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女子起诉被家暴?法官紧急出动……
家住余姚牟山的梁女士向余姚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郑先生离婚。原告梁女士诉称,双方于1989年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发现郑先生脾气暴躁,双方没有共同语言,郑先生还经常因为琐事殴打自己,双方感情已彻底破裂。
法官收到诉讼材料后,发现原告诉状中称存在家暴,于是立即启动家暴预警联动。法官一边向当地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核实是否存在梁女士被家暴的报警记录,一边通过“余姚解纷直通车”线上联系了当地妇联工作人员核实情况。
妇联工作人员知悉后立即行动,向村民了解情况,并实地前往梁女士家中走访。当天下午,法官就收到了妇联工作人员的反馈。原来,郑先生喜欢麻将,两夫妻经常为此吵架,至于梁女士提到的家暴行为,周围邻居和村民均反映未发现。此后,法官当面与梁女士交流,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告知梁女士。梁女士这才向法官坦言,为了让法院判决离婚,其在诉状中对部分情况夸大描述。法官对梁女士不实陈述予以训诫,同时也向其说明,如果确实存在家暴情况,如何搜集保存证据,并可据此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梁女士与被告郑先生是自由恋爱,结婚也有20余年,婚后共同抚育一子,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夫妻生活中,双方难免有矛盾产生,相信双方通过沟通、体谅,仍有和好可能,且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原被告夫妻感情破裂。法院最终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来是虚惊一场!
而这一系列的“神操作”来源于
我市出台的家事纠纷警情联动服务机制
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
看看法院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注重部门联动。除了做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出具以外,余姚法院对于涉诉案件中出现家暴线索的,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至属地妇联,由妇联工作人员及时介入涉案家庭,全方面了解情况,提供必要帮助,绝不让一个家暴隐患被忽略。同时,向属地派出所了解情况,调取证据,对尚未有报案出警记录的,提供线索,提示属地派出所加大关注,确保不让一个施暴者逃脱法律制裁。
二是注重数字赋能。依托基层大网格管理,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牵引,实现家事纠纷联动从线下到线上的全方位转变。余姚法院借助自主开发的“余姚解纷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在其中设置“和合家事”板块,将21个乡镇街道及下属村社的妇联主席悉数纳入其中,一方面通过线上平台第一时间回复妇联工作人员的法律咨询,另外一方面借助妇联力量,开展家事案件,特别是涉家暴案件的调查、回访,形成24小时全天候家暴预警联动。
三是注重宣传引导。每周前往婚调工作室开展家事纠纷法律咨询服务,定期走进乡镇街道开展《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反家庭暴力法》的普法教育。同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团队为法院特邀调解组织,对案件中发现的存在极端情绪或有家暴倾向的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
图为法官在婚调工作室提供法律咨询
图为心理咨询师在为当事人做心理疏导
来源:立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