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昊:“大西方”撕开裂口?如何理性看待美欧分歧
孙成昊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主要任务之一是调解欧美在贸易补贴上的纠纷。马克龙在访问首日就直接指出拜登政府支持本国产业而采取的补贴措施“激进”,要求美欧在这一领域加强协调。
很显然,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引发了新一轮美欧的争吵和分歧。在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针对美欧关系存在两种看法,一种声音认为,美欧合力应对危机再次体现跨大西洋的团结坚不可摧,“大西方”的“统一战线”日益稳固,“特朗普冲击波”并未波及美欧关系核心;而另一种声音认为,围绕产业补贴的新一轮争执恰恰证明,美欧关系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紧密,大西洋的距离似乎变得越来越宽。
两种声音都有一定道理,也各有偏颇。在世纪疫情叠加大国博弈的国际环境之下,美欧关系不可避免地动态调整,合作面和竞争面都有所上升,但目前看尚未逃脱同盟之下“大国”博弈的框架。
从表面看,这一轮围绕产业补贴的争端是美欧长期在经贸和规则领域博弈的体现,并不是新鲜事。自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复苏以来,美欧在经济领域即出现利益分歧与竞争,随着特朗普执政时期走上“美国优先”道路,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拜登任内,美欧在经贸领域的争端有所缓和,尤其是双方就航空补贴争端达成“休战协议”,同时就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单边关税问题,欧盟2021年5月率先暂停对美报复性关税,美国则与欧盟委员会成立联合工作组以持续解决在该问题上的争端。
《通胀削减法案》却再次点燃欧洲的怒火。欧洲方面认为,《通胀削减法案》在绿色氢能、半导体等领域针对美企的补贴条款对欧盟工业竞争力、投资和绿色经济转化将产生负面冲击,尽管双方在法案推出后成立联合工作组来协调,但问题仍未解决。在乌克兰危机延宕背景下,筋疲力尽的欧洲也在思考自身利益所在,欧洲战略界甚至公开质疑美国是不是在大发“战争财”,华盛顿还是不是布鲁塞尔的盟友?
欧盟能够设想的最好前景是与美国握手言和,将欧洲企业纳入美国补贴范围,防止欧洲企业进一步流向美国,但欧盟的手段恐怕有限。如果欧盟借助世贸组织平台象征性抗议,或者正式起诉美国,难以及时达到实效。如果欧盟模仿美国补贴规则,提出欧盟版本的补贴方案,或许短期能够发挥作用,但长期将透支欧盟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声誉,对欧盟引以为傲的“规范性权力”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
拜登政府能做的也极为有限。虽然拜登在回应欧洲质疑时表示此前的法案有“小差错”,“我们创造制造业岗位时不会牺牲欧洲利益”,但中期选举后失去两院多数、面临府会分立的拜登政府恐怕难以逆转《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核心条款。共和党不会让拜登轻轻松松在国会得到想要的东西,参议院的关键民主党人也不愿放弃刺激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内容。
归根结底,欧洲面临的将是对外战略上更为矛盾的美国,能否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在不同议题上实施对盟友的区隔化处理将考验欧洲智慧。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表明,拜登政府试图平衡投资国内和联合盟友,希望打破国内和国际的界限,推动所谓的“中产阶级外交”。然而,在包括欧洲等盟友看来,“中产阶级外交”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没有本质差别,《通胀削减法案》的出炉再次佐证欧洲的忧虑。
欧洲并非毫无作为,面对形势变化正积极推动强化“战略自主”的法案和政策。在美欧都极为关注的芯片领域,美国此前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同样引发欧洲极大抱怨。马克龙表示,《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将冻结大西洋两岸的跨国投资,损害美欧关系、分裂(fragment)西方。而欧委会今年2月就通过了《欧洲芯片法案》,部分目的就在于对冲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动作,加强欧盟半导体生态系统,确保芯片供应链安全,减少国际依赖,更好推动欧盟绿色和数字转型。
美欧在乌克兰危机尚未平息之时出现这些分歧,似乎让人感觉这种分歧的严重性已经压过双方在地缘政治上的共同需求,或者对危机的疲劳感让美欧难以掩盖更为尖锐的矛盾。但从历史看,美欧在经贸和规则领域的竞争和分歧是一贯的,不是拜登政府一手促成,更不是乌克兰危机所致。
因此,既不能认为美欧在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下将愈发“铁板一块”,也不能认为美欧分歧已经压过团结的一面,更不应过度放大美欧同盟关系面临的挑战,认为美欧关系已经危机四伏。美欧之间的分歧仍是同盟框架下的内部矛盾,短期内难以超出代议制民主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维护这一框架的稳定性和吸引力既是双方的历史共识,也是以美欧为主体的西方自认为占据世界道义制高点及其所认可的“制度优势”乃至“文明优势”的根基。
文章2022年12月5日首发于“香港01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