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尼米南加保族母系社会的婚礼随感 | IIAS《田野日誌》第4期

张静灵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2024-09-03


作者介绍:
张静灵,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国家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主要研究方向为马来语言文学及马来群岛文化。
2016年8月初,我前往印度尼西亚的西苏门答腊省,在该省最好的大学——安达拉斯大学(Universitas Andalas)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工作。西苏门答腊省是印度尼西亚的33个省之一,位于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的中段,紧邻廖内省(Riau)和占碑省(Jambi),西濒印度洋,包括明打威群岛。它曾多次出现在中国古籍中,如《诸蕃志》、《宋史》、《元史》等。延续着母系社会习俗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是该省的主要族群。


由于印尼的签证制度,我不得不在学校修满一个学期的印尼语课程。虽然这打乱了我此前的田野调查计划,但通过学习语言课程和旁听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我也获得了与老师们就米南加保族文化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是他们带我走进了20多场婚礼的现场,让我有机会了解一对对新人和他们的亲属,并进一步通过婚礼窥探母系婚俗文化的部分。7年后,回看当时的田野日记,感触良多。如果没有当时的记录,现在我一定无法如此详尽地回忆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重要时刻。

一、“接”新郎


在我的印象中,所谓“迎亲”,即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女方往往会派伴娘守门,新郎需要通过考验后才能接走自己心爱的女生。在米南加保族的母系社会中则正好相反,因为婚后的居住模式呈现出入赘制和从妻居的特点,即男性居住在其妻子或妻子所属的母系家庭中。即使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居制,这些房屋也归女性所有。当在外打工的夫妻回到村庄时,已婚男性仍需居住在妻子家中。所以,迎亲是由女方家庭主导的。在我参加过的一场完整婚礼中,迎亲队伍是由女方舅舅带领的,大约十多个人。他们带着两套衣服(其中一套是结婚礼服)和一个完整的槟榔盒来到男方家进行迎亲。在这个过程中,新娘和新郎均不在场,也没有伴郎和伴娘。舅舅是迎亲环节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不仅要代表两个家庭进行对诗、发言,还要检查彩礼和品尝槟榔。
 图1 女方家人和男方家人会面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6日拍摄


随后,在双方家人的陪伴下,新郎坐着婚车前往女方家中。在过去以同村婚为主流的年代时,新郎是徒步前往女方家的。随着村庄的发展,群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变化。择偶观的变化和择偶圈的扩大,使得新郎不得不坐车前往女方家。与此同时,新郎的亲戚也准备了一些彩礼,这些彩礼被装在了玻璃盒子里,这样不仅能被宾客清晰地看到,而且还不容易弄脏。除了给新娘的礼金(mahar)外,还有衣服、鞋子、化妆品和手提包,这些礼物都是国际大牌,如香奈儿(Chanel)、芭比波朗(Bobbi Brown)的化妆品和路易威登(LV)的包。一定程度上,彩礼也反映了男方家的经济实力。

 图2 男方准备的彩礼之一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6日拍摄


二、尼卡哈仪式


米南加保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尼卡哈仪式是他们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尼卡哈(Nikah),来自于阿拉伯语,是指穆斯林的婚礼。它是宗教层面对新人结合的一种认可。从传统风俗层面而言,双方交换信物则表示两人已经正式确立了关系。然而,从宗教层面而言,双方必须通过尼卡哈仪式才成为夫妻,确立婚姻关系。此外,印尼法律也规定了新人需要进行尼卡哈仪式来确定夫妻关系。

尼卡哈仪式可以在清真寺、女方家里或宗教局办公室举行,但从文献中看,大多数人选择在清真寺或女方家举行。女方家一般会用红色、黄色绣花丝绸布料将客厅布置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婚礼现场。然而,当我随男方亲属到达女方家时,却发现她家采用了一种西式、现代的装饰风格,这与我早先参加过的前两场婚礼现场完全不同。房间里用了白色的半透明纱料进行布置,而不是像之前所见的传统布料。


宾客们均席地而坐,当客厅快坐满人时,主持人开始了婚礼仪式。首先她介绍了重要来宾,然后仪式的各个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从伊玛目诵经到新娘从房间步入会场,从新人接受父母祝福到尼卡哈仪式,从宣读誓言到赠送彩礼,从赐予封号到互换婚戒,以及重要家庭成员合影,每一步都因为主持人的串词而变得井井有条。


尽管尼卡哈是新人结合的一个过渡仪式,使他们从单身男女成为合法夫妻,但传统上来说尼卡哈的实际参与者是新郎和新娘的监护人,如新娘的父亲或兄弟,新娘需要等在屋内或躲在不被人看见的角落聆听这个过程。有趣的是,在我参加的这场婚礼中,新娘是直接坐在新郎旁边见证尼卡哈仪式过程的。新娘的监护人是她弟弟,另外男女双方各有一名见证人。他们和请来的登记官围坐在一个铺着白色绸缎的小桌前,新郎和监护人都是右手相握,左手持麦克。在登记官的引导下,他们先小声试了几次,然后仪式开始了。可能新郎太紧张,出现了口误卡壳情况。第二遍时,监护人没有说对,他们又独自练习了几遍。第三遍时,大家都屏息关注,直到新郎完整地说出最后一个词“现金”(tunai)时,大家才松了口气,然后无尽的喜悦洋溢在这个房间內。

 

图3 新郎读结婚证上的誓言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6日拍摄


 图4 某个婚宴现场的旗帜和花板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9月18日拍摄


三、隆重的米南加保族婚宴


在城市,米南加保人的婚宴都是采用自助餐形式的流水席。婚礼场地如果是在家中,就需要在自家门前的空地用钢管和布艺搭起大型的帐篷,形成一个类似封闭的就餐环境。帐篷的大小根据各家的庭院大小来确定,我第一次去的一个小型帐篷,大约长8米,宽4米,放置了6个圆桌。有的大型帐篷里面可以容纳15至20几桌。帐篷顶部和周边都用布艺装饰着,一般使用黄色、红色和白色,不仅颜色喜庆,而且透光性较好。如果婚宴场地选择礼堂,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封闭的就餐环境,但礼堂顶部仍会使用与帐篷类似的布艺进行装点。小的礼堂可以容纳10桌,大的礼堂则可以容纳30至40桌,一些高级的礼堂会被红毯分隔为两部分,男女方各占一边,新郎和新娘的小包厢也位于两侧的独立空间内。

除了餐桌和自助餐台外,一般婚宴场地都有一个随礼箱、签到台、豪华的并坐礼台和一个供表演的舞台。我参加的这场婚宴在印度尼西亚普特拉大学(Universitas Putra Indonesia)的礼堂举行。一进礼堂大厅,左边有四位负责签到的女士坐在长桌的后面,等待宾客完成签到后,她们立刻送上伴手礼。长桌旁边则有一个加当屋(Rumah Gadang)形状的、具有现代感的随礼箱,上面写着WEN perkawinan(WEN婚庆公司)。

 

图5 婚宴大厅入口和银色钱箱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7日拍摄


礼堂内有一个用花束包裹着的立方体拱门,与国内婚礼上常见的弧形拱门不同,它是由8根包裹着花朵的圆柱搭建而成的。拱门下方铺着一条红毯,红毯上又铺上一条镶有白色花瓣的婚礼长毯,一直延伸至舞台两端,新人会沿着长毯从拱门处走向舞台,宾客们则会在长毯上排队上前祝福新人。舞台布置得像一个宫殿的大殿,它的外型模仿米南加保皇宫建筑,屋顶周边装饰了一圈灯泡,使其看起来更加辉煌。舞台正中间有一个沙发椅,是给新人行并坐礼用的,沙发两边同样各有一个类似华盖的东西。左右两边的屋顶下面分别有两把椅子,分别坐着新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背景的幕布并不是传统的红色、金色、橙色或黑色,而是非常现代的蒂芙尼蓝和浅橙色,看上去非常西式。为了配合这个主色调,新娘的家人也统一穿着浅粉色和蒂芙尼蓝的服饰,新郎家人穿的都是浅橙色,新郎的姑姑们都穿着嫩绿色的衣服和头巾。

 

图6 新人并坐礼的舞台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7日拍摄


舞台的两边各有一个乐队,一边是演奏当地音乐的乐队,有一个男歌手和一个女歌手,唱的是米南加保语的流行歌曲,乐器中有达兰蓬(talempong)[1],一个吉他,一个电子琴和一个鼓。另一边则是西洋乐队,也有一男、一女两个歌手。两边乐队交替着表演。随着鼓声和音乐声响起,穿着传统服饰的新人在父母、亲友的陪伴下,缓缓地进入了大厅,他们落座后,舞台前表演起了当地传统舞蹈。服务员们则纷纷开始准备自助餐的食物。


除了精致华丽的舞台布景、丰富的婚宴食物、出彩的歌舞表演外,最吸引眼球的还要数前来出席的重要嘉宾,西苏门答腊省的省长和安达拉斯大学的校长分别作为贵宾在婚礼上致辞,他们的到来使得这场婚礼更添光彩。原来,新郎的母亲曾在省长办公室工作过,所以认识省长。而他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但之前在巴东最有名的企业——巴东水泥的一个分公司当经理,他们家族中也有很多人在这家企业工作。从10点到下午3点,礼堂里宾客络绎不绝,前来的宾客甚至要排队等待上台祝福并合影,这也能展现出这个家族庞大的朋友圈和关系网。

 

图7 排队等待送祝福的宾客们

图片来源:作者于2016年8月7日拍摄


四、结语


婚礼不仅见证了一对新人的结合,也是一场无声的展演,它不仅展现了作为仪式的整个过程,也展现了一个家族的背景和实力。通过婚礼仪式和舞台表演,米南加保族的文化被不断地重复和传承。彩礼、花板、请帖、婚宴场地、餐品及嘉宾等则将抽象的“门当户对”概念具象化。

此外,它也是宾客们互相认识和融入一个圈子的机会。通过婚礼,两个家族形成了新的联盟,而这种新的联盟将继而形成新的影响力。通过婚礼,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次被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再次被衡量。


注:

1.达兰蓬(talempong)是米南加保族传统的乐器之一,由两排圆罐形且中间凸起的中空金属锣组成,这些大小各异的金属锣平行地放置在有格子的木架子上。其演奏方式以木棒敲击为主。演奏者双手各持一个缠着红线的木棒,敲击锣中心凸起处。在马来西亚和爪哇,类似的乐器被称为波囊(Bonang),是甘美兰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在森美兰州,米南加保裔的马来人保留和传承了这种传统乐器,并称之为Cak Lempong。



责任编辑:熊星翰


*注意事项: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未经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