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仕道推送的这篇文章,为何阅读量会突破85万?

仕道 2020-11-03



仕道按语


10月2日,仕道公众号推送了《102岁前政治局常委现身国庆大典 | 仕道人物》一文,引起强烈反响。截至目前,该文阅读量突破85万,创仕道创办以来最高阅读量。

 


300多条留言,传递着天南海北的人们对这位老革命家的无限敬仰、真诚赞颂、殷殷祝福,读来令人动容。

 

仕道君注意到,宋平曾长期在“苦甲天下”的甘肃工作。从1972年7月到1981年元月的八年多时间,他先后担任甘肃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第二政委,省军区第一政委。在甘肃工作期间,宋平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公正无私、清正廉洁、深入群众、平易近人,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宋平对甘肃也最有感情,他曾多次表示,我虽然离开甘肃很多年了,但总是忘不了那片土地,忘不了那里的人民,注意着那里的变化。他曾经对家里人讲,如果将来死在这个地方的话,就把骨灰撤到华家岭上,哪怕是养肥一把草,也是对人民有好处的。

 


200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曾出版《宋平在甘肃》(作者:牛颖、彭效忠)一书,记述宋平在甘肃的不凡经历和动人故事。今天,“仕道”特选载书中部门内容,再次表达对这位百岁革命老人的崇高敬意。




“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这是一位曾与宋平共事多年的老领导由衷评价宋平时说的一句话。

 

在甘肃,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也无论是何种身份或者与宋平相识与否,一谈起宋平的作风时,无不称颂。就连在“文革”期间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的人,提到宋平的作风时也深表敬佩。

 

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宋平就是以他勤政廉洁平易近人、公正无私和勤奋求实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感染着他周围的人,从而赢得了甘肃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

 

宋平担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伊始,就制定了《关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几项规定》。他说,要取信于民,就必须先抓党的作风

 

十年浩劫,使中国共产党的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到严重破坏。甘肃是深受林彪、“四人帮”危害的重灾区,对党的优良作风遭到破坏所导致的恶果,不可低估。

 

宋平经常下基层、下农村,对于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风问题有所知情,而且深恶痛绝。因此,他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伊始,就立即提出端正干部作风的问题。

 

在1977年8月的一次省委常委会上,宋平就专门提出了端正干部作风的问题。他指出:“四人帮严重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现在有些地方干部作风很坏,要坚决改。干部下基层大吃大喝,要吃多少只鸡、多少只羊,这和党的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作风是种无形的力量,要重新取信于民,就要抓作风转变,要树立一种正气。我认为省委应该搞个文件,规定几条,大家都认真执行。”

 

不几天,经宋平亲自修改并签发的《关于发扬党优良传统的几项规定》,就下发到全省各级党委,并在《甘肃日报》公布,让群众监督。

 

文件规定:在党内一律恢复同志称呼;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宣传人民群众活动为主,对各级领导的活动要尽量压缩;各级干部下去工作,到地区、企业的伙食标准不能超过四菜一汤,到县上不能超过一荤一素,到公社、大队、生产队,当地干部农民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得另行招待。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搞迎来送往,不得接受赠送的土特产品或各类名目的试用、试尝、试看产品。

 

由于宋平和省委其他领导都能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扬。

 

宋平经常对干部们说,甘肃是个穷地方,人民生活还很苦,人家安排的好饭菜,你能吃得下去吗?还是要严格要求,不要让群众背后骂娘。

 

宋平在甘肃工作期间,经常下乡、下厂,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班组。凡是接待过宋平的干部和群众,以及跟随他下过基层的各级干部,无不钦佩他严格要求、艰苦朴素的作风。

 

1972年9月,宋平到甘肃省委任职后的第一次下乡,是到临洮县中孚公社。那时,正是甘肃遭遇大旱的年月。宋平访问了几户农民,又察看了牛头沟小学。他看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学校办学条件着实很差,心情很不好受。中午,临洮县革委会负责人安排杀鸡招待。饭菜上桌,宋平一看很不高兴。他说“遭了这么大的旱灾,群众生活这么苦,你们还杀鸡招待!县上的负责人一面检讨,一面劝说宋平,既然做下了总得吃点。饭后,宋平拿出50元钱,替大家交了伙食费。那位负责干部十分感动地对宋平的随行人员说:“这顿饭值不了50块钱。像宋书记这样严格要求的领导,我还没有见过!”

 

1973年6月下旬,宋平陪同农林部副部长罗玉川一行到通渭县了解灾情。6月26日,在灾情严重的李店公社走村串户,看到社员们多是野菜充饥。在一户社员家里,宋平和罗玉川都亲口尝了用谷衣和野菜烙的饼子,确实难以下咽,宋平难过地流下眼泪。中午到了公社,安排的是洋芋面条,用大盆盛来放在会议室的桌子上,每人一只碗,自己舀着吃。宋平说,“如果社员也能吃上这样的饭,我们就心安了。”

 

第二天,宋平、罗玉川一行到另一个公社察看灾情。这个公社派人从县上买来大肉、鸡蛋招待。宋平对他们说:“通渭大旱,社员很苦,你们的饭我吃不下去!”谢绝了招待。

 

据宋平的秘书和警卫员讲,1973、1974两年,宋平曾多次下乡察看灾情,吃饭从来都是十分简单。他们看到宋平工作劳累,但饮食如此简单,心里都很难过。

 

1978年5月,张掖地区规划修建黑河上游的鹰梨联合水利枢纽工程。14目,宋平、李登瀛一行去祁连山北麓的鹰落峡察看水库坝址,要先乘车五十多公里,再步行十多公里,翻越大阪山才能到达现场。早上出发时,宋平就招呼地委负责人说,自带干粮,不准扰民。中午1时,看完坝址,大家席地围坐在一块草地上,吃的是饼子、黄瓜,喝的是凉开水。陪同的张掖地委书记谢占儒对宋平的随行人员说:“以前地委干部到这里来,肃南裕固族群众都是全羊待客,今天连个羊毛也没见着。宋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佩服。以后地委干部下来也要这样。

 

1979年8月,漳县遭灾。宋平一行来这里察看灾情。17日,他们来到马泉公社,看到刚刚被冰雹打过的庄稼东倒西歪,一团乱麻,看样子不会有啥收成;有好几个社员蹲在地边,抱头痛哭。宋平一行又到马莲滩大队看了几户,社员吃的饭是大锅青菜汤。宋平心情十分沉重。中午到公社听汇报,宋平喝开水时察觉到有一股羊肉味道,便让随行人员去伙房看看。随行人员回来说已杀了一只羊。宋平对漳县县委书记说:“社员们喝的青菜汤,你却杀羊招待我们,能吃得下去吗?”这顿饭,宋平一行硬是没吃。大伙饿着肚子又赶到四族公社察看灾情。晚上7点,赶到县上。深受感动的县委书记对晚餐再不敢搞高标准,只安排了一锅面,凉拌蕨菜。宋平吃得很高兴,边吃边说:“这就对了。我们常说共产党人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啊!”

 

宋平下基层,不管到何处,一律不准在招待所设烟酒糖茶、土特产品招待。他不抽烟、不喝酒,对一块下去抽烟的人员规定,只能抽自带烟。吃饭从来不准上酒,不准抽招待烟。一些干部打趣地说,跟宋书记下乡,公家的一分钱便宜都沾不上。

 

由于宋平严格要求自己,与民同甘共苦,提倡的是艰苦朴素,因而他在甘肃的八年多岁月中,基层干部都感到很轻松,又深受教育。一位当过地委、县委书记多年的老领导给我们说:“我当地县领导时,不知接待过多少上级领导,像宋平书记这样的领导,说实话不是很多。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像宋书记样严格要求自己,何愁干群关系紧张,何愁我们的事业不兴!

 

宋平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随宋平下基层,在饮食起居上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每到一地,要给当地接待的人员打招呼,饭菜要简单,万万不可铺张;二是按规定交纳伙食。

 

宋平一贯反对送礼、收礼。他不仅常讲常说,而且身体力行。在甘肃工作期间,没有人敢给宋平送礼。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传统。亲朋好友逢年过节携礼相探,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把送礼作为升官发财、打通关节、拉拢感情、营私舞弊的手段;把收礼当作聚敛财富、贪图享乐的途径,不仅有悖于“礼尚往来”之本意,而且为党纪国法所不许。在当时,这种请客送礼的现象已有蔓延之势。反对这种腐化行为,已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

 

宋平一贯坚决反对请客送礼。他不仅在多次会议、多种场合痛斥这类腐败现象,而且身体力行。因此,宋平在甘肃任职八年多的时间里,很少有人敢给他送礼。

 

据宋平的警卫员郑成涛讲,他跟随宋平多年,只碰到过两次给宋平送礼的事情。一次是宋平到一个县卫生香厂调査,厂方送给宋平一挂卫生香,宋平当即退回。一次是省委一位领导从家乡拿来一些苹果,给宋平送了一箱,宋平原封退还。

 

1983年7月,一位曾在省委办公厅工作过多年、时任武都地委的领导人,托人带给已调中央工作的宋平、吴俊扬每人1斤木耳。半个月后,这位领导收到了宋平委托吴俊扬写来的一封信和20元钱。信中说“你托人捎来的信和木耳都已收到。给宋平同志的我已送去,他托我给你写封信,并寄去买木耳的钱。在此,一并向你和同志们表示感谢。我想木耳是农民劳动的成果,何况那个地方的经济也不宽裕,所以,不能无代价地接受你们的东西。最后希望你们牢记武都人民对你们的希望,扎扎实实带领武都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这封信,使所有武都地委的领导都深受教育。

 

宋平在甘肃工作期间,也曾收过“礼”。但这样的收“礼”,却被干部群众传为佳话。

 

1979年12月,甘肃省会宁县四房吴公社红嘴山村的农民郭富山,作为甘肃省人大代表到兰州参加省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他满怀深情地给宋平带来了几个红嘴山上生产的苹果。郭富山说:“宋书记,听说你从来都不收礼,但这几个苹果你得收下。一来感谢你对我一个农民的支持;二来说明只要下功夫,干旱有治。”宋平也激动地说:“老郭,你送的苹果我收了,这不是一般的礼品,是你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宋平为了表示支持郭富山的工作,回赠了两把崭新的铁锨。

 

宋平另一次收礼发生在他离开甘肃之前。1981年春节过后,宋平即将离兰赴京。一位曾在省委办公厅工作过的干部知道宋平什么礼物都不会接受,就拌了一碗陇南山区产的蕨菜,表达对宋平的敬意。宋平看了很高兴,说:“什么礼我都不收,但这份礼我收了。它会使我永远记着甘肃的老百姓!”

 

宋平下基层,一般情况下总是轻车简从,反对迎来送往,反对前呼后拥。他对“走后门”尤其反感

 

宋平下乡下厂,一般都是轻车简从。他一贯反对迎来送往,前呼后拥。一次,宋平去秦安县调查,秦安县委书记早早来到与通渭交界的边界迎候。宋平对他们说:“省上规定不准迎来送往,以后不要这样。”从此,宋平下基层,再没有人敢在边界迎送。

 

宋平下基层,经常绕过地、县事先安排的点,直接和群众见面。他说,这样可以更多地了解实情。

 

1978年夏天,他去临洮县调査农民负担问题,沿途边走边停,向路边的农民群众、外地来的养蜂人了解到许多强加在农民身上的不合理负担。当他在临洮县干部大会上讲了这些情况后,干部和群众都感到惊奇,说:“宋书记就像生活在农民中间,他什么都知道!”

 

1973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正在白银公司铜矿值班的矿党委书记王槐青,看到矿口上来了一辆吉普车,从车上下来的正是宋平和司机二人。王槐青要给公司和矿上的领导打电话,宋平阻拦说:“不用惊动他们,我只是随便来看看。”他向王槐青了解了矿上的生产情况,又下到矿井察看。上井后,只喝了杯开水便返回兰州。

 

20世纪7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发生困难的时期,各类物资和商品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政府不得不采取凭票证供应的办法。特别是像自行车、缝纫机一类物资,商业部门采取给单位下指标分配供应。单位拿到少得可怜的指标后,个人申报、集体评议、领导决定才能兑现。因此,在那个年代购买商品“走后门”、找关系的现象较为普遍。

 

宋平反对“走后门”,更反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享受特殊照顾。

 

1974年,宋平家的保姆对警卫员郑成涛说,她年老眼花,宋平和陈舜瑶的衣服又要经常缝补,能否买一台缝纫机回来?小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便找商业厅长说明情况,并请他批了个指标,很快便买回一台缝纫机。谁知宋平知道后十分恼火,把小郑狠批评了一顿,要小郑立即退回,并给商业厅有关领导作出检査。为了办理退货手续,小郑专门到街上刻了一枚私人印章。小郑说:“这枚印章至今我还保留着。看到它,就想起了宋书记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既严厉又慈祥的崇高形象。”

 

宋平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时时处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他人甚于自己。

 

宋平生活俭朴,在省委大院是出了名的。他不仅仅是下乡下厂吃住要求简单,就是平时在家里的吃喝也很一般。有一次,时任省委副秘书长的翟焕三到他家里,看到午餐是饼子、白菜汤,就对他说:“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吃得这么简单,营养跟不上,怎么行呢?”宋平着说:“这就很好了。你到农村看一看,许许多多农民群众还吃不上这样的饭菜呢。”

 

宋平穿着也很朴素。平常,他身穿已洗得褪了色的灰色中山装,脚蹬一双平底布鞋,一副平民打扮。

 

天冷了,外套是一件已穿了十几年的皮夹克。这件夹克的边角已被磨得破损了,有人劝他换一件新的。他满不在乎地说:“边角磨损一点没什么,只要保暖就行,这还能再穿几年哩。”

 

宋平对待客人,尤其是对他熟悉的客人,接待也很节俭实在,严格按有关规定办事。1979年夏天董必武副主席的夫人何莲芝来甘肃,生了病,请中医诊断,开的处方中有人参。按国家规定,人参属于自费的药品。宋平知道后,没让何老知道,也没让国家报销,他给付了钱。

 

对于宋平的艰苦朴素,《甘肃日报》总编辑刘爱芝说:“他的俭朴真到了‘出家人’的程度,从不讲究吃穿,别人送什么东西也不要,这样的领导,我见得很少。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像宋书记那样,党风就会大大好转!”

 

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洪惠民回忆说:我在60、70年代一直负责省委领导的保健工作,接触过许多省上领导,宋平书记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高尚品德,对我教育很大。我在负责省上领导保健工作时,经常去领导家里巡诊。宋平老是对我说:“我的病不要紧,你要多去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王世泰、王国瑞、朱培屏等老领导家里看看。”并叮咛我千万不要把他们的病耽误了。1994年10月,他来甘肃视察工作时,我去看望他,他还询问那些老领导的身体状况如何,嘱咐我要多关心他们,多去看看。当他得知曾给他开过车的史兰水师傅已患上喉癌时,宋书记担心地说:“老史的病不轻你去看一下,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后来,史师傅在北京住院治疗,宋平亲自探望。

 

宋平对于身边的工作人员,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1978年,甘肃省委决定从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基层。决定发出后,宋平首先召集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开会。他说:“省委已作出决定,我希望你们能带个头。”大家都报了名,最后决定担任秘书工作的张学忠下去。张学忠克服了家庭实际困难,去武威县法放公社当了书记,一干就是几年。

 

1978年春天,宋平听说警卫员郑成涛的老家古浪县大靖公社因受到严重灾害,家里生活发生了困难,当即拿出500元钱,让郑成涛给家里买些粮食帮助度过青黄不接的季节。

 

1979年8月19日,宋平在陇西县柯寨公社刘家掌队调研时,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衣衫破烂,半躺在路边一个窑洞口晒太阳。他询问得知,这个老人名叫陈生荣,解放前是一个地下党员,由于身患骨髓炎,不仅行走困难,连最基本的生活也难以为继,已是穷困潦倒。宋平当即拿出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给他,吩咐尽快治病。并叮嘱县社负责人说,要精心照料这位老党员,尽量安排好他的晚年生活。

 

2000年7月,宋平到甘肃定西视察,专门看望了定西县青岚公社大坪村农民冉桂英。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担任大坪生产队队长的冉桂英,带领社员大修梯田,与干早抗争,使贫穷的大坪面貌大变,曾是甘肃农村的一面旗帜,冉桂英因此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并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当宋平听说冉桂英生活上还有些困难时,当即拿出1000元给予周济。他说:“你为甘肃人民做出过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你。我只是聊表心意!”

 

宋平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之后,曾五次来甘肃。他说,总是忘不了那片土地,忘不了那里的人民,注意着那里的变化。

 

1981年2月,宋平奉调进京。在告别讲话中,宋平深情地说:“我在甘肃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确实对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人民,对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们,有很深的感情。我们省是个比较困难的省,有29个县很困难,直到现在人民生活还很穷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长期在这里工作,人民生活是这个样子,心里感到有愧。就是今后离开这里,在心里头也会是念念不忘的,决不会忘记这里的人民。在甘肃工作,自己是有长期打算的。我曾经对家里人讲,如果将来死在这个地方的话,就把骨灰撤到华家岭上,哪怕是养肥一把草,也是对人民有好处的。

 

 1981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正是春节放假期间,宋平原想悄悄离开兰州,免得大家送行。但临走那天,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的负责同志和一些干部,还是到火车站为他送行。那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他很感动。火车开动后,他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八年陇原三段分,处乱治穷费尽神,是非功过应与析,党心民心与良心。”

 

从1981年元月至今(2003年),宋平离开甘肃已有22年。款款深情,浓浓厚谊。22年来,不管是在中央领导岗位,还是在离职之后,宋平都时时惦念着甘肃人民。他曾对许多前来拜望的甘肃的同志说过:“我虽然离开甘肃很多年了,但总是忘不了那片土地,忘不了那里的人民,注意着那里的变化。”


1984年10月17日,宋平在给他的农民朋友、甘肃省劳动模范郭富山的一封信中写道:“现在虽然不在甘肃工作,但我仍然怀念那里的人民和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并且习惯 地每天要看那里的气象预报和月度报表。

 

宋平离开中央领导岗位之后,曾五次来甘肃。他关心着甘肃的发展,关注着甘肃的变化,多次提出过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探索一条发展之路,他和钱学森院士共同推动了沙产业理论在甘肃的实践,积极捐款开展扶贫助学、“集雨水窖”等工程。他看到这里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过起来,感到十分欣慰。


宋平同志简历


宋平,男,汉族,1917年4月生,山东省莒县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学历。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34年至1937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1938 年至1947年,任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干事,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并任组织科科长、教育处处长;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秘书,中共中央南方局学习秘书;重庆《新华日报》社编辑部资料室主任、秘书处主任、编辑部秘书长,新华社重庆、南京总分社负责人,在此期间还担任了周恩来同志的政治秘书;

1947年至1952年,任中共哈尔滨市顾乡屯区委副书记、警备大队政治委员,哈尔滨总工会公营企业部部长,东北总工会宣传部部长、秘书长、副主席;

1952年至1957年6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工资计划局局长兼劳动部副部长;

1957年6月7日至1962年12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1962年12月至1970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局计划委员会主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1970年至1972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国防工办副主任;

1972年7月至1977年6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7年6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9年12月至1981年1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

1977年6月至1981年1月,兼任甘肃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77年6月至1982年12月,兼任兰州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1981年1月至1983年6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3年6月20日至1987年6月,任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87年6月至11月,任国务委员兼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12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8年4月12日至1989年6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9年6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89年12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0年兼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长)。


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



延伸阅读>>


102岁前政治局常委现身国庆大典






热文

荐读


A、张国宝和刘铁男:两任国家能源局长的仕途往事 (点击即读)


B.   正厅官员为防落马“机关算尽”:明暗两个司机,办公室钥匙从不给秘书……(点击即读)


C、在同一单位任职35年的正厅级官员被“双开”(点击即读)


D、这些落马省级大员为何会妄议中央?(点击即读)


E、朱镕基国庆前夕给清华经管学院新生回信(点击即读)


F、跳舞的董事长和拉二胡的县委书记(点击即读)


G、同是主动投案的正部,对刘士余的处理为何比秦光荣轻?(点击即读)


仕 道

hello,亲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pzzch681018

邮箱2200314323@QQ.com

官场奥妙   尽在仕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