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改字法,帮你速成老板要的“设计感”!
宋体的特点之一,就是横竖笔画的粗细有着明显的对比,通常横画细而竖画粗。而当我们对宋体采取描边的处理时,往往会因为横画太细而产生问题,就像下面这样。
可以看到,因为横画太细,上下两条描边就会距离太近而显得局部很粗、很难看。所以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干脆把较细的横画处理成单线的形式,就如同第一个案例那样。下面来看看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免费宋体的选择面较少,我们之后都默认从思源宋体开始改起。
第一步,按照之前的思路,对字组进行描边处理,除了横画被处理成单线以外,其它地方大体与原字体一致。
当然,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小改动的。其中,横画收笔做一个简单“翘头”的造型,钩的造型也做了简化。
第二步,对整体笔画做一些断笔处理,这让字组看起来不会太过机械呆板。除了断笔,还可以顺势营造一些手写感的变化与错位处理,进一步打破原本思源宋体的感觉。
第三步,给线条的交错部分拉出圆角造型,增加整体的“人文感”,这样我们的第一个案例就完成了。
在下一个方法之前,我想再强调一下:大家得明白,我讲的是方法和思路,因而必须要一个案例来呈现整个过程,但这个案例的形式并不是某种方法的唯一落脚点,所以用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字型,其实并不是唯一的。
宋体的第二个通俗的特征,就是比起黑体的笔画多了许多“衬线”。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让宋体即便是横画被完全抹除,字形也仍然会保有一定的识别性。
因为我想要的是一个几何感强烈的结果,所以底版我选择最粗的字重。
第一步,简单粗暴的把所有横画的线条部分去掉即可。其实光这一步的处理,已经显得很有造型感了。当然,还可以更加风格化一些。
第二步,对所有余下的笔画进行统一的修整。竖画改为简单的矩形,衬角改为简单的三角形,撇、捺、点、提等笔画都把多余的细节去掉。我的思路就是尽可能的呈现出几何图形的感觉。这样,一个非常易于制作的案例就完成了。
宋体的造型比黑体复杂,而标准的宋体印象是由几个大的特征共同构成,比如前面讲的“横细竖粗”“衬角造型”等。想要做好宋体字,系统地了解这些特征很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特征都缺一不可,尝试去掉某些特征,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底版选择思源宋体的细体。粗字重和细字重,哪种更符合女性气质?我想,这不用多说了吧。
第一步,先将字面横向压缩至70%,再用等粗的线条提取出原字的结构,不用考虑衬线的造型,所谓的“提纯”就是体现在这里。
第二步,利用宽度工具做出部分笔画的粗细变化,粗细的结构完全参考原字库就可以了。(宽度工具可以快速地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而不用像钢笔工具那样必须一点点调整)这一步,我还把所有的点画都改为了圆头的形式,打破一下字组过于犀利的感觉。
第三步,稍稍调高文字的重心,这会字看起来更加高挑一些,字如其人嘛~ 再给笔画的端头添加小圆角,增加柔和的印象,让字形更显细腻。那么,第三个案例也完成了。
“拉丝”只是我戏谑化的一种叫法,这第四个方法,其实与黑体篇的“书写笔画”是类似的。只不过上一次的书写笔画是实打实的造型变化,这一回我选择更为简单的直接添加这个“丝”——不会影响到本来的笔画。这样的形式更利于大家学习上手。
选择常规字重的思源宋体,其他设置都不变。
第一步,先对原字库的造型进行“提纯”处理,去掉所有的装饰角。注意,这里我还进一步削减了横画的粗细度,因为有了这个改动打破了原本的灰度平衡,所以撇、捺、点等笔画偏细的那一端都会同步调细来把平衡找回来。
第二步,就是直接添加一些与横画等粗的“丝”,它们的位置大都基于书写的逻辑。这里也有一个小窍门,可以把这些“丝”放置在较大的负空间处,来尽量减轻改动带来的违和感。添加完毕后,第四个案例就完成了。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推送,为了以后能及时观看到我们的教程和文章,看完文章后记得给我们点个“在看”哦。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