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每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 | 惊蛰
独白 | 题写:黄轩
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在同一个地方自然醒来。南方多雨,春天又来得早,所以常常不是醒在雨声里,就是醒在鸟声里。
这是很奢侈的。
过去忙,少有机会察觉“早晨醒来”是一种什么感觉。好多时候,人还迷糊着,就开始上妆,准备第一场戏的拍摄了,不像最近醒来,是可以浪费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观察早晨的。 观察得久了,就发现——对早晨的聆听与凝视,就像对自我聆听和凝视一样,是一种特别的仪式。
汪曾祺先生,也是一位早晨的热爱者。他曾在散文中如此记录: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
虽是犹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
曾见齐白石一幅小画,画的是淡蓝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颇长的题记……最后两句我一直记得很清楚:“静思往事,如在目底。”这段题记是用金冬心体写的,字画皆极娟好。
今天正好是汪曾祺先生100周年诞辰,再看这段文字,仍有启发。他说,“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如白石老人题画时所说,心闲气静时一挥。
过去,总说“工作忙,环境嘈杂”,所以心静不下来。现在好了,有大把的时间属于自己,独处在某一个地方,心里偶尔也像“长了草”一样,又是为何呢?
看来“心闲气静”,原就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一个人,仅仅拥有物理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心若不“得空与闲”——风进不来,雨进不来,万千世界进不来,灵感和光更进不来……
我们向来是警惕“闲”的,觉得是“闲”是“浪费时间”。但“忙里偷闲”,偷的不过是“时间缝隙里,心神醒来又专注的静气”。
今天,是惊蛰节气。惊蛰有个特点,是说第一声春雷响后,沉睡的昆虫便能“惊而出走”,尔后万物生长: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我喜欢“春雷响”,像是某个特别的人,在你昏昏沉沉时,来了一通“狮子吼”。人一激灵,瞬间就醒了,顾不上恐惧、犹豫,如蛰虫一样,麻溜地爬起来,奋力奔向春天。
在我们的生命中,会遇见一些“春雷”般的人。他们会对你说:“嗨,清醒清醒。”这样的人,要特别珍惜。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韦应物《观田家》
惊蛰日,适合醒来,更适合行动。
据说,汪曾祺先生的许多散文创作于他的困顿时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名篇《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好几个篇章,是他1830年在乡下遭遇瘟疫,交通被阻隔时写就的。
“心闲气静时一挥”——这种心态适合创作,也适合生活。
黄轩
2020年3月5日,惊蛰
打开门,春花开
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桃始华”即可领取一张惊蛰日花笺👈🏻往两边拉,门就打开啦👉🏻
摄影:黄轩
本期嘉宾
黄轩,演员、“瞬间MomentX”创始人/发起者。“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意识’,放在‘当下’和正在经历的这个‘瞬间’,那我们也许能成为更幸福的人,并实实在在地活着。”
谈个恋爱吧。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其室家。遇见了,就恋爱吧。生命里并无太多春天。
和挚友交谈。二候仓庚鸣。知己的同心之言,和黄鹂鸟鸣一样动听。与Ta通个电话,随便聊聊。有些聊天,会像兰草一样,香气沁人。
学习忍耐。三候鹰化为鸠。据说春天的时候,老鹰会变作布谷鸟。待到秋日,重新化为鹰。“隐忍”是必修的生活智慧。遇到难处,别急,会好。
洗个头,披发缓行。《黄帝内经》里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生志”。隔离在家,头发也长了吧。快去洗个头,吹顺,然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慢走。
大口吃梨。梨同“离”。吃梨,远离疾病与烦恼。这个季节,生吃小香梨,或以冰糖银耳慢炖大雪梨,都好。润肺甜心~
本期配乐
配乐来自墨西哥独立音乐人Robert J. P. Oberg的作品Cold Night Colors和Cherished;鸟叫声、春雷声来自四川读者「地球长子」。
今天是瞬间MomentX伴随你的第 683天
唯有大地能唤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