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锋:写在舍曼访华之前


编者按

7月26日,中美天津会谈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美国国务院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进行会谈。随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见舍曼 。中方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三条底线。


此次中美高层会面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撰文“写在舍曼访华之前”,着眼于从美国内政、外交和文化心态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面临的真正问题。中国论坛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即将开启的访华之行备受关注,这不仅因她将是拜登政府迄今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还因美方为此演出的戏剧性系列前奏。在欧洲和东亚国际舞台上,美国胁迫盟友完成了多场针对中国的表演,声称中国是共同的威胁,要结盟应对。背着中国,大谈中国,妄谈“中国威胁”,这样冗长的前奏浪费了国际社会在受尽特朗普折磨之后对拜登政府的热切期待。


终于还是来了,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媒称,舍曼女士此次来华目的是“推进美国的利益与价值观”,要“负责任地管控好”中美关系,讨论美国对中国行动的“严重关切”以及双方“利益一致的领域”。如果美国真要负责任地处理好中美关系,就应该清楚一些常识问题。


一是,美国对内在不断瓦解自己理想中的价值观,让“美国梦”黯然失色。


美国价值观在其国内没有一个清晰的面目。《独立宣言》称“人生来平等”,人人平等,个人自由被美国政治精英奉为“美国梦”的核心价值,但美国从来没有实现过人人平等,近年来,人与人的不平不公现象更加尖锐、普遍。普通人生活不易,最新的统计显示,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占有全国总财富的32%,创有此项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而低收入人群占总人口的一半,他们仅仅持有美国2%的财富,缺乏起码物质支撑,贫困困扰着世界最强大国家中很多穷人。


活得不公平,死也不平等。日前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2018年至2020年间,因疫情引发的综合原因,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从79岁降到了77岁,人均减少近两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降幅最大的时段,远高于其他国家。虽然都是死,但死和死不一样,拉丁裔人群平均减寿3.88岁,黑人减寿3.25岁,白人则是1.36岁。文章作者认为,不同族裔之间寿命差距是在健康、财富和福祉领域长期“制度性种族主义”和政策的结果。


公平正义不是美国普通民众普遍享受的“公共产品”,而是美国社会精英们的生活方式,现如今,“黑人命也是命”“攻占议会”透着美国深刻的社会撕裂,政治混乱,美国梦正在被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弄成美国噩梦。


二是,美国对外穷兵黩武,到处制造安全危机,正丧失“世界领袖”的道德资格。


2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安全危机和人道灾难莫不与美国有关,军事侵占或价值观干预留下了一座座安全和人道废墟。凭借虚假理由发起的伊拉克战争被冠以“民主化进程”,瓦解了那个地区原有的政治结构,动荡至今绵延不断。最大灾难是在阿富汗“民主试验”。美国和盟军从阿富汗提前数月撤军被欧洲一些媒体形容是“仓皇逃遁”,之所以比拜登总统设定的9月11日撤离时限提前,是因为塔利班声称若外国军队迟于5月1日撤离就不能保障其安全。5月1日撤军,是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达成的协议,拜登上任后宣布推迟至9月11日,看来,塔利班没给拜登面子。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件,它宣告了对阿富汗军事占领和价值观干预的失败。过去20年里美国率领40多个盟国,先后投入近两万多亿美元,高峰时期出兵14万人,要把阿富汗从塔利班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一个没有塔利班的“各族群充分参与的民主制度”,在部落结构的阿富汗历史性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北约前将军,曾任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司令的德国人拉姆斯断言,“西方把阿富汗转变成一个从塔利班政权解放出来的民主国家的目标没有实现。”美国不仅没有消灭塔利班,而且连撤离的时间都要按照塔利班给定的节奏进行,对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而言无疑是个莫大的屈辱,除非美国和塔利班有秘密交易。美国为达目的随时转换敌友关系的传统可以书写历史,它要消灭的萨达姆、卡扎菲、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等,哪一个不是美国扶持壮大的!正如俄罗斯专家所言,如今不是别人不听从美国的领导,而是美国丧失了做世界领导的道德品质。


三是,美国内外交困,寻找“敌人”转嫁危机,把世界带入敌对的做法不得人心。


拜登政府雄心勃勃要重建美国,但很难改变美国国内社会的颓势,他推出的巨资振兴方案在国会屡屡受阻,即便是通过了,也很难惠及民众,虽然一部分资金直接汇到公民个人账户,但绝大部分资金最终还是更多地变成富人们的资产。资金上大水漫灌导致的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一样徘徊在美国上空。物价上升,疫情反复无常,疫苗接种速度缓慢,社会情绪焦虑不安。有美国学者戏称传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变成人人孤独自危,恐惧不安的生活状态。外交上,拜登继承了特朗普的遗产,把中国的崛起视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千方百计地构建遏制中国的联盟成为拜登团队最热衷的外交活动,白宫内外弥漫着逢中必反的“恐华症”和离不开中国的“无力感”。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社会处于无序、焦虑和无奈的危机状态时,人们特别倾向于把危机的原因转嫁给设定的“敌人”,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补偿自己的无力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为何把中国视为头号威胁,而且不断夸大中国威胁的程度,四处喊狼来了。但美国精英们没有认清,他们自己制造的“中国威胁论”遮蔽了他们的视野,看不到中国与美国合作的诚意,看不清对华25%的“惩罚性关税”实际上惩罚的是美国消费者这一简单道理,而且取消这一关税即刻会帮助美国降低CPI指数。拜登不敢这样做,他不敢瓦解美国政客们苦心经营的“敌人”,否则就会被认为他太软弱,在向中国投降。


舍曼来了,尽管费尽周折,但还是应该对中美双方这次面对面的交流报以希望,毕竟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因此也是负有全球责任的国家。美国须从自己设定的唯我独尊的价值观话语中解放出来,直面中美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不要继续担任世界麻烦制造者的角色,要为世界“更团结”做出实质的努力。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4日上观新闻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阅读


姜锋:德国看待中国崛起的三种观点

姜锋:德国政坛结构重整,默克尔继任者将面临何种挑战

姜锋:德国后默克尔时代正在开启

姜锋:欧洲应避免对历史做出误判

姜锋:德国外交需克服三大战略误判

姜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文明伙伴关系发展的挑战

姜锋:面对无中心又多中心的欧洲

姜锋:德涉华舆论转向理性的逻辑力量

姜锋:欧洲拿我们当对手,但我们真心盼它发展得更好

姜锋:对疫情全球传播与防控的多维思考

姜锋:别把口罩变成政治,共面危机的各国相互“依赖”也是一种拯救

姜锋:欧洲对华判断不能靠“敌情报告”

姜锋:作为幻像的“西方”,最终去向何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