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滨海新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农村地区全覆盖

津滨海 文明天津 2022-05-15

“这次是我带着孩子来参观垃圾分类展览,不仅孩子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连家长也跟着一起学习,收益匪浅啊!”日前,中塘镇刘塘庄村村民王子藤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参观着中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的生态文明青年先行垃圾分类展览活动,干湿垃圾怎样区分、垃圾如何分流再利用……形象有趣的展品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今天我们实践站结合暑期夏令营开展了9项集中活动,村里放假的学生还有很多家长都来了,非常火爆。自从文明实践站的平台资源的凝聚作用日益明显,村民有需求,区级单位来认领,平均每周至少一场活动。最近暑假期间活动比较集中,几乎天天有,主要涉及青少年、理论宣讲、义诊、参观博物馆等。村民文化活动丰富了,大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也高涨了!”刘塘庄村党务工作者邢学感叹。

      刘塘庄村文明实践站是滨海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突出代表,目前也是全市的示范单位。记者了解到,滨海新区作为全国500个、天津市5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之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高标准定位,致力高质量建设,在农村地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全覆盖,并从农村向城市社区延伸,将文明实践所(站)打造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载体平台,走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滨海样板”。



1


新时代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就是新区大港人,我家还有亲戚住在工农村,此次在很多父老乡亲面前讲课,我感到很亲切。”日前,滨海新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走进古林街工农村文明实践站,邀请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薛秋艳为村民上了一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理论宣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全国两会为什么没定下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六保六稳’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虽然宣讲时长只有半个小时,但是令平时很少走出村子的爷爷奶奶们听得津津有味,散会后,很多村民意犹未尽:“薛老师多来给我们讲讲党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啊!”

“《民法典》中新增了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两种遗嘱形式,有多处条文都体现出法律对立遗嘱人意愿的尊重。”日前,滨海新区司法局杨家泊司法所到杨家泊村文明实践站开展“民法典宣传进乡村”活动,主讲人站在群众当中现身说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阐释民法典带来的新变化。活动结束后,很多村民围上前咨询,“我们都知道国家新颁布了《民法典》,但是《民法典》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现场听课比看手机效果强多了!”

百姓在文明实践站不仅能听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旨精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两会精神,还能听到《民法典》、科学防疫知识、农业科普……文明实践所(站)真正成为了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传授科学知识的有力阵地。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各类文明实践服务队,依托所站,聚焦根本任务,用“活教材”讲好“大道理”,以“战疫情·微讲堂”“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为主题开展宣讲1100余场次;围绕全国两会、民法典等内容开展宣讲886场,受众3.4万人次;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VR知识讲座、健康义诊、心理辅导等接地气的服务,平均每月150余场。区司法局集中开展5次“法律进乡村”活动,区公安局组织“国家安全教育、防范经济犯罪宣传“等多个专项行动。

2


引领新风尚 焕发文明新气象

“殡葬改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改革,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在201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得在道路及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内焚烧花圈、纸钱及其它丧葬用品。”日前,海滨街联盟村党总支、村委会与大港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在联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新区大港殡葬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向村民介绍了现代文明的祭扫方式,带领村民一起学习“文明条例”中的“负面清单”。

在宁车沽西村950户村民中,中老年群体占了近60%,村民多年来固守着传统生活习惯,特别是在红白事上一直延续着大操大办的传统。一场红白事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多万元,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普通村民家庭是个沉重的负担。北塘街宁车沽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组建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队,通过宣传引导,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简化红白事,村民们负担小了,自然而然接受了绿色文明新风尚。 

“我作为湖北人,无论何时都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给予湖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7月21日,滨海新区妇联邀请到大港医院援鄂的张宗艳医生和张宝娥护士来到中塘镇刘塘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村民讲述那段刻骨铭心众志成城的岁月,她们的事迹在现场群众中反响热烈,很多村民泪水打湿了眼眶。

记者了解到,新区组建了“6+15+4+N”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区级相关单位,成立6支区级志愿队伍,组建15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区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长,21个委办局“一把手”担任队长,21个街镇、405个村居支部书记分别担任所长、站长。每个镇(街)和村、社区组建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等4支以上的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1452支注册志愿者队伍,超过25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


解决百姓需求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我还能享受到老年人优惠政策,虽然钱不多,但是对我们家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在太平镇大道口村,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到了村民家中。50岁的刘富岺因身体原因无法工作赚钱,可是他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但实际上刘家的生活确实很困难,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大道口村成立了“红徽结对帮帮团”,主要面向村内未纳入低保范围的生活困难家庭提供帮助。通过文明实践站,该村生产二队公布帮扶任务后,帮帮团和村委会积极想办法,大家出谋划策,党员志愿者还主动与刘富岭“认亲结对”,承担起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责任,使他的心里暖暖的。

茶淀街的玫瑰香葡萄节、胡家园街中心庄村的“广聚票房演唱会、太平镇大道口村的“帮帮团”、中塘镇的中老年演唱比赛、鸟类摄影比赛……这些特色鲜明又十分接地气的群众活动都是以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以百姓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如古林街工农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健所说:“文明实践拉近了职能部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原来村里组织活动有点像‘自娱自乐’,现在只要我们提出需求,上级相关业务部门积极踊跃认领任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听到了最新的政策宣讲、学到了最权威的科学知识、看到了高水平艺术演出、享受到了个性订制化服务,既传播了正能量又满足了百姓的所需所想所盼。”

特别是在防控疫情期间,文明实践活动“线下闭馆,线上开花”,通过电话、网络、APP、微信公众号、视频等方式推送。滨海新区图书馆通过馆公众号推出了10余个包括文化大讲堂、宝宝智库、时夕乐听、慕课平台的项目;滨海新区美术馆举办杨全胜防疫漫画线上微展,博物馆以“V观博物馆”为题,策划推出V展览、V动画等栏目和一系列线上服务活动,观众通过移动设备,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博物馆。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的“唱给天使的歌——滨海新区职工艺术团慰问抗疫医务人员暨庆祝国际护士节”的“云演出”上线1小时,累计收视量达到5.37万人次;区教体局“战疫情微课堂”网络宣讲、区司法局开展的公共法律服务“云”值班、“云”咨询、微信视频调解服务群众,“滨海宅艺生活”短视频大赛、“健康居家•美食除疫”大比拼等活动丰富多彩,培养群众居家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滨海新区汽车图书馆开进太平镇郭庄子等乡村,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点每两周服务一次;指导9个困难村完成农家书屋提升改造,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个村每月至少可看一场以上电影。


4


以文明实践为载体实现城乡联通

塘沽街北仑里社区、新城家园社区、朝阳楼社区、馨苑社区4个社区“微实事广场”,每月的7日、17日、27日,居民就近赶“便民大集市”,古林街福汇园社区的百家宴·邻里节……农村文明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城市社区文明实践活动也别具一格。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1个文明实践中心、农村13个文明实践所、148个实践站按照“五设”“五配”“十有”标准全部建设到位。日前,新区又制发了在城市社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方案,在农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文明实践从农村向城市延伸,实现城乡之间互通,真正把文明实践活动带到群众身边、深入人心。

为改变过去“月月报表、手动汇总、逐个对接”的工作模式,新区研发上线了“点单派单”云平台,构建“中心-所-站”三级架构,实行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管理模式,形成“我需要你派送,我发布你挑选”的“菜单式”精准对接、良性互动新格局。(记者 张姝)



相关新闻










文明天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