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护生命的真实——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二)

张冬青 LIFE教育创新 2022-06-08


LIFE特邀


-

-

张冬青

2006年与先生一起创办日日新学堂,现任学堂副校长。

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的思考,提出“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


在上一篇文章《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中提到,做不到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性的第一个原因是人们没有尊重儿童生命的个体性,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尊重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而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尊重完整个体生命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保障条件之三是保护生命的真实。


生命有很多生存状态,在此,我只谈一个类别,即真实和不真实。


有的人不禁要问,一个生命已经存在了,还不真实吗?实际上,存在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是两回事,存在的真实并不代表本质就一定真实了。


有的人存在上是真实的,但本质上是虚假的。有的人甚至假到,仿佛TA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可见,做“真人”是很难的。而人的真实状态也并非都是美好的。

 

所以啊,生命的真实,实在是一个难题。

 

然而,儿童是真实的。他们籍由着各式各样的父母浑然天成地赤裸着来到这个人世,纯净明澈,无忧无惧。


虚荣的成人们轻视、嘲弄这种真实,视其为不成熟状态。成人的功利心和当下整个社会军备竞赛式的应试教育毁坏着儿童生命真实的成长。孩子们随着时间都长大了,长成了空心人。对此,教育难推其责。


  

孩子怎么长着长着就不真实了呢?因为有三条不真实的道路等在孩子面前:

  1. 书山有路“分”为径,直通应试教育的山门

  2. 完美道德

  3. 溺爱


  书山有路“分”为径,直通应试教育的山门  

有的家长从胎教开始,就按步骤有计划地让孩子学习了。几岁识字多少,几岁学习奥数,双语环境,艺术培训,体育特长……


家长们还都得有田忌赛马的狡猾,运筹着金钱、时间、人脉、房产、成绩、目标等等资源与愿望,随时计算着投入与结果的性价比。成人们投入地焦虑和得意着,以仆人的姿态独裁着。


于是,2岁的孩子脱发的事情出现了,5岁的孩子抽搐的疾患出现了,小学生自杀率增长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降了……这样说只是划出了一个轮廓,让我们仔细体会走在这条路上的恐慌的家长群体。

 

通过交谈、观察、阅读、道听途说等方式接触过一些不同国家的家长,发现没有家长不关心孩子的(不关心的肯定有,只是不在我的交往范围内)。但整日恐慌、焦虑、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家长只有当代的中国最多。恐慌的表现如下:

 

1、每“分”必争。

“分”即考试分数。高考一分就是数万人,中考一分就是数千人,校考一分就是一操场(有学校按分站方队,不同方阵站在不同的操场位置)。


为了用分刺激学生,学校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宣读、张榜公布、按分数排座位、按分数分班、按分数占操场等等。


家长充当学校的帮凶,紧张孩子试卷上的每一分,紧张孩子作业中的每一个错误,上纲上线地批评、责怪孩子。成绩越好的孩子,家长就越紧张;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会表达出“我对TA没有太高期望”的意思,那种无奈让孩子不得不自我放弃,否则怎么对得起家长的低期望呢?

 

2、视错如敌。

每一个错误都意味着丢分,所以不能出错。要知道,孩子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时候需要犯很多错误——我并不认为那些是错误,比如孩子把1/2+1/2算成2/4,从孩子的逻辑出发是可以理解的。成人需要通过分苹果(分饼、分馒头、分纸等等)让孩子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我不认为孩子的逻辑就是“错”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些“试错”的过程,才能完成TA的探索,从经验中获取能力与知识;否则,TA收获的就是一个假的成长。

 

3、仇视快乐。

嘴里说的是希望孩子快乐,但看到孩子无忧无虑的时候,看到孩子高兴得想不起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考前还在玩的时候,看到孩子“一说学习就蔫,一说玩就欢呼”的时候,大人们都恨的心里长牙。他们提起作业、课外班、谁谁谁在勤奋、考试等话题,怎么败兴怎么说。


真是见不得孩子空闲、见不得孩子发呆、见不得孩子欢笑。

 

大人们在恐慌什么呢?


无非是害怕孩子考不上一本,无非是害怕比不过别人。后一个恐慌程度大于前一个。

 

恐慌对应的行为是什么呢?

“孩子,家里的事情你别管,你好好学习就行。”

“你别管闲事,只管把心思用到学习上。”


每年都有媒体报道,为了不影响高考,孩子的至亲去世都瞒着孩子;每年高考结束后离婚率都会上升,因为怕影响高考的孩子,大人就委屈着。


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像鸭场的填鸭一样在流水线上被喂饱知识,回家作业写到天黑,周末奔波于辅导班,然后认为这样的孩子抗压能力强。


而实际上呢?这样的孩子从来没有真实地生活过。


  完美道德  

成人希望孩子有同情心、愿意分享、包容、合作、有主见、懂道理、爱探索、勇敢、执着、诚实、好学、自信……把这些作为愿景当然很好,问题是家长们希望随时随地地、永永远远地看到这些好的方面,不容孩子的各种恶行,比如撒谎、嫉妒、欺负、冲突、懒惰等等。


于是,孩子们一有冲突,大人们就插足其间讲道理;孩子们一犯错误“警察”大人们就立即出现场,义正辞严地在灵魂深处进行教导。


把美德从恶中抽离出来,孩子的美德就像水培豆芽,鲜嫩而脆弱。


  溺爱  

因为爱孩子,不希望孩子吃苦、吃亏、生病、短缺,什么都给孩子,所有好的东西都给孩子。怕孩子受凉,怕孩子挨饿,整天吃喝穿戴的伺候着;怕孩子摔跤,怕孩子受伤,时时刻刻在孩子身边护佑着……


孩子毫无抵抗力地生活在一个假的世界里。

 

难道让孩子生病、摔跤、受凉、挨饿就是真实吗?不,肯定不是这样的意思。注意,这就涉及到爱与溺爱的区别


避免孩子生病,避免孩子受伤,使TA营养充足,使TA身体健康,这些都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都是源于爱,是成人充满慈爱的责任。做得过分了,才是溺爱。

 

比如有的家庭,抱孩子前成人必得洗手,如外出,则用湿纸巾擦干净手。

有的家庭孩子的用品要严格消毒。

有的家庭总是让孩子吃打碎的食物,吃圣女果也要用开水烫过之后剥皮再吃。

有的家庭让房间保持恒温恒湿。

有的家庭把所有家具的边角都进行软包。

有的家庭不能让孩子哭,一哭就什么都满足。

有的家庭允许孩子打大人。

有的家庭明明不富裕,却把孩子养成富二代……


这些父母变成了孩子的仆人。

 

溺爱孩子的成人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自私。出于无知可以理解,为什么是出于自私呢?为儿女当牛做马难道还自私了?


对。当牛做马的父母潜意识里或者希望孩子养成奴役他人的人格,或者希望自己永远有用,孩子永远离不开自己。

 

上述三种难道不都是真实存在的吗?非常正确。无论成绩至上、完美美德,还是溺爱,这些都是“存在的真实”,而在“本质”上是不真实的。


  

那么,本质的真实又是什么呢?

 

我们再引入一对概念:自然的真实人的真实。在自然的真实里,存在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是合一的,那是一种周而不比的真实。在人的真实里,存在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是分离的。因为,人存在的已然状态往往是比而不周的。


那么,人就要追求更善的、更美的真实,这就是本质的真实比如说,庸俗也是真实的,你要自己庸俗吗?如果我说:不要把庸俗当作真实,我指的是庸俗是存在的真实,而非本质的真实。当然这还不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个境界是道法自然,是存在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合一了,大俗大雅了。

 

所以人的真实有三种层次:存在的真实、本质的真实、自然的真实。第一层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第二层部分的人能做到。第三层少数的人有的时候能做到。


实际上大多数的人生活在桥上,即存在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之间的桥、本质的真实与自然的真实之间的桥。生活在桥上的特点是两边兼而有之。

 

另外,还有泛真实论和虚无真实论。


泛真实论把真实平面化了,凡存在的,已然的,无论合情、合理、合义否,都是真实。虚无真实论则会认为世间一切皆虚,没有真实。这和佛教的空并不一样,佛教是另一个体系。虚无者着意在什么是真,你看到的红色的花它是红色的吗?你听到的声音和声音的发出是同时的吗?这个看上去正直的人真的正直吗?虚无世界是很诱惑人的,从而使人陷入虚无的衰弱里。如何治疗虚无呢?换一个哲学角度:真是什么?

 

“真”是真实的存在与真实的本质的合一,真实的存在是什么?是自然、是已然、是万物的本性。真实的本质是什么?是美、是善。最重要的是自知而不自欺。

 

我愿意再进一步探讨一下关于人的本质的真实

 

存在的真实是一种绝对的真实,不管一个人多么虚伪,TA也是一种真实。所以不需要再分析。而本质的真实则具有相对性,比较复杂。

 

为了“观其徼”,我们再引入两个概念: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本质的真实包含这两个互为表里的方面。生活的真实是表,生命的真实是里。


生活的真实即过一种不装的生活。不虚荣,不虚伪,不矫饰,实事求是。“不装”是非常准确的形容。


为什么要装呢?因为找不到生命的真实,生命的真实就像根,没有根,人就像浮萍,在生活的滚滚红尘中飘忽着。

 

生活是不厚道的,嘈杂、肮脏、艰辛、贫穷、欺骗、竞争、背叛、物欲横流、寡廉鲜耻、饥谨战火、流氓强盗……生活是美好的,爱、奉献、幸福、欢笑、创造、享受……这是怎么回事?


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们该热爱它还是该厌恶它?生活什么都不是,它是人创造的,人创造它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人类是有历史的,于是生活也有了历史,后来的人年少于生活,所以既受制于生活又创造着生活。


  

一个婴儿诞生了,这个赤子既给生活注入了新鲜因子,同时又受到生活的滋养与伤害。生活强大而古老,孩子要学会适应,也试图让生活适应自己。


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就是孩子与生活之间的媒介,因为孩子并不是直接被扔进生活的染缸里任其挣扎,而是通过家庭和学校来进入生活的。孩子将来如何认识生活、以什么态度和方式生活?成人的引领非常重要。


成人的态度有这样几种类型:


1.一味让孩子适应生活

这样的家长其实并不认为生活是美好的、高尚的,相反,他们理解的生活就是由各种不美好组成的。那么,他们让孩子适应的,就是所有的恶与庸俗。在恶与庸俗中全生避害(没有太大本事的话),或者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本事的话)。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如果没有幸运地成为家庭的反叛者,就会变成浮萍,沉浮在生活的洪流里失意或得意着。他们的生命缺少精神,有头脑无灵魂,有心脏无心灵,有肚腹无气量。这样的生命从本质上说就是假的。


2.抱怨生活

举例来说,大家都有做出租车的经历,不管是传统的出租车还是滴滴、优步等,在北京,很多司机都爱聊天。他们即使不和乘客聊天也会和同行交流,他们都有车载电话。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抱怨自己拉的活不值,简直是路远也不值路近也不值,路况堵不值,路窄不值。全然不顾车上的乘客的心理感受。我想,每一个乘客都是来送钱给你的,你的生活之所以能过下去甚至过得不错,当感谢他们。我们的司机们为什么不能以感谢的心态工作呢?什么样的活才能让他们满意呢?


其实,司机的心态就是很多人的心态。他们的生活很真实,他们倒是不装,但是他们停留在存在的真实阶段,遑论本质。


3.热爱生活并建设生活

什么样的人能够对生活有贡献呢?有精神追求、有情怀、有担当的勇气。这些就构成了生命的真实。


真实的生命哪有功夫去“装”?他们要让自己的内心每时每刻关注在美的事物上。他们不欺人、不欺事,不欺己。而“装”就是一系列的欺骗。


人类的希望在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有活力让生活新鲜,他们有责任让生活更高尚。


  

前面探讨过完美道德的不真实在于成人追求道德的完美时割裂了善与恶的关系,犯了一分为二的错误。那么成人该怎么做呢?罗列怎么做是枯燥的,就像表演好人不如表演坏人更有趣味一样。


那,我们就来数一数不该怎么做:

  1. 不要有道德洁癖

  2. 不要有道德虚荣

  3. 不要成为道德权威


  不要有道德洁癖  

如果有人说:“我眼里不揉沙子。”我会说:“我是沙眼。”当然,这是玩笑话。人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半粒沙都难受得不行。人的肚子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如果没有那么大造化容天下之事,那至少要能容得下孩子们那些坏坏的小心思吧?


孩子只吃肉或只吃某种菜,你会觉得孩子太挑食,千方百计要纠正,那只许孩子善,不许孩子恶(当然不是罪恶的恶,但也不是淘气那么单纯),是不是一种道德挑食呢?


如果孩子是一个正常的孩子,那么,孩子在非原则的事情上撒个谎骗骗你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有时候识破了也假装不知就是了,让TA暗自得意一下,这是孩子在和大人斗智,算是在做心理体操。千万不要用这样的句式思维:“这么小就…长大了岂不更…”

 

如果孩子撒了不该撒的谎,这时候要教育了。但不必情绪化,不必嫉恶如仇,不必上纲上线(多年的语文教育使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家长们非常善于此术)。

 

哪些谎是原则性的?哪些谎不是原则性的?


比如为了吃到你禁止的食物而撒谎,为了得到想要的玩具而撒谎,为了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成人认为不是必要的)而撒谎,为了贪玩儿而撒谎……这些都是非原则性的。


如果做了错事不承认,如果错了还栽赃给别人……这一类的撒谎是需要教育的。

 

家长有道德洁癖会导致孩子没有道德免疫力,遇到坏孩子就溃退。还会使孩子执拗得不会变通,与人相处困难。或者发展向反面,专门背地里做坏事。


  不要有道德虚荣  

经常听到家长解释:

“我家孩子绝不会打人。”

“我家孩子绝不会撒谎。”

“我家孩子绝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这样辩解的时候,其实都是孩子真的在家以外的地方做了这样的事情。


不管别人怎么想,家长至少表面上维护了自己的面子,但如果孩子听到了你为TA的辩护会怎样呢?一种会变得更加有恃无恐。一种会在心里很蔑视你,因为你根本不了解TA。

 

而有道德洁癖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马上惩罚孩子:“你怎么能打人?”“你为什么要骗人?”这就太不会和孩子谈心了。


  不要成为道德权威  

生活中成人自觉不自觉地会对人、事进行道德绑架。喜欢对一切事实进行道德评判。大家审视一下自己的语言,你能够不带主观臆测、情绪、品评地陈述事实吗?


中国的主流社会喜欢把一切政治化,而民间社会喜欢道德化一切,所以,学会理性分清事实与观点成为国民的功课。


比如,你可以不做有错推断吗?一个人已经5次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撞碎了,第6次玻璃又碎了,能判定还是那个人踢的吗?生活中我们往往一句“准是TA”或者“肯定是TA”就破了案。


一个孩子很淘气,一有坏事我们也往往推断“肯定是TA干的”。这种判断是不合理的,不负责任的,因为它是不公正的。

 

一个人犯过10次错,也不能说第11次错就是他犯的。一个人的秉性再符合做某事的特征,也不能凭推断得出结论。因为那都不是事实。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要分清事实与观点呢?因为观点要建立在事实之上,事实要有足够的样本才能得出观点。


杂糅事实与观点时,事实的样本是不够的,从一个事实,甚至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事实就得出观点,这就会以偏概全,犯了盲人摸象的逻辑错误。

·

我对自己曾做过关于对待逃票的反思: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对于“逃票”这种行为嫉恶如仇,还做过向售票员提醒有人没有买票的事情。后来,我遇到逃票者,反而担心TA被发现而遭到羞辱。我觉得遭到相应惩罚是应该的,进入失信纪录也是咎由自取,但被羞辱是不应该的。

 

那么我是如何转变的呢?


首先是自我分析,我的嫉恶如仇的潜台词是什么?是道德优越感。我的道德优越感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不能容错,同时自我表现。不能容错的潜台词是什么?是觉得自律吃亏。哦,我还是没有做到'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我还需要通过蔑视别人而表扬自己,而且觉得自己亏了。


之后我再分析逃票者,有一类逃票者是出于穷困,当他一角一元都在乎的时候他的生活一定是不富裕的,社会要留些漏洞给他们。也会有一些人出于占便宜的目的,钻空子。那么,这需要社会制度层面的完善来解决。通过制度限制人性的弱点体现了制度的善。真正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是一个事件,是我也在无意中逃了一次票,于是突悟:谁都会犯错。”

 

可见,行为的“正义”其动机可能是狭隘的。



我推荐日本河合隼雄的《孩子与恶》,这是一本帮助家长理解儿童、理解恶之于儿童成长的意义的心理学著作。


“冬青谭”为LIFE特邀张冬青老师开设的专栏

我们会陆续推出“自然而然的教育观”系列文章及更多冬青老师关于教育的思考。


点击回顾:

《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