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记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寻访乡村宗祠
最近,静海记忆志愿者服务队的文史爱好者组织了一次宗祠巡礼活动,用一天时间访问了静海区子牙河畔不同村庄的十座宗祠。在城市人眼中,宗祠可是陌生的稀罕物,很多第一次接触宗祠的人纷纷用震撼形容了这次行程。
祠堂巡礼成文化之旅
张先生早上七点从市中心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静海区子牙河畔,为的就是参加由天津静海记忆团队组织的年度文化之旅——静海祠堂巡礼活动。
组织者李佳阳介绍说:“我都没想到,对祠堂文化感兴趣的不只是年龄大的中老年人,“90后”与“00后”也来了不少。祠堂巡礼活动已开展4年了,参加人数逐年增加。很多人开着自己的车,一跑就是一整天,不嫌累,热情高。当地祠堂负责人非常支持,听说有人来参观,主动放弃休息,给大家进行细致讲解,与大家交流,气氛特别好。”
随着祠堂文化的兴起,写家史、修家谱、建祠堂等家族文化现象越来越热,甚至成为很多中老年人新的爱好。静海区博物馆馆长周俊启敏锐捕捉到这个现象,发起组织了这个活动,希望能从遍布在静海区大大小小的家祠建筑、文物遗存、家谱家风中全面了解地方历史。“静海区现存的祠堂数量多,这是优势。由于祠堂一年只在春节、清明开放,所以每年的活动都吸引很多人报名。”
对于静海区现有的祠堂状况,文史爱好者李寿金有深入研究:“静海区以西子牙河一带的祠堂较为集中,规模有大有小,分布在各个村落,初步统计有三十余座。像黄岔村孙氏祠堂始建于1926年,是市级文保单位,保存得非常好。很多祠堂里保留的匾额、石碑、对联、家谱、字画等都很有年代感。”
静海区子牙河西有30余座祠堂
感受精神家园的震撼
静海记忆志愿者服务队一行人首先来到瓦头的岳氏宗祠。这里是岳飞后人在天津的精神家园。据了解,目前生活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岳飞后人将近两万人。走进宗祠,迎面悬挂着一张高三米的岳飞画像。“精忠报国”的匾额悬挂上方,距今已有132年。画像两侧悬挂的是在津岳氏宗族的家谱,密密麻麻写着各世族人的名字,并用红笔标注出宗族内有影响、有声望的先人事迹。听说大家前来参观,宗祠管理者岳文伍特意赶来,给大家介绍家族的历史。“由于疫情的原因,家族在每年正月的集体祭祖活动取消了,但还是有零零散散的族人前来缅怀先祖。这就是宗祠在家族文化中的作用。”岳文伍说。
在小瓦头的李氏宗祠,负责人李寿金介绍,李氏族谱在破四旧时期就丢失了。早在1985年,村里的老人们就倡议重修家谱。这是件很困难的事。通过搜集各支系长者的口述资料、墓志铭、文书、契约以及外姓人提供的信息,经过了30多年的不断完善,才有了现在的李氏族谱。李寿金认为,宗祠是李氏后人寻根问祖的场所,是村庄文化建设的基地,也是宗族文化的博物馆。
在谢氏宗祠里,大家看到最具特色的就是族人们将家族的历史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贴在墙上。宗祠管理者告诉大家,这种形式通俗易懂很接地气,用此来教育子孙,让他们了解家史、了解家风,寓教于乐中就把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了。
在滩头刘氏宗祠,寻访团队巧遇一众刘氏老者正在研究家谱,看到大家到访,他们开心地与大家说起了刘氏宗族的故事。“天津静海滩头刘氏自明永乐年从湖北黄府麻域迁到静海县至今已经有610多年了,在清朝末年间接连出了五位进士……”老者们边说边拿出已经泛黄的先人刘汝骥与刘荫春的科举硃卷给大家看。
祠堂负责人给大家讲家谱故事
祠堂聚人心有魅力
首次参观祠堂的文史爱好者都有同一个感觉:“震撼”。不仅是建筑形式,更可贵的是族人在祠堂里敬祖时的虔诚、修建族谱的执著以及为宗祠建设的无私付出,无形的凝聚力触动了每一位参观者的心。
很多热心村民知道大家来访,主动陪同,这也让寻访者近距离了解了宗祠和那些守护精神家园的人们。
高楷贤是静海区滩头高氏宗祠的管理者,为了修建这座宗祠,他无偿奉献了自家的宅地基。他说自己只是个农民,没什么文化,但懂得人不能忘本。祠堂就是精神家园,建设祠堂、修建家谱是一种传承,现在条件好了,就应该给后代留一份文化遗产,这是有功德的事。
岳喜伍,是名“95后”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因为祠堂的影响让他爱上了历史,走上了寻根之旅。“上小学时,看到祠堂屋顶上有琉璃瓦和龙,特别好奇,但害怕不敢进去。等上了高中才知道,我是岳飞的后人。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突然知道自己是谁了。”自从知道他是岳飞的三十三世孙的那一刻起,岳喜伍每年除夕在祠堂守供、点香,了解岳氏文化。“我在南昌上的大学,为了祭拜始祖岳飞的母亲与妻子,曾一个人徒步往返走在庐山的乡间小路上四个多小时,就是想看一眼先祖,表达一份敬意。后来认识了江西的岳飞后人。真的,我们见面的那一刻,真像久未谋面的亲人,我想这就是流淌在血液中的那份亲情。后来,我成了江西岳飞思想研究会的理事,在江西走访亲族,学习了很多知识。”(淑妍)
相关新闻
分享、在看与点赞
传递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