因为他有了更多的责任和顾虑,有了更想保护的东西。他也曾是少年,是李泽。从儿子到父亲,是一个普遍的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但当儿子问出“你就说我做得对还是不对”时,成人社会的规则在他心里开始有些动摇。这个问题,他不能给出否定的回答。
他愿意站在儿子的立场上,肯定他,支持他,就像理解年轻时的自己一样。这堂社会教育课,不仅是对儿子的,也是对自己。
所以26号那天晚上,因为无法在调解上与对方达成一致,他坚决不愿意让步,最终他们是不欢而散,果断地带着儿子离开的。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收到了官方对于儿子的处罚通知。
儿子的反应再次让李国华疑惑不已。“你们好酷啊!”在回家的车上,李泽突然变得开心起来,印象里,李国华第一次在孩子青春期后听见他对自己的赞美。
那个深夜因为儿子突如其来的认可变得分外温馨。这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少年突然开朗起来,在车上开心地给他们讲起学校里的趣事,对同学的一些看法,回到家,他甚至生动地向他们模仿起马保国的“五连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调解失败,儿子受到处罚,却意外地带给家庭少有的欢乐时刻。李国华真是一点头脑也摸不着。
儿子在想什么呢
儿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过去,李泽整天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背对着,叫吃饭不出来,说话也不回答。他的叛逆期从13岁开始,变得不爱跟爸爸说话,不耐烦,不配合。李国华觉得,他好像刻意躲着,不愿意跟自己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这些他已经习惯了。但是偶尔,他也会忍不住想,这个小小少年,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他用“非常糟糕”来形容跟儿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工作自由,李泽小时候,是他更经常地带他去训练、比赛,他们相处的时间更长。但是青春期开始,他突然觉得儿子跟自己疏远了。他是很严厉的父亲,球赛输了或者学习不好,他会教训他,“为什么你就做不好呢?”他经常这样说。
中考期间李国华十分焦虑。他希望儿子能考上那所招收网球特长生的重点高中,以李泽的成绩,那是他唯一有机会入读的重点中学。但李泽好像一点也不着急,上半年疫情在家,他经常把自己锁在屋里,偷偷玩手机。李国华把家里的路由器重设了密码,儿子又设回去。他把儿子手机没收了,儿子用他的支付宝自己偷偷买了个新手机。两人因为手机吵了无数次。
李国华是那种不善于赞扬孩子的传统父亲。他对儿子挑剔,性子急,因为太怕他学坏。在他的表述里,儿子有好多好多缺点。他说他脾气怪、贪睡、不讲卫生、做事不靠谱。每当看到孩子睡懒觉或随手把纸团扔在地上,他都联想到新闻那些无所事事的“废人”,好像那就是儿子未来的结局。
李国华发现,自己已经很少看见儿子的笑容了。他找到两张儿子在笑着逗弟弟时被偷拍的照片,发给我,说是他很长一段时间里少有的见到儿子的笑容。语言里透着一丝心酸。“我这个爸爸真的很失败吧。”他说。
正处于青春期的李泽
为了搞懂儿子在想什么,李国华努力过一下子。今年8月,中考结束后,他决意要调整一下跟儿子的关系,在网上找到一名擅长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师咨询,聊了40分钟,花费800元。咨询师告诉他,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建议他放松管教。他尝试过几天,心里急,忍不住,很快又恢复到以往的模式。
在与儿子的交往上,王丹和丈夫的输出式教育相反,主张倾听。她不想强迫孩子表达,总是等他想好了,自己主动来倾诉。在父子俩关系低至冰点时期,儿子曾在她独自在家时告诉她,自己有时候在学习,看见爸爸来了,会故意把手机摆出来,装出一副不认真的样子。他不喜欢他们对他管束太多,适得其反。
在禁烟的事情上也一样,王丹判断儿子之所以从不在家提起,是因为受到巨大伤害,“我想等他自己在心里慢慢消化,等过个五年十年,他疗伤结束了,自己会给我们说的。”她因此屡次拒绝我跟李泽的会面。
我最终还是在李泽出校复查手伤时跟他见上了面。源自于我提议王丹问问儿子的意见,或许他并不是她以为的那样。王丹小心翼翼地拨通儿子的电话,反复确认:“你不想就拒绝,真的没关系的。”但没想到,儿子立刻就答应了。
“他脾气不好,我怕他对你不礼貌。”见面前,李国华多次给我打预防针。
李泽很得体。初见时他有些紧张,耳朵短暂地红了一会儿,但很快就适应了。他看起来有些害羞,眼神躲闪,但他很有礼貌,由于身高过于悬殊,说话时他会向我倾斜微微弯着腰,怕我听不到。
父亲不在场时,他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爱笑。
李国华接儿子出校复查伤势
事发后,这个小小少年曾经躺在宿舍的小床上,反复回想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曾怀疑过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但他思来想去,实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觉得每一个我可以做选择的地方,我都做了最好的选择。”他说在上前劝阻之前,他也犹豫过,反复考虑了,确认自己是对的,不是莽撞行事。当时挥出那一拳,是因为对方放了狠话,又动手动脚,自己太紧张了,以为对方要打他,而他只想赶快逃开。
他不后悔上前禁烟的行为,唯一有点后悔的是,让自己受了伤,影响了自己职业道路,这是他当时没有考虑到的。
最后他想明白了,自己确实没有做错什么。
他一点也不排斥聊起这件事,甚至为自己感到些许骄傲。在学校里,他把这件事告诉过自己几个要好的朋友,他们都说他“太酷了”,还缠着要他表演当时的场景,他同朋友打打闹闹地还原过几次。
关于在派出所瞪父母的那一眼,他解释说,当时警察告诉他,他父母在网上宣扬了这件事,他以为自己的信息被曝光了,所以有点不开心。但后来他看微博,发现他们只讲了事情经过,没有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就觉得没什么了。
学校里没有手机,周末放假回家,他有偷偷地上网看爸爸发的帖子,他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以前新闻上总说,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我没有特别的感受,现在我好像感觉到了。”他觉得挺开心的。
至于行政处罚嘛,他一点儿也不在意,有什么关系呢?他现在只关心自己的右手,医生嘱咐他要时常活动,以往下午放学后,他会每天去网球场训练一小时,现在这段时间被写作业取代了。但他每天会抽空去操场跑40分钟,为的是保持自己良好的体能,早日恢复训练。
提起跟爸爸的关系,他坦然中考期间确实非常紧张,他觉得大人们太小题大做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不论是学习还是专业水平,“肯定能考上的。他没必要那样。”他说。
经过这件事,李泽发现自己对爸爸有一些误会。他早就知道爸爸是个较真的人,但他以前只觉得“较真”是个贬义词,不知道还有另外一面。过去打比赛时,裁判的判决有点问题,爸爸好几次让他去跟裁判争论争论,李泽觉得没有必要,“挺丢人的”。爸爸以前做的事,他也知道一些。
较真这个词,用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小事上,很容易被理解成斤斤计较。但现在,李泽发现,它好像又有了另外的释义。比如在这件事上的较真,李泽说:“我是引以为傲的。”
所以调解那天他们扭头就走,他发现自己父母特有想法,特有原则,很开心。那天晚上也是他最近觉得最快乐的时刻。他觉得三个人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他很开心爸妈最终能够站在他这一边,十分感谢他们为自己做出的努力,他知道他们很不容易。下次回家,他想给他们讲一件好玩的事——他和朋友最近在学校把饭卡丢了,因此三个人共用一张饭卡,真的很好笑。
至于“下次再遇见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他说自己肯定还是会走上前,但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呢?这个问题太难了,他暂时还没有想好。
◦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