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滨海新区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

滨海时报 文明天津 2022-04-25


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扩大到500个,滨海新区位列其中。这是党中央交给新区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重大政治任务,是新区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又一重要便民利民惠民载体。今年5月14日,新区召开会议,对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为大力营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在宣传中受教育,发挥新闻舆论特殊的引导作用,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专栏“新时代文明实践看滨海”。


滨海新区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紧建设




作为滨海新区首家街级试点,塘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在加紧建设。该实践所具有资源调度、项目设计、社会组织孵化等特色功能,通过深度整合、调动资源,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塘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定位为枢纽型实践平台,内设调度中心、项目设计中心和孵化中心。其中,调度中心负责统筹使用活动阵地,建立百姓“点单”、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项目精细化程度及专业化水平;项目设计中心负责推动资源整合,设计主题活动,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负责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等;孵化中心则对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和扶持,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塘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置“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三级体系架构,形成上下协同、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层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辖区社会单位、市场主体为基础,组建成员联盟,实行“挂牌”亮身份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打造基础理论政策宣讲、教育培训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体育服务、文明风尚培育等平台。

塘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将组建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包括专家队伍,专业队伍,各协会、商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五老”队伍,百姓宣讲队伍等。依托“微实事广场”、“文明促进1+1”塘沽街道全民文明促进行动等文明实践载体,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向社区倾斜,更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更多服务项目送到市民身边,将实践所打造成为社区思想建设的“主阵地”、文化建设的“主战场”、文明传播的“主渠道”。(张智)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小苏庄村抗疫“加油站”




13日上午,在小王庄镇小苏庄村文明实践站内,一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讲座正在火热开讲。作为主讲人的站长朱华义,不仅现场为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讲解了传染病的常识,还在线上与村内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待学在家少年儿童交流了防疫科普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出行的注意事项。

记者获悉,年初以来为做好疫情防控,小苏庄村文明实践站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全村服务平台、宣传阵地作用。一方面,站里积极组织志愿者加入到各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和保障服务工作当中;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因停课居家的少年儿童和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服务工作,小苏庄村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及志愿者30余人奔赴村内疫情防控一线,充实“守护家园服务队”的力量。在村级防控点,志愿者们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确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在村头、小区、卡口阵地、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区域,也总能看到志愿者身影,他们测温消毒、张贴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劝导聚集群众,成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春耕期间,村文明实践站又组织村里致富能手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到田间地头进行引导和服务,一手抓科学防疫,一手抓春耕生产。连日来,身兼小苏庄村文明实践站站长、村党总支书记二职于一身的朱华义和志愿者们每天都走进农田,向在田里劳作的农民宣传防疫常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做到科学防护。

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内外地流动人口因居家隔离不便独自出门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品,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在朱华义的带领下,一同为隔离人员带去油、米,同时嘱咐隔离人员千万不要出门,并留下联系方式如有需要可以与实践站联系,志愿者也会经常走访,为有困难村民提供帮助。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对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那么从站里走出来的广大志愿者们则用实际行动交出完美答卷。他们的辛苦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称赞,也让村里的百姓感受到温暖和希望。”朱华义告诉记者,下一步,该村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村内工作安排,围绕“党建带创建”,由党员、村民代表及志愿者牵头,共同参与村内创建工作。(李婷婷)


相关新闻





扫码关注文明天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