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好人榜”2021年4月榜单发布 天津于秀华、李素文上榜

文明天津 2023-04-08





2021年4月

中国好人榜




近日,中央文明办在河南开封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发布2021年4月“中国好人榜”,106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天津于秀华、李素文荣登榜单。


助人为乐

于秀华





于秀华,天津市河北区军休所离休干部,今年92岁。离休后坚守共产党员承诺,把自己的后半生自觉奉献给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之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诺千金”的价值准则,展现了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成为昔日军旅志,今朝传承情的坚定守护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他1949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共产党,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清剿国内土匪战斗等血与火的洗礼,为国为民献了青春,守土保家建了功勋。1983年离休,1985年移交河北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

  他秉持人生虽老信念犹存的理念,没有因为离休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仍以老军人特有的情怀挥洒豪迈热情,继续用自身特长关注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说:“有生之年为青少年做点实事,为国家的未来出点力,这是革命事业心的延续,是共产党员的哲言和承诺。如果能让一名或几名青少年在成长的路上得到我们一星半点的帮助,有一些转变进步,那便是为党为国的鞠躬尽瘁,便是人生历程的善始善终,便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快乐和自豪。” 他用30余年的执着坚守谱写了一曲奉献关爱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人篇章。

  他是河北区军休所军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始终把坚定政治立场,学习理论放在首位,坚持各种制度、遵守纪律,保持党员思想常新不滑坡,永葆初心不变色。他以身作则,带领支部人员积极参加军休所与社区的活动,他自费购买理论书籍,组织社区党员和军休党员共同学习,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社区青年的成长进步。在迎奥运活动中,他担任社区文明督导队队长,带领社区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安个角落,他们总结出的“嘴勤说一点、腿勤跑一点、脑子勤转一点、手勤快一点 ”的“ 四勤 ”工作经验,被天津市文明办收录在《志愿者心得》一书中。

  他是军休所面向社会开展关爱活动的初创者之一,是与社区、学校建立关爱基地的最初创建者。他坚守初心承诺,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离休后的重要责任和奋斗的最终目标。他一诺千金,一干就是30余年,使河北区军休所成为天津市军休系统最早进社区到学校开展关爱活动的单位之一。

  1985年河北区军休所成立之初,只有190余名军休干部,于秀华就同战友到社区和就近学校开展了一些零星的工作。1990年组织成立关工小组,他们骑着自行车,背着水壶,用火一般的热情走进社区、联系学校,为青少年讲传统、讲自己的战斗经历和英雄的故事;以无尽的爱,讲雷锋学雷锋,自发捐款资助贫困学生、为学校和社区赠书赠学习用品等需求品;他们不辞辛苦先后联系了包括南开大学、聋人学校在内的50余所大中小学和河北区域内的3个街道共11个居委会;他右手书写不便,执著的用左手撰写整理出教育资料24册、编写宣讲稿40余份;结合建党、建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节点,冬天不畏寒冷、夏天不惧烈日地到书店、图书馆、旧书摊搜集整理出图片剪报上万张,设计制作革命历史展板100多块,巡回到社区、学校、工地展出讲解,受到大家的好评;他为学校、社区、部队讲课120余场,累计受众12万多人次;每年组织本支部军休干部积极向河北区军休所“军休干部爱心公益基金”捐款,他每年坚持捐款1000元,行善举献爱心;连续多年独自资助9名家庭贫困的学生,累计捐出2.1万余元,其中有4名学生考上大学。其中考入南开大学的张源同学在大学毕业后,第一时间来到于秀华家感谢老人的资助和支持,并表达了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决心。

  以于秀华为首的老前辈,他们的付出、探索和无私奉献为系统规范地开展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最近几年因年高和身体状态,他离开了关爱活动的第一线,但他不忘初心和承诺,仍把关爱工作放在心中,不断关注着军休所关爱活动的进展,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经常打电话提建议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就近参与社区组织的升国旗、讲国旗、军旗的故事等活动,每到教师节前夕打电话询问军休所关工委教师节活动的准备情况,收取军休干部给教师节老师的慰问信,并安排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送交共建学校。





敬业奉献

李素文




李素文,女,汉族,1965年9月出生,西青民革党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

  34年来,她雨里去,泥里归,始终漫步在科研路上,躬耕于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了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帮农民之所需。实实在在地以身作则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想农民之所想。对于菜农来说,要想有个好收成,除了看天看地更要看良种。自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起,李素文就几乎天天长在试验基地,酷暑严寒、风吹日晒、蚊虫叮咬、泥土粪肥,环境使她悄悄改变了容貌。有人说,她看上去比农民还像农民,如果不戴这副秀气的眼镜,很难把她跟专家联系在一起。李素文对这话一点也不恼,反而笑了,在她看来,这不正是对自己工作认可的最好嘉奖吗?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李素文深爱种子事业,理论结合实际,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多年来参与培育蔬菜新品种23个(辣椒品种1个、花椰菜品种17个、番茄品种1个、茄子4个),其中“津椒3号”辣椒品种、“津雪88”及“云山1号”花椰菜品种被评为"天津农业名牌产品"。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及市科技奖励12项,其中“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质、抗病和高产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4部。2014年她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她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些沉甸甸荣誉也是李素文的压力,不服输的她,又将压力转化为新动力,不断向前。

  急农民之所急。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广到农户,让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李素文最大的愿望。但是农民观念的保守,使得技术推广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她书包里长期装满了宣传资料,亲自投身推广一线。根据农时季节,尊重农民的学习特点和生活规律,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她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蔬菜种植,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增产增效中获得实惠。

  解农民之所难。李素文把工作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来,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发放给农民。多年来,李素文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特别是在参与困难村技术帮扶工作中,与困难村无缝对接,把农业科技普及和为农民排忧解难视为理想目标,了解困难村需求,帮助困难村解决实际问题,是她日常工作的快乐所在。心中有大局、有理想、有目标,一份为国家种业安全、农民增收致富倾情倾力的责任感、使命感,深深植根于她的心中。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她组织蔬菜所全体科技人员撰写适合农时的栽培技术,经认真修改后,20篇在天津市农科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发表,并及时转发到“ 静海科技帮扶群”及“ 甜瓜科技帮扶群”等微信群,供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合作社技术人员参考,指导蔬菜生产。疫情期间作为推动复产复工第三工作小组队员,李素文负责宝坻区农业企业复产复工推动工作,推动蔬菜保供基地蔬菜生产。她先后深入各基地,针对保供基地的速生叶菜种植,在品种选择、播种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了解到宝坻区劝宝新安镇韭菜基地韭菜发生了灰霉病,严重影响产量,她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并联系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韭菜品种改良岗位专家,推荐了4个抗病高产韭菜新品种进行试种,种子落实到位,适时播种,长势喜人。3月24日,李素文在朋友圈看到静海区静海镇高楼村邓广胜咨询番茄病害,25日立即赶到田间进行调查,初步确定为细菌性病害后,当即精准开方,圆满解决了病害。

  帮农民之所需。她立志做个有情怀的农田守望者,在下乡指导农民时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提供24小时的“热线服务”。只要一个求助电话,她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为农民排忧解难。如今,她的微信朋友圈,绝大多数还是农民朋友。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党外人士,民革党员的身份为李素文科技兴农助力,她以参政议政形式,及时反映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实实在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声呐喊,鼓与呼!

  2019年,通过走访调研多兴庄园、黑马公司、生宝谷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等多家蔬菜生产经营的园区、合作社、企业等单位和农户,深入了解当前天津蔬菜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管理、品牌及经营效果,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总结出题为《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促进天津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调研报告,上报民革天津市委员会,转化为提案,提交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得到市农业农村委员会A类答复。

  同年,“关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问题与建议”作为提案素材,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参加民革中央调研课题“国家种业安全与发展”专题有关我市预调研,并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质检处李学武共同完成《天津市种业现状调研报告》,以此为素材民革市委会形成天津市政协提案《发挥优势做强我市种业的建议》。

  2020年提交民革市委会“强化蔬菜品牌建设,促进天津市精品农业发展”调研报告,作为民革市委会提交民革中央调研报告一部分内容。承担民革市委会重点调研课题“我市优势特色蔬菜品牌的建设研究”,提交“我市优势特色蔬菜品牌的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

  2020年2月底,又向民革天津市委会提交3篇建议:《关于恢复征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费的建议》、《关于将农业和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合并归一统一管理的建议》、《关于执行新‘种子法’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针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李素文看到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封村、封路等交通运输限制措施,使蔬菜销售不畅,物流受限,定植的秧苗运不进运不出,肥料、农药、基质、种子等生产资料运输受阻,特别是急需的农资供应不畅(如蜜蜂等),极大地影响蔬菜生产。为确保蔬菜生产稳定和市场供应充足,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防控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她提出《关于为蔬菜种植合作社、育苗场和农资经营部门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的建议》,通过民革天津市委会上报给天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同时撰写《疫情期间促进蔬菜生产与供应的建议》等。

  授鱼更授渔,甘为农民插羽翅。李素文,一名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农业技术人员,汗洒大地,巧绘千张画;情牵农户,精传一技长;苦中作乐,与蔬菜亲密“对话”。虽然没有太阳的光辉,没有朝霞的灿烂,没有月亮的诗情画意,但她所做的数不清的件件小事,就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一样发出了点点光芒,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大爱无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让农技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不愧为农民朋友的贴心人,科技兴农的实干家!



这些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平民英雄、凡人善举温暖了社会。

向好人学习!

为好人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中国好人榜2021年4月榜单

相关新闻


分享、在看与点赞

传递正能量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