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云涛:唐诗中的丝绸之路回鹘道

石云涛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09-15



石云涛(1957-),男,河南太康人,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冠名讲席教授,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9ZDA261)首席专家,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摘要]中唐贾耽《入四夷之路》记载的“中受降城入回鹘道”是唐后期交通北方游牧民族回鹘的重要道路,也是安史之乱后传统丝绸之路阻塞后交通西域和丝绸贸易的重要通道。这条道路上的起点中受降城、筑城之唐朝名将张仁愿和交通枢纽䴙鹈泉屡屡受到诗人的歌咏,唐后期与回鹘通使、和亲和绢马贸易充分利用了这条道路,因此备受诗人注目,从中可以了解唐朝后期边防形势和唐人情感心态。唐诗资料为我们认识这条道路的利用和唐后期北方边防形势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唐诗 回鹘道  中受降城  䴙鹈泉 绢马贸易












引 言


唐朝平息安史之乱取得胜利,回纥的援助功不可没。唐朝接受回纥毗迦可汗的请求,改称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义。[1](P5210)唐与回鹘交通的道路沿袭着前期“参天可汗道”的传统。贾耽《入四夷之路》记载了“中受降城入回鹘道”:


中受降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栅,谷北口有归唐栅,车道也,入回鹘使所经。又五百里至䴙鹈泉,又十里入碛,经麚鹿山、鹿耳山、错甲山,八百里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经密粟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泊,七百里至回鹘衙帐。又别道自䴙鹈泉北经公主城、眉间城、怛罗思山、赤崖、盐泊、浑义河、炉门山、木烛岭,千五百里亦至回鹘衙帐。[2](P1148)


这条道上的中受降城、筑受降城之唐朝名将张仁愿和这条道路上之交通枢纽䴙鹈泉,以及唐与回鹘之间的和战关系、使节往来、绢马贸易都在唐诗中得到反映。唐诗中的这些材料,未见史家深入挖掘,本文试加探讨,以求方家指正。



一、受降城与䴙鹈泉


贾耽《入四夷之路》虽然详细记载了回鹘道沿途经行路线,但出现在诗人笔下的只有受降城和鹈泉,因为中受降城为回鹘道的起点,䴙鹈泉乃交通枢纽和唐回交界,更重要的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与审美选择,中受降城和䴙鹈泉都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字,都蕴含着某种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突厥余部势力复兴,史书上称为“后突厥”。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后突厥再次击败唐朝朔方军,唐朝派张仁愿(原名张仁亶)出任朔方军大总管。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对峙,岸北有拂云神祠,突厥人南侵,必先至该祠求福而后渡河。[3](P116)吕温《三受降城碑铭》记载:“有拂云祠者,在河之北,地形雄坦,控扼枢会。虏伏其下,以窥域中,祷神观兵,然后入寇。”[4](P2814)张仁愿乘突厥西击突骑施之机,夺取其地,沿黄河北岸在各距400里的地方筑三座边城,称“三受降城”,掎角相应,有效扼止了突厥的侵扰。唐军以此为基地,向北拓地三百余里,控制了大漠以南的整个地区。“自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5](P6621)中受降城建在拂云堆,故拂云堆又为中受降城之别称,唐诗中有时简称为“云堆”。三受降城皆在今内蒙古境内,其址后来稍有移徙。“东受降城,景云三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宝历元年,振武节度使张惟清以东城滨河,徙置绥远烽南;中受降城,有拂云堆祠,接灵州境有关,元和九年置。……西受降城,开元初为河所圯,十年,总管张说于城东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䴙鹈泉”。[2](P976)中受降城位置最为重要,曾是唐安北大都护府所在地,安北大都护府“开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年徙治丰、胜二州之境”。[2](P976)《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开元十年(当为‘二年’之误)于此置安北大都护府,后又移徙。”[3](P115)拂云堆是黄河北岸战略要地,张仁愿首先夺取其地,筑中受降城。

唐代受降城成为诗人喜欢吟咏的题材,折射出唐代前后期人们的不同心态。唐前期那是唐朝强盛国力的象征。盛唐王之涣《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6](P2850)拂云堆即中受降城成为敌人望之伤心之地。此诗咏唐玄宗时事,史载突厥首领多次向唐求亲,玄宗皆未应允,单于无可奈何。[2](P.6053)安史之乱后边防危机严重,受降城在唐人的吟咏中带上了悲凉色彩。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7](P124)杜牧《游边》:“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8](P.346)《题木兰庙》诗云:“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8](P.80)都是把拂云堆或受降城视为边塞和前线,敌骑出没,征人不归。在诗人笔下受降城是边地的象征,因此成为将士们立功扬名的地方。张祜《塞下》云:“万里配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拣马,抛伴去擒生。箭插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闲看行近远,西去受降城。”[6](P.5816)聂夷中《胡无人行》云:“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6](P.7296)卿云《送人游塞》云:“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闲陪射雕将,应到受降城。”[6](P.9295)因为是边地的象征,受降城也成为征夫思妇相思离别的意象。黄滔《闺怨》诗云:“妾家五岭南,君戍三城北。雁来虽有书,衡阳越不得。”[6](P.8095)“三城”即三受降城。北方边地环境恶劣,为了表达征人和思妇的悲伤,这种自然环境的艰苦在唐诗中被强调,因此“三城”在诗人笔下又是苦寒之地。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一:“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西城”即西受降城。其二:“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7](P.107)金河位于西受降城之东,即今内蒙古黄河北岸乌梁素海以北的金河水。刘沧《边思》云:“汉将边方背辘轳,受降城北是单于。黄河晚冻雪风急,野火远烧山木枯。”[6](P.6790)诗人写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他们笔下的将士们总是既思报国,又心怀家乡亲人,是热血男儿,又儿女情长。

筑三受降城是张仁愿的辉煌功业,肯定受降城的边防意义,便是肯定张仁愿的功业;歌颂张仁愿的功业便不能不说受降城,张仁愿的名字与受降城紧密联系在一起,唐诗中张仁愿受到歌颂。三受降城在抗击突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唐代诗人热情歌咏这三座边城。在诗人笔下受降城是唐朝边塞战争胜利的象征,是唐朝国力强盛的象征,从而肯定了这三座边城的重大意义。景龙元年(707年)张仁愿入朝,又返回朔方军,中宗赋诗送行,朝中大臣李峤、李乂、李适、郑愔、苏颋、刘宪等人皆应制赋诗奉和送别,故有《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同题之作。中宗的诗没有流传,大臣们的诗虽有当面奉承之嫌,但因为张仁愿确实有值得赞扬的功绩,因此并不让人感到过分溢美。李适诗重在赞美张仁愿的文武双全:“地限骄南牧,天临饯北征。解衣延宠命,横剑总威名。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坐观膜拜入,朝夕受降城。”[6](P.777)李峤诗重在称颂张仁愿的军事才能:“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方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6](P.724)郑愔诗着重赞美张仁愿对朝廷的忠诚:“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6](P.1106)李乂诗祝愿张仁愿赴边高奏凯歌:“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6](P.999)苏颋诗着重写中宗对张仁愿的寄托:“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饯饮回仙跸,临戎解御衣。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方伫勋庸盛,天词降紫微。”[6](P.809)刘宪诗着重写中宗对张仁愿的恩宠:“命将择耆年,图功胜必全。光辉万乘饯,威武二庭宣。中衢横鼓角,旷野蔽旌旃。推食天厨至,投醪御酒传。凉风过雁苑,杀气下鸡田。分阃恩何极,临岐动睿篇。”[6]P.782这些诗都肯定了受降城修筑的重大意义,颂扬了张仁愿的才干、道德和功业。

唐后期失地难收,边防吃紧,人们更加怀念张仁愿这样却敌立功的名将。杜甫以张仁愿作比,批评诸将无能,而写张仁愿的功绩,便写到受降城。其《诸将五首》之二云: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9](P.1365)


韩公即张仁愿,景龙二年(708年)拜相,封韩国公。杜诗意谓张仁愿欲击灭突厥,故筑受降城;今诸将无能,却靠回纥立功。诗人批评这些边将不作为,不能与天子分忧。唐后期筑盐州城,出于德宗的决策。白居易歌颂其事,把此举与张仁愿筑受降城相比,肯定其重要意义,其《城盐州》诗云: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德宗按图自定计,非关将略与庙谋。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愿分今日边将恩,褒赠韩公封子孙。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10](P.329)


此诗题注云:“贞元壬申岁,特诏城之”,小序又云:“美圣谟而诮边将也。”在歌颂德宗英明决策的同时,批评边将的无能,以“韩公”(张仁愿)作衬托。许浑 《吴门送振武李从事》用张仁愿的典故赞美振武军主帅,祝愿李从事立功边塞:“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6](P.6118)李益《拂云堆》:“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7](P.101)诗人笔下这位威震敌胆的“汉将”就是张仁愿。皎然《从军行五首》其四:“飞将下天来,奇谋阃外裁。水心龙剑动,地肺雁山开。望气燕师锐,当锋虏阵摧。从今射雕骑,不敢过云堆。”[6](P.9240)薛逢《狼烟》:“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传声却报边无事,自是官军入抄回。”[6](P.6334)秦韬玉《边将》:“剑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无定河边蕃将死,受降城外虏尘空。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撚雕翎逐隼雄。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6](P.7658)在诗人笔下,受降城是胜利的象征。

䴙鹈泉是回鹘道上的一个湖泊,是联接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带的中转之地。贞观四年630),北方草原民族奉唐太宗为“天至尊”,共请唐朝开创通往长安的大道:“生荒陋地,归身圣化,天至尊赐官爵,与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途),号‘参天至尊道’,世为唐臣。”太宗“诏碛南䴙鹈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岁内貂皮为赋”。[2](P.6113)即在䴙鹈泉北岸置驿,并由此往北开辟邮驿大道。“天至尊”又称“天可汗”。[1](P.39)从上引贾耽《入四夷之路》之“中受降城入回鹘道”的记载可知,唐朝后期这条道上的䴙鹈泉仍是交通枢纽,是从中受降城赴回鹘牙帐两条路线的分叉处和交汇点。除了贾耽的记载之外,《新唐书·回鹘传》写到唐使从西受降城至黠戛斯阿热牙帐的路线,也经䴙鹈泉和回鹘牙帐:


阿热牙至回鹘牙所,橐它四十日行。使者道出天德右二百里许抵西受降城,北三百里许至䴙鹈泉,泉西北至回鹘牙千五百里许,而有东、西二道,泉之北,东道也。回鹘牙北六百里得仙娥河,河东北曰雪山,地多水泉。青山之东,有水曰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经其国,合而北入于海。[2](P.6148)


䴙鹈泉是唐使往回鹘和黠戛斯路经之地,由于鹈泉在唐朝与回鹘、黠戛斯交通道路上这种重要位置,故颇受诗人关注。䴙鹈泉在丰州西受降城北(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三百里、中受降城北五百八十里。泉之本义是从地下流出的水源,此指由地下水形成的湖泊。唐诗的描写对我们认识䴙鹈泉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义。䴙鹈泉又叫“胡儿饮马泉”,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咏其地: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7](P.78-79)


作者自注:“䴙鹈泉在丰州城北,胡人饮马于此。”“分流”写出䴙鹈泉地处两路线交叉处,“汉使”“行人”说明此乃唐人奉使入回鹘之要道。史书记载和唐诗描写都反映唐朝与回鹘大致以䴙鹈泉为交界。《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元和八年(813)“回鹘数千骑至䴙鹈泉,边军戒严”。[1](P.5210)刘言史《赋蕃子牧马》诗云:“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䴙鹈泉。”[6](P.5327)唐军行猎至于此处,表明唐朝与回鹘实际控制区域以此为界。李益诗中多次写到䴙鹈泉《再赴渭北使府留别》云: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截海取蒲类,跑泉饮䴙鹈。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7](P.83)


与刘言史的诗相同,写边军的活动以䴙鹈泉作为北方边界。李益《暖川(一作征人歌)》:“胡风冻合䴙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7](P.108)因为是边地,唐军将士戍守此地,写䴙鹈泉的严寒突出北方边地的环境之艰苦,同情戍边将士的境遇。也因为是边地,当唐朝与北边民族交恶时,这里便成为前线。李益《度破讷沙二首》其二:“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7](P.101)“破讷沙”亦称“普纳沙”“库结沙”,今称“库布齐沙漠”。“库布其”蒙古语意为“弓弦”,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部分地区,内蒙古黄河弯道下,东西长,像一根弓弦,因此得名。破讷沙与䴙鹈泉隔黄河相望,故在李益诗中对举,䴙鹈泉是交战之地,从前线归来的将士回到位于破沙的军营。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军在这一带对峙和交战,诗当概括了这样的历史内容,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


二 唐与回纥(回鹘)通使之路


唐朝与回鹘使节往来不断,双方使节一般情况下都要经回鹘道往来,唐诗中反映了双方往来的盛况。北方草原民族奉唐天子为“天至尊”“天可汗”,回纥汗国名义上是唐朝的瀚海都督府,是唐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纥可汗任都督,名义上是唐朝属吏,汗国是唐朝的属国。回纥历代可汗共15人,受唐册封者有11人。每当新可汗继位,唐朝的册封都对汗国人心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回纥改名回鹘,回鹘可汗去世,唐使前往吊唁;新可汗继位,要经唐朝廷册封;唐公主入回鹘和亲,唐和亲使节入回鹘;双方发生冲突时寻求和解,皆经回鹘道。从长安至回鹘道起点中受降城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灵州道,二是太原道。

灵州有时称灵武郡,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十里,中古时北方民族南侵,中原政权北征,都以此为重要通道。开元年间边疆置九节度,朔方军节度使驻节灵武。“灵武朔方军既当西北交通孔道,华夷走集枢纽,其去国都又最近,且无大河之限,高山之阻,故此州军在对外交通上尤形重要”,“安史乱后,灵武更见为唐与回纥(回鹘)交通转输中心。诚以其地最近长安,且当中国北通塞上诸国之孔道也”。[11](P.175)唐后期由于秦、兰、原、会诸州地陷吐蕃,经过青海、陇右、河西通西域的道路皆遭阻绝,与西域、中亚诸国使节往还、商旅贩贸,多经灵州进出。因此灵州不仅为北通回纥(回鹘)之要道,也是交通西域与中亚各国的通道。从长安通灵州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从长安出发,经邠州、宁州、庆州至灵州;二是从长安出发,经邠州、泾州、原州至灵州;三是从长安出发,经邠州、宁州、庆州、盐州至灵州。灵州是唐朝西北交通军事之枢纽,向西、北两个方向可通向北方和西北方域外民族。其一向西通凉州,可经河西走廊赴西域。“由灵州西渡黄河,盖越贺兰山南闾,经沙碛,凡九百里至凉州”。[11](P.207)其二向北到丰州、西受降城、天德军道及西城,出高阙至回纥(回鹘)、黠戛斯道。由灵州向北微东循黄河而下至天德军为一道,取西受降城路及取丰州路皆约一千一百里。从灵州至西受降城或中受降城,入“参天可汗道”或“回鹘道”。其三向北至碛南弥娥川水一千里,此道出贺兰山隘道向北行,也是通塞北诸部之孔道。



唐与回纥(回鹘)交通的另一条重要道路是太原道。从长安至太原的驿道,严耕望先生做了详细考证:“此道大略取渭水北岸东经同州(今大荔),由蒲津渡河至蒲州(今永济),再东北循涑水河谷而上,至绛州(今新绛)。又由同州有支线东北行至龙门,渡河,循汾水而上亦至绛州。又有支线由蒲州沿河东岸北行至龙门,接龙门、绛州道。绛州又循汾水河谷北上,经晋州(今临汾),至太原府(今晋源)”。[11](P.91)这条道路就是当年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攻入长安的逆向行军路线。唐与回纥的交通本来主要利用灵州道和太原道,安史之乱后灵州道受到吐蕃的威胁,于是经太原至回鹘的道路得到更多的利用。[11](P.1335-1336)从太原道经东受降城至中受降城而入回鹘道。

回鹘一直沿袭着唐太宗时的传统,奉唐历朝天子为“天可汗”,故其新君要经唐朝廷册封,唐与回纥间的使节往来不绝于途,唐诗中反映了唐朝与回纥间交通和交往的兴盛状况。周繇《送入蕃使》:“猎猎旗旛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染塞霜。”[6](P.7292)朱庆馀《送于中丞入蕃册立》:“上马生边思,戎装别众僚。双旌衔命重,空碛去程遥。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雕。蕃庭过册礼,几日却回朝。”[6](P.5866-5867)诗中的“册礼”即册封之礼。又如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渐通(一作过)青冢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旌旗来往几多日,应向途中见岁除。”[12](P.108)贾岛的时代,回纥已改名回鹘,诗题仍用其旧称。回鹘可汗去世,唐朝遣使吊唁。权德舆《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欲散别离(一作愁)唯有醉,暂烦宾从驻征鞍。”[6](P.3630)旧可汗的去世和新可汗的继位是同时的,因此册立使和吊祭使往往由同一个官员兼任,是同一次使命往来,称“吊祭册立使”故权德舆诗题云“册吊”,即唐朝使节的双重使命。顾非熊《送于中丞入回鹘》:“风沙万里行,边色看双旌。去展中华礼,将安外国情。朝衣惊异俗,牙帐见新正。料得归来路,春深草未生。”[6](P.5787-5788)雍陶《送于中丞使北蕃》:“朔将引双旌,山遥碛雪平。经年通国信,计日得蕃情。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自注:回鹘中有汉城)。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6](P.5917-5918)这两首诗与朱庆馀、贾岛的诗所送为同一使节,于中丞肩负着双重使命,所以既说“将安外国情”,又说“牙帐见新正”。于中丞即于人文,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朝廷遣其出使回鹘,“册回鹘曷萨特勒为爱登里罗汨没密于合毗伽昭礼可汗”。[5](P.7843)

唐与回鹘一直保持着和亲关系,因公主入蕃造成的使节往来也很频繁,送亲的使节称“和亲使”。杨巨源《送殷员外使北蕃》:“二轩将雨露,万里入烟沙。和气生中国,薰风属外家。塞芦随雁影,关柳拂驼花。努力黄云北,仙曹有雉车。”[6](P.3719)北蕃或北番即回鹘,因为唐公主下嫁回鹘,故唐人自称“外家”。殷员外的这次出使应当与和亲公主有关。又如杨巨源《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琱盘。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节异苏卿执,弦殊蔡女弹。碛分黄渺渺,塞极黑漫漫。欢味膻腥列,徵声佅僸攒。归期先雁候,登路剧鹏抟。上客离心远,西宫草诏殚。丽词传锦绮,珍价掩琅玕。百两开戎垒,千蹄入御栏。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尚德曾辞剑,柔凶本舞干。茫茫斗星北,威服古来难。[6](P.3734)


张员外即张荐,吕舍人即吕渭。唐贞元四年,与回纥和亲,以关播充使,张荐为判官。当张荐从回纥回至境上,吕渭寄之以诗,杨巨源和之。[13](P.448-449)“割爱”“敦和”意即以公主和亲,诗强调了与回鹘以和为贵,反对以武威征服敌人的思想。张员外从北番归朝,他的使命应该是送公主至回鹘和亲。

唐与回鹘有时也发生战争,但战争之后便是议和,唐朝派遣入回鹘议和的使节称“和蕃使”。赵嘏《平戎》:“边声一夜殷秋鼙,牙帐连烽拥万蹄。武帝未能忘塞北,董生才足使胶西。冰横晓渡胡兵合,雪满穷沙汉骑迷。自古平戎有良策,将军不用倚云梯。”[6](P.6350)此诗题注云:“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可知当时朝廷已经派谏官赴回鹘议和,但不知道是否成功,所以天德军统帅上书朝廷,修城备战。当朝廷官员奉命远赴异域议和时,同僚朋友则写诗送行。马戴《送和北虏使》:“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6](P.6449) 孙頠《送薛大夫和蕃》:“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6](P.8814)无名氏《送薛大夫和蕃》:“戎王归汉命,魏绛谕皇恩。旌旆辞双阙,风沙上五原。往途遵塞道,出祖耀都门。策令天文盛,宣威使者尊。澄波看四海,入贡伫诸蕃。秋杪迎回骑,无劳枉梦魂。”[6](P.8875)朱庆馀《送李侍御入蕃》:“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6](P.5869-5870)这里的“和北虏使”“和蕃”“入蕃”使节都是入回鹘议和的人。他们有的经过灵州道,有的经过太原道。

回鹘使节入唐也见于唐诗的吟咏。王卓《观北番谒庙》:“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6](P.8830)回鹘娶唐朝公主,自认为唐朝的女婿,当其入唐时回鹘可汗以女婿身份谒庙。



三 公主和亲之路


唐朝与回纥和亲开始于安史之乱中。安史之乱爆发,肃宗在灵武即位,向北方草原民族政权借兵。肃宗派仆固怀恩、将军石定番和敦煌王李承寀出使回纥,要求和亲,“以修好征兵”。[1](P.5198)回纥怀仁可汗有心与唐朝和亲并出兵助唐平乱,同意把女儿嫁给李承寀,又派渠领跟随唐使入唐,求娶唐朝公主,唐朝答应了他的要求。肃宗封怀仁可汗之女为毗伽公主,双方建立起和亲关系。回纥可汗亲自率兵与唐军元帅郭子仪共破随安禄山反叛的同罗等部。次年二月,怀仁可汗又派将军多揽等15人到唐。九月,肃宗令李承寀纳毗伽公主为妃。怀仁可汗又派太子叶护和将军帝德等人率领4000名骑兵助唐平乱。安史之乱时回纥两度派兵助战,唐后期唐朝多次将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和亲,“回鹘道”成为和亲之路。

唐朝后期与回纥和亲,嫁入回纥见于唐诗的首先是崇徽公主。崇徽公主姓仆固氏,名将仆固怀恩之幼女。在此之前,为了得到回纥助唐平叛,她的两个姐姐已经先后远嫁回纥。其中一位嫁给牟羽可汗(后称登里可汗)移地健,被册封为光亲可敦。光亲可敦于大历三年(768年)病故,移地健指名续娶仆固怀恩的女儿为妻。大历四年(769年),代宗将怀恩幼女封为“崇徽公主”,嫁与登里可汗。崇徽公主经太原道入回鹘,唐诗中提供了证据。雍陶 《阴地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诗云: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6](P.5926)


晚唐时李山甫有《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一诗: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6](P.7368)


据此可知,崇徽公主入回纥曾途经阴地关。阴地关在长安至太原的驿道上,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五十里,唐太宗取霍邑时曾驻于此。李山甫又有《代崇徽公主意》诗:“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一作昭)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6](P.7374)其用意仍在于借此批评朝廷无能。宋人欧阳修也有《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诗:“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14](P.94)北宋对外软弱,屈辱事敌,上层统治集团以权谋私,不恤国事,欧阳修借古讽今,用意与李山甫诗同。

其次是咸安公主嫁回纥长寿天亲可汗。咸安公主是和亲真公主,德宗第八女,即燕国襄穆公主,始封咸安公主。因回纥助唐平乱有功,武义成功可汗派将军合阙献方物,请和亲。德宗答应以咸安和亲,让合阙在麟德殿见咸安,派太监把咸安的画像赐与可汗。回纥派宰相、公主率庞大使团纳聘迎亲,德宗于延喜门接见。[2](P.6124)德宗按亲王的标准置咸安公主府,任命李湛然为婚礼使,关播、赵憬等持节护送咸安公主入蕃。德宗亲自赋诗相送。天亲可汗死,其子忠贞可汗立;忠贞可汗死,其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死,回鹘人立宰相为怀相可汗,按照回鹘传统,咸安依次嫁与四位可汗。公主在回鹘二十一年,卒于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二月二十六日。回鹘遣使告哀,宪宗废朝三日,追封为燕国大长公主,谥襄穆。按说德宗曾赋诗送行,群臣亦应奉和,但这些诗都没有留传下来,唐诗中咏及咸安和亲的只有一首诗存留,即孙叔向《送咸安公主》诗:


卤簿迟迟出国门,汉家公主嫁乌孙。玉颜便向穹庐去,卫霍空承明主恩。[6](P.5358)


诗是讽刺将军无能而以公主和亲安国,显然不是朝廷送行时所写的诗,当是目睹咸安出嫁时的场面有感而发。咸安公主去世的消息传至唐廷,白居易奉命代宪宗撰写了《祭咸安公主文》,祭文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咸安公主和她的和亲之举:


柔明立性,温惠保身,静修德容,动中规度。组紃之训,既习于公宫;汤沐之封,遂开于国邑。及礼从出降,义重和亲;承渥泽于三朝,播芳猷于九姓。远修好信,既申协比之姻;殊俗保和,实赖肃雍之德。方恁福履,以茂辉荣;宜降永年,遽归长夜。悲深讣告,宠极哀荣。爰命使臣,往申奠礼。故乡不返,乌孙之曲空传;归路虽遥,青塚之魂可复。远陈薄酹,庶鉴悲怀。[15](P.1211-1212)


这可以看作一首颂扬咸安公主的诗篇。



与回鹘最后一次和亲的是太和公主。太和公主是宪宗第十女,始封“太和公主”,从回鹘归国后晋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唐代晚期和亲真公主中的第四位。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回鹘保义可汗求和亲,穆宗以太和公主嫁之。未成行,可汗死,公主留唐,出家为女道士。回鹘嗣立的崇德可汗派都督、都渠、叶护、公主等两千多人的庞大队伍来唐朝迎婚,纳马2万匹、驼千匹为聘礼。穆宗册太和公主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出嫁崇德可汗。当时唐廷衰弱,长安城竟没有足够的设施招待所有迎亲的回鹘使团人员,大部分使者被安排在边境外,唐朝以大量丝绸换取回鹘少量马匹并支付公主嫁资。公主出嫁的礼仪空前隆重,穆宗亲自送至通化门,文武百官早已恭立在章敬寺前送别。长安城百姓倾城出动,观看公主出嫁的仪式。唐诗中有两首写送行的作品。杨巨源 《送太和公主和蕃》诗云:“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6](P.3740)芦井是回鹘道上的地名,写其行程;花门是回鹘的地名,在这里代指回鹘。王建《太和公主和蕃》诗云:“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16](P.528)两首诗主要写赴回鹘一路上环境的恶劣,想像公主心境的悲伤。

太和公主的经历十分坎坷,这与唐朝与回鹘的复杂关系以及回鹘后期的形势有关。她经灵州道入回鹘,回鹘迎亲途中,吐蕃发兵侵扰青塞堡,被盐州刺史李文悦发兵击退。为了保证太和公主路途上的安全,回鹘派一万骑兵出北庭,一万骑兵出安西,威胁和牵制吐蕃。唐朝发兵三千赴蔚州(今河北省蔚县)护送,回鹘派760人将驼马及车至黄芦泉迎候。丰州刺史李祐则在卿泉接应。公主到达回鹘牙帐,崇德可汗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公主。太和公主先后嫁给三位可汗为可敦。唐朝与回鹘的关系和贸易由于公主和亲而重新活跃,但好景不长。回鹘连年饥荒、瘟疫流行,各派势力矛盾激化,局势动荡。崇德可汗死,弟昭礼可汗即位。昭礼可汗被部下所杀,侄子彰信可汗即位。宰相掘罗勿荐公引沙陀突厥进攻彰信可汗,彰信可汗兵败自杀,掘罗勿荐公自立为可汗。回鹘将军名末录贺引黠戛斯十万兵马进攻回鹘,杀死掘罗勿荐公,将牙帐焚烧精光。可汗之弟乌介率残余十三部落南迁至唐朝边境错子山,并于开成六年(841年)自立为可汗。

在这场冲突中,太和公主为黠戛斯军所俘。黠戛斯自认是西汉名将李陵之后,与李氏唐室本为一家,欲结好唐朝,派达干(北方草原民族统兵官)等10人送太和公主归唐。乌介可汗发兵袭杀达干,抢回太和公主,并以太和公主的名义表请唐朝册封。唐武宗采纳宰相李德裕的建议,遣使前往乌介驻地慰问赈济,“许借米三万石”,并封其为可汗。乌介仍不满足,不仅借粮借兵,还要求唐朝助其复国。唐朝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乌介遂挟持太和公主南下,侵犯唐朝边境,先后侵掠大同、马邑、天德、振武等地。乌介的侵扰给边地百姓造成极大灾难,晚唐诗人杜牧《早雁》诗反映了这一史实: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8](P.57)


乌介可汗率兵南侵,边民纷纷向中原地区避乱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写下此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写雁反映时事,写流离失所的百姓的痛苦。

会昌三年(843年),唐朝河东节度使刘沔率兵突袭乌介可汗驻地,乌介仓皇逃命。丰州剌史石雄途中遇太和公主帐幕,“因迎归国”。乌介嫁妹与室韦首领,自己为部下所杀,回鹘汗国亡国。太和公主被唐军护送回太原,武宗派去慰问公主的使者不绝于途,将黠戛斯所献白貂皮、玉指环等物赐给公主。太和公主回到长安,朝廷以盛大的礼仪迎接公主归来。从和亲出降至被唐军夺回,公主在回鹘生活了22年,归唐后不久因病去世。唐军平安迎回太和公主,对于唐廷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当时诗人写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把太和公主还朝比作蔡文姬或乌孙公主归汉。迎回公主的石雄将军是一位画家,在他护送公主回长安的途中曾绘有《射鹭鸶图》,白居易把石雄的武功和太和公主还朝两件事一起咏叹,其《河阳石尚书破回鹘迎贵主过上党射鹭鸶绘画为图猥蒙见示称叹不足以诗美之》诗云:


塞北虏郊随手破,山东贼垒掉鞭收。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剑拔青鳞蛇尾活,弦抨赤羽火星流。须知鸟目犹难漏,纵有天狼岂足忧。画角三声刁斗晓,清商一部管弦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10](P.2816-2817)


潞州即今山西上党,从太原经潞州、河阳可至洛阳,太和公主是从这条路回长安的。诗盛赞石雄破敌之功。许浑《破北虏太和公主归宫阙》:“毳幕承秋极断蓬,飘飖一剑黑山空。匈奴北走荒秦垒,贵主西还盛汉宫。定是庙谟倾种落,必知边寇畏骁雄。恩沾残类从归去,莫使华人杂犬戎。”[6](P.6103)诗把破回鹘和迎取公主的胜利归功于武宗的决策和唐军将领的骁雄。刘得仁《马上别单于刘评事(时太和公主还京,评事罢举起职)》:“庙谋宏远人难测,公主生还帝感深。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6](P.6304)“单于评事”即在单于都护府任从事,其朝衔是大理评事。刘某放弃长安应举,将赴北方边地任职,诗人写此诗送行。诗把迎回太和公主一事视为天下恢复太平的象征,当时惊心动魄的斗争被诗人视为“一时闲事”,意谓对强大的唐朝来说,此乃等闲之事。张祜《投河阳右仆射》诗云:“黠虏构搀抢(应作‘欃枪’或‘搀枪’),将军首出征。万人旗下泣,一马阵前行。对敌枭心死,冲围虎力生。雪霜齐擐甲,风雨骤扬兵。指点看鞭势,喧呼认箭声。狂胡追过碛,贵主夺还京。黑夜星华朗,黄昏火号明。无非刀笔吏,独传说时英。”[17](P.192) 诗颂扬迎回公主的石雄将军。顾非熊《武宗挽歌词二首》其一:“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6](P.5788)他把迎回太和公主作为武宗的功绩之一加以颂扬。也有的诗人对公主的坎坷身世表示同情,如李频 《太和公主还宫》:“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6](P.6809)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金殿更戎幄,青袪换毳衣。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6](P.5776)两首诗都从公主归来物是人非的感受写其凄惨命运。昔日的“参天可汗道”,后来的“入回鹘道”,承载了入唐公主多少辛酸和痛苦,承载了唐王朝多少光荣和屈辱!唐代诗人对公主和亲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同的。从总的倾向看,唐前期在国家强盛时与周边民族的和亲促进了双方友好关系,诗人虽然也同情公主远离国家远赴异域的遭遇,但对她们和亲的意义持肯定的态度,如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朝廷大臣奉和诸作。安史之乱后的和亲是作为争取对方军事援助的条件出嫁的,诗人们有屈辱之感,因此大多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安定国家,朝廷不应该以此作为国策,而应该任用良将战胜敌人。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二:“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9](1858)大历二年(767)冬,吐蕃被唐军击退,诗写此事。杜甫认为要避免战争,获得边境安定,需要朝廷的英明决策。当年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将,导致唐蕃间战争连绵不断,葬送了唐朝与吐蕃和亲的一切成果,公主悲伤远嫁实在是徒劳。杜甫《柳司马至》:“有客归三峡,相过问两京。函关犹出将,渭水更屯兵。设备邯郸道,和亲逻逤城。幽燕唯鸟去,商洛少人行。衰谢身何补,萧条病转婴。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9](P.1824)逻逤即今拉萨,安史之乱后唐朝无与吐蕃和亲之事,此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代指与回鹘的和亲,逻逤城代指回鹘牙帐。当时杜甫在三峡,从长安归来的人哪里了解到北方的信息,他把和亲回鹘视为伤心事之一。陈陶《水调词十首》其八:“瀚海长征古别离,华山归马是何时。仍闻万乘尊犹屈,装束千娇嫁郅支。”[6](P.8490)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一:“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6](P.3104)此二诗皆以汉代唐,讽刺唐朝和亲的失策。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诗云: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清(一作青)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旛。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6](P.5510-5511)


诗人向镇守太原的将军陈情,希望他牢记唐朝公主远嫁回鹘之悲,用心戍守,令敌人闻风丧胆。项斯《长安退将》:“塞外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6](P.6424)这位病退长安的老将军悲伤的不是个人身世,而是敌强我弱的局面。眼看公主入蕃和亲,朝廷无心用兵,令他伤心难过。还有的诗人借写公主之悲苦愁怨渲染和亲的失策。张籍 《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邑司犹属宗卿寺,册号还同虏帐人。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尽随身。毡城南望无回日,空见沙蓬水柳春。”[18](P.503)诗写入蕃公主思念家乡,生还无望。白居易《听李士良琵琶》:“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闲人暂听犹眉敛,可使和蕃公主闻?”[10](P.1331)此诗写李士良琵琶乐曲感人,用入蕃公主心情映衬。一般人听了悲伤得已经难以忍受,如果让公主听到会更加不堪,渲染入蕃公主的痛苦更深。这些唐后期感叹和蕃公主命运的诗,都直接或间接地在表达诗人对唐与回鹘和亲的观点,写公主之悲,深层的意蕴在于批判朝廷的腐败和无能。



四 唐与回鹘的绢马贸易


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回纥的军事援助发挥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回纥精骑的投入战场,令渔阳突骑遇到克星,但这种援助不是无偿的。至德二载(757年)九月,为了收复长安,肃宗遣使到回纥求援。其时朝廷正值艰难之际,哪里有酬劳的资本,便采用指鸡下蛋的办法,许诺打下长安、洛阳,两都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这是牺牲百姓的骨肉财产以换取两京土地。收复长安,回纥兵立刻就要进入长安抢掠,广平王李俶跪地相求,回纥勉强停止了行动。

唐朝担心回纥抢了长安百姓,洛阳百姓会支持叛军死守洛阳。回纥所以同意了广平王的请求,因为唐朝有新的许诺,一是打下洛阳后,允许回纥大抢;二是“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2](P.1348)即用百余万匹缣帛换取回纥十万匹马,这不是贸易,而是以交换的名义给回纥的酬劳。及至打下洛阳,回纥进行了一番抢掠,洛阳百姓主动拿出上万匹罗锦送给回纥,回纥兵才停止行动。回纥首领叶护回到长安,肃宗又答应每年赠送回纥两万匹绢,“使就朔方军受之”。[5](P.7044)代宗宝应元年(763年),回纥再次出兵助唐,收复史朝义占领的洛阳,唐朝又与回纥有约,取胜后每年向回纥收买数万至十万匹马,每匹马付绢四十匹。安史之乱后,唐朝与回鹘的“绢马贸易”没有停止,这种绢马贸易不是平等交易,交换意味着唐朝以高价收购回鹘的马匹,而以低价售出自己的丝绸,“回纥恃功,自乾元之后,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1](P.5207)“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2](P.1348)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唐积欠马价绢达180万匹。[2](P.6122)直到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唐才还清历年积欠,可是第二年回鹘又送来许多病弱马匹,以后每年一仍旧贯,唐朝不能如数支付马价绢,继续欠债。直到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回鹘亡国,这笔账才算了结。

在不公平的绢马贸易中,回鹘得到数额巨大的丝绢。八世纪中叶以后,回鹘人绕道天山之北,通过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弓月城(今新疆伊宁市东北)和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城附近)与中亚人进行贸易往来,丝绸成为其转手交易的重要商货。粟特人参与了回鹘商队的丝路贸易,回鹘人成为东西之间陆上交通丝绸贸易的最大中介商。回鹘人和粟特人来往于天山北道的庭州、弓月和碎叶,将成千万匹丝绢西运,销往中亚和西亚地区。唐朝后期在这种绢马贸易中承担了巨大财政赤字,造成沉重经济负担。陆贽上疏论事:“国家自禄山构乱、河陇用兵以来,肃宗中兴,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于是吐蕃乘釁,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凭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甿,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偿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1](P.3806)

对于回鹘求取无厌,汉地大量丝帛输入回鹘,诗人们感到痛心。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四:“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9](P.1858)他希望朝廷能减少对回鹘的绢帛的输送。元稹《阴山道》云:


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元和天子念女工,内出金银代酬犒。臣有一言昧死进,死生甘分答恩涛。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臣闻平时七十万匹马,关中不省闻嘶噪。四十八监选龙媒,时贡天庭付良造。如今坰野十无一,尽在飞龙相践暴。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屯军郡国百馀镇,缣缃岁奉春冬劳。税户逋逃例摊配,官司折纳仍贪冒。挑纹变䌰力倍费,弃旧从新人所好。越縠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豪家富贵(一作贾)逾常制,令族清班无雅操。从骑爱奴丝布衫,臂鹰小儿云锦韬。群臣利己要差僭,天子深衷空悯悼。绰立花砖鹓凤行,雨露恩波几时报。[19](P.135)


在诗人笔下,浸透了百姓血汗的绢帛浪费非止一端,除了支付回纥的马价绢之外,边境驻军的军饷、达官贵人的奢侈及其下人的僭越逾制,都造成“耗帛伤工”。白居易有同题诗表达了同情百姓的同一主旨,但主要针对与回鹘的“绢马贸易”。其《阴山道》诗云: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疋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土(一作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馀,回鹘(一作纥)诉称无用处。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合阙(一作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彩。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10](P.398-399)


此诗题注云:“疾贪虏也。”既表达了对回纥欲壑难平的愤恨,表达了对国家损失的痛心,也表达了对朝廷软弱和失策的不满。陈寅恪先生注意到唐史与元白诗中唐朝输回纥之马价丝织品数量和品种有不同,白居易诗云:“五十疋缣易一匹”,《旧唐书》则云“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疋”。缣之为丝织品,其质不及绢之精美,他推测可能马一匹值绢四十匹,值缣遂五十匹。白居易起草的与回鹘可汗书中“印纳马都二万匹,都计马价绢五十万匹”,则每匹马只换到二十五匹绢,与《旧唐书》所言一匹马四十匹绢不合。因此推测“回鹘每以多马贱价倾售,唐室则减其马数而依定值付价”。陈先生又据白居易诗的描写,说明双方的交易中都存在欺诈行为,“唐制丝织品之法定标准为阔一尺八寸,长四丈,而付回鹘马价者,则如‘藕丝蛛网’,此即所谓‘短截’也。其恶滥至此,宜回鹘之诉称无用矣。观于唐回马价问题,彼此俱以贪诈行之,既无益,复可笑。乐天此篇足为后世言国交者之鉴戒也。又史籍所载,只言回鹘之贪,不及唐家之诈,乐天此篇则并言之。是此篇在新乐府五十首中,虽非文学上乘,然可补旧史之阙,实为极佳之史料也”。[20](P.258-259)从白居易诗可知,白居易也不赞成对回鹘诚心相向,他认为如果输出马价之丝织品质量越好,回鹘明年会以更多的马输入,唐朝就更没办法对付回鹘了。

唐后期回鹘成为唐朝与周边和域外交通交往的重要枢纽和中介,贾耽《入四夷之路》记载“回鹘牙帐”与周边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交通:


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河北岸有富贵城。又正北如东过雪山松桦林及诸泉泊,千五百里至骨利干,又西十三日行至都播部落,又北六七日至坚昆部落,有牢山、剑水。又自衙帐东北渡仙娥河,二千里至室韦。骨利干之东,室韦之西有鞠部落,亦曰祴部落。其东十五日行有俞折国,亦室韦部落。又正北十日行有大汉国,又北有骨师国。骨利干、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坚时马行八日可度。海北多大山,其民状貌甚伟,风俗类骨利干,昼长而夕短。回鹘有延姪伽水,一曰延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乌德鞬山左右嗢昆河、独逻河皆屈曲东北流,至衙帐东北五百里合流。泊东北千余里有俱伦泊,泊之四面皆室韦。[2](P.1148-1149)


由此可知,以回鹘牙帐为中心,这条路又可向不同方向继续延伸。向北可至骨利干(约在今贝加尔湖一带),折西可至都播(古部族名,役属于黠戛斯,分布于今唐努力山北),又折北可至坚昆(即黠戛斯,在今西萨彦岭、叶尼塞河流域一带),向东北可至室韦(黑龙江南北广大地区)。周朴《塞上》:“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6](P.7703)说明唐人知道从回鹘继续向北有道路通向远方。

唐后期利用回鹘道与西域保持联系,从回鹘牙帐通向西域的路线,在中西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条道路处于从远古以来早就存在的欧亚草原之路的东段。安史之乱后,吐蕃切断河西走廊和吐谷浑之路,这条道路成为唐朝与西域取得联系的主要通道。由于吐蕃人的进攻,切断了唐朝与西域驻军的联系,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北庭节度使李元忠等即假道回鹘回到长安朝入奏。早在天宝年间出使天竺的悟空,于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回国,是随中使段秀明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出发,越阿尔泰山进入蒙古高原,然后经回鹘牙帐返回长安。在欧亚草原之路和沙漠绿洲之路之间有若干条连接南北的干道。在东段,额济纳、巴里坤、吉木萨尔和霍城都是南端的连接点。由于吐蕃势力的威胁,额济纳和巴里坤都不好利用,这可能就是悟空到了庭州就折北走上回鹘道的原因。从庭州至碎叶的草原路是唐朝与西域和中亚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从建中二年(781年)起,除了从贞元六年(790年)至贞元十五年(799年)之间一度为吐蕃占领,庭州一直为回鹘所控制。回鹘在唐朝的中西交通中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回鹘道交通状况和在唐后期丝绸之路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史家多所论述,然而唐诗的描写为这条道路提供了某些独特的材料,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是一般历史文献所不具备的,通过本文的梳理,或可对唐后期回鹘道的利用以及唐朝与回鹘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注  释


①《旧唐书》卷195《回纥传》:“长庆元年,毗伽保义可汗薨,辍朝三日,仍令诸司三品已上就鸿胪寺吊其使者。四月,正衙册回鹘君长为登罗羽录没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以少府监裴通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持节册立、兼吊祭使。”太和七年,回鹘可汗李义节死,朝廷以唐弘实为“持节入回鹘吊祭册立使”。





参考文献


[1]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范之麟.李益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杜牧.樊川文集·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李嘉言.长江集新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3]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4]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15]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6]王宗堂.王建诗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17]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8]徐礼节、余恕诚.张籍集系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9]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2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原载于《河北学刊》2020年9月第40卷第5期,第82-92页。




往期推荐

“中国俗文化研究”笔谈(一)

李诚|古蜀神话传说与古华夏文明建构

高啓安 | “饆饠”、“餢飳”的東傳日本和變異 ——兼說日本“唐菓子”一詞的傳承







扫码关注 


中国俗文化研究



  组稿编辑  |  普   慧  

 审稿编辑  |  王   冉 

值班编辑  |  李媛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