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媒体评论:“礼金互免”人情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礼金,堪称国人常见的人情往来。婚丧嫁娶、寿诞生辰,随礼、凑份子表表心意,随得多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逢着良辰吉日,都来邀请、都要祝贺,压力山大。不过,前些日子浙江杭州的某场婚礼却独辟蹊径。据闻,现场的朋友揣着一张“礼金互免卡”权当红包,送的人轻轻松松,收的人乐乐呵呵。
“礼金互免”做法小众,却迅速俘获大众。这背后,实在是人们苦礼金久矣。亲朋好友喜事临门,不去祝贺说不过去,空手而往也不体面,两三百块不嫌少,成千上万不嫌多。而因着“来而不往非礼”之谓,不少人回礼都讲究“添一点”,一来二去,行情水涨船高,大家的钱包被掏空,徒留疲惫和烦恼。
更紧迫的现象是,一些地方宴席名目繁多,礼金五花八门,彩礼节节攀升。此前农业农村部驻村调查发现,当下农民消费第一支出为食品,第二支出便是人情礼金。
好好的人情,怎就成了“人情债”?说起来,“人情”本身并无原罪,守望相助、互相救济也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独特魅力。《蓝田乡约》言,“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亲友操持大事喜事,献份心意、给些礼金,可以沾沾喜气,也能给主家一定支持。而今这些礼金变味变质,坏就坏在过多过滥,超出个体承受范围。当它不再是一种自愿馈赠,而是一笔不可避免的花销开支,就必然沦为计算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告别不计回报的重义表达。于是我们看到,有群发请柬者,也有琢磨宴席名目“捞回成本”的……每个人都被裹挟,无可奈何、无力脱身。
回望中华文化,“礼”曾长期主导中国古代社会。它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也建构着人与自然、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如“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之用、和为贵”“礼,与其奢也,宁俭”等等。以此品味服务人情的礼金,其中“礼”所指向的人情方为本,而“金”充其量只是附着其上的表罢了。若以“金”论“礼”乃至累“礼”,不仅是一种本末倒置,更是对“礼”的消解和歪曲。何况,如今时代已经发生变化,社会结构已然不同,大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越过了家族与村落范畴,人情往来方式自然需要更新。如果再照着陋习亦步亦趋,就像那“懒婆娘的裹脚布”,臭不可闻、遭人厌弃。
“礼,以顺人心为本”。面对纷至沓来的请柬,我们的本心如何,自己再清楚不过。如何既保留传统文化底色,让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延续,又呼应这个时代的性格,不沦入金钱的窠臼?那对杭州的年轻人走出了“礼金互免”的一步,那么我们呢?不妨都来为移风易俗尽一份力,给自己也减减压吧。(丁 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