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底新在哪里?
人们无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任何一个场合,都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和准则,这就是道德。公民道德水平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标志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早在2001年,党中央就颁发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隔18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份道德建设的新纲要新在哪里?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公民道德建设,面向所有公民,是一项共享的事业。不论处于什么领域、哪个岗位,每个公民都应是实在的践行人,而道德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这份纲要的发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淑芹说:“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站位是高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有新的概括,这个新的概括有很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时刻有他人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个人内在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王淑芹说:“公共生活中许多冲突和矛盾,都是因为仅从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甚至有时候产生了一些非常有危害性的社会后果,还产生一些法律责任。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也规避了法律风险。为什么要求人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是一个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自己内在发展的需要。”
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过去18年,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上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就,但同时,18年间,我国的国内外形势也已经发生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潜涛说:“纲要非常抓人眼球的一点就是,在分析我们国家公民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时候,对问题原因的分析,为什么会存在?”
吴潜涛参与了2001年纲要和新时代纲要的编写,在他看来,这次新颁发的纲要与2001年的纲要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吴潜涛说:“纲要强调了这样一段话: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这就把这些年来,特别是当前道德建设领域中存在的久治不绝的疾病根源找到了。我觉得找到了根源,就会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理方案。”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包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七个部分的内容。
吴潜涛说:“在道德建设的问题上,很好地坚持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统一。以这个为根本遵循,来构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
这份新《纲要》与2001年的版本相比名字增加了“新时代”三个字,体现“新时代”特征也是这份纲要的主要特点之一。
吴潜涛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在纲要中,无论是道德体系的构建,还是道德教育的引导,还是道德实践的养成,以及重要问题的治理,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些新的论述、新的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尊重群众实践是纲要的另一个特点。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积累了很多新鲜创造和典型经验,这些积累运用到新时代纲要中,突出群众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让群众方便参与,也乐于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说:“文明创建活动、乡村公约、家庭教育、家风教育、家风建设,这些都是群众的创造性经验。也就是说道德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说的,正是群众的道德实践,才给道德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代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新时代纲要既继承了2001年纲要的主要内容,又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增加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纲要中,网络空间、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对外交往这些新内容的出现和阐述,是符合新时代的创新创造,增强了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王淑芹说:“不管在生态文明、网络文明,还有在国际交往中,其实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一种拓展。过去更加注重的是人际之间的交往,今天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道德倡导,也纳入到社会生产方式之中。因为绿色生产,在今天来说,是国家在战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这就表明我们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这个道德也在随之发生变化。”
纲要中,把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内容进行阐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对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呼吁也就越来越高。
王淑芹说:“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也生活在网络世界。网络社会一方面有它的优势,信息传播的自由性、传散性,同时有隐蔽性,所以这种情况更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引领着年轻人。同时,因为网络的隐匿性,也有人滥用自己的自由权利,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实施言语暴力甚至犯罪。
网络负面信息的传播容易消解有价值的信息,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紧迫性。纲要针对网络空间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四点规定: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
吴潜涛说:“这一部分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涉及到了网络,作为一个上网人员,如何去增强自律行为,从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内容,到网络主体的自身行为,以及网络环境的构建,做了非常全面系统的论述。这几个方面,都是结合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来,因为整个环境的培育还需要方方面面做努力,去构建一种弘扬正能量,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样的网络平台。”
道德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也要靠有效治理。在纲要中,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是另一个被重点强调的内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
吴潜涛说:“法律和法规建设上跟道德建设要紧密结合,把一些底线的道德,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这种道德规范,及时转化为法治的规范。同时在法治建设中要融入一种道德的价值取向,在政策和法规中要彰显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教育只有和社会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社会规范的一种制定和管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社会治理融为一体,相互发力、相得益彰,我们国家的道德建设,才能够呈现出它的实效性。”
纲要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切工作都要聚焦这个目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有品德,社会需要有公德。同时道德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有新的道德范畴,新的道德要求。纲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焦点访谈》节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