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洪君:中非关系——接受时代检验,共谋友好未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国策智库 Author 于洪君


于洪君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中国经济日报》近日发表一篇报道,题目是《坦桑尼亚批复中国制造抗艾新药》,报道说开封九福来公司生产的纯酰素口服液被坦桑尼亚批准注册为治疗艾滋病的非处方药。这个消息令人振奋,不仅在于开封这家药企成功地打开了坦桑尼亚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坦两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有了新突破。在新冠疫情袭击全球,非洲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为非洲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不久前网上有文章说,坦桑尼亚某位部长呼吁中国免除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债务。国内外媒体一时议论纷纷。许多人担心,中国与坦桑尼亚的传统友谊是不是出了问题,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盟友与伙伴关系,能不能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在变,力量对比关系在变,国与国的关系乃至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都在变。但人类社会是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本性。渴望和平与发展,争取合作与共赢,永远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意愿和永久诉求。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大陆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二战结束后,殖民主义体系走向崩溃,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从1957年加纳宣告独立到60年代末,不到15年间,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地区已有30多个独立国家。


毛泽东等老一代中国领导人非常重视非洲。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开始全面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召开的亚非会议,会晤埃及总统纳赛尔,拉开了中非友好交往的序幕。1956年6月,埃及承认新中国,成为非洲大陆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63年5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埃及等北非5国,迈出新中国领导人走进非洲的第一步。当年12月至1964年1月,周恩来再访非洲,用55天时间,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10国。所访国家领土面积占非洲大陆32.5%,人口占非洲40%。


△资料图片: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


通过这两次访问,周恩来对非洲国家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第一,对这些国家反帝反殖、维护民族统一主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表示赞赏和支持,对其遇遇的困难和压力表示同情和理解;第二,阐述世界上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的理念,推动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强调亚非新兴国家既要相互支持促进各自经济发展,又要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开展经贸合作;第三,针对某些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客观介绍中国经验,帮助其领导人开拓视野;第四,阐明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商讨援助与合作的具体问题,签署相关文件。


这两次访问在非洲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新中国在非洲获得了良好的政治声誉。正因为如此,到60年代末,新中国在非洲已有10多个建交国,其中包括坦桑尼亚坦。整个60-70年代,中国不但为这些新兴国家提供经济技术和财政援助,派遣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疗队,同时还为那些仍在苦战奋斗的解放运动和组织提供援助。譬如几内亚比绍—伄得角独立党、塞舌尔独立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津巴布韦民族联盟、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和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等等。


据非洲统一组织1971-1972年一份报告显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当时获得的外部援助,来自苏联的为23.5%,来自中国的占75%。也正是由于这一切,非洲国家一直将中国视为真诚朋友和兄弟。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与位于东欧的阿尔巴尼亚坚持多年,联手向联合国大会提议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时任联合国大会主席的坦桑尼亚外长强力推动,“两阿提案”得获通过。当时支持新中国的76国中,26个是非洲国家,占1/3。所以毛泽东后来感慨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当时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两个非洲国家。横贯东非与中南非的坦赞铁路,就是这个时期由中国帮助修建的。该路全长1860公里,从勘查设计至正式通车,历时7年多时间。为修建这条铁路,中方提供了近10亿元人民币无息贷款,发运出100多吨设备器材,先后派出5.6万余人,近70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献出生命。


△资料图片:坦赞铁路全线通车。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也是这一时期,即1974年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提出来。中国宣传机构和非洲乃至世界媒体,对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特别是坦赞铁路等中国援非工程,做了大量报道。中非友谊佳话不但在中国,全世界广为人知。



进入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同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不断扩大,在国际事务中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谋求正当权益的力度不断增大。1983年初,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中国总结了对非援助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对非经济技术合作的新方针,即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原则。中非合作开始具有务实互利的时代特点。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关系出现深度调整。这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以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为由,进行对华制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交往被野蛮破坏。当时,大多数非洲国家继续坚持对华友好政策,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10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中国。另外还有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等人。他们高度评价中国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维护和保持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赞扬中国选择了正确道路并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中国人民对这些宝贵支持,永远铭记在心。


△资料图片:1981年,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


这时,在苏东剧变影响下,非洲政治生态本身也出现重大变化。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意识形态多样化形成风潮。基于这一情况,中方1992年提出了对非关系六原则,强调中国尊重非洲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


这时,中国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重点实施见效快的中小项目。与西方不同,中国提供任何援助,都不附加政治条件,而是充分尊重受援国独立和主权,努力体现南南合作精神。通过广泛深入的互利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合资经营、合作管理、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不少新成果,积累许多新经验。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援非医疗队工作,都有新发展。据统计,仅1979年至1993年14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39个国家向中国派出2200多名留学生。1989年后中国向非洲国家派遣教师,到1993年时多达122位。中方向大约40个国家派出的医疗队员,累计超过上万人。赠送给非洲国家的药品和医疗机械达1200多种。



进入21世纪后,拥有50多国家、10多亿人口,资源丰富的非洲发展潜力全面显现。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部长级年会的举办,标志着中非合作新机制的诞生。在这次年会上,中方宣布减免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债务,同时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开展互利合作。另外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帮助非洲国家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资料图片:2000年10月10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


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举行,中国宣布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对部分非洲国家出口中国的商品实行零关税,给予埃塞俄比亚等8国“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国地位”。中非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举行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时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35位国家元首、6位政府首脑和48位外长或其代表与会。另有24个国际机构和地区组织代表列席,盛况空前。在这次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上,中方宣布了支持非洲发展的新政策。其中包括:未来3年将对非援助规模扩大3倍,增加对非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到期的无息贷款债务,为非洲建设30所医院、提供3亿元人民币用于疾病防治,等等。


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举行时,中国总理到会发表了《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讲话,又宣布了一系列对非援助新举措:譬如,为非洲援建100个太阳能清洁能源项目,实施100个中非联合科研教学示范项目,接受100名非洲博士后来华进行科学研究,向非洲国家提供100美元优惠贷款,支持中国金融机构设立总额10亿美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将援助非洲的农业示范中心增加到20个,派出50个专家组,培训2000名农业科技人员,援建30所医院和疟疾防治中心,培训3000名医护人员。援建50所中非友好学校,培训1500名校长和教师,将非洲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增加到5500个,等等。


新世纪头10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有6个在非洲。中国已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年增增长幅度超过10%,贸易总额到2012年底时,创下1985亿美元新高。与此同时,非洲也成了中国海外资源能源重要供应地,成了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也有较大增长。


当然,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并非完全没有问题。有个国家叫斯威士兰,至今还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另外一小国马拉维,直到2007年才与我国建交。还有些受冷战后国际大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涉台问题上立场有过倒退,政策有过反复。例如中非共和国、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塞内加尔、乍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都曾搞过与台湾“复交”的闹剧。虽然这些国家后来又同台湾当局“断交”,恢复了与我们的外交关系,但这些国家同我们的正常交往受到人为破坏,损失还是很大的。有的国家,如布基纳法索,直到前年夏天才与我国复交。


但总体上看,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能以长远利益为重,都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在涉台涉藏涉疆涉南海等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以及“人权”“民运”等敏感问题上,始终站在中国一边。非洲过去是,现在依然是我们开展国际斗争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我们的重要盟友和伙伴。这个认识和判断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2012年中共十八召开之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开启。中非关系也相应地进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一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洲对于世界政治格局和中国外交全局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2013年3月,习近平以新任国家主席身份前往非洲,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同时访问坦桑尼亚、刚果和南非。访非期间,他发表了《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等多篇讲演,提出了对非工作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对非援助新举措:一是建立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帮助非洲开展互联互能和资源普查的前期工作,为其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是对非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优先用于基础设施;三是通过投融资、援助、合作等方式,鼓励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此外,中国还将为非洲培养3万人才,提供1.8万个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


2014年,在习近平发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得到积极回应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和非洲联盟总部。他表示,非洲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阶段,中非产能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坚持真诚平等相待、增进互助团结、共同包容发展、创新务实合作四项原则,将产业、金融、减贫、生态保护、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作为合作重点,同时加强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化建设,使其更加务实高效。他承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非援助,力求未来对非援助占中国对外援助总量一半以上。为此,中方将向非洲追加100亿美元贷款额度,向非洲发展基金增资20亿美元,为南苏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救援款,向非洲生态环保工程提供1000万美元。


后来,大家都知道,习近平又多次访问非洲,多次会见来访问的非洲领导人,多次出席中非峰会等多边活动,多次发表有关中非关系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由于他精心谋划,殚精竭虑,身体力行,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正在成为中国与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共识,成为中华民族和非洲各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近年来,受全球性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排外风潮的影响,非洲某些国家不时出现追随西方反华辱华的言论。打砸抢烧中国企业和商铺的行为时有发生。针对华人华侨的刑事犯罪活动,亦呈上升走势。就连坦桑尼亚、赞比亚这些曾经与中国非常友好的国家,社会舆论也受到反华思潮严重浸染。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美国反华升级,非洲媒体深受影响,对华不友善乃至恶意攻击言论,进一步增加。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也要有相应准备。


上个月,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讲演中指出: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和非洲都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他表示,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并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他还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率先惠及非洲国家。


显而易见,尽管当前国际形势风诡云谲,我们国家,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共同维护中非和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的意志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改变和动摇。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之路,虽然不可能没有波折和挑战,但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非关系持续发展的前景依然相当广阔。


本文2020年7月22日首发于大国策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