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35000幅画,有多少人能做到
研习设订阅号
设计干货 杜绝注水
▲《神奈川冲 浪里》 1830-1832
要知道什么是浮世绘,我认为必不可少要了解的人物是葛饰北斋,浮世绘的代表人物之一。“浮世绘”里,“浮世”字面理解为“转瞬即逝的尘世”。反映了当时在日本崛起的中产阶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推崇享乐至上的理念。而“浮世绘”就是绘制风俗民情的绘画。
▲浮世绘中的美人绘制、役者绘、武士绘、风景绘
至于浮世绘出版作品的主题,想要卖出去,自然要能够吸引这些出钱购买的读者才行。所以女性的美、歌舞伎的役者、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艳事等成为浮世绘常见的主题。而葛饰北斋以风景绘闻名世界。
葛饰北斋本名为中岛时太朗,出生于1760年10月31日。
1778年葛饰北斋进入胜川春章的门下,开始学习绘画。胜川春章是浮世绘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葛饰北斋入门学习仅一年,就深受赏识。
▲《目黑恋人之墓》 1780
葛饰北斋最早期的一个插图作品,可以追溯到1780年的《目黑恋人之墓》,葛饰北斋早期的这些插画作品不乏活力,但是带着些许青涩,主要是由于他当时的创作受限于文字的内容。
▲《四代目海老藏》1791/ 《三代目坂田半五郎》1791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葛饰北斋对老师胜川春章怀有敬意。比如上方两幅画都明显带有胜川画派的风格:固定的姿态、特意选在剧情冲突之处描绘演员的面部表情以及较为僵硬的细节的环境描绘。
葛饰北斋在胜川春章画室工作将近十五年,即使在胜川春章画室的工作完全可以保障葛饰北斋稳定的收入和生活,1794年,三十余岁的他还是毅然离开了。
1794年末,葛饰北斋与胜川派分道扬镳后,改名为“宗理”。
▲《江岛春望》 1797
这时的葛饰北斋已经开始了风景版画的创作,这一类型的创作给他之后的艺术生涯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在《江岛春望》中已经出现了经典的北斋式景物,如富士山、浪花、树、人物。在表现手法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受到司马江汉(1747年至1818年间江户时期以擅用西洋手法而闻名的艺术家)西洋画法的影响。
▲《相州镰仓七里滨图》司马江汉 1849
司马江汉曾在一段时间接触到了当时西方的艺术,他想方设法地学习和利用欧洲绘画风格,从透视法到明暗法。葛饰北斋也是从这位前辈的画笔中汲取了西洋画法的精妙之处,不过即便如此,在他所描绘景物的立体视点与明暗中仍保留着浓浓的日本传统之美。
▲现代出版的《玉卮弹琴图》 1798
从葛饰北斋1798年创作的双联画《玉卮弹琴图》中,粗犷的轮廓笔触,却带着书法般的精准度,让人想起琳派的风格。但值得一提的是画中龙的面部带着明显拟人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在葛饰北斋后来的画作中延续了下来。
1797年末,葛饰北斋在琳派画室的工作将要告一段落。此时他已将“宗理”一名赐予门人宗二。在1798年,葛饰北斋组建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北斋。
▲《盛开的梅花与二美人图》 1799
在这一阶段,葛饰北斋笔下的女性不管是在面部表情上,还是体态上,都透露着心理细节的描绘,观者以此能读出她们的喜怒哀乐。另外,这些人物大部分被自然风景所衬托,不再像以前那样置于单一的中性色背景之下。在世纪交替之际,引人入胜的风景绘渐渐成为葛饰北斋作品的主角,他笔下的自然能够给观者带来完整的审美体验。
▲《洋风版画》作品集 1805
葛饰北斋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洋风版画》系列作品中,他不仅利用了西洋消失点的技巧,还广泛地应用了浓淡处理法和明暗对照法。这些画中有一个细节,葛饰北斋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用从上往下的方式署名,而是将眼前的画顺时针转了九十度,再签上他的名字,为的就是让卧倒的平假名看起来更像流畅的拉丁字母。
▲《快艇竞浪图》 约1804-1806
从这幅《快艇竞浪图》中葛饰北斋表现波涛立体形象的阴影,同样也表明他正尝试欧洲风格。画面中,三艘快艇在惊涛巨浪中航行,向江户速运新鲜的渔获。这件作品可以看做是十五年后著名版画《神奈川冲 浪里》的源头,尽管图中的波浪看上去较为呆板。
▲截图自纪录片The Lost Hokusai
接下来的几年,随着葛饰北斋风格上的变化与技巧上的革新,他逐渐脱离了传统的浮世绘。传言,1804年的一天,江户郊区的护国寺庭院内,在众人的围观下,葛饰北斋才思泉涌,在一幅200平方米左右的纸上,用扫把蘸酒桶中盛的墨,大“笔”一挥,作出了巨型的《达摩图》。精彩的现场创作让在场的观众情绪高涨,最后这幅巨型《达摩图》被挂在了特制的木架上。
另一件趣事发生在浅草。幕府大将军德川家齐久闻葛饰北斋之名,便召他前来与当时也十分有名的画师谷文晁(1763-1840)一决高下。
▲截图自BBC纪录片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
这次葛饰北斋的表现也是惊艳四座。他又是用一把蘸了蓝色墨水的大扫把在铺在地上的纸上画下波浪的形状,随后,他将带来的鸡的两个爪子蘸上红色的墨水(也有传言说是让鸡直接踩在画上),放到纸上,这些脚印就成了画中红色的枫叶,静静地飘落在龟田河上,葛饰北斋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赢得了比赛。
除此之外,葛饰北斋还用过手、指甲、鸡蛋等作为他的绘画工具,可谓是千奇百怪。这种出人意料的绘画方式与绘画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葛饰北斋当时正经历着他艺术生涯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在1810年至1820年的十年间,葛饰北斋改名葛饰戴斗,葛饰北斋在名声大噪的时候改名,显然对与他合作的出版商很不利。出版方出于推销其商品的考虑,更重视作者的认知度,更何况此时葛饰北斋的美誉已经传出了江户。
▲现代出版的《北斋漫画》 1849
1812年,葛饰北斋移居到名古屋,这段时间里,在学生们的鼓励和帮助下,葛饰北斋创作出了著名的《北斋漫画》。
▲《北斋漫画》节选 1849
葛饰北斋在创作一帧接一帧的画作中,抒发了他对人类和自然的理解,以个人视角在画纸上对大千世界进行描绘。在他的视角里的事物,说真实却又过于超现实,说是连环画却又过于尖锐细腻。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戴斗笠的人》。画中人生动、滑稽,却带有神秘色彩的动作,令人在发笑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肃然起敬。标志性的斗笠,遮住了表演者的真实面庞,斗笠的两条褶皱却又像眼睛,似乎扮演着可爱的表情。
北斋在动态视觉语言上的探索,对“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功不可没。画面中部僧人敲钲的过程,是北斋漫画第一次出现同一人物的连续瞬间。他的速写与充满故事性的插图,被学界认作为当代漫画的基础。
葛饰北斋在这个时期的事业表面上看起来风生水起,出版了大量作品,却称不上其绘画事业上最辉煌的一段。葛饰北斋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不得不以此来糊口。当时绘师的收入并不高,却是葛饰北斋唯一的收入来源。
年满60岁的葛饰北斋,为了纪念其风格的“重生”,改名“为一”。如字面所示,此名有“合而为ー”之意。
▲《中国狮子和幼崽》约1820 /《雄鸡》约1825
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在葛饰北斋画作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将动物的姿态和面部表情拟人化的趋势。从他创作的《中国狮子和幼崽》和《雄鸡》中,动物的脸部表情更具有人类神态中喜怒哀乐的感受。
▲《百物语》 1831
在葛饰北斋晚年的创作充满了“戏剧性”,1831年他创作的日本怪谈《百物语》中的五幅作品,充满日本传统文化色彩的神秘妖怪在葛饰北斋的笔下栩栩如生,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小幡小平次》 1831
其中名为《小幡小平次》的画作,是描绘了一名演员的幽灵,他被妻子及其情夫所谋害。他从冥界回来纠缠施害者,正越过蚊帐观察他们,咧嘴露出古怪的笑容。看到这画面的时候真的毛骨悚然,演员的头颅低着,眼睛向上看,露出让人惊悚的微笑。葛饰北斋完全掌握了幽灵对报复势在必得的神态,把恐怖诡异描绘得非常生动。
1830年,葛饰北斋与永寿堂合作出版了举世闻名的《富岳三十六景》。《富岳三十六景》是葛饰北斋整个艺术生涯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尤其是《神奈川冲 浪里》。
▲《富岳三十六景》其中六幅 1830-1832
在《富岳三十六景》中,虽然富士山在不同的画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是所有的生命都围绕着它的存在展开,似乎富士山总是这一切的见证者。画中经常描绘的是市井小民劳动的生活,那么为什么葛饰北斋会在这一系列,看似田园恬静风格的版画之中,加入了弥漫着死亡与毁灭气息的《神奈川冲 浪里》呢?
▲《神奈川冲 浪里》 1830-1832
在《神奈川冲 浪里》这幅画中,巨浪被描绘成无数个爪子,危险正在逼近。巨浪里有三条奋进的船只正俯身奋力划桨欲逃脱这惊人的巨浪。最左边的小船竟被翻转得看见船内底部,这样⼀个不安定的角度不由得让人捏⼀把冷汗,就好像下⼀秒这只小船就会倾覆在巨浪之中。
“风暴中每人都身陷困境,
究竟他们能否成功,
正是此作流传至今的传奇精髓所在。”
——日本艺术专家村上高明
对于很多西方人而言,这是最骇人的景色之一,微不足道的人类即将被大自然吞噬。但是日本人的解读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这幅画呈现的是勇气与坚韧。因为船夫有职责在身,他们压根没有把巨浪放在心上,而是勇敢地破浪前进。大海的风波难测,让人的存在愈发渺小,但远方具有宗教般虔诚意义的富士山,又给人带去希望。当年葛饰北斋创作这幅画时,可能连自己都没想到,这片靛蓝色的巨浪,会在日后成为日本国民节气的象征。
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画中位于居中偏左下的次要波浪,它的形状与从富士山车站眺望富士山的轮廓一模一样。葛饰北斋在画里画了两个富士山!在日本研究葛饰北斋的权威长田诚治等人也认为:“北斋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所以他开这种玩笑也是非常正常的。”
▲《甲州三坂水面》 1830-1832
从《富岳三十六景》里的《甲州三坂水面》也不难看出葛饰北斋超前的绘画手法。这幅作品以湖面倒映出的“颠倒富士”闻名。根据周围的环境可以推测出图中描绘的是夏日的风景,但是倒映在湖面上的富士山山顶却罩着皑皑白雪,这也是葛饰北斋的一种巧思。
▲《骏州江尻》 1830-1832
在这一幅画中,北斋用最为简单的几何线条勾勒出美丽的富士山,而画面的主要场景是在大风天气中赶路的人们。有的人头上的斗笠被吹走,而有的人手中的纸被吹的漫天飞舞,北斋对这种瞬间画面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风”是没有颜色的,但任何一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能听到从画中传出的呼呼的风声。
▲《千绘之海》系列 1833-1834
在《富岳三十六景》大获成功后,葛饰北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进行风景画的创作。所有的这些作品,都不难看出葛饰北斋对自己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对勤劳且会享乐的同胞深沉的爱。
▲《苏东坡》 1833-1834 /《春道列树》 1833-1834
在《诗歌写真镜》的十幅版画里,葛饰北斋用画笔结合了他对自然风光、本土文学和中国诗歌文学的热爱。这一系列的竖版画被很多人认为是葛饰北斋的杰作。其中每一幅作品的构图都结合了葛饰北斋艺术生涯中带有特别意义的时刻,还有些作品则体现了葛饰北斋对主题诗句的个人理解。
▲《李白观瀑图》 1833-1834
在一幅以李白的诗句为主题创作的版画中,葛饰北斋想象着这位诗人小酌之后,立于瀑布边,在吟诗兴起时像是要跳入瀑布的景象。李白旁边还有两个童子,忙上前去阻拦,以防主人不慎落水。在葛饰北斋看来,此诗可以被解读为:诗人欲以自绝这一方式与自然合为一体。这幅画面不仅把瀑布的壮观表现了出来,连人物的动势都非常生动,李白醉酒的神态、身体前倾的姿态、两个童子用身体去阻拦,仿佛一连贯的动作都能用这一个瞬间体现出来。
1834年,75岁高龄的葛饰北斋选择放弃他的“为一”一名,就像曾经的无数次改名一样,意味着他的绘画生涯将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的他取名“卍”(也就是“万”字),这个名字陪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篇章。
即使已步入朝杖之年且名扬天下,对葛饰北斋来说,生命的这最后十五年并不是安度享年,反而比过去更加的痛苦。因为孙子欠下债务,导致葛饰北斋深受债主们的迫害,而且当时正是灾难性的饥荒的时刻。甚至在1839年,葛饰北斋的房子着火,他只来得及拿走他的画笔,所有的画稿都消失在大火中。葛饰北斋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为了勉强维持生活,他甚至在路边向路人廉价出售自己的画稿。
▲《源宗于朝臣》 1835-1836 /《藤原义孝》1835-1836
在《百人一首乳母绘说》系列的彩印版画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葛饰北斋在其中倾注了整个艺术生涯的最后心血。葛饰北斋为这个系列创作了百幅作品,其中只出版了二十八幅,原因是当时名气日增的歌川广重让出版人对老一辈画师葛饰北斋的信心不足。
▲《富士越龙》 1849
1849年1月,葛饰北斋抱病创作了他的最后一幅作品——《富士越龙》。画面上具有鲜明“北斋风格”的富士山,以及一如既往的精致笔法,表明这位老人的绘画技巧依旧是那样的娴熟。富士山旁边有一股浓烟,浓烟之中有一条向天上飞升的苍龙。在签名旁边,葛饰北斋写道:“我90岁了,我在龙年出生,在我90岁时,我画了这幅关于龙的画。”这个题词让我们更加确认,画上的这条龙是他的化身。它似乎在跟我们打最后的招呼。
在三个月后,葛饰北斋在位于浅草圣天町遍照院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葛饰北斋以“画狂老人”之名曾向世人许下愿望:
“我从小酷爱模画事物的形态,50岁时我还在频繁发表画作,但在我人生最初的七十年里创作的作品都不值得一提。直到73岁时,我初悟事物之真谛、鸟兽鱼虫之本质、花木草本之存在,故86岁时我才能实现艺术上的真正突破。90岁时,我仍将继续追求世间的奥义。这样一来,或许到百岁时,我就能理解仙境的美妙之处。而等我到百岁之上时,笔下的一点一线都将拥有它们的生命。若要让我许下愿望,我只希望托那些有幸长命百岁的诸位,帮我见证我能否在有生之年兑现我的承诺。”
—— 葛饰北斋在其出版的绘本《富岳百景·初编》
的跋文中如是写道
葛饰北斋离世前的最后三年,除了画画几乎什么也不做,他不关心是否有人关注,自身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他在尝试透过事物的表面,到达事物的生命本质。或许在那时,他已经预示到了什么,想全身心投入到绘画,达到自己所承诺的境界。
按照葛饰北斋的自述,他六岁开始接触绘画,成为职业画家已经超过七十年,绘画几乎占满了他的整个人生。尽管葛饰北斋一生贫苦,但是却从未阻挡他停下对艺术的突破与追求,一生创作的画作多达35000幅。
之所以将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相提并论,是因为在浮世绘的代表人物里,葛饰北斋与歌川广重的风景绘都颇受称誉。如果没有仔细观察他们画作的人,甚至都分不清这些画作到底出自谁之手。然而,他们的画作在精神气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 歌川广重作品
歌川广重的画作以场景为主角,人物出现得比较小,他擅长用诗一般的意境渲染平凡的生活,唤起人们对传统的怀念和浓郁的乡愁。
▲《富岳三十六景》 其中三幅 1830-1832
而葛饰北斋的画面却充满力量感与生动。以《富岳三十六景》为例,迎面疾风而上路的人们、赶路看到远处的富士山侧首而望的人们、站在独崖上岌岌可危的捕鱼人……这些场景的刻画就像在眼前发生一样生动,让观者不自觉随着画作里的人一同感受自然。在葛饰北斋的画作里,人物不仅仅是人物,风景不仅仅是风景,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关联,让我们在细细品味这些画作的时候,都不禁惊叹葛饰北斋的功力之深。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 浪里》当时流传到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认为是近代印象主义绘画萌芽作品之一,它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维度,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一种神秘的“现代感”。不仅如此,他对现实奇矫扭曲形态的强烈偏执,在当时却是超越当时人理解的,只有到现代艺术中才能引起共鸣。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是现代艺术之前的现代艺术。
葛饰北斋一直追求
笔下的一点一线都能拥有生命的境界,
离世前都在祈求:
“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五年,
那么,我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
我想说,您已经成为了。
参考文献
[1] 佛朗切斯科 · 莫雷纳.葛饰北斋[M].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007-153.
[2] 提摩西 · 克拉克.葛饰北斋:超越巨浪[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007-333.
[3] BBC.旷世杰作的秘密:葛饰北斋:巨浪[EB/OL].BBC. https://v.qq.com/x/page/o0128qs3mxo.html
[4] BBC.葛饰北斋:为画痴狂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EB/OL].BBC.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411p7tG
PS:想更了解葛饰北斋,建议去看BBC的记录片《葛饰北斋:为画痴狂》,泪点低的我哭了好几次。
往期教程导读: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推送,为了以后能及时观看到我们的教程和文章,看完文章后记得给我们点个“在看”哦。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