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楷模”林则银报道集

网络综合 文明天津 2022-07-0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视频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音频来源:天津广播


从“布依妹子”到“社区天使” ──记“天津楷模”、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    

“林主任,早上好!”“小林子,吃了吗?”“林妈妈,想您了!”……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从云贵之巅来到海河之滨,已扎根社区14年了。这个布依族山妹子,心里住着暖阳,笑容绽放光芒,走到哪里都像一个“小太阳”,温暖着社区里的每一个人。社区居民,也把心中最亲昵的称呼,送给了她。


外乡人·当家人

  林则银是云贵高原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农家女,2007年,成为北辰区瑞景街的一名社区工作者,2014年,担任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尽管算不上什么官,但上管婚丧嫁娶、下管鸡毛蒜皮, 再加上我不是天津本地人,存在语言和文化风俗的障碍,真是难上加难。”林则银说道,“记得回老家时,我弟弟劈头盖脸地说‘姐,你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你一个外地人,说普通话还大舌头呢,怎么跟居民打交道、处理问题,赶紧辞了吧’。”

  一些居民也话里话外不服气:“我们宝翠花都是商品房社区,凭什么要让你这么一个外地人来管我们?”

  困难面前,她没有低头:“我这人天生就有着布依族人的倔强性格。我坚信,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那指定错不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林则银的第一把火,“烧”向了环境治理。

  “社区有一对老人,退休后每天捡拾废品,屋里的杂物码到房顶,屋外的破烂塞满楼道,楼院门前更是乱七八糟。”林则银一看自己说不通,就找二老的儿子一起做思想工作。老人说通了,她又成立“守好家”巡逻队,使安全意识、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最终,成功清理了存积多年的杂物。

  紧接着,又进行全方位改造,一点点把老旧社区变成了“大花园”,居民不禁对这个外来的“当家人”竖起大拇指:“之前以为这环境不好治理,过两天就没人管了,没想到她不仅坚持下来了,还打造得这么好。”

  第二把火,是创建“党建+服务”新模式。

  基层党建工作中,有三个“老大难”──集中学习难、集中开会难、过组织生活难。

  林则银琢磨来琢磨去,认为关键是转变居民意识。2019年,为了确保老党员学习不掉队,学习质量不下降,她开创性地把红色教育阵地直接搬到了居民楼道,在18个楼门口建立了楼栋微党校。

  “你看,这里有电视机、便民服务柜、邻里聊吧、妇女微家、党建书屋……等于是把会议室和服务基地直接搬到了居民家门口。”林则银说,微党校建成了,优选校长很关键。宝翠花都社区通过“自己荐、群众推、党员选、组织聘”,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18名校长。

  学习党史、重温誓词、服务群众……微党校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小阵地,不仅让楼栋焕发出生机活力,也将“老党员”变成了“先锋队”,让党的声音掷地有声。

  第三把火,她把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烧”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在社区工作,光靠苦干蛮干是不够的,必须得动脑子,靠智慧,还得有专业的办法。”林则银介绍,十年磨一剑,2018年,她提出的“13579”工作方法,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约法三章、五常五送、七彩七倡、九五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社区工作法。其中“五常五送”工作法,更是在全市推广。随后,她又推出“阳台菜园”“红色菜篮子”等项目,让居民把“开心农场”搬回家,受益居民4000余人次。

  “如今,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社区工作人员都来我们这儿学习。以前都是我们去跟人家取经,现在终于也能让他们主动北上,来看看咱们天津社区的风采了!”她满脸笑容,快乐得像个孩子。


好闺女·好妈妈

  “多亏了小林,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她是我们社区的大家长、好闺女。”去年5月,宝翠花都社区居民李阿姨通过微信给居委会发来感谢信,感谢社区帮助调解她和楼上邻居之间的噪音纠纷。

  社区1009户中,256位空巢老人、22位独居老人,成了林则银工作的重点和最大的牵挂。

  社区有个103岁的独居老奶奶,最大的遗憾是从未收到过鲜花。林则银准备在母亲节前夕送上鲜花祝福,甚至无数次幻想着奶奶的幸福表情。可当她兴冲冲上门时,却得知老人已经在头一天晚上去世了。

  至今提起,林则银仍泪流满面:“这件事深深地教育我,服务群众,要像孝敬父母一样,需趁早,不能等。”为此,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林则银提出,要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家庭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查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

  可事有轻重缓急,怎么对不同人进行量体裁衣式服务呢?

  天气预报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预警等级,她受此启发,将所有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残疾及失能人员等,根据不同颜色,绘制成了28张色彩斑斓的“民情图”,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最显眼的地方。整个社区28栋楼,谁家有困难、谁家有特殊需求、谁家有党员,一目了然。

  走千家、访民情、解难题,林则银用真心、爱心和恒心,焐热了人心。

  “我们不叫她书记,都叫小林子,亲切。”“天天风风火火的,全是为我们老百姓干实事。”“每天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们岁数大了,什么事都找她。”……金杯银杯,都不如百姓的口碑。

  扎根社区多年,她不仅收获了“老粉丝”,更收获了“小粉丝”。

  社区16岁女孩彤彤,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小小年纪就要独立生活,让她时常感到孤单无助。

  “阿姨,我怕。”一天夜里,彤彤发来求助信息。“别怕,我下班去接你,跟我回家。”林则银给彤彤买了睡衣,陪她一起吃饭、过年、谈心,让这个孤单的女孩,有了情感的依托,“只要有林妈妈在,我就不害怕了。”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爸妈不在身边,作为社区‘管家’,我有责任引导她健康成长,就像母亲对待亲女儿一样。” 林则银说。


小书记·大情怀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这个月,宝翠花都社区又启动了新的“一号工程”。居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用隆重的方式为建党百年献礼。于是,一支由50人组成的合唱团诞生了。作为领队,林则银唱歌跳舞,次次不落。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每当想到我从小山寨出发,能在天津这座温暖的城市为大家服务,就觉得无比光荣和幸福。”前不久,林则银再次成功当选宝翠花都社区“一肩挑”,她说,未来5年里,将努力再努力,继续为社区贡献所有的力量。

  居民的认可,成了她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一生中最开心最精彩的时光,都是和社区居民一起度过的,居民们好事难事也愿意第一时间跟我说说。所以我每天都心怀感恩,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工作起来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就感觉自己永远都没有干够。”

  如今,她正像《我们走在大路上》里唱的一样,永远向前进向前进!(来源:天津日报 记者 李国惠)




“天津楷模”林则银:社区好女儿 居民贴心人

2020年9月9日,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右一)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并接受表彰。9月10日,林则银回津后,带着社区网格员、志愿者走进社区擦拭坐椅、清扫垃圾,为打造和谐美丽社区忙个不停。记者 高莹辉摄


近8万平方米的社区,是她工作的区域;1009户社区居民,是她服务的对象;256位空巢老人、22位独居老人,是她时刻牵挂的亲人。

  她是47岁的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记者面前的她,朴实热情。她来自云贵高原的布依族山寨,如今扎根天津基层社区工作14年,吾心安处,天津即是故乡,她将自己视为“社区的女儿”。在居民眼中,她则是大家难舍的“贴心人”。

  2007年,林则银通过招考成为北辰区瑞景街瑞康社区的民政专干。满怀对大城市的憧憬、充满工作热情的她,没想到社区的活儿干起来还真不容易,语言这道关成为她工作上的第一道壁垒。“我老家方言太重,刚开始说话居民听不懂,我自己心里也着急。”林则银告诉记者,她给了自己三个月期限,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一进门就打开电视跟着《新闻联播》学“说话”。同事们佩服她的拼劲儿,大伙儿也逐字逐句帮她纠正发音。语言关基本过了,她又钻研上了业务。当年在佳荣里社区工作的张莲喜还记得林则银来“抄作业”时的情景。“午休时她来到我这儿蹭笔记,总提一大堆问题,跟小学生一样勤奋好学。”张莲喜说。

  那段时间,用忙碌形容林则银的工作状态再合适不过。正是因为忙碌,让她忽视了工作上的一些细节。社区有位独居的103岁老奶奶曾与林则银聊家常时说,自己一生中没收到过鲜花。老人的话让林则银走了心,她计划“母亲节”买束鲜花送过去。不巧的是母亲节那天她异常忙碌,等她转天捧着鲜花登门时,老奶奶已在前一晚去世了。   “当时我捧着花,在老人家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红色玫瑰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从老人家中出来,我忍不住哭了出来。”林则银向记者回忆这个细节时泪流满面,她说到如今自己都还耿耿于怀。“这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服务群众,真的要趁早,不能等。”林则银说,她反思自己的工作还是没做到位,服务群众光有真心和热情还不够,更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隔着电话、隔着门,心是贴不紧的。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不仅要在花园广场拉家常,在居委会里搞活动,更要挨家挨户敲开门、走进屋。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林则银创新探索出“13579工作法”,其中包括“五常五送”: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采访中,林则银向记者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宝翠花都社区有个16岁女孩,父母因为特殊原因,常年不在身边。虽然经济有保障,但小小年纪要独立生活,女孩感到孤单无助,某个夜晚的一句“阿姨,我怕”,让林则银成了女孩寄托情感的亲人。去年疫情期间,由于担心女孩孤单,林则银多次将她接到家里同住。“今年春节,因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我没有回老家,就把女孩接来一起过除夕。”说到这,林则银感慨不已,“说实话,忙碌了一整年,我也想休息几天,但是为了让她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我特意按照北方传统习俗,准备了春节必需品,还包了她爱吃的饺子。看到女孩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这个春节很有意义。”

  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魏立凤告诉记者,林则银不仅对社区孩子很关怀,对老人更是关心备至。社区有位刘奶奶,之前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了解的情况都是“挺好”。但是,当林则银第一次去刘奶奶家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80多岁的刘奶奶腿脚不便,需要靠老年代步器助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儿。“林书记当时就愣在门口,她意识到‘常敲空巢老人门’是多么的重要,不登门,怎么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呢?这也给我们的工作提了醒,社区里那些走不出家门的人,才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真正要去服务的群体。”魏立凤说。

  “五常五送”实践中,林则银在社区建立了护宝、护老等6个“妇女微家”,帮助“4050”失业女工和单身母亲就业,探索“社工+志愿者+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模式,至今已解决困难群众“微心愿”650个。采访中,居民向记者介绍了“红色菜篮子”的故事。“红色菜篮子”是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的一项服务,林则银发现社区里的老弱群体、困难家庭,买菜这件简单的事对他们来说却十分困难。经过联络,她在社区实行“地社挂钩”方法,把蔬菜生产基地和社区直接挂钩,减掉了中间环节。在社区建立了“红色菜篮子”微信群,每天按照居民的需要,将菜从基地直送社区,再由志愿者分发或送到居民家里。

  魏立凤告诉记者,“五常五送”工作法善于引导和动员社区群众,用大家的参与和努力来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建共享。这套“组合拳”既为困难群体、特殊人群送去关心和温暖,也调动了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先后建立起“阳台菜园”“星期五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大家主动参与、用心服务他人,连安置帮教青年都被动员起来,在社区环境清整等多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套工作法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社区工作法。2019年,宝翠花都社区被评为五星社区,“五常五送”工作法在全市进行推广。

  情系社区,情系居民,林则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要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怎么叫全心全意呢,我觉得工作、生活当中,不要太计较自己的得与失,遇到事情时要多考虑老百姓的感受,多站在居民立场上。时间长了,就发现为民服务其实是一种享受,这是我的收获。”林则银说。(来源:今晚报 记者  雷风雨)




“天津楷模”林则银:一心为民 守望社区万家灯火


把群众的“鸡毛蒜皮”当作“头等大事”,把百姓的悲欢喜乐放在心头。天津市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既是社区工作的“大管家”和“领头雁”,更是群众的“贴心人”,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的好闺女”。日前,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选树推出的“天津楷模”首次发布,林则银荣获了“天津楷模”称号。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咱社区食堂的饭菜还合您口味吗?价格觉得满意吗?您还有什么好建议?”一大早不到8点,林则银就和社区网格员到独居老人家中入户走访。

  社区工作虽然繁杂琐碎,林则银还是尽量挤出时间多和社区老人沟通。“我是社区的‘空巢’老人,老伴身体不是特别好,生活中很多力所不能及的活儿现在都要麻烦林主任和网格员们了。”80岁社区居民王春茂说,无论是入户还是打电话,林主任每周至少和他沟通两次,主动询问他们的“需求清单”。

  “前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我和林主任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到家里的玻璃还没擦,没想到第二天,她就直接找人来家里帮我擦玻璃了。”王春茂说,“到了第二年春节,没等我提这件事,林主任就又派人来了。她真是把我们放在心里了。”

  去年疫情期间,王春茂大爷不方便外出采买,林则银经常给他打来电话询问需求。“我想吃什么,林主任就让社区网格员帮我买来送来,我们感觉特别温暖。”提起林则银,王春茂打开了话匣子夸个不停。

  “为居民服务,给群众做事,就要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里。当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当他们露出满意的微笑时,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林则银说,“服务群众光有真心和热情还不够,更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当好百姓身边的“贴心人”“暖心人”,林则银首创了“五常五送”工作方法,即:“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家庭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严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

  “下一步,我们将接续奋斗,让‘五常五送’在社区继续‘开花结果’。”林则银表示。

  “服务思维”领跑社区治理

  走进宝翠花都社区,阵阵花香扑鼻,整洁的道路,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社区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老人三五成群坐在休憩的凉亭里聊着天,孩子们在公园般的院落中玩耍,完全看不出这里已经是16年房龄的老小区。

  可在头两年,社区里的环境还是另一番景象:道路坑坑洼洼、绿地成了“菜园子”、社区违建随处可见……

  “我是小区的第一批住户,小区建成时环境绿化都特别好,后来物业疏于管理环境越来越差了。”社区居民任德望说,以前,家门口的“蛤蟆坑”让他苦不堪言。“蛤蟆坑”原本是小区的一处景观,但无人打理再加上没有自然水源,水池成了一潭“死水”,一到夏天,蚊子成团地嗡嗡飞,青蛙的叫声隔很远就能听到,长此以往,居民们戏称之为“蛤蟆坑”。

  “自从林主任来了之后,这些年的变化看得见。之前一些想要搬家的住户因此留了下来,还逢人就夸社区好。”任德望感概地说道,“我们称林主任‘拼命女郎,无论多早多晚都能在社区里见到她,根本不分上下班时间。赶上这样的主任是我们的幸运。”

  “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林则银认为,做社区工作,要善用“服务思维”来开展各项工作。

  在“服务思维”的指引下,林则银还为中年空巢妇女、下岗女工和单亲母亲成立“中空妈妈工作室”、搭建“织梦桥”妇女公益平台,提供“精神+物质+技能”志愿帮扶模式;采用“以残助残”志愿服务模式,帮助和鼓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绘制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民情图”,展开具体帮扶,提供送菜上门、免费洗衣、物品代购、情感慰籍等服务5000余人次……

  党建引领 与民共建“幸福苑”

  如果说,“服务思维”是林则银治理社区的“指挥棒”,那么,党建引领则是她工作多年来的“风向标”。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社区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轴心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工作才有主心骨和定盘星。”林则银表示,她在社区打造了“红色网格”,健全完善了“社区党总支-党支部-网格片区-门栋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服务管理体系,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兜底管理”。

  “疫情期间,我们的‘红色网格’发挥了极大作用,当时,我们设立了党员先锋岗位,组建巡逻值守、心理疏导、楼道消毒等7个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小分队,号召广大党员、志愿者及热心群众参与疫情防控,每天‘为社区值守一小时’,每天把‘所在楼门楼道消毒一遍’。”林则银介绍,除了特殊时期,日常生活中,由“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等组成15支志愿服务队,成立聊天组、串门组、关爱组等6个互助组,实行网格员+党员“二对一”帮扶和“七色预警、挂图服务”,对社区256位空巢老人开展具体帮扶。

  此外,为了有效解决社区党员年龄大、行动不便等难题,在林则银的带领下,宝翠花都社区党委创新学习模式,在居民小区内开设了楼门“微党课”,把党课开到了党员的家门口。

  “在工作过程中,林书记的创新举措特别多。建设楼门‘微党课’能够让老党员们随时上党课,进一步实现党群议事一家亲、服务长年不断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魏立凤介绍,楼门“微党课”的建设提高了社区每位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在林则银的带领下,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儿童之家”“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她创建的社区“13579”工作法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十佳”,“五常五送”工作法在全市推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带领好社区的‘两委班子’,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地为居民做好服务,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居民都生活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林则银动情地说。(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见习记者田巧梅)



相关新闻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