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会提案:大龄单身的生育焦虑,冻卵保障女性生育权?
摘要:众所周知,男女有别,特别是在生育能力方面。正常男性终身有生育能力,而女性一旦绝经之后,就会丧失生育能力。也因此,年龄成为女性生育能力方面不可跨越的鸿沟。目前,大量年轻人的“低欲望”生活状态与生育焦虑不断推升社会人口压力,使“冷冻”生育期,预留“后悔药”,逐渐进入视野。
▼ 无关婚姻的生殖焦虑,女明星冻卵解决
女性和男性不同,女明星也和男明星不同。郭富城可以在52岁时和比自己小21岁的方媛结婚,结婚两年连生两娃,但女明星稍微年龄大一点,就不得不为生育问题操心。从徐静蕾的39岁美国冻卵,到林志玲的47岁高龄产子,拥有一定条件和资源的女明星纷纷选择冷冻卵子,来为未来生殖做准备(表1),也因此,冻卵被称为“人生后悔药”。 表1 部分冻卵女明星名单
▼ 明星之外,还有多少个平凡的徐枣枣
2018年底,时年30岁的徐枣枣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咨询冻卵事宜。经检查,医生确认她的身体状况符合冻卵要求,但由于原卫生部于2003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医院拒绝为她提供冻卵服务。之后,徐枣枣以侵犯生育权为由,将医院告上法庭。 2019年12月23日,本案曾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作为“国内首例单身女性争取冻卵案”,原告徐枣枣以及这起特殊的官司,曾引发强烈关注和讨论。 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孙伟提出“禁止单身女性冻卵”;全国政协委员、律师彭静提案建议,赋予单身女性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权利。 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49号提案的答复函中称,目前,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2020年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就此事答复称,禁止单身女性冻卵。 2021年9月17日下午,全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再次开庭。法官认为该案涉及较多医疗法律政策、伦理以及冻卵技术问题,难以当庭做出判断,随后宣布休庭。 徐枣枣是众多目前非婚姻状态,但对未来生育有需求的大龄单身女性的缩影。她们对生育权利的诉求与我国法制的现状要求存在矛盾。
上海市卫计委2013年9月发布《关于做好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质量控制的通知》明确地把冷冻卵子纳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范畴,并指出,该技术适应指征仅限于特殊情况下具有不孕病史和助孕指征夫妇以及希望保持生育能力的癌症患者。在中国,女性冻卵有着严苛的条件和人群限制,身体健康、生育能力正常的单身女性或已婚女性明令禁止冻卵。
▼ 白岩松两会提议:确保并落实非婚生子女权利
2022年3月5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提高生育率积极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白岩松的两会提案为:确保并落实非婚生子女权利。白岩松说:“我知道我做出这个提议时,马上就有人骂了,你在提倡什么?对不起,提这个提案不是在提倡什么,而是在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男性是可以冷冻精子的,法律是保护的,但是女性不可以冻卵,在这件事情背后是长久以来的歧视和不纳入到正常范围内。现在社会非婚生子女出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已和过去不同,要落实保障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一是因为人生而平等,要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当尊重和保障女性的生育权。”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在两会提案中表示“‘生不出’也是影响生育水平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调查结果,中国的不孕率从1997年的3.5%提高至2019年的16.4%,预计2023年将增至18.2%。即平均每7到8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遭遇生育困境,且呈年轻化的趋势。23岁到30岁,是女性卵子质量最佳时段,30岁以后卵子质量就开始下降。但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没有在20多岁完成结婚生子,而她们仍有生育愿望。这种情况下,冻卵是保障她们生育权的一种方式。”
花亚伟呼吁:
一、允许超过30岁的健康女性不论婚否,均可自愿取卵冻卵;
二、允许年满30岁的未婚未育女性,进行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助孕手术;
三、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标准的卵子库,完善规范卵子和卵巢组织冷冻管理,对自愿捐卵者可由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四、将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目前已成为国内首次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畴的城市。但到目前,是否应该放开对单身女性冻卵的限制,却依旧是极具争议的话题。
▼ 争议中心:冻卵的合法性与女性生育权的伦理
▼ 总结
冻卵技术的发展,为保障未婚女性更好地实现生育权利增加了一种可能。在新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调整滞后的法律规范已势在必行。因此,首先从解释论上认可未婚女性的生育权;其次,放开冻卵限制,允许未婚女性进行“生殖保险”,延长生育期限,以包容与审慎的态度应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但冻卵的技术成熟性和背后的伦理需要有完善的先期法制布局。
撰文|文竞择排版|木子久
End
参考资料:
[1]陆睿,“后计生时代”未婚女性冻卵问题法律探析,西部学刊,202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1&filename=XBXK202102023&uniplatform=NZKPT&v=XQQQZpeajGymHosGK4nrWhYAafDPLzAensrxKaCZ2sur7_qMw5vnNAwTnkiIyt_d[2]潘悦,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冻卵技术研究,内蒙古大学。2020。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2101&filename=1020653077.nh&uniplatform=NZKPT&v=_8Wju3TkqjihzlBpjXom__KABVZbjM895WRxzUPMkcjRXcKB3FAaA2J1WuGm5eJB[3]冷冻卵子“开禁”可以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专家认为冻卵政策一旦放开将刺激代孕兴起。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1-01/29/content_8420840.htm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
往期精选
围观
CAR-T疗效新证据!这种新型疗法神在何处
热文
HPV疫苗一针难求,市场缺口巨大,我们离国产替代还有多远?热文
绿叶制药入局!乳腺癌靶向药物“百花齐放?
热文
闻味识疾病!浙大开发出电子鼻或可诊断帕金森热文
老龄化助推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大爆发,下一个热门赛道还远吗?