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四国机制难成实质同盟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美日澳印四国外长18日举行电话会议。据日本共同社消息,在此次会议中四国就强烈反对“中国试图凭借力量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达成共识。对此,我们需要关心的是,究竟有没有这种“共识”?如果有,它又意味着什么?
按照一贯的说法,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旨在“维护开放自由的印太秩序特别是海洋秩序”,这一开始就包括对东海和南海局势的共同关切。因此,即便“四方对话”就东海和南海问题上形成了某些共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四国对待东海、南海等涉华海洋问题的关切和政策并不相同。
美国在涉华海洋问题上的首要政策目标是,维系对其有利的力量格局和主导地位。按照美国的逻辑,即便中国什么都不做,但只要力量在发展,就会被视为对其主导地位的挑战。因此,美国在外交、法律、军事和舆论等各方面极尽全力对中国进行打压也就不足为奇。美国每年派遣数千架次的侦察机和上百艘次的军舰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同时还经常抱怨和指责“中国试图将美国力量赶出东亚海域”,对中国偶尔在关岛和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正常军事活动却大肆炒作。
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和东海划界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因此乐于拉拢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非争端方为自己“站台”,特别是在中国海上实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日本结成“海上对华统一阵线”的冲动就更为强烈。这也是为何在此次“四方对话”后,日方积极披露所谓“共识”的原因。近年来,日本还加大了对南海事务的关注和介入,甚至在南海保持着常态化的军事存在。
澳大利亚一向自诩为亚太地区的“副警长”,对包括东海和南海在内的亚太事务都负有责任,在涉华海洋问题上,与美亦步亦趋。其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亚自建国以来就有远交近攻的传统,不信任亚洲的任何大国,且带有西方式的傲慢。
印度是世界上对海洋自由限制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美国的“印太战略”将其推到重要位置,所以近年来也有对相关海域问题发声,但调子与美日澳三国相比更低一些。
因此,尽管四国经常称要在印太地区“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也有一些泛泛的共识,他们的目标、能力和决心却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且有意愿在海上遏制中国的力量,日本在东海对中国构成了强大的挑战,澳大利亚主要是敲敲边鼓、凑凑热闹、表现存在,而印度对南海和东海等问题的介入主要局限在外交和舆论层面。目前四国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协同也停留在外交和舆论层面,短期内形成实质性同盟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与实质性动作相比,外交表态的成本相对低廉。
中方需要高度重视“四国”的联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制和应对,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和紧张。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是严峻的,四国机制无疑加重了这种挑战,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已非百年前的世界。
文章2021年2月20日首发于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