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第十一届“青教赛”获奖教师示范课第二次巡讲会实录(一)

蒙克&梅赐琪 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2024-04-01

12月5日下午,课程思政专题报告会暨北京市第十一届“青教赛”获奖教师示范课第二次巡讲会在公管学院报告厅举办,副校长彭刚作“课程思政与‘三位一体’”专题报告。“青教赛”获奖教师公管学院蒙克、美术学院王小茉进行示范课及教学分享,“青教赛”指导教师代表公管学院副教授梅赐琪、建筑学院副教授郑晓笛分别进行现场点评。

本公众号将陆续整理刊载报告会实录、巡讲会实录,供读者分享交流。 

本期内容为蒙克老师的教学反思及指导教师梅赐琪老师的点评实录。

青教赛获奖教师蒙克:

《现代战争与国家汲取能力》的教学反思

      蒙克,博士,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CPE & IPE)、国际关系、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2018年获得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019年获得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作为一名社科领域的教师,我跟大家一样,都在思考清华大学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怎么在教学中得到贯彻。我自己在备赛和备课的过程当中,把它进行了一些梳理和细化:知识传授是要传授三本书,能力培养是要帮助学生获得使用两张网的能力,而最终的价值塑造则是在立德树人方面,要教会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三本书:功绩之书、言辞之书和艺术之书。这个概念其实是来自于约翰•罗斯金。他说伟大的民族把自己的自传写在三本书上,他们做过什么,他们思考过什么,以及他们在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陶醉于什么。如果你想理解一个民族的灵魂,包括我们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这三本书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我们在备赛的时候强调“内容为王”,也就是说,“青教赛”不是形式,不是表演,必须要讲究内容。我在这门课中希望把这三本书的相关内容都包括进来。那么如何实现呢?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跨学科的通识意识。我的理解,通识的落脚点在“通”,是把不同的领域打通了之后所形成的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比如我在刚刚讲的这节课上提到了军事史领域的军事革命,然后联系到了财政社会学中的财政-军事国家、以及国家的汲取能力等概念,最后上升到社会理论中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制的论述。我尝试着把这三者都打通之后,对于同一个问题来进行分析,我觉得这样就能把三本书尽可能地融会贯通起来。

但是,之前备赛的时候,梅(赐琪)老师说我讲的东西有时会有点“飘”。为什么“飘”?比如当时我自己认为一定要讲得有艺术性。比如左面的这个屏风,讲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军事革命,描绘了1575年织田信长的火枪兵在长筱之战战胜了武田家的骑兵,于是我就联系到黑泽明的《影武者》,说他的电影也拍了这个内容。梅老师说你这个东西虽然有趣,但是跟你的主线不相关,必须删掉。这其实反映了备赛时的一个思想,那就是强调讲课时都要有一个主线,并且用这个主线来规训对三本书的理解,防止内容上的“飘”,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两张网:无缝之网和意义之网。什么叫无缝之网?当三本书都联系在一起之后,它揭示的是人类经验在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比如政治与军事、艺术与宗教、文化与技术,等等。它其实培养的是同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指的不是你讲了一个观点后我马上批驳你,而是你讲的这个观点可能是不全面的,还要从其他的方面、其他的角度对其进行补充、反思甚至是挑战。当学生意识到人类的经验其实是普遍联系并不能够孤立地看待的话,他自然就有了批判能力,而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意义之网是共情的能力。所有的这些事物,包括制度、包括器物,除了功能性之外,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和含义。我们的同学必须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想一下这个事情对于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共情能力。我感觉在当前社会多样性越来越强、社会共识亟需建设的时候,共情能力是特别重要的。

那么如何来织这两张网?我认为关键要从“内部人的视角”来提出问题,并在重建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展示知识产生的过程。薛克宗老师说我们要展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强加给同学知识的结果。备赛的时候,我曾经的课程结构是国家的汲取能力包括两者——借钱和花钱,它们分别对应的制度基础是官僚制和有限政府。如此安排似乎体系还挺完整,但这样其实从一开始就把知识的结果强加给了学生,教学效果其实未必好。更好的做法,是基于内部人视角所提出的真问题。所谓真问题,指的是社会中真正的人确确实实在面临着的挑战。比如这一讲的内容:现代军事的装备,它很昂贵,那么购买装备的钱从什么地方来,这就是一个真问题。国家可以依靠收税,但如何收,这个问题便导向了官僚制的概念。接下来提到,税收太少太慢又该怎么办,这才引入了借钱和政府信用,而后者又有赖于有限政府。包括我最后留的思考题,其实影响战争成败的因素,除了钱之外,还有人,因为现代军事的专业性强,这些专业的军事从业人员从什么地方来?如何培训?培训出的新的军事阶层,跟旧有阶层二者之间的社会矛盾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真问题。只有从历史上当事人的角度去探索一系列实际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才能得到重建并展示出来。

最后是树人。基于我自己粗浅的理解,立德树人,既然提到了“树”,那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能看见“森林”的人。这里的“森林”,就是历史发展的主线。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肯定都有正面和负面的经验,但黄仁宇说,历史学家如果“将‘负’因素高度渲染,即妨碍‘正’因素之展开”。他举了《论语》中的例子:孔子曾斥管仲“僭妄而不知礼”,可是子路和子贡都抨击管仲时,他却出面支持他,因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当然可以批判,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当时的历史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森林”。见了“森林”之后,知道了历史的主线,然后能明白历史的主线延续到今天,才能使得我们对于今天和未来的方向保持乐观。

这便是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提到的观点:幸福来自于什么?幸福来自于觉得个人前途光明,但同时又觉得整个社会的前景要一天比一天好。学生如何才能感受到这点呢?教师需要教会他们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体会到今天的社会正在历史正确的主线上继续向前。如此我们的同学、我们每一个人才会觉得生活是有奔头的。

为了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展现历史和现状的“可理解的复杂性”。给同学讲课,不能说负面的东西就不讲,因为即便你不讲,同学们也有别的渠道去了解到这些负面的东西。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他们知道:面对一个只装了半瓶水的瓶子,需要看到它是半满的,而不是半空的。换言之,空的和满的部分、这种二者共存的复杂性,需要展现给学生,但同时要告诉学生,瓶子正在朝着越来越满的方向进展。因此,就像本节课所介绍的,建立强国家这个历史主线,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今天,我们民族一直都在把握着。但是在另一方面,具体到今天的现实,我们要将强国家的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要实现依法治国。于是这便有了历史的主线和未来的方向。这样大家才会觉得复杂性终于统一到一条主线当中了。

“三本书、两张网、一个人”,这就是我的一点教学反思,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我就不占用大家更多的时间了。谢谢大家!


梅赐琪点评:讲课是知识的重构

图 / 梅赐琪作点评

按照会议议程,我要对蒙克老师今天的课程讲授做一个简单的点评。

蒙克老师这次获奖,对于我们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可以跟大家展示一下:一个普通话说得不是特别标准的老师也可以拿到北京市(“青教赛”)文科组的第一名。在清华的备赛中,我们一直特别强调一件事情:内容为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立场,我们在选拔的时候更看重一个老师对于学科内容的把握,而不是他的外表和他的仪态。这个传统是从我参赛的时候就有的。我的教练就曾经告诉我说“你的教姿教态很一般,讲课不停地动,站在那儿,没有一刻是稳当的,但是我们就喜欢你讲东西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明确的内容设计感”。蒙克老师这次拿到北京市(“青教赛”)社科组一等奖第一名,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把青教赛里的课讲成课,而不是礼仪培训的决心。

基于蒙克老师刚才的示范课的内容,我做一个简单的点评,也分享一下我们团队在备赛过程中的几个体会:

第一是清华“青教赛”团队经常讲的一个“切口”:“一个内容一个坑,一条主线连到底”。什么叫“一个内容一个坑”?我们是希望老师的一堂课讲下来,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基于一个问题,基于一个大家都非常清晰的线索,在20分钟或者45分钟内连贯地展示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的授课才是抓得住学生的。有些老师上课,一节课讲十几个知识点。老师自己可能觉得这十几个知识点是显然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要换一个思路,要尝试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理解。对于深奥的知识,只有老师不断地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坐标,学习者才能够从始至终跟这个老师在一起。

蒙克老师这堂课,我来帮大家梳理一下线索。他讲的是鸦片战争中,中国和英国打,为什么会打输。这就是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就是我们要回答的一个问题。那我们挖了一个什么样的坑?学习者很容易认为自己知道中国在鸦片战争当中为什么输给了英国,比如,是因为我们的武器不够好、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太腐败。此处就是大家的坑。我们希望通过讲述,告诉大家你们的理解是可能错误的。深层次的理解需要看到制度背后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国家汲取能力的不足,另外一个是我们的国家借债能力、也就是政府的信用不足。我们团队备赛的时候经常讲一句话,讲课是知识的重构,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可以自洽的体系上的知识重构。

刚才几位领导都反复讲到学风建设中,我们老师要先把自己的本领加强。老师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知识的重构过程,才是真正负责的体现。真正的负责,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态度好不好、老师有没有关心学生。不要过度强调感动学生,更不要尝试逼着学生感动。课堂要感动学生,首先要从知识内容上下功夫,从知识重构上下功夫。

第二,我特别想通过蒙克老师的课讲一下课程思政的发力点。除了思政课以外,其他的课怎么来做课程思政?大家可能会觉得公管学院是课程思政当然的第一梯队,因为我们的课程最后都可以关联到国家大事。但是,讲国家大事如何能做到、做好课程思政呢?在这里特别希望跟大家交流两个方面的看法。

一方面,“如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一点是在我们所有公共管理课程当中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讲课程思政是不是说课堂当中不能触及有敏感性的问题?从我们自己的探索来看不是这样的。去年我们团队辅导李蕉参加全国比赛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飞去来器”(Boomerang)理论。“飞去来器”飞出去还能回旋出来,也叫回旋镖。我们的思政课,真的要做到入脑入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的课程设计要有飞出去的勇气,还要有飞回来的能力。你不说那些敏感问题,学生就不知道了吗?这样的基本判断就要求老师要敢于进入到学生的困惑当中,直面问题,同时在学生快要走丢的时候把学生带回来。所以,做好课堂思政,要在自己的课程当中敢于直面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讲的“如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另一方面,如果课堂只剩下批评,那么课堂就没有意义了。有时候我们也有这样一个体会,在课上如果什么都批评一下,学生会听得很开心。一节课下来,完全达到了街头巷尾侃大山的水平。我们不认为批评是课堂的目的。我们备赛时一直强调,课堂的目的是要带领学生重温知识形成的历史过程。如果仅仅是批评,那么我们只是把学生的固有观点给“破”掉了,但没有把正确的思想给立起来。所以,“破”和“立”,批评和建设,这两组对立的做法应该结合起来。

怎么做好课程思政的发力?在蒙克老师讲授的这样一类社会科学课程当中,我们觉得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老师应该有批评的勇气。二是老师应该注重建设的努力。

第三,我讲一下课程的准备。在“青教赛”上的讲台上,我们看重天赋;但是,起码就文科团队来说,我们从来不相信有天赋型的选手。今天我把文科团队今年参加北京市第十一届青教赛的备赛工作记录拿了过来。两个半月的时间我们的工作总结,用A4纸打印了139页,整整8万多字。来之前,我不经意翻到有几次我们的老师记录“泪水”的地方。我看了也很动感情,有很多回忆。老师们一般是这样记录的:“今天又被梅老师和郑(晓笛)老师批评了,幸亏有赵(青)老师和李蕉老师的安慰”。为我们的老师骄傲!

通过青教赛,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我们清华的标杆课老师李国林,在最近的几次会议当中都讲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送李国林老师一个外号,叫“机关炮(一样的)老师”,来形容他的课的高效和流畅。李国林老师自己也问自己 “我不太善于跟别人交流,但是我的课怎么做到流畅的呢?”课程怎么才能流畅到机关炮的效果?李老师说,他所有的课程都在课下准备了5—6遍才上去跟同学们讲。5—6遍是什么水平,参加“青教赛”的教师特别有体会。青教赛文科组从2018年参加全国比赛,到2019年参加北京市的比赛,所有老师的每一讲备赛内容至少要正式试讲5-6遍。蒙克老师,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一共准备五讲的内容,每一讲都在团队面前讲了6遍以上,一共讲了31遍。王小茉老师、邓盾老师、陈宇琳老师、陈天昊老师、田奇乐老师、王海燕老师,最少的也讲了28遍。所以,这些老师才能在比赛和课堂中讲出自己喜欢、评委喜欢、学生喜欢的课程。

归根到底,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是教学这么不容易的事情。讲课要靠天赋,更要靠后天的努力,这两件事也不对立: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归根到底还是你得喜欢这个事儿。你只有喜欢这个事,爱这个事,才能驾驭这件事。我的点评到此结束。

-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整理自梅赐琪、蒙克在“课程思政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并经本人审定

编辑 | 黄

审核 | 李斌锋、王媛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