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智库论未来制空作战

张昊 电科防务 2022-07-29
作者: 张昊(中国电科14所)


长期以来,美国在空中一直具备非对称优势,使美空中力量能够在免受攻击情况下自由进入空域实现态势感知,并可自由对敌方目标实施打击,同时拒止敌方各类空中作战行动。但随着以中俄为代表的“敌对”国家空军实力的增强,美军空中优势受到了重大挑战,未来制空作战已成为美军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这一现状,美权威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在其2019年发布的《大国竞争时代的美国空军》报告中通过对未来美军制空作战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制空作战构成进行了论述,并对几种目前较为“流行”的作战概念进行了评估。



1

未来制空作战构成


针对美军制空作战和能力发展需要,CSBA通过对波罗的海和南海等热点地区冲突进行兵棋推演以及大量仿真。通过其推演过程进行分析,其制空作战重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机场防御CSBA认为北约军用机场将会是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敌军打击手段将以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打击为主,同时辅以非动能武器(例如电子战、赛博攻击等)和特种部队袭击。CSBA的主要应对方式是让己方战机进行分散部署,以降低受损风险。此外,CSBA建议美军发展多层防空反导系统,保护其核心枢纽基地免受重大打击,为后续打击保存力量。CSBA建议典型的多层防空反导系统由内层和外层防御两部分构成:内层防御由“爱国者”防空系统、定向能武器、装备拦截弹或高能激光武器的多任务无人机以及与陆军间接火力防御能力类似的近程防空系统构成。内层防御可提供大容量360°中近程防空能力,以应对俄罗斯导弹齐射打击。外层防御主要装备包括萨德(THAAD)反导系统、四代机和无人系统等。THAAD将提供针对弹道导弹的远程防御能力,四代机和无人系统将利用空空弹拦截敌方用于攻击的战机和巡航导弹。除上述防御层之外,美国未来发展的穿透型战机将采取主动措施,对敌军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掩护下的地基或空基导弹发射平台实施打击,从而减少敌军发射的攻击性武器数量,减轻多层防空反导系统的拦截负担。(二)高价值空中目标防御美军典型高价值空中目标为非隐身的战场管理与指挥控制(BMC2)平台,即预警机等大型平台,其部署位置应距敌方阵地约500海里以外,以保障自身安全。此外,每个高价值目标都将配备多架战机进行制空巡逻,部署在被护卫目标前方150~200海里处,以应对敌方远程战斗机及其它威胁。(三)在高对抗环境中执行护航、扫荡和防空系统压制(SEAD)任务在与大国进行对抗作战的前期,美军将不可避免地会在敌方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范围内作战。在这种情况下,穿透型扫荡和SEAD作战对于保护己方部队具备极重大的意义。美军需要在高对抗环境下执行制空作战,削弱敌军空袭强度,并期望暂时获得部分区域的空中优势,从而对美国和盟军的进攻性作战进行支撑。护航作战:CSBA认为美军护航作战对于在防区外和穿透型ISR/打击平台的安全至关重要。美军五代机将承担非穿透型轰炸机护航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轰炸机一般建议在己方分层防空反导系统外层防御范围内发射导弹,这会削弱敌军战斗机威胁。F-35A战斗机未来将装备防区内攻击性武器(SiAW),可执行SEAD作战任务,保证己方打击力量安全。在高对抗环境下,未来穿透型制空平台的使用将提升护航作战的行动自由、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扫荡作战:CSBA认为在未来制空作战中,应定时派出部队在高对抗区域执行扫荡作战,以便尽可能在敌基地/基地附近破坏、降级或摧毁敌方空军。扫荡作战旨在剥夺敌方ISR飞机和攻击机的行动自由,保护美军在敌方A2/AD范围内作战免受攻击。空军五代机将是扫荡作战的主力机型,并辅以能够在威胁环境中作战的四代机。未来美穿透型制空飞机(PCA)将从多个方向攻击敌方威胁目标,以降低敌方集中防御作战的能力,并迫使其分配更多的力量来保护其后方。美军制空扫荡目标包括轰炸机、战斗机、电子战飞机、直升机以及其它ISR飞机等。未来发展的穿透型制空飞机,在配置合适的拦截武器情况下,甚至可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助推段拦截。根据CSBA的构想,穿透型制空飞机将会是未来执行扫荡作战的首选武器,可通过SiAW武器和电子战手段摧毁敌军防空目标。穿透型制空飞机应具备长航时、大载弹量,并应可将多域传感器信息融合形成统一态势图。穿透型制空飞机需保证在通讯降级和局域拒止环境下作战的能力,能够独立执行探测、锁定、跟踪、瞄准、交战和评估一整条杀伤链行动。SEAD作战:在对敌方防空系统压制方面,CSBA认为未来穿透型电子战飞机(P-EA)将在作战中起到关键作用,可在高对抗环境中实施动能打击或电子攻击。但这种作战思想目前可能已被分布式电子战概念所取代,旨在采用其他突防飞机、武器、干扰机和诱饵等实施分布式电磁攻击。未来的PCA/P-EA飞机将发展防区内电子战能力,成为分布式电子战概念的重要支撑。


2

未来制空作战样式评估


在未来制空作战样式方面,有人-无人编队作战和防区外空对空打击作战样式引起了军方和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启动了“忠诚僚机”等一系列项目来验证和实施这些作战概念。CSBA从技术、成本、作战等方面对这两种比较“流行”的作战样式进行了评估。(一)有人-无人编队典型的有人-无人编队作战场景为:无人机将部署于有人机前方,配备传感器和AIM-120空空弹,作为分布式传感器和武器发射平台;无人机对目标执行探测任务,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协同的有人机;有人机在实现信息融合后进行目标分配;然后有人机将对目标发射导弹,并引导无人机与目标进行交战。CSBA认为在技术上有人-无人编队构想是完全可行的,但在与军事强国高对抗作战环境下,其成本和作战效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在成本方面,由于无人机航程一般比其伴随的有人机更远,并要携带足够数量的武器,这些燃料和武器将增加其尺寸大小和成本。此外,无人机系统将装备先进传感器和通讯设备以满足空对空杀伤链需求,这将进一步增加其成本。在作战方面,高对抗环境会对无人机系统生存性造成重大挑战。在作战初始,需应用以B-21为代表的有人突防平台对敌方一体化防空系统进行有效破坏,此后才更有利于实施有人-无人编队作战。此时随着敌方威胁的减小,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成本较低的无人机,取得更高的效费比。综合分析,在高强度对抗的作战环境下,相对于未来穿透型制空/穿透型电子战飞机(PCA/P-EA)的突防打击能力和高生存性,有人-无人编队对于执行远距离、高强度的空对空作战和SEAD任务上并不具备显著的优势。(二)防区外超远程空对空打击作战CSBA设想了一种综合穿透型作战和防区外超远程空对空打击作战的典型场景:前置的配备有传感器和低拦截概率/低探测概率数据链的有人/无人机对敌方目标进行探测,将其信息传给防区外的大型发射载机,然后发射超远程空空弹实施打击。CSBA认为这个构想在实际作战时在目标探测方面是极其困难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感器功率、地球曲率、气象条件等多种原因。此外,在目标信息传递时,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会遭到巨大挑战。最后,对敌飞机目标的长时间跟踪很有可能会由于敌方干扰措施出现误差错误,最终导致作战失败。

3

结束语


根据该报告可以得出,为实现未来在高对抗环境下的制空作战,其关键是构建一系列能在多域作战中进行互补的作战能力,而不是依赖某一型装备。具备ISR、打击、空对空作战和SEAD能力的先进多用途平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新战法方面,以有人-无人编队和防区外超远程空对空打击作战为代表的作战理念还需进行更多的讨论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取报告原文


———— / END / ————

—▼—

前情回顾


美《国防部数字现代化战略》发布背景及核心内容盘点

【TRS-4D】亨索尔特公司为德国轻型护卫舰提供TRS-4D雷达

【Unmanned Helicopter】日本采购无人直升机提升预警监视能力

【MQ-4C Triton】MQ-4C “人鱼海神”无人机将取代EP-3“白羊座”电子侦察机

【P-8A】美国海军公开P-8A海上巡逻机新型雷达的新特征

【B-52】雷声公司新型有源电扫阵列雷达将升级B-52轰炸机

【Cyber Defense Capabilities】美海军采取措施加强武器系统的赛博防御能力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美国发布最新版《国家军事战略》说明(全文翻译)

【The Digital Air Force】美国空军白皮书:数字空军

【Creating the Impossible】TED演讲:DARPA如何创造不可能

【SIGINT Capabilities】BAE系统公司信号情报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