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晶:中国从双边和多边层面推进中非关系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长江新闻号 Author 长江新闻号




1月16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的访非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外长的新年首访行程紧凑、成果丰硕,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3年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更充分彰显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外长上周访问埃塞俄比亚之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和法国外长科隆纳,也共同对这个地处东非的国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中国外长结束对非洲的访问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又开启了为期11天的非洲之行。中国外长前脚离走,欧美高官为何后脚就到?《长江新闻号》连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文晶,为您深入解读。


长江新闻号:中阿峰会刚刚结束一个月,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就到访阿盟总部。您认为这传递出什么信号呢?

文晶:秦刚部长此次到访阿盟总部,主要是向阿拉伯联盟国家传达中方愿与阿拉伯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加深双方合作的信号。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实习近平主席12月份访问沙特期间,参加中阿峰会后的系列成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首届中阿峰会意义重大,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活动,发表了《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和《深化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文件》3份有分量的成果文件。其次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秦刚部长访问,中阿双方主要从安全、经贸和人文交流三个领域进行了沟通与协调。安全领域,主要是落实《利雅得宣言》,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倡导建立合作及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尤为需要关注的是,秦刚部长在开罗外长举行记者会时明确提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拜登上任后,美国已经将巴勒斯坦问题边缘化,秦刚部长此次做出这样的表态,表明中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重视。经贸领域主要是落实《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这个纲要对18个具体合作领域提出了具体举措,人文领域主要是弘扬中阿“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友好精神,加强中阿文明交流。

长江新闻号:秦刚部长为期7天的非洲之行已经圆满结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这其中哪些成果让您感触最深?


文晶:此次秦刚部长访问了五个非洲国家,虽然中国外长从1991年以来,已经有连续33年在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此次秦刚部长的出访依然意义重大。第一,从双边和多边维度推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此次秦刚部长不仅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这五个非洲国家,还访问了非盟总部。中国外交主张“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此次秦刚部长非洲之行访问的五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发展的基础,而非盟作为非洲第一大地区合作组织,是重要的多边机构,是中国外交实践的重要舞台。第二,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领域推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中国在过去13年中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2022年相互贸易额超过2600亿美元,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抗疫合作。此次秦刚部长好特地出席了由中国铁建承建的第一所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的竣工仪式,此外,秦刚部长在与埃及总统塞西会见时表示,将继续发展对埃及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包括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项目。


长江新闻号:中国外长刚刚结束对非洲五国以及非盟和总部的访问,美国财长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她为期11天的非洲之行,这显然不是巧合。您怎么看美方的这种安排?


文晶:在耶伦此次访问前一个月,拜登政府刚在华盛顿举行了美非峰会,接待了49位非洲领导人,并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将要向非洲提供550亿美元援助,这些援助将主要用于经济、卫生、安全支持等领域。此次拜登政府派财长访问非洲,想传达的信号非常明确,希望加大与非洲的联系,以及扩大美非经济合作领域。拜登政府上任后加大对非外交力度。国务卿布林肯先后两次访问非洲,拜登政府出台了对非战略报告,其主要原因是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对非洲极其不重视,导致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而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与非洲保持着稳定的政治、经贸和文化关系,这种关系是不以美国对非态度改变而有所变化的2000年以来,中非峰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1年期间,中非贸易往来额超过约2070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37%,同时中国直接投资25.9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0%,此次美国财长耶伦的出访,是对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防范和警惕。


长江新闻号: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近年来为什么不断加强对非洲的外交攻势?他们又为什么要想发设法炮制各种奇谈怪论,妄图挑拨中非关系?


文晶:第一是非洲作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大陆,拥有石油等丰富的能源储备和活跃的经济市场,确实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地区。第二是从西方国家自身来看,非洲对他们的外交影响力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美国前面已经提过,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上是对非洲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许多非洲国家都曾是法国殖民地,直到现在法语仍然是非洲最通用的语言,马克龙早前就宣布将非洲作为第二个五年任期的优先事项之一。而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加大对非洲的外交攻势,主要考量还是经济利益。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德国一直在寻求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德国希望在基础设施和液化天然气等新能源领域加大与非洲的合作,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和这些非洲国家都被德国认为是具有较大投资潜力的国家。而与之相对比,中国在非洲大陆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西方国家,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美国,已将妖魔化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作为其政治和媒体话语的核心问题,以“债务陷阱”为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非洲政府的外债中只有12%是中国的,而西方私人贷方的比例达到了35%,所以很明显我们能看到,西方国家如果不妖魔化中国,似乎就很难得到非洲领导人和精英的预期支持。


本文2023年1月17日首发于“长江新闻号”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阅读


文晶:中阿合作的新动向和战略考量
文晶:中菲跨文化交流的机遇与挑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