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31年后,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妈了

齐一 生物探索 2019-12-03

2019年4月15日上午8点34分,一个小男婴顺利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的手术内诞生!


看似寻常的分娩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图片来源:北医三院官网


这名身长52厘米、体重3850克的男孩在出生当天就登上了微博热搜——#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当妈#、#试管婴儿二代宝宝# 等热词让其备受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31年前,小男孩的妈妈——郑萌珠,同样也出生于北医三院,更重要的是,她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


31年前的勇敢尝试


不孕不育是一个关乎民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依据《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在 12.5%-15%,患者人数超过 4000 万,这意味着8对夫妇中就有1对患有不孕不育问题。


三十多年前的郑桂珍(郑萌珠的妈妈)就面临着多年不孕的难题,输卵管不通让她无法正常受孕。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北医三院的张丽珠教授。作为中国试管婴儿技术的先行者,张丽珠和团队克服重重难关,成功从郑桂珍卵巢内取得卵子,并在体外完成受精。



张丽珠教授与刚出生的郑萌珠(孙玉良摄,获当年《北京晚报》新闻摄影一等奖)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顺利出生。郑桂珍之所以给孩子取名“萌珠”,有着多重含义:“萌”代表着萌芽之意,而“珠”则是取自张丽珠教授的名字,感谢她赋予自己拥有新生命的机会。


郑萌珠的诞生是中国生殖医学史上的里程碑,被写进教科书。长大后的郑萌珠选择从事生殖医学,并在毕业之后回到北医三院,成为生殖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上天选择了我,我也得去帮助其他人。”她表示道。


现在,她的孩子同样在北医三院出生,这或许都是冥冥中的缘分,同样值得在中国辅助生殖医疗史上添上浓墨一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中),产科主任赵扬玉(右),

生殖医学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刘平看望“试管婴儿二代宝宝”。(图片来源:北医三院官网)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回顾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诞生,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后多国开始研究并在临床中使用试管婴儿技术。


40年间,试管婴儿技术历经3次变革:一代试管婴儿技术(IVF-ET)针对女性不孕,解决了卵子问题;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针对男性不育,解决了精子问题;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S/PGD)是在一代、二代基础上真正实现了胚胎的择优选择,可以筛选出一个没有染色体疾病和遗传病的胚胎进行植入。


在中国,1988年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同样也推开了新大门,30年的发展同样让人振奋:1992年中国首例赠卵试管婴儿诞生;1995年中国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诞生;1996年中国首例ICSI试管婴儿诞生;2006年中国首例、国际第二例“三冻”(冻卵、冻精子、冻胚胎)试管婴儿诞生; 2016年 中国首例冷冻18年的胚胎试管婴儿诞生……


中国的辅助生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成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大陆已经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478家,每年约有10万试管婴儿出生。


特别是2014年世界首例经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这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意味着“出生缺陷”的难题在技术上已有攻克的可行性。



写在最后


在近日召开的第23届国际生殖协会联盟大会暨第五届浦江生殖医学论坛上,记者听到了几组数据:目前,全球的不孕不育率为10-15%,而在中国,截止2018年不孕不育率已从30年前的1-2%增长至15-20%;每100个新生儿中,有1-2个是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孩子。


这些数据提醒着大家,在生育力下降、出生缺陷增加的当下,围绕“生殖健康”“辅助生殖”的话题越来越热,医疗需求也在逐年上涨。


现在,首例试管婴儿健康成长并顺利当妈妈,不仅证实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中国大陆辅助生殖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End

参考资料:

[1] 筑梦新生——中国大陆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应用30年庆典暨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当妈妈了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